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设计

1.1 知识与技能

(1)阐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说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有本质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是本课题的重点。这三者的关系既是以前学习过的染色体知识、DNA分子结构知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知识的总结,也是今后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一方面,只有理解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方面,该知识点是在微观领域中进行的复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结合实例,说明每种生物都有许多基因,使学生明确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并促使学生思考基因和DNA的关系。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教学,可通过挂图展示其过程,明确转录部位、模板特征、密码子等概念和原理。

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举例说明几组动植物和人体的不同性状:玉米的甜性和糯性、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提问:1.这些性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遗传物质)2.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我们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是如何控制遗传性状的呢?

提出“生物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是恒定的,而生物的性状却是多种多样的”矛盾,得出这样的结论:染色体上的DNA分子肯定会控制很多很多性状。

提问:基因应该位于那里?(DNA)

提问: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吗?(有很多个基因)

教师:“基因(gene)”这个词十分热门,大家结合课本,谈谈对基因的认识。

达成以下共识:

A、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通常不同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

教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说明性状是通过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体现的。所以,基因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我们称之为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

染色体

2 进入新课——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提问: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哪里?(核糖体)

2.核糖体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分?(细胞质)

3.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结构?(细胞核)

提出疑问: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传到位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由此引出新知识——mRNA。这里面包括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先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转录”),然后,RNA进入细胞质,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翻译”)。 总结关于RNA的知识:

①在RNA中的碱基有4种:A、U、C、G

②RNA的结构:单链

③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④RNA的种类: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归纳总结: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DNA转录RNA的图解。

讲述: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然后以模板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模板链),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单链的RNA。这样DNA分子就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了。合成RNA结束后DNA分子又恢复原样。

注意:①合成时作为模板的仅是DNA双链中的一条链;②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在mRNA上以A、U、C、G以不同的排列顺序进行保存。

归纳:

①转录场所:在细胞核内

②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③转录结果: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

教师:模板DNA的核苷酸顺序与mRNA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所以DNA所储存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mRNA。但是RNA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A、U、C、G),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那么怎样把RNA的遗传信息翻译成20种氨基酸呢?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氨基酸可能由A、U、C、G中的几个碱基决定的?

作出假设:

①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否)

②2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可以决定42=16种。(否)

③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可以决定43=64种。(可行)

1967年,科学家们按照这个设想,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子,并且制出密码子表。由此引出密码子的概念。

强调:三个碱基作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有64种可能,对氨基酸来说是太多了。所以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不一定只是一种。(以亮氨酸为例)

[翻译]

①场所:细胞质中

②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③结果: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强调:

①tRNA特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②tRNA结构:一端携带一种氨基酸,另一端有3个碱基。这3个碱基只能专一的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配对。

教师:描述翻译过程。并总结:

①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有一定顺序,这顺序就是遗传信息。

②DNA双链可以拆开,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是DNA的复制。

③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互补的合成mRNA,这是转录。然后以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的方式,根据mRNA的核苷酸顺序合成多肽链,这是翻译。

[中心法则]

以上就是中心法则的内容。说明中心法则的要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设计

1.1 知识与技能

(1)阐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说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有本质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是本课题的重点。这三者的关系既是以前学习过的染色体知识、DNA分子结构知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知识的总结,也是今后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一方面,只有理解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方面,该知识点是在微观领域中进行的复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结合实例,说明每种生物都有许多基因,使学生明确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并促使学生思考基因和DNA的关系。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教学,可通过挂图展示其过程,明确转录部位、模板特征、密码子等概念和原理。

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举例说明几组动植物和人体的不同性状:玉米的甜性和糯性、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提问:1.这些性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遗传物质)2.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我们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是如何控制遗传性状的呢?

提出“生物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是恒定的,而生物的性状却是多种多样的”矛盾,得出这样的结论:染色体上的DNA分子肯定会控制很多很多性状。

提问:基因应该位于那里?(DNA)

提问: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吗?(有很多个基因)

教师:“基因(gene)”这个词十分热门,大家结合课本,谈谈对基因的认识。

达成以下共识:

A、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通常不同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

教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说明性状是通过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体现的。所以,基因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我们称之为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

染色体

2 进入新课——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提问: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哪里?(核糖体)

2.核糖体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分?(细胞质)

3.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结构?(细胞核)

提出疑问: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传到位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由此引出新知识——mRNA。这里面包括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先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转录”),然后,RNA进入细胞质,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翻译”)。 总结关于RNA的知识:

①在RNA中的碱基有4种:A、U、C、G

②RNA的结构:单链

③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④RNA的种类: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归纳总结: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DNA转录RNA的图解。

讲述: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然后以模板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模板链),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单链的RNA。这样DNA分子就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了。合成RNA结束后DNA分子又恢复原样。

注意:①合成时作为模板的仅是DNA双链中的一条链;②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在mRNA上以A、U、C、G以不同的排列顺序进行保存。

归纳:

①转录场所:在细胞核内

②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③转录结果: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

教师:模板DNA的核苷酸顺序与mRNA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所以DNA所储存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mRNA。但是RNA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A、U、C、G),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那么怎样把RNA的遗传信息翻译成20种氨基酸呢?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氨基酸可能由A、U、C、G中的几个碱基决定的?

作出假设:

①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否)

②2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可以决定42=16种。(否)

③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可以决定43=64种。(可行)

1967年,科学家们按照这个设想,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子,并且制出密码子表。由此引出密码子的概念。

强调:三个碱基作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有64种可能,对氨基酸来说是太多了。所以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不一定只是一种。(以亮氨酸为例)

[翻译]

①场所:细胞质中

②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③结果: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强调:

①tRNA特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②tRNA结构:一端携带一种氨基酸,另一端有3个碱基。这3个碱基只能专一的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配对。

教师:描述翻译过程。并总结:

①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有一定顺序,这顺序就是遗传信息。

②DNA双链可以拆开,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是DNA的复制。

③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互补的合成mRNA,这是转录。然后以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的方式,根据mRNA的核苷酸顺序合成多肽链,这是翻译。

[中心法则]

以上就是中心法则的内容。说明中心法则的要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相关文章

  • 白纹伊蚊基因表达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 432 文章编号:1002-2694(2011)05-0432-04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hineseJournalofZoonoses 2011,27(5) 白纹伊蚊基因表达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吴家红,程金芝,孙 宇,陈 璐 1 ...查看


  • 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
  • 一部分:概念解析 二部分:问题解答 克隆载体:大多是高拷贝的载体,一般是原核细菌,将需要克隆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质粒相连接,再导入原核细菌内,质粒会在原核细菌内大量复制,形成大量的基因克隆,被克隆的基因不一定会表达,但一定被大量复制.克隆载体 ...查看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220080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 学分:3学分 总学时:60学时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学时:24学时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生 ...查看


  • 基因工程复习题
  • 基因工程复习题 基因工程绪论 1.基因工程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在体外把核酸分子(DNA 的分离.合成)插入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重 组DNA ),引入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受体细胞内,稳定地复制表达繁殖,培育符合人们需要 的新品种( ...查看


  • 3 last 基因表达载体教学设计
  •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教学设计 集安市第一中学 于洪梅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三基因工程专题既是对必修内容的延伸,同时也展示了基因工程领域的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景.近几年高考中也多有涉及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考点.因此在设 ...查看


  • 癌症的基因治疗前景
  • 癌症的基因治疗前景 科学家需要知道怎样分离基因并注入干(或源)血液细胞,从而治疗免疫和血 液紊乱. 科学家还需要发现更容易和更好的办法来传递基因进入体内.为了有效治疗癌症.艾滋病及其它疾病,他们需要开发可以直接注入病人身体的载体.这些载体必 ...查看


  •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届化工与制药专业现代制药技术论文 题目: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学院: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 XXXXX 学号: ...查看


  • 利用实时定量PCR和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
  • 利用实时定量PCR 和2-△△CT 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 METHODS 25, 402–408 (2001) 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 ...查看


  • 基因工程复习(21)
  •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重组D N A 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 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 N A 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 因此, ...查看


  • 基因表达与具体分析技术
  • 基因表达及其分析技术 生命现象的奥秘隐藏在基因组中,对基因组的解码一直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主流.基因组学研究可以说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方向.从DNA 测序到SNP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 )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