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延安行

  我是怀着向往、敬仰、急切的心情奔向延安的。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闪烁在窑洞里的灯光……这些记忆的影像,从电影电视中,从照片画作中,从文学作品中,从音乐舞蹈中,不知多少遍地看过读过听过演过也写过,但我毕竟从未踏上过这块神圣的土地。   正是春的季节,终于投入到了延安的怀抱。我迫不及待地寻觅脑海中有关延安的印记,心情的激动是难于用语言形容的。摇开车窗,急切地向外搜寻。林立的高楼,宽绰的街道,不息的人流,时尚的衣着,我没有找到印象中延安的一点影子。要不是透过楼群缝隙而不断闪现的最具有陕北特点的黄土高坡和牌匾招牌上时不时出现的字样,我还真怀疑是不是真的到了延安。   来到宾馆,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张主任在此迎候。这是一位标准的西北汉子,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几句热情而又质朴的话语,便使我们一见如故。他是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上到党史部门工作的,对延安的情况可谓熟谙于心,谈起延安的过去和现在,真是如数家珍。他自豪地告诉我,延安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350多处。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去年的财政总收入148.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和38.08%。从他的脸上和话语中,我深深感觉到了他作为一个延安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夕阳西下,夜幕慢慢覆盖了整个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延安已与那些繁华的现代城市无异。所不同的是,信步街头你会更突出地感觉到现实和历史结合得如此之近。顺着中心街道漫步,时而现代的商店宾馆酒店,时而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穿行。当然,来到这里的人,还是对革命历史遗址情有独钟的。遇到革命遗址,我都会细细拜读那些镌刻在墙上的解说文字,让思绪与革命历史链接。   第二天清晨,我们迎着和煦的阳光,前往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地参观。   枣园,也称延园。 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还有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旧居。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枣园,这里当年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进入枣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大书记的巨幅像,自左至右依次为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这几位中国革命的最高领导者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部分进程。从他们傲然挺立的身躯上,从他们运筹帷幄的眼神中,我感到的是智慧和力量。和许多瞻仰者一样,我们向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达我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在导游员的引领下,我们顺着路牌标记,依次参观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据解说员介绍,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写下了《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1943年,在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被评为“纺线能手”。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并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次年8月,他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中央工作。9月15日,刘少奇召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开会讨论东北问题,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派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正式及候补中央委员,率领两万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9月19日,刘少奇、朱德经请示毛泽东主席,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有力地支援了重庆的谈判斗争,对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发展和巩固东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还是孩提时代,我就能熟背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也深深为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染和激励。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是毛泽东出席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和发表了《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的地方。站在这里,他老人家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受到了党的领袖如此高的礼遇。我觉得,毛泽东不仅仅是在凭吊张思德,也是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履行党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离开这里,毛泽东那激昂的声音依然在我耳边萦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以及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并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大。   从枣园出来,驱车来到了杨家岭。这个坐落延安城西北两山间的一条小沟,是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的办公地和住地。和在枣园一样,我们瞻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看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过的简单的家具,简陋的办公桌椅,普通的生活用具,纺织用的纺车,土布织成的床上用品,带着补丁的棉被,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还特别注意到了放在每位领袖办公桌上的小油灯,就是在这点点灯光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指点江山”,发出了一份份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电报和指示,调动千军万马进行伟大的人民战争。也就是在这点点灯光下,毛泽东写下了雄文卷卷。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延安窑洞里写成的。我不禁感慨万千:正是有这样的共产党人,正是有这样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走出领袖们的旧居,我又被几处旧址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是1942年建成的中央大礼堂;二是毛泽东旧居前的小石桌;三是旧居南坡下毛泽东的菜地。   中央大礼堂是中央机关和军民利用当地石料自己设计并修建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会场。礼堂的正上方用繁体字书写着大幅横额“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后面对称插着六面红旗,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头像悬挂在正中。经常在纪录片和专题片中看到七大代表步入大礼堂的镜头,如今站在这里,可谓心潮澎湃。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曾称这次代表大会“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此时,一幅历史画面在这里定格,我仿佛看到:穿着粗布衣服的毛泽东站在主席台前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辞。“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了新的胜利; 我仿佛听到:“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气壮山河的豪迈声音,在大礼堂中回荡,在全中国回荡,“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不断地改变着中国的命运。此时此刻,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七大首次倡导的、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使我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党的七大,一次彪炳千秋的大会,毛泽东思想正式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个备受欺凌、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真正站了起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著名的论断,是毛泽东在旧居院外的小石桌旁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的。这是一张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小石桌了。然而,它因为承载了这么厚重的理论而变得不再普通了,几乎所有的游人到此都会在这里坐一坐,拍一张纪念照。1946年8月,全面内战刚刚爆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置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公然挑起内战,并向各解放区发动进攻。此前的8月2日,国民党还派出8架飞机对延安进行轰炸。在这种形势下,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三年以后,毛泽东主席的英明论断被历史证明,胜利最终属于了人民!   在毛泽东旧居下的山谷里,靠河边有一小块地,这是毛泽东耕种过的菜地。1942年,毛泽东在杨家岭的窑洞里,亲笔题词并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据张主任介绍,其他领导同志都有自己的菜地,他们率先垂范,躬耕垄间,在地里种上辣椒、豆角、西红柿等蔬菜,为边区军民做出了表率。站在菜地前,我想起了枣园的庭院边那条长达6公里、灌溉千亩农田的“幸福渠”不就是领袖和军民联手修就的吗?它的含义再也不是一块菜地和一条灌渠了,而是一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伟大精神。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整个城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句热情地讴歌了宝塔山的神圣地位。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们开车登山,很快就来到了宝塔下。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的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共九层,约44米高。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   站在山上,俯瞰着延安城的全貌,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片片绿树成荫的果园,一座座不停忙碌的采油机,特别是那新建的体育场、火车站、延安大学、中央干部学院等现代化建筑,将延安装扮得分外妖娆。在张主任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与宝塔山遥遥相对的清凉山。那里除有众多历史古迹外,还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现山上建有“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馆前矗立一座象征着新闻、广播、印刷出版的三人汉白玉雕像,旁边的石碑上镌刻毛泽东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里是我国目前惟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   因时间所限,我们没有登上清凉山,多少留下些遗憾。其实,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其历史旧址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几天时间,要饱览所有的名胜是不可能的。好在我们有一位再好不过的向导――张主任,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也算一饱了耳福。张主任告诉我们,延安的王家坪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位于延安市城内南关街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是当年党中央建立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它是新中国的雏形。位于延安城东北的桥儿沟,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的旧址。洛川县城北冯家村,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方,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诞生在那里。此外还有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安塞县王家湾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期间居住的旧址,凤凰山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居住旧址及红军总参谋部、作战研究室旧址等。大家熟知的南泥湾在延安城东南,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听过张主任的介绍,我刚才还有的那些遗憾和惋惜突然消失了,来到延安,并不在于是不是穷尽了所有的革命历史遗址和春光秀色,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感悟到延安精神的真谛。漫步在革命先辈居住过的窑洞,目睹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了解了革命先辈为民族为人民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一下子觉得我得到了,这就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等延安精神的深刻含义。这种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延安精神对心灵的震撼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是怀着向往、敬仰、急切的心情奔向延安的。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闪烁在窑洞里的灯光……这些记忆的影像,从电影电视中,从照片画作中,从文学作品中,从音乐舞蹈中,不知多少遍地看过读过听过演过也写过,但我毕竟从未踏上过这块神圣的土地。   正是春的季节,终于投入到了延安的怀抱。我迫不及待地寻觅脑海中有关延安的印记,心情的激动是难于用语言形容的。摇开车窗,急切地向外搜寻。林立的高楼,宽绰的街道,不息的人流,时尚的衣着,我没有找到印象中延安的一点影子。要不是透过楼群缝隙而不断闪现的最具有陕北特点的黄土高坡和牌匾招牌上时不时出现的字样,我还真怀疑是不是真的到了延安。   来到宾馆,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张主任在此迎候。这是一位标准的西北汉子,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几句热情而又质朴的话语,便使我们一见如故。他是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上到党史部门工作的,对延安的情况可谓熟谙于心,谈起延安的过去和现在,真是如数家珍。他自豪地告诉我,延安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350多处。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去年的财政总收入148.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和38.08%。从他的脸上和话语中,我深深感觉到了他作为一个延安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夕阳西下,夜幕慢慢覆盖了整个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延安已与那些繁华的现代城市无异。所不同的是,信步街头你会更突出地感觉到现实和历史结合得如此之近。顺着中心街道漫步,时而现代的商店宾馆酒店,时而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穿行。当然,来到这里的人,还是对革命历史遗址情有独钟的。遇到革命遗址,我都会细细拜读那些镌刻在墙上的解说文字,让思绪与革命历史链接。   第二天清晨,我们迎着和煦的阳光,前往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地参观。   枣园,也称延园。 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还有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旧居。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枣园,这里当年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进入枣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大书记的巨幅像,自左至右依次为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这几位中国革命的最高领导者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部分进程。从他们傲然挺立的身躯上,从他们运筹帷幄的眼神中,我感到的是智慧和力量。和许多瞻仰者一样,我们向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达我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在导游员的引领下,我们顺着路牌标记,依次参观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据解说员介绍,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写下了《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1943年,在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被评为“纺线能手”。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并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次年8月,他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中央工作。9月15日,刘少奇召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开会讨论东北问题,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派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正式及候补中央委员,率领两万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9月19日,刘少奇、朱德经请示毛泽东主席,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有力地支援了重庆的谈判斗争,对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发展和巩固东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还是孩提时代,我就能熟背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也深深为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染和激励。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是毛泽东出席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和发表了《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的地方。站在这里,他老人家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受到了党的领袖如此高的礼遇。我觉得,毛泽东不仅仅是在凭吊张思德,也是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履行党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离开这里,毛泽东那激昂的声音依然在我耳边萦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以及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并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大。   从枣园出来,驱车来到了杨家岭。这个坐落延安城西北两山间的一条小沟,是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的办公地和住地。和在枣园一样,我们瞻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看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过的简单的家具,简陋的办公桌椅,普通的生活用具,纺织用的纺车,土布织成的床上用品,带着补丁的棉被,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还特别注意到了放在每位领袖办公桌上的小油灯,就是在这点点灯光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指点江山”,发出了一份份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电报和指示,调动千军万马进行伟大的人民战争。也就是在这点点灯光下,毛泽东写下了雄文卷卷。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延安窑洞里写成的。我不禁感慨万千:正是有这样的共产党人,正是有这样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走出领袖们的旧居,我又被几处旧址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是1942年建成的中央大礼堂;二是毛泽东旧居前的小石桌;三是旧居南坡下毛泽东的菜地。   中央大礼堂是中央机关和军民利用当地石料自己设计并修建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会场。礼堂的正上方用繁体字书写着大幅横额“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后面对称插着六面红旗,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头像悬挂在正中。经常在纪录片和专题片中看到七大代表步入大礼堂的镜头,如今站在这里,可谓心潮澎湃。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曾称这次代表大会“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此时,一幅历史画面在这里定格,我仿佛看到:穿着粗布衣服的毛泽东站在主席台前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辞。“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了新的胜利; 我仿佛听到:“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气壮山河的豪迈声音,在大礼堂中回荡,在全中国回荡,“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不断地改变着中国的命运。此时此刻,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七大首次倡导的、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使我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党的七大,一次彪炳千秋的大会,毛泽东思想正式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个备受欺凌、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真正站了起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著名的论断,是毛泽东在旧居院外的小石桌旁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的。这是一张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小石桌了。然而,它因为承载了这么厚重的理论而变得不再普通了,几乎所有的游人到此都会在这里坐一坐,拍一张纪念照。1946年8月,全面内战刚刚爆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置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公然挑起内战,并向各解放区发动进攻。此前的8月2日,国民党还派出8架飞机对延安进行轰炸。在这种形势下,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三年以后,毛泽东主席的英明论断被历史证明,胜利最终属于了人民!   在毛泽东旧居下的山谷里,靠河边有一小块地,这是毛泽东耕种过的菜地。1942年,毛泽东在杨家岭的窑洞里,亲笔题词并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据张主任介绍,其他领导同志都有自己的菜地,他们率先垂范,躬耕垄间,在地里种上辣椒、豆角、西红柿等蔬菜,为边区军民做出了表率。站在菜地前,我想起了枣园的庭院边那条长达6公里、灌溉千亩农田的“幸福渠”不就是领袖和军民联手修就的吗?它的含义再也不是一块菜地和一条灌渠了,而是一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伟大精神。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整个城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句热情地讴歌了宝塔山的神圣地位。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们开车登山,很快就来到了宝塔下。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的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共九层,约44米高。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   站在山上,俯瞰着延安城的全貌,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片片绿树成荫的果园,一座座不停忙碌的采油机,特别是那新建的体育场、火车站、延安大学、中央干部学院等现代化建筑,将延安装扮得分外妖娆。在张主任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与宝塔山遥遥相对的清凉山。那里除有众多历史古迹外,还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现山上建有“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馆前矗立一座象征着新闻、广播、印刷出版的三人汉白玉雕像,旁边的石碑上镌刻毛泽东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里是我国目前惟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   因时间所限,我们没有登上清凉山,多少留下些遗憾。其实,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其历史旧址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几天时间,要饱览所有的名胜是不可能的。好在我们有一位再好不过的向导――张主任,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也算一饱了耳福。张主任告诉我们,延安的王家坪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位于延安市城内南关街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是当年党中央建立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它是新中国的雏形。位于延安城东北的桥儿沟,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的旧址。洛川县城北冯家村,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方,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诞生在那里。此外还有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安塞县王家湾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期间居住的旧址,凤凰山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居住旧址及红军总参谋部、作战研究室旧址等。大家熟知的南泥湾在延安城东南,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听过张主任的介绍,我刚才还有的那些遗憾和惋惜突然消失了,来到延安,并不在于是不是穷尽了所有的革命历史遗址和春光秀色,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感悟到延安精神的真谛。漫步在革命先辈居住过的窑洞,目睹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了解了革命先辈为民族为人民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一下子觉得我得到了,这就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等延安精神的深刻含义。这种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延安精神对心灵的震撼是我最大的收获。


相关文章

  •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观后感
  • 延安精神放光芒 延安精神,对今天的人们说来,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故事写在延安黄土高原的折皱里,写在历史的交响乐中,写在了千百万贫苦老百姓的心坎上.黄金有价,延安精神无价.因为它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用一个个壮举.一回回老百姓普遍认 ...查看


  • 延安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 09材成(2)班 学号:[1**********]5 刘婷 延安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当看到老师布置作业题目为红色资源调研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延安,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圣地我久已想往之地,通过各种方式调研革命圣地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开展 ...查看


  •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 |字号 订阅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查看


  • 基层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查
  • 西京学院经管一系 "两课"实践调查 专业 及 班级: 姓 名: 学 号:指 导 老 师: 报告完成时间: 基层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查 一.调查背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 ...查看


  • 延安青年教师政治培训班心得体会
  • 延安青年教师政治培训班心得 --忆艰苦岁月,扬革命精神 2013年6月20日,***第一届青年政治培训班正式开班了,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6月21日,大家怀着朝圣的心情踏上了革命圣地--延安,终于看到了孕育了延安精神的巍巍宝塔山和滚滚延河水. ...查看


  • 延安红色旅游文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安红色旅游文化 作者:李雪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2期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 ...查看


  • 游西安-延安有感
  • 游西安--延安有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句诗时,就被他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感 染,并因而对延安无限神往.多少年来,总渴望有一次零距离触摸革命圣地的 ...查看


  • 重温革命历史 增强党性修养
  • 重温革命历史 增强党性修养 国家汉办党委第二支部第二小组 袁翎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豪迈诗篇带给我对延安无限的遐想.在国家汉办党委领导和组织下,党员同志们重走革命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延安精神, ...查看


  • 革命圣地延安之行--社会实践论文
  •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学生姓名:樊航 学生学号:[1**********]8 学生系别:体育系 学生年级:2011级 学生班级:体育教育一班 踏寻革命足迹,传承延安精神 摘要: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历史上具有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