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防暑湿注意保阳气

东方IC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教授 刘友章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秋霞

中医说,“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随着气温上升,在35℃的高温下,凉茶、冷饮、空调都流行起来。在降温消暑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伤了阳气,导致腹痛腹泻、感冒发烧、关节疼痛,甚至全身酸痛等疾病发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授刘友章说,在南方,从5月份到10月份气温都比较高,夏长冬短,人体耗散阳气的时间和机会多。如果此时不注意保护阳气,肆意贪凉,那就更加让人因为消暑而患病。

四大伤阳之举需留意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在阴凉处喝冷饮来消暑,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因此,在消暑过程中,有四点需要注意———

冷饮:适当地吃雪糕、喝点儿冰镇啤酒,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刘友章说,尤其是绿豆属于寒湿之品,尤其不能吃太多。比如脾虚的人,喝几碗绿豆汤就咽喉痛,或者腹痛,很有可能就是损伤了阳气。

空调: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专家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26℃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

水果:吃西瓜等冰镇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

凉茶: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烧烤、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专家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

体质虚寒可试穴位艾灸

阳气不足,经常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性体质者,在夏季最好能够进行“温阳”疗法,比如穴位艾灸、拔罐、热疗来防治疾病,护阳气,补中益气,改善脏腑阳气不足的状况。

在夏季,经常对穴位进行艾灸可以很好地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像足三里、神阙穴等部位,既好找,治疗起来也很有效,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艾灸这些穴位可以直接温养五脏六腑。

刘友章说,足三里这个穴位是强身健体的穴位,除了艾灸,平时也可以按揉此穴,持之以恒,可增强体质,防病健身。另外,像肚脐这个部位特别需要保暖防风,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能有衣物遮盖,不要暴露肚脐。

■Tips

黄皮饮最消暑

黄皮,南方热带水果之一。性平、味酸、微苦。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功效。

制法:将黄皮洗净压破,加入少量生姜片、白糖,用开水冲稀,制成饮品,放凉后饮用,冰箱冰镇之后口感更佳。

刘友章表示,黄皮饮,消暑、醒胃、消滞,作为夏季消暑的饮品,既能祛暑又不伤阳气。

张华、张秋霞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东方IC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教授 刘友章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秋霞

中医说,“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随着气温上升,在35℃的高温下,凉茶、冷饮、空调都流行起来。在降温消暑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伤了阳气,导致腹痛腹泻、感冒发烧、关节疼痛,甚至全身酸痛等疾病发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授刘友章说,在南方,从5月份到10月份气温都比较高,夏长冬短,人体耗散阳气的时间和机会多。如果此时不注意保护阳气,肆意贪凉,那就更加让人因为消暑而患病。

四大伤阳之举需留意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在阴凉处喝冷饮来消暑,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因此,在消暑过程中,有四点需要注意———

冷饮:适当地吃雪糕、喝点儿冰镇啤酒,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刘友章说,尤其是绿豆属于寒湿之品,尤其不能吃太多。比如脾虚的人,喝几碗绿豆汤就咽喉痛,或者腹痛,很有可能就是损伤了阳气。

空调: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专家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26℃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

水果:吃西瓜等冰镇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

凉茶: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烧烤、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专家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

体质虚寒可试穴位艾灸

阳气不足,经常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性体质者,在夏季最好能够进行“温阳”疗法,比如穴位艾灸、拔罐、热疗来防治疾病,护阳气,补中益气,改善脏腑阳气不足的状况。

在夏季,经常对穴位进行艾灸可以很好地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像足三里、神阙穴等部位,既好找,治疗起来也很有效,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艾灸这些穴位可以直接温养五脏六腑。

刘友章说,足三里这个穴位是强身健体的穴位,除了艾灸,平时也可以按揉此穴,持之以恒,可增强体质,防病健身。另外,像肚脐这个部位特别需要保暖防风,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能有衣物遮盖,不要暴露肚脐。

■Tips

黄皮饮最消暑

黄皮,南方热带水果之一。性平、味酸、微苦。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功效。

制法:将黄皮洗净压破,加入少量生姜片、白糖,用开水冲稀,制成饮品,放凉后饮用,冰箱冰镇之后口感更佳。

刘友章表示,黄皮饮,消暑、醒胃、消滞,作为夏季消暑的饮品,既能祛暑又不伤阳气。

张华、张秋霞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 三伏天知识
  •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查看


  • 夏末秋初养生的"五防"
  • 编辑:金桃 发表于:2014-08-17 10:51 文章来源:养生之道网 养生导读:处暑不远了,一下子就到了夏末秋初,在这换季之时要注意养生保健.你知道夏末秋初如何养生呢?根据夏末秋初的气候特点,这时养生要注意"五防" ...查看


  • 夏至快乐的祝福语
  • [导语]转眼已是夏至,炎炎酷暑将至,愿你快乐总是,好运随风而至,暑热转瞬即逝,始终清凉丝丝,幸福来得准时,健康永远保持. [篇一] 1.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到了,送你三碗面,第一碗'面面'俱到工作顺,第二碗春风满'面'事业旺,第三碗四'面' ...查看


  • 2016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记录(11月)
  • 项城市丁集镇卫生院 丁集镇卫生院 关于开展"你我健康,和谐社会" 知识讲座通知 丁集镇辖区内居民: 本着以提高本乡居民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 式,宣传中医药在一些常见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 全体居民真正了解到中医药 ...查看


  • 2013夏至养生
  • 夏至节气介绍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阳气最盛. 免出汗后吹冷风,及 时更换汗湿衣物.饮食宜清淡,增苦减酸,养肝肾,降心火.保持情绪愉悦,减少嗜欲,定心气. 夏至后天气越发炎热,雨水也日渐增多,避 夏至饮食 ...查看


  •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之四季养生
  • 中国传统文化之四季养生 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 ...查看


  • 给好朋友的小暑节气祝福留言
  • [导语]小暑炎炎热火天,抽点时间找点闲.跑个小步勤锻炼,喝杯清茶润心田.睡个午觉补睡眠,树下乘凉不要钱.小暑快乐.以下是本站为您整理的<给好朋友的小暑节气祝福留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一] 1.小暑一到,气温增高,防暑降温 ...查看


  • 夏季户外防暑小常识
  • 防暑降温小常识 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热的气象条件下,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就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中暑是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有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