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100个 B.400个 C.500个 D.800个 E.1000个

3.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

A.µg B.mg C.g D.kg E.均可

4. 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容量应以()为单位

A.µL B.mL C.L D.kL E.均可

5.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 B.后者 C.同样 D.中间色 E.其它

6.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

A.颜色 B.形态 C.形状 D.气 E.味

7.单味制剂命名时一般采用

A.原料名 B.药材名 C.剂型名

D.原料(药材)名与剂型名结合 E.均可

8.浸出物的建立是以测试多少个批次样品的多少个数据为准

A.5、10 B.5、20 C.10、20 D.10、10 E.20、20

9.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以上

A.0.9 B.0.99 C.0.995 D.0.999 E.0.9999

10.质量标准的方法学考察,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低于

A.1% B.2% C.3% D.4% E.5%

11.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气雾剂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2.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丸剂室温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3.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温度宜在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7℃~40℃

14.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相对湿度要求为

A.60% B.65% C.70% D.75% E.80%

15.中药新药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注射剂的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6.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中初步稳定性试验共考察几次

A.2 B.3 C.4 D.5 E.6

17.药品必须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省颁药品标准

D. 国家药品标准 E.均可

1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质量第一 E.全部

1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性状描述要求至少观察几批样品

A.1~3 B.2~4 C.3~5 D.4~6 E.10批以上

20.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药材制成制剂后一般不再做哪项检查

A.重金属 B.砷盐 C.总灰分 D.甲醇量 E.均不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A.安全有效 B.稳定可靠 C.质量均衡

D.技术先进 E.经济合理

2.药品质量标准是哪些部门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A.药品生产 B.供应 C.使用 D.检验 E.管理

3.质量标准本身具有的特性为

A.权威性 B.科学性 C.进展性 D.稳定性 E.可控性

4.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

A.药物组成固定 B.原料稳定 C.制备工艺稳定

D.药物有特异性成分 E.具有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5.制定标准时,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是

A.准确 B.灵敏 C.简便 D.快速 E.稳定

6.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名称项要求包括

A.中文名 B.英文名 C.汉语拼音名 D.别名 E.拉丁名

7.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下列哪些是测定成分的选择原则

A.测定有效成分 B.测定毒性成分 C.测定总成分

D.测定易损成分 E.测定专属性成分

8.中药制剂含量限度规定的方式主要有

A.规定一定幅度 B.规定标示量 C.规定准确含量

D.规定下限 E.其他

三、填空题

1.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____,充分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2.质量标准的特性是____、____、____。

3.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4.____及____不描述味。

5.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一般应在____以上,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____以上。

四、简答题

1.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什么?

2.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详细论述如何选定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测定成分。

五、分析方案设计

1. 麻仁丸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厚朴

制法:以上六味,经适宜的加工、炮制、粉碎混匀,制成水蜜丸。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2. 双黄连注射剂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制法:以上三味,经适宜的提取、浓缩、滤过,灌装,灭菌等,即得。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E 3. C 4. B 5. B 6. E 7. D 8. C 9. C

10. E 11. B 12. C 13. E 14. D 15. C 16. C 17. D 18. D

19. C 20. C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ABCDE 3.ABC 4.ABC 5.ABCD 6.AC 7.ABCDE 8.ABD

三、填空题

1. 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 权威性,科学性,进展性

3. 药物组成固定,原料固定,制备工艺稳定

4. 外用药,剧毒药

5. 0.999,0.995

四、简答题

1.(1)药物组成固定

(2)原料稳定

(3)制备工艺稳定

2.(1)名称;(2)处方;(3)制法;(4)性状;(5)鉴别;(6)检查;(7)浸出物测定;(8)含量测定;(9)功能与主治;(10)用法与用量;(11)注意;(12)规格;(13)贮藏。

3.测定药味选择以后,还应选定某一成分为定量指标,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⑴ 测定有效成分 对于有效成分清楚,其药理作用与该味药的主治功能相一致的成分,应作为首选。

⑵ 测定毒性成分 如乌头中所含多种生物碱,其中酯型生物碱(包括单酯型、双酯型及三酯型)具有毒性,可测定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质控指标之一,保证中药制剂服用安全有效。 ⑶ 测定总成分 有效部位或指标性成分类别清楚的,可进行总成分的测定,如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总有机酸、总挥发油等。 ⑷ 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制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 测定指标性成分:指标性成分专属性要强,其含量高低可代表药材在制剂中的量。

② 测定浸出物:溶剂的选择应具针对性,能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一般不采用水和乙醇。因其溶出物量太大,难于反映某些原料或工艺影响其质量的差异。

③ 以某一物理常数为测定指标:如柴胡注射液(蒸馏液)其有效成分不太清楚,但实验证明,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吸收度的高低与其1:1蒸馏液浓度呈正比,所以可用276nm的吸收度值(A)来控制其质量。此外,在建立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困难时,也可考虑建立生物测定等其它方法。

⑸ 测定易损失成分 测定在制备、贮存过程中易损失的成分,如冰片易挥发损失,因此在含有冰片的中药制剂中要测定其含量。

⑹ 测定专属性成分 被测成分应归属于某一药味,若为两味或两味以上药材所共有的成分,则不应选为定量指标。如处方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最好不选小檗碱作为定量指标。

⑺ 测定成分应尽量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与药理作用和主治功能一致。如山楂在制剂中若以消食健胃为主,则应测定有机酸含量,若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则应测定黄酮类成分。又如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能,若以大黄素为定量指标,就不太适宜。

五、分析方案设计题

1. 定性鉴别:

(1)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细胞淡黄色至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石细胞橙黄色,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油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含棕黄色油状物。

(2)薄层鉴别:对方中大黄、枳实、厚朴进行鉴别,大黄、枳实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厚朴采用厚朴酚对照品进行对照,将供试品溶液及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经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丸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水分测定

(2)重量差异

(3)装量差异

(4)溶散时限

(5)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火麻仁为方中君药,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没有好的含量测定方法,可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番泻苷A为蒽醌类化合物,其在水、甲醇、乙醇中溶解性均不理想,易溶于pH为8的缓冲液中,故可用其提取。缓冲液的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苷A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2. 定性鉴别:

薄层鉴别:TLC法对方中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鉴别,连翘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金银花采用绿原酸对照品进行对照,黄芩采用黄芩苷对照品进行对照。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注射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装量差异

(2)澄明度

(3)无菌

(4)不溶性微粒

含量测定:

金银花为本品中主药,可测定方中金银花所含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以绿原酸、黄芩苷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绿原酸是有机酸类成分,可用水提取;黄芩苷是黄酮苷类化合物,可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提取。亲水性有机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中国药典》双黄连注射剂项下含量测定即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本品中绿原酸、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100个 B.400个 C.500个 D.800个 E.1000个

3.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

A.µg B.mg C.g D.kg E.均可

4. 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容量应以()为单位

A.µL B.mL C.L D.kL E.均可

5.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 B.后者 C.同样 D.中间色 E.其它

6.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

A.颜色 B.形态 C.形状 D.气 E.味

7.单味制剂命名时一般采用

A.原料名 B.药材名 C.剂型名

D.原料(药材)名与剂型名结合 E.均可

8.浸出物的建立是以测试多少个批次样品的多少个数据为准

A.5、10 B.5、20 C.10、20 D.10、10 E.20、20

9.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以上

A.0.9 B.0.99 C.0.995 D.0.999 E.0.9999

10.质量标准的方法学考察,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低于

A.1% B.2% C.3% D.4% E.5%

11.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气雾剂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2.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丸剂室温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3.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温度宜在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7℃~40℃

14.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相对湿度要求为

A.60% B.65% C.70% D.75% E.80%

15.中药新药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注射剂的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6.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中初步稳定性试验共考察几次

A.2 B.3 C.4 D.5 E.6

17.药品必须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省颁药品标准

D. 国家药品标准 E.均可

1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质量第一 E.全部

1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性状描述要求至少观察几批样品

A.1~3 B.2~4 C.3~5 D.4~6 E.10批以上

20.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药材制成制剂后一般不再做哪项检查

A.重金属 B.砷盐 C.总灰分 D.甲醇量 E.均不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A.安全有效 B.稳定可靠 C.质量均衡

D.技术先进 E.经济合理

2.药品质量标准是哪些部门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A.药品生产 B.供应 C.使用 D.检验 E.管理

3.质量标准本身具有的特性为

A.权威性 B.科学性 C.进展性 D.稳定性 E.可控性

4.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

A.药物组成固定 B.原料稳定 C.制备工艺稳定

D.药物有特异性成分 E.具有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5.制定标准时,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是

A.准确 B.灵敏 C.简便 D.快速 E.稳定

6.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名称项要求包括

A.中文名 B.英文名 C.汉语拼音名 D.别名 E.拉丁名

7.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下列哪些是测定成分的选择原则

A.测定有效成分 B.测定毒性成分 C.测定总成分

D.测定易损成分 E.测定专属性成分

8.中药制剂含量限度规定的方式主要有

A.规定一定幅度 B.规定标示量 C.规定准确含量

D.规定下限 E.其他

三、填空题

1.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____,充分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2.质量标准的特性是____、____、____。

3.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4.____及____不描述味。

5.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一般应在____以上,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____以上。

四、简答题

1.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什么?

2.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详细论述如何选定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测定成分。

五、分析方案设计

1. 麻仁丸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厚朴

制法:以上六味,经适宜的加工、炮制、粉碎混匀,制成水蜜丸。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2. 双黄连注射剂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制法:以上三味,经适宜的提取、浓缩、滤过,灌装,灭菌等,即得。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E 3. C 4. B 5. B 6. E 7. D 8. C 9. C

10. E 11. B 12. C 13. E 14. D 15. C 16. C 17. D 18. D

19. C 20. C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ABCDE 3.ABC 4.ABC 5.ABCD 6.AC 7.ABCDE 8.ABD

三、填空题

1. 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 权威性,科学性,进展性

3. 药物组成固定,原料固定,制备工艺稳定

4. 外用药,剧毒药

5. 0.999,0.995

四、简答题

1.(1)药物组成固定

(2)原料稳定

(3)制备工艺稳定

2.(1)名称;(2)处方;(3)制法;(4)性状;(5)鉴别;(6)检查;(7)浸出物测定;(8)含量测定;(9)功能与主治;(10)用法与用量;(11)注意;(12)规格;(13)贮藏。

3.测定药味选择以后,还应选定某一成分为定量指标,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⑴ 测定有效成分 对于有效成分清楚,其药理作用与该味药的主治功能相一致的成分,应作为首选。

⑵ 测定毒性成分 如乌头中所含多种生物碱,其中酯型生物碱(包括单酯型、双酯型及三酯型)具有毒性,可测定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质控指标之一,保证中药制剂服用安全有效。 ⑶ 测定总成分 有效部位或指标性成分类别清楚的,可进行总成分的测定,如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总有机酸、总挥发油等。 ⑷ 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制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 测定指标性成分:指标性成分专属性要强,其含量高低可代表药材在制剂中的量。

② 测定浸出物:溶剂的选择应具针对性,能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一般不采用水和乙醇。因其溶出物量太大,难于反映某些原料或工艺影响其质量的差异。

③ 以某一物理常数为测定指标:如柴胡注射液(蒸馏液)其有效成分不太清楚,但实验证明,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吸收度的高低与其1:1蒸馏液浓度呈正比,所以可用276nm的吸收度值(A)来控制其质量。此外,在建立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困难时,也可考虑建立生物测定等其它方法。

⑸ 测定易损失成分 测定在制备、贮存过程中易损失的成分,如冰片易挥发损失,因此在含有冰片的中药制剂中要测定其含量。

⑹ 测定专属性成分 被测成分应归属于某一药味,若为两味或两味以上药材所共有的成分,则不应选为定量指标。如处方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最好不选小檗碱作为定量指标。

⑺ 测定成分应尽量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与药理作用和主治功能一致。如山楂在制剂中若以消食健胃为主,则应测定有机酸含量,若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则应测定黄酮类成分。又如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能,若以大黄素为定量指标,就不太适宜。

五、分析方案设计题

1. 定性鉴别:

(1)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细胞淡黄色至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石细胞橙黄色,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油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含棕黄色油状物。

(2)薄层鉴别:对方中大黄、枳实、厚朴进行鉴别,大黄、枳实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厚朴采用厚朴酚对照品进行对照,将供试品溶液及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经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丸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水分测定

(2)重量差异

(3)装量差异

(4)溶散时限

(5)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火麻仁为方中君药,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没有好的含量测定方法,可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番泻苷A为蒽醌类化合物,其在水、甲醇、乙醇中溶解性均不理想,易溶于pH为8的缓冲液中,故可用其提取。缓冲液的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苷A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2. 定性鉴别:

薄层鉴别:TLC法对方中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鉴别,连翘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金银花采用绿原酸对照品进行对照,黄芩采用黄芩苷对照品进行对照。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注射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装量差异

(2)澄明度

(3)无菌

(4)不溶性微粒

含量测定:

金银花为本品中主药,可测定方中金银花所含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以绿原酸、黄芩苷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绿原酸是有机酸类成分,可用水提取;黄芩苷是黄酮苷类化合物,可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提取。亲水性有机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中国药典》双黄连注射剂项下含量测定即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本品中绿原酸、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相关文章

  • 中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的发展状况
  •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年 7 月第 7 卷 第 13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July 2009, Vol.7, No.13 41 专题论述 中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的发展状况 玉万国 [摘要]基于中药难以用质 ...查看


  • 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管理和规格等级的划分
  • 中药材习惯上归属于农副产品,按照农副产品的商品特点,实行分等论价,优质优价,中药材的商品等级规格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有些药材如人参.三七等可供消费者自选的等级分细,上下档规格间价格相差悬殊. 解放前,出于商业行为,药材等级分得相当细,以浙江 ...查看


  •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荔霞,刘永明,王胜义,齐志明,董书伟,刘世祥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 结合国内外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研究的新思路,从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研究现状,常用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 ...查看


  • 药品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 药品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毛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北京)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近几年发表的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文献,较为系统 地总结了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分析中药质量标准的不足之处,并且提 出一系列关于完善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建 ...查看


  • 中药考试药事管理学
  • 药事的定义:药事是指与药品有关的事,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相关的事. 药事活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经营.检验.价格.广告.使用.管理.药学教育. 药事管理包括哪几个方面?有何含义? 药事管理包括药事 ...查看


  •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
  •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清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同时要下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要包含中医特色优势.具 ...查看


  • 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210)
  •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 技术指导原则 (初稿) 药品审评中心 2012年10月 目 录 一.前言„„„„„„„„„„„„„„„„„„„„„„„„„„„„„„„1 二.背景„„„„„„„„„„„„„„„„„„„„„„„„„„„„„„„1 ...查看


  • 药物分析第七版习题集第一章答案及解析
  • 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 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一)最佳选择题 1. 答案:[D] 题解:本题考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及其协调的内容.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 ...查看


  •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2
  •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 A.<药品生产许可证> B.<药品经营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进口许可证> 2.药品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