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消瘦的防御措施

作者:洪学

科技信息报 2010年10期

  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出现体重负增长的现象称为仔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征。该综合征对仔猪保育期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特将该病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 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我们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其阶段划分和饲喂要求是:怀孕4~30天,每天投料1.8~2.5公斤;31~60天,每天1.2~1.8公斤;61~85天,每天1.8~2.5公斤;86~100天,每天2.8~3公斤;101天至产前2天,每天3.5~4公斤。

  二、对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 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可以增强仔猪体质,锻炼仔猪的胃肠功能,减少肠道病的发生。断奶时仔猪个体大,胃肠机能完善,消化功能好,采食量大,断奶后全身消耗少。一般在仔猪出生后即进行保温,1~3日龄补铁,5日龄开始补料,18日龄左右开始正常采食,再过1周后基本上可以断奶。

  三、执行周龄制管理,防止不同周龄的仔猪混群 周龄管理是指猪场的生产运作按周来管理。定好1周内哪天调整猪群,哪天把保育舍的猪转到肉猪舍,哪天断奶,哪天把仔猪转进保育舍,哪天消毒猪舍等事先都应做好计划,周而复始地进行,力求把同1周龄的仔猪同时断奶和并群,以避免不同周龄所发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

  四、减少应激 断奶应激和新环境的应激,容易引起猪采食和睡眠不正常,甚至发病,从而引起身体消耗。仔猪接近断奶期时,可以人工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或降低母猪营养水平及采食量,使之把注意力转向饲料,避免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剧烈应激。同时保育舍应尽量保持干爽、保温、清洁的环境,使仔猪感到舒适,从而减少新环境的应激。

  五、全进全出 饲养实践中有些人喜欢把弱小的保育仔猪留栏饲养,这样就出现不同周龄的猪混群现象,也不利于猪栏的彻底消毒。断奶后的仔猪的发病率高,因而仔猪消耗大,采用全进全出就能有效地克服。

  六、加强营养,防止发病

  仔猪断奶前几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红糖、奶粉等来补充仔猪的能量,从而减少仔猪体能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防治下痢、呼吸道病等药物,防止仔猪发病。

  七、加强管理,搞好卫生 在饲养管理上,要使仔猪尽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调教使之吃、拉、睡三点定位。投料应少喂勤添,力求头头饱、天天饱、餐餐饱,如出现生长不均匀应尽快调群或喂后留栏,加料补餐,使之生长均匀。一般的,猪栏设计以18~25头为一群为宜。

  八、及时处理病、弱、残猪 对个别病、弱、残猪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和个别优饲,确实没有多大饲养价值的病弱残猪应尽快淘汰。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

作者:洪学

科技信息报 2010年10期

  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出现体重负增长的现象称为仔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征。该综合征对仔猪保育期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特将该病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 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我们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其阶段划分和饲喂要求是:怀孕4~30天,每天投料1.8~2.5公斤;31~60天,每天1.2~1.8公斤;61~85天,每天1.8~2.5公斤;86~100天,每天2.8~3公斤;101天至产前2天,每天3.5~4公斤。

  二、对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 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可以增强仔猪体质,锻炼仔猪的胃肠功能,减少肠道病的发生。断奶时仔猪个体大,胃肠机能完善,消化功能好,采食量大,断奶后全身消耗少。一般在仔猪出生后即进行保温,1~3日龄补铁,5日龄开始补料,18日龄左右开始正常采食,再过1周后基本上可以断奶。

  三、执行周龄制管理,防止不同周龄的仔猪混群 周龄管理是指猪场的生产运作按周来管理。定好1周内哪天调整猪群,哪天把保育舍的猪转到肉猪舍,哪天断奶,哪天把仔猪转进保育舍,哪天消毒猪舍等事先都应做好计划,周而复始地进行,力求把同1周龄的仔猪同时断奶和并群,以避免不同周龄所发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

  四、减少应激 断奶应激和新环境的应激,容易引起猪采食和睡眠不正常,甚至发病,从而引起身体消耗。仔猪接近断奶期时,可以人工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或降低母猪营养水平及采食量,使之把注意力转向饲料,避免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剧烈应激。同时保育舍应尽量保持干爽、保温、清洁的环境,使仔猪感到舒适,从而减少新环境的应激。

  五、全进全出 饲养实践中有些人喜欢把弱小的保育仔猪留栏饲养,这样就出现不同周龄的猪混群现象,也不利于猪栏的彻底消毒。断奶后的仔猪的发病率高,因而仔猪消耗大,采用全进全出就能有效地克服。

  六、加强营养,防止发病

  仔猪断奶前几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红糖、奶粉等来补充仔猪的能量,从而减少仔猪体能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防治下痢、呼吸道病等药物,防止仔猪发病。

  七、加强管理,搞好卫生 在饲养管理上,要使仔猪尽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调教使之吃、拉、睡三点定位。投料应少喂勤添,力求头头饱、天天饱、餐餐饱,如出现生长不均匀应尽快调群或喂后留栏,加料补餐,使之生长均匀。一般的,猪栏设计以18~25头为一群为宜。

  八、及时处理病、弱、残猪 对个别病、弱、残猪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和个别优饲,确实没有多大饲养价值的病弱残猪应尽快淘汰。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


相关文章

  • 猪圆环病毒
  •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分类学上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病毒粒子直径14-17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含有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负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1.76kb.P ...查看


  • 猪营养与肠道健康_余冰
  • 2010年第46卷第15期 Review Papers ·综 述 猪营养与肠道健康 余 冰,张克英,郑 萍,毛湘冰,陈代文* 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摘 要:肠道不仅在消化吸收 ...查看


  •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动物不同疾病 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性或全身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 菌性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文章介绍了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 疗.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诊断: ...查看


  • 猪饲养管理手册
  • 第一章 猪 的 品 种 第一节 品种介绍 一 国外纯种猪 1. 长白猪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躯较长,被毛全白,通常称长白猪.长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对饲料营养要 ...查看


  • 猪病毒性腹泻怎么治疗?
  • 猪病毒性腹泻如何治疗?猪流行性腹泻如何治疗? 猪拉稀 猪拉稀是猪感染时疫所致,从立冬到立春前后反复发生,发病率高,病程为5天-10天.病猪皮温不整,耳冷鼻凉,流清涕,腹胀肠鸣,畏寒惧冷蜷卧,食欲减少或废绝,无热象或轻度发热,日泻十多次,泻粪 ...查看


  •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
  •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 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细菌.病毒.支原体.以猪而论,常发疾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 1 猪瘟 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 ...查看


  • 副猪嗜血杆菌病
  • 副猪嗜血杆菌病 近些年来, 我国一些地区断奶后的仔猪暴发了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关节炎为特征的付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的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广大养猪业者的高度警觉.这种病目前仍有不断扩 ...查看


  •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1
  • 养猪综合养殖技术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 ...查看


  • 大肠杆菌病
  • 大肠杆菌 一.概述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该病的流行十分广泛,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有该病流行,同喘气病.繁殖障碍症一道被认为是严重影响规模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