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心理剧的介绍1

关于心理剧的简单介绍

心理剧以舞台为背景,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个人内在心理历程,以剧场式人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方式、暗示提醒剧中的主角在真实事件中所忽略的重要关键点。它属于一般团体治疗中特别的治疗方式。由心理剧衍生的校园心理剧,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情况,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的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熟悉的事,从中体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通过实践反馈,我们发现对小学生来说,校园心理剧更易被学生接受,因为学生演和看心理剧时是一种主动接受的愉悦的心理状态,剧中小主人的心理独白,情节的发展能引起学生换位思考,达到教育学生理解他人的目的

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1、人物: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内心矛盾与冲突正是心理剧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心理剧的结构、情节、情景、主题等也必须围绕人物来进行。校园心理剧涉及四种角色。

⑴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

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剧的进行,在需要时进行点拨。在暖身阶段对群体行为作评估,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组织热身;在演出阶段描述探索问题、维持演出过程和进行解释;在分享阶段组织问题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⑵当事人:

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获得指导帮助,或者通过他人的表演演绎问题,领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参与者:

饰演当事人生活中重要角色,以其所饰演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人交往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⑷观众:

心理剧的观众不是欣赏心理剧演出的,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通过观看演出对当事人提供支持或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是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舞台、观众席,包括灯光的设置、明暗,道具的摆放,背景音乐等等。

3、内容:

心理剧不塑造人物典型,而是围绕问题展开,重在通过问题展现心理发展历程和对问题的感受,探寻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来明确问题或调整心态。其中包括: ⑴事件:

事件是引起当事人内心冲突的导火线和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其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对其造成重要影响的事情。心理剧围绕事件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演绎进对

其进行重新思考和领悟,达到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目的。

⑵人物关系:

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各种关系,使当事人通过观察或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处理各种人物关系奠定基础。

二、校园心理剧结构的组成部分

校园心理剧是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剧情情节,其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感受四部分。

1、提出问题

⑴开端的任务: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等

②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⑵开端的形式

①心理辅导老师说明和旁白(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

②情节引出:通过演员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

2、分析问题:

人物的内心心理感受不能仅仅通过表白来说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通过相应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绪反映和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当时具体的情景,从而使当事人有所领悟和感受。

3、解决问题:

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当事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来完成。解决问题只是指当事人症状有所减轻或有所领悟,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与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结局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解释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

4、分享感受:

心理辅导老师在扮演结束后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同时使团体气氛更融洽,使当事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无助感,增强信心和勇气。

三、校园心理剧创作中的艺术手法:

为了使剧情发展起伏变化,合情合理,引人入胜,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有力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校园心理剧在编排常常使用一些艺术手法。

1、悬念:

就是剧情发展中使观众产生好奇、不安和期待,使他们急欲探究其究竟,或对下文加以揣测的戏剧性因素。运用悬念必须注意:矛盾冲突的提出和解决要拉开距离;忌绝对保密;整体悬念和小悬念结合。

2、重复:

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对那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以及体现当事人强烈内心冲突的关键场景、动作、语言、道具、细节乃至音响做重要处理,强化作品感染力。在重复中要有发展、变化、层次,在量变中孕育着质变。

3、渲染:

对重点场次、情节,加以淋漓尽致的描述,加强作品戏剧性。

4、对比:

如形象之间的对比、情节发展的对比、性格前后的对比、心理状态的对比,语言、节奏等等方面的对比。通过提炼、加工、艺术化、典型化的对比描写,可以更深刻地反映学生心理的本质。根据具体的情况恰当地采用合适的表现方法。

四、校园心理剧的创作:

1、校园心理剧的题材:

主要反映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题材内容包括:

⑴升学适应不良的问题:

环境不适应、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认知失调等

⑵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动力失落、专业不满意、成绩波动过大、厌学等 ⑶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宿舍关系失调、同学之间不和、异性交往不当、社交恐怖、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

⑷情绪性格问题

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体验过多、过于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 ⑸其他心理问题:

家庭关系不协调、经济困难、自杀预防等。

2、题材处理:

心理剧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题材的处理工作。处理方法分正面处理和侧面处理两类。侧面描述更富艺术性。

3、主题思想:

包括题材本身提供的客观存在的一面和作者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所选择、处理、描写和评价的一面。若能找到题材所赋予的主题意义后,就能给予题材和剧本以新的生命、新的光彩和新的教育意义。

4、心理剧的戏剧冲突:

包含性格冲突、内心冲突和人物和环境的冲突。

五、心理剧的实施过程

(1),定义问题

(2),制定冲突情景

(3),分派角色

(4),练习

(5),解决冲突

六、心理剧的创作技术

⑴,自我介绍

⑵,角色转换

⑶,独白

⑷,替身技术

⑸,镜照技术

⑹,未来投射

七、校园心理剧对观看者的心理辅导

在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要强调台上台下的互动,往往在一场心理剧的演出中,要设计一些让观众随机参与的机会,这样,把观看的学生也带进了剧情之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使得学生更感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角色,感觉到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这时,教育的痕迹淡化了,心理教育的目标也就潜移默化的渗透下去了。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让观众观看的兴趣更浓,演员的表演欲望更大,双方产生了共鸣。防止出现看归看,演归演的现象。

二、校园心理剧对参与者的心理辅导

由于校园心理剧要有明确的教育辅导目标,要有敢于大胆表演的演员,需要有一套专门负责心理剧的人员,更要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因此首先要做有心人,深入学生中间收集,寻找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的问题,并对学生心理信息采集结果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归类,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综合提炼,再根据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编写成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心理剧。其次,鼓励孩子根据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参与表演心理剧。因为参加者通过演出这个角色,可以从中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这些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的故事,使得小演员更有切身感受,在演出时达到了真情流露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孩子在表演过程中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目的。正是参与者的真情流露,才能深深打动观众,使观看者产生共鸣,达到警示他人的效果。

三、比赛形式和时间

此次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两轮。每系推荐1-3个参赛剧目参加初赛,通过选拔从中选出10支队伍进入最后决赛。

1.初赛时间:5.10

初赛每支队伍表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当场评分,满分10分。

2.决赛时间:5.20

决赛每支队伍表演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委提问2分钟,当场评分,满分10分。

四、比赛要求

1.剧本要求:

与校园生活相关,围绕大学生突现的心理问题;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倡导健康的心理卫生;对剧本中所体现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2.表演要求:

脱稿表演(除旁白),表演自然流畅,演员间配合默契;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冲突,生动刻画心理问题;简洁明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舞台背景要求:

可自主布置道具、背景音乐,能衬托活动主题。

五、评分规则

采用10分制,从剧本、人物表演和舞台布置等方面评分。

初赛:剧本4分(其中符合大赛主题与否占到1.5分);表演5分;舞台效果1分。

决赛:剧本3分(其中符合大赛主题与否占到1.5分);表演5分;舞台效果1分;评委提问1分。

关于心理剧的简单介绍

心理剧以舞台为背景,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个人内在心理历程,以剧场式人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方式、暗示提醒剧中的主角在真实事件中所忽略的重要关键点。它属于一般团体治疗中特别的治疗方式。由心理剧衍生的校园心理剧,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情况,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的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熟悉的事,从中体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通过实践反馈,我们发现对小学生来说,校园心理剧更易被学生接受,因为学生演和看心理剧时是一种主动接受的愉悦的心理状态,剧中小主人的心理独白,情节的发展能引起学生换位思考,达到教育学生理解他人的目的

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1、人物: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内心矛盾与冲突正是心理剧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心理剧的结构、情节、情景、主题等也必须围绕人物来进行。校园心理剧涉及四种角色。

⑴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

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剧的进行,在需要时进行点拨。在暖身阶段对群体行为作评估,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组织热身;在演出阶段描述探索问题、维持演出过程和进行解释;在分享阶段组织问题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⑵当事人:

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获得指导帮助,或者通过他人的表演演绎问题,领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参与者:

饰演当事人生活中重要角色,以其所饰演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人交往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⑷观众:

心理剧的观众不是欣赏心理剧演出的,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通过观看演出对当事人提供支持或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是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舞台、观众席,包括灯光的设置、明暗,道具的摆放,背景音乐等等。

3、内容:

心理剧不塑造人物典型,而是围绕问题展开,重在通过问题展现心理发展历程和对问题的感受,探寻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来明确问题或调整心态。其中包括: ⑴事件:

事件是引起当事人内心冲突的导火线和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其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对其造成重要影响的事情。心理剧围绕事件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演绎进对

其进行重新思考和领悟,达到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目的。

⑵人物关系:

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各种关系,使当事人通过观察或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处理各种人物关系奠定基础。

二、校园心理剧结构的组成部分

校园心理剧是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剧情情节,其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感受四部分。

1、提出问题

⑴开端的任务: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等

②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⑵开端的形式

①心理辅导老师说明和旁白(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

②情节引出:通过演员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

2、分析问题:

人物的内心心理感受不能仅仅通过表白来说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通过相应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绪反映和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当时具体的情景,从而使当事人有所领悟和感受。

3、解决问题:

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当事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来完成。解决问题只是指当事人症状有所减轻或有所领悟,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与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结局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解释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

4、分享感受:

心理辅导老师在扮演结束后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同时使团体气氛更融洽,使当事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无助感,增强信心和勇气。

三、校园心理剧创作中的艺术手法:

为了使剧情发展起伏变化,合情合理,引人入胜,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有力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校园心理剧在编排常常使用一些艺术手法。

1、悬念:

就是剧情发展中使观众产生好奇、不安和期待,使他们急欲探究其究竟,或对下文加以揣测的戏剧性因素。运用悬念必须注意:矛盾冲突的提出和解决要拉开距离;忌绝对保密;整体悬念和小悬念结合。

2、重复:

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对那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以及体现当事人强烈内心冲突的关键场景、动作、语言、道具、细节乃至音响做重要处理,强化作品感染力。在重复中要有发展、变化、层次,在量变中孕育着质变。

3、渲染:

对重点场次、情节,加以淋漓尽致的描述,加强作品戏剧性。

4、对比:

如形象之间的对比、情节发展的对比、性格前后的对比、心理状态的对比,语言、节奏等等方面的对比。通过提炼、加工、艺术化、典型化的对比描写,可以更深刻地反映学生心理的本质。根据具体的情况恰当地采用合适的表现方法。

四、校园心理剧的创作:

1、校园心理剧的题材:

主要反映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题材内容包括:

⑴升学适应不良的问题:

环境不适应、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认知失调等

⑵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动力失落、专业不满意、成绩波动过大、厌学等 ⑶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宿舍关系失调、同学之间不和、异性交往不当、社交恐怖、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

⑷情绪性格问题

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体验过多、过于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 ⑸其他心理问题:

家庭关系不协调、经济困难、自杀预防等。

2、题材处理:

心理剧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题材的处理工作。处理方法分正面处理和侧面处理两类。侧面描述更富艺术性。

3、主题思想:

包括题材本身提供的客观存在的一面和作者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所选择、处理、描写和评价的一面。若能找到题材所赋予的主题意义后,就能给予题材和剧本以新的生命、新的光彩和新的教育意义。

4、心理剧的戏剧冲突:

包含性格冲突、内心冲突和人物和环境的冲突。

五、心理剧的实施过程

(1),定义问题

(2),制定冲突情景

(3),分派角色

(4),练习

(5),解决冲突

六、心理剧的创作技术

⑴,自我介绍

⑵,角色转换

⑶,独白

⑷,替身技术

⑸,镜照技术

⑹,未来投射

七、校园心理剧对观看者的心理辅导

在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要强调台上台下的互动,往往在一场心理剧的演出中,要设计一些让观众随机参与的机会,这样,把观看的学生也带进了剧情之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使得学生更感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角色,感觉到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这时,教育的痕迹淡化了,心理教育的目标也就潜移默化的渗透下去了。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让观众观看的兴趣更浓,演员的表演欲望更大,双方产生了共鸣。防止出现看归看,演归演的现象。

二、校园心理剧对参与者的心理辅导

由于校园心理剧要有明确的教育辅导目标,要有敢于大胆表演的演员,需要有一套专门负责心理剧的人员,更要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因此首先要做有心人,深入学生中间收集,寻找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的问题,并对学生心理信息采集结果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归类,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综合提炼,再根据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编写成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心理剧。其次,鼓励孩子根据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参与表演心理剧。因为参加者通过演出这个角色,可以从中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这些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的故事,使得小演员更有切身感受,在演出时达到了真情流露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孩子在表演过程中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目的。正是参与者的真情流露,才能深深打动观众,使观看者产生共鸣,达到警示他人的效果。

三、比赛形式和时间

此次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两轮。每系推荐1-3个参赛剧目参加初赛,通过选拔从中选出10支队伍进入最后决赛。

1.初赛时间:5.10

初赛每支队伍表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当场评分,满分10分。

2.决赛时间:5.20

决赛每支队伍表演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委提问2分钟,当场评分,满分10分。

四、比赛要求

1.剧本要求:

与校园生活相关,围绕大学生突现的心理问题;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倡导健康的心理卫生;对剧本中所体现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2.表演要求:

脱稿表演(除旁白),表演自然流畅,演员间配合默契;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冲突,生动刻画心理问题;简洁明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舞台背景要求:

可自主布置道具、背景音乐,能衬托活动主题。

五、评分规则

采用10分制,从剧本、人物表演和舞台布置等方面评分。

初赛:剧本4分(其中符合大赛主题与否占到1.5分);表演5分;舞台效果1分。

决赛:剧本3分(其中符合大赛主题与否占到1.5分);表演5分;舞台效果1分;评委提问1分。


相关文章

  • 关于健康的广播稿
  • 广播稿一:关于健康的广播稿 主持人A: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主持人B: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主持人A:我是主持人(卫娇). 主持人B:我是主持人(崔雅晴). A:同学们,在校园里,你们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楼梯 ...查看


  • 大学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 25%―30%,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展等方式来帮助广大同学,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同学的要求.因此在今年开展心理 ...查看


  • 校园心理剧大赛策划书_(1)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第四届戏剧小品节 "心灵地图" 校园心理剧大赛 策划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团委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 厦门大学经院团委学生会(漳州校区)文娱部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 ...查看


  • 广告策划书案例 1
  • 告策划书案例:某高校报纸策划书 2009-12-02 14:12:05 阅读45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创办新疆高校校园联合周报的策划 一前言 强健的躯体需要新鲜血液补给营养,健康的大脑则离不开与外界的沟通.没有沟通交流,头脑便 ...查看


  • 高校辅导员笔试试题精选
  • 一.笔试 共三个题目(任选两题,共 100 分,笔试权重为 30%)(1)高校 :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你将如何应 对? (3)如何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论坛里基本能 找到.二. ...查看


  • 高校邦从校园到职场答案
  • 1 单选 所谓的工匠情况,就是将产品当做艺术品去加工.雕琢.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2 单选 企业中的行为一般分为: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我们首先要保证人际关系的协调,其次兼顾任务的完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3 ...查看


  • 关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汇报
  • 按照xxx市教育局xxx号〈〈转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改行动的通知〉的通知〉〉和xxx县教育体育局xxx号文件精神,我校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专项会议,会上再次强调: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安全.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的 ...查看


  •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 系 部: 专 业: 社区051班 学生姓名: 杨吉强 (27)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 ...查看


  • 2012高等学校辅导员试题
  • 2008年招录辅导员试题 一 填空题(20分)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 和 .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是 . . . . . . 3.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