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

◆司法天地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

朱宏哲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源于人们对诉讼效率的考量及解决纠纷经济性的认同。简易程序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并不

是普通程序的附属程序或辅助性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解决纠纷的诉讼程序,有着独立的功能与价值。但是由于立法不完备等原因,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不规范,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简易、迅速解决纠纷的功能,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不断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关键词

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

普通程序

作者简介:朱宏哲,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政法大学。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会产生大量的纠纷,这些纠纷无疑会给法院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民事案件数量连年递增,前几年的递增幅度每年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简易程序以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的特点,受到当事人和法官的广泛支持。完善简易程序是提高诉讼效率、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简易程序的目的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然而在实践中却是不尽人意,暴露出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

一、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不足之处(一)立法不完备、制度设计不健全

简易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程序,只有在关于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证据规则、诉讼费用、法律文书的制作等问题均在立法中予以规制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运作。但是在相关立法中,条文不详,如案件适用范围非常原则、程序的启动与转化没有说明。种种不完备使简易程序在适用上法官有很大的随意性,由此导致程序启动的盲目性与转化的任意性,这对审判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视。我国《民事诉讼法》遵循的是“宜粗不宜细”立法原则,其中关于民事简易程序的条文只有5条,仅就起诉阶段进行了简化。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对简易程序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但由于其在法律位阶上低于《民事诉讼法》,执行起来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司法解释间的相互冲突,具体如何适用,各地认识不同,造成司法不统一。同时在案件审结时限上,简易程序期限规定的过长。此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与普通程序相比并未简化。

(二)适用范围过于狭小

根据相关规定,能以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判机关的范围过于狭窄,仅包括基层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从立法本意来看,把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确定为基层人民法院,主要是为了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但现在看来,我国法律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法院的规定并不合适,没有真正起到方便公民参加诉讼的作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都是解决纠纷的,而把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仅限于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不能适应公正与效率的现实需要。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范围太窄,将“事实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113-02

清楚”、“情节简单”、“争议不大”三者结合起来作为界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要求过高,符合标准的案件非常有限。据调研,基层人民法院一审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平均比例达到82%,有的法院甚至达到95%,可见相关规定已经不符合实践需要。

(三)对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保障不充分

简易程序的职权主义色彩非常明显,对当事人的选择权缺乏应有的尊重。简易程序设置的目的在于简化诉讼程序、改革程序规则、消除诉讼拖延、降低诉讼成本,以促进民众对司法的接近和利用,更侧重于诉讼经济、诉讼效率方面的考虑。简易程序的适用是以牺牲一定限度内的公正为代价,因此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应当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可是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对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和处分权未加以充分尊重和保障,比如,在我国现今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换过程中,忽视了当事人的自主性,突出法院的主动性,造成当事人的被动化,忽视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对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简易程序的运行繁琐而不规范

简易程序的配套规定不完善,没有实质性的简化措施,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未能简化。在审理程序上仍等同于普通程序,大多数法官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仍习惯于按照普通程序的规定操作,庭审仍按照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的步骤进行,没有简化程序,体现不出简易程序快捷、简便的优势。简易程序可以随意转化为普通程序,特别是因案件较多,无法在审限内结案而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情况为数不少;可以说简易程序自动转为普通程序的随意性、非正当性及不安定性,使简易程序应当具备的“简易功能”荡然无存,导致其对“诉讼效率”的追求往往也落空。

二、对完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探讨(一)对立法与制度设计进行完善、规范

便捷性是简易程序区别于普通程序的最明显特点,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因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围绕这一特点,尽量达到法院便捷审理案件和当事人便捷参与诉讼的最佳结合。但必须强调的是,简化程序不能背离有关立法的规定,仍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兼顾诉讼的公平与效益原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总结出与简易

◆司法天地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

朱宏哲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源于人们对诉讼效率的考量及解决纠纷经济性的认同。简易程序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并不

是普通程序的附属程序或辅助性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解决纠纷的诉讼程序,有着独立的功能与价值。但是由于立法不完备等原因,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不规范,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简易、迅速解决纠纷的功能,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不断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关键词

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

普通程序

作者简介:朱宏哲,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政法大学。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会产生大量的纠纷,这些纠纷无疑会给法院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民事案件数量连年递增,前几年的递增幅度每年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简易程序以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的特点,受到当事人和法官的广泛支持。完善简易程序是提高诉讼效率、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简易程序的目的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然而在实践中却是不尽人意,暴露出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

一、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不足之处(一)立法不完备、制度设计不健全

简易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程序,只有在关于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证据规则、诉讼费用、法律文书的制作等问题均在立法中予以规制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运作。但是在相关立法中,条文不详,如案件适用范围非常原则、程序的启动与转化没有说明。种种不完备使简易程序在适用上法官有很大的随意性,由此导致程序启动的盲目性与转化的任意性,这对审判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视。我国《民事诉讼法》遵循的是“宜粗不宜细”立法原则,其中关于民事简易程序的条文只有5条,仅就起诉阶段进行了简化。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对简易程序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但由于其在法律位阶上低于《民事诉讼法》,执行起来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司法解释间的相互冲突,具体如何适用,各地认识不同,造成司法不统一。同时在案件审结时限上,简易程序期限规定的过长。此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与普通程序相比并未简化。

(二)适用范围过于狭小

根据相关规定,能以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判机关的范围过于狭窄,仅包括基层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从立法本意来看,把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确定为基层人民法院,主要是为了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但现在看来,我国法律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法院的规定并不合适,没有真正起到方便公民参加诉讼的作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都是解决纠纷的,而把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仅限于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不能适应公正与效率的现实需要。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范围太窄,将“事实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113-02

清楚”、“情节简单”、“争议不大”三者结合起来作为界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要求过高,符合标准的案件非常有限。据调研,基层人民法院一审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平均比例达到82%,有的法院甚至达到95%,可见相关规定已经不符合实践需要。

(三)对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保障不充分

简易程序的职权主义色彩非常明显,对当事人的选择权缺乏应有的尊重。简易程序设置的目的在于简化诉讼程序、改革程序规则、消除诉讼拖延、降低诉讼成本,以促进民众对司法的接近和利用,更侧重于诉讼经济、诉讼效率方面的考虑。简易程序的适用是以牺牲一定限度内的公正为代价,因此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应当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可是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对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和处分权未加以充分尊重和保障,比如,在我国现今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换过程中,忽视了当事人的自主性,突出法院的主动性,造成当事人的被动化,忽视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对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简易程序的运行繁琐而不规范

简易程序的配套规定不完善,没有实质性的简化措施,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未能简化。在审理程序上仍等同于普通程序,大多数法官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仍习惯于按照普通程序的规定操作,庭审仍按照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的步骤进行,没有简化程序,体现不出简易程序快捷、简便的优势。简易程序可以随意转化为普通程序,特别是因案件较多,无法在审限内结案而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情况为数不少;可以说简易程序自动转为普通程序的随意性、非正当性及不安定性,使简易程序应当具备的“简易功能”荡然无存,导致其对“诉讼效率”的追求往往也落空。

二、对完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探讨(一)对立法与制度设计进行完善、规范

便捷性是简易程序区别于普通程序的最明显特点,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因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围绕这一特点,尽量达到法院便捷审理案件和当事人便捷参与诉讼的最佳结合。但必须强调的是,简化程序不能背离有关立法的规定,仍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兼顾诉讼的公平与效益原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总结出与简易


相关文章

  • 关于我国构建三审终审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 ・法制园 地 ConsumeGuide・LawGarden 关于我国构建三审终审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 孟娟肖晓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特别是法治标准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民事诉 ...查看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2007年) (一)法理.宪法 1.论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论违宪审查制度 3.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 4.地方人大制度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5.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6.三权分立学说述评 7.宪 ...查看


  • 关于新民诉法中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 关于新民诉法中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摘 要]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从立法上对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对新<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所规定的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解与思考. ...查看


  • 法学本科论文题目
  • 法学本科论文题目 选题方向:法理学 1.论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2.现代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3.社会公平问题的法哲学透视 4.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正义的法哲学解读 6.人权的法哲学思考 7.论以人为本的法治发展 ...查看


  • 法学本科论文题目 1
  • 2011年湖北省电大提供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以下有些为选题方向,不能作为确定的论文题目,例如,如果选题方向是<论反垄断法>,那么你切不可就真的把论文题目拟成<论反垄断法>,你应该拟成<论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 ...查看


  • 关于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思考
  • 2008.12 (下) 法制园地 关于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思考 张玉平 摘 要 行政诉讼法虽然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简单地通过裁判解决行政争议,有时不仅不能做到 案结事了,还有可能使矛盾更加复杂,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大量的行 ...查看


  • 对我国引渡审查程序的思考
  • 对我国引渡审查程序的思考 刘旸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广西桂林&,$))(- 摘要:结合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对我国的 引渡审查程序进行思考,并对其如何完善提 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引渡:引渡条约:审查模式:国际刑事 司 ...查看


  • 关于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思考
  • 关于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思考 管辖是行政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行政诉讼的管辖是关于上下级法院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与分工的法律制度.换言之,它所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


  • 对行政补偿制度的思考
  • [摘要]关于行政补偿制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主要介绍了行政补偿制度的概念.主要观点和标准,针对该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行政补偿:标准:问题: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