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 HX-GL-16-2013
编制:设备科 审核:张安庆 批准:张广义 2013年7月1号发布 2013年7月1号实施
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过程能力,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产品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 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单刀切胶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1主要技术特性:
3.1.2使用操作规程; 3.1.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机台零部件是否完整,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滑动部分是否加润滑油; b启动油泵、试验上下限位开关及其它电器部分是否灵敏、好用; c提起切胶刀,检查落刀槽内之铅板是否完整,视损坏情况随时更换; d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3.1.2.2安全使用操作
a将烘透的胶料经检查无硬物带入后,放在刀台中心。 b启动“下降”开关,切胶刀运动,进行切胶至切胶完毕。
c设备工作中随时注意各油管、阀门有无渗油、漏油情况,经常检查油泵的工作压力、溢流阀压力调整到5Mpa。
d在切胶过程中,经常切胶时切刀自动上升或下降,停止时需按停止开关。 e切胶过程中,严禁用脚或用手整理胶块。
f必须在将切完的胶块用铁钩清除后,方可再切下一块胶,严禁连续切胶。 g切胶时,严防胶块弹出伤人。
h更换刀口槽衬时,应将切刀顶牢,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3.1.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应将切胶刀落下,并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清擦机台及设备周围环境卫生。
b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2开炼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2.1主要技术参数
3.2.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2.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日记,处理上班交接的问题;
b检查辊筒间、电机联轴节处及其它传动部位有无障碍物;
c检查整机各零部件是否完整,安全防护是否灵敏可靠,刹车重锤是否提起。 d检查速比轮、驱动轮、油泵、油杯油量是否符合要求。辊筒轴瓦加油必须在开空车时进行。
e用稀油润滑的炼胶机,必须开动齿轮泵,待见到回油再启动电机(xk-560以上开炼机由值班电工开车) 3.2.2.2安全使用操作
a本设备操作工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主操作手。 b辊筒的升温(或冷却)必须在设备转动中进行,切忌急冷急热,辊混要求按工艺规程执行。辊混未达到要求不准投料操作。
c检查设备空载电流指示正常后,投料要先靠大驱动齿轮一侧投入,并且应先投入一小块胶料,待软化包辊后,再逐块投入,每块最大不许超过15公斤。 d不准带负荷调距,正常负荷时,电流表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值。
e发生蹩车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开倒车,应立即排除掉负荷,加大辊筒f轴瓦油量,并联系保全工检查处理。
g要保持辊筒离两端一致,不得超规定调整范围。
h紧急情况时,可用安全紧急刹车装置停车,严禁用安全拉杆做正常关车使用。 j严禁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清擦运转部分及其它危险部位。 3.2.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关闭进水、汽门; b擦洗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
c根据当班设备使用与运转情况,填写在设备运行记录,认真搞好交接班工作。 3.2.3润滑规程:
3.2.3.1XK-450开放式炼胶机
3.2.3.2XK-560开放式炼胶机
3.3密炼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1主要技术特性
3.3.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3.2.1使用前的检查 a处理上班交接时发现的问题。
b检查水、汽、风系统是否正常开动上、下顶栓检查活动是否灵活。要检查加料口、密炼室时,必须切断电源,提起上顶栓安全插销后,方可进行。 c检查各零部件是否齐全,指示仪表,联络信号和安全防护等是否灵敏、可靠。
d开车前必须发出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可由电工开车。 e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及输油管道是否畅通。 3.3.2.2安全使用操作
a本设备操作工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得担任主操作手。 b升起上顶栓,打好安全销后方可开车。
c打开安全销后,方可投料进行加压,(若上顶栓需长时间提起,应插上安全销)注意观察空载电流及正常负荷时电流值,要保持在额定范围之内。
d往密炼室加料时(尤其加粉剂时),上顶栓的下压应缓慢,以免粉剂飞扬。 e使用中发生蹩车、停电等停车事故时,应立即提起上顶栓,关闭冷却水,拉下电源开关,然后打开下顶栓,盘车排料,以防胶料自硫。严禁带负荷开车与点车。
f卸料时,须示信号铃,通知压片机做好准备后,先提起上顶栓,再打开下顶栓排料。禁止在上顶栓加压的情况下排料。
如发现下顶栓被胶料挤住不能复位或操作时下顶栓漏出胶料,必须有用铁钩处理。操作时发现杂物掉入密炼室,必须停机且切断电源后,方可处理。 设备运行时,严禁往密炼室探头观看,必须观看时,要用钩子将加料口翻板门钩牢,将上顶栓提起并插牢安全插销后,方可观看。
清理密炼室时,必须切断电源,将上顶栓提起,插牢安全插销,并有专人监护,方可进行。
g经常检查轴瓦温度,油泵回油、供油是否正常。轴瓦发热,不准停车,应立即排掉负荷,加大辊筒轴瓦油量,并联系保全检查处理。 3.3.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排净胶料,打开下顶栓,落下上顶栓,关车并关闭风、水、汽阀门,切断电源。
b清理上顶栓,并进行“刮砣”。
c清理密封圈及下顶栓往返位移带出的余胶。
d清理机台周围环境卫生,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搞好交接班工作。 3.3.3润滑规程
3.4挤出机使用操作规程 3.4.1主要技术特征:
3.4.2使用操作规程 3.4.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日记,了解上班设备运转情况,掌握设备发生过和仍存在的问题。
b检查胶料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规定。
c装配机头,开放蒸气,对机腔和螺杆加温。 d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3.4.2.2使用操作
a设备运转中根据工艺要求加热或冷却,各部分温度应掌握在下列范围; 机腔后部:35℃-60℃ 前部:60℃-90℃
机头温度控制在:90℃-110℃
b过滤网需垫两层,第一层不超过16孔/寸,第二层不超过48孔/寸,视胶料杂质多少确定更换滤网次数。
c填料时手不要伸进填料口,更不要用手用力向填料口内塞入过量胶料。 d严禁螺杆反转,运行中产生自硫胶发生蹩车时,应将机头打开,挖出机头积胶再开车将机腔内胶料排出,然后才能进行正常生产。
e发现设备传动声音不正常,或严重震动时,应排出机腔内胶料,通知保全工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生产。
f经常检查润滑部位,合理使用冷却水;生产中不准长时间开空车。 g调整压出规格,变换车速时,必须待车停稳后再搬动高速手柄。 3.4.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水、汽门,切断设备电源。 b清擦设备,清扫操作区卫生。 c认真填写设备运行日记。 3.5立式裁断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5.1主要技术特性:
3.5.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5.2.1使用前的检查
a查看上班交接记录,处理所存在的设备问题。
b检查设备各零部件是否完整,紧固螺丝有无松动,各润滑滑点查油、加油。 c检查电机皮带轮、摇尺、增速机构和送布螺齿轮、齿条处及操作区有无障碍物。
d调整夹板风压,以能将胶布夹稳为限。
e检查供布装置和掉接设备是否正常,调整裁断速度、角度、宽度达到规定要求。
f开车前,车前、车后必须联系一致,确认安全后方可开车。 3.5.2.2安全使用操作
a未经技术考核合格之前的工人,不得担任本机主操作手。
b用电动葫芦拉布卷,安放在供布架上,按工艺要求,将胶布导开送至送布辊上。吊拉布卷时,不准斜吊,更不准拖拉重物。
c在裁断过程中,若出现胶布打折或供布不正常,应迅速停机并切断电源,若在夹板处夹紧位置时,可用手按换向阀杆,使风筒换向,张开夹板,待排除故障后,换向阀位恢复原位。
d箱螺杆,使刀架退出。严禁点车调整。
e需更换截断速度时,必须停机后,拨动变速手柄。
f夹布板上下风筒产生不同步现象,应检查夹布板滑动面有无杂物,风筒密封圈是否损坏,风管路是否有泄露现象等,加以排除。
g定期向裁刀滑道内滴加润滑油,减少传动阻力,每班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6滴。
h调整角度、宽度、速度以及整理胶布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进行。 i发现帘布打褶、粘连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后方可处理。 j垫布卷转动时,不准触动转动危险部位。
k换裁刀时,必须切断电源,换好裁刀后,必须将防护罩装好,方可继续使用。 l操作时,不准将脚踩在送布定长曲柄上。 3.5.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关闭门,切断整机总电源,清擦设备、清扫操作区卫生。 b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5.3润滑规程:
3.6卧式裁断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6.1主要技术特征:
3.6.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6.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情况。 b检查各传动部件有无障碍,各紧固螺丝是否牢固。
c检查电葫芦是否正常,钢丝有无损坏,开动电动葫芦,必须检查卷扬限位开产是否灵敏,否则不准使用。
d调整裁断速度、角度、宽度、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3.6.2.2安全使用操作
a将胶布在供布装置上导开,送至裁断驯让夹板压住,打卷装置作好卷取准备。 b开车后,胶布输送,定长、裁断与打卷。 c设备运转中不得在导布辊处整理胶布。
d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检查处理时,要切断设备电源。
e吊装胶布大卷和调卸垫布卷时,操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两头挂钩必须挂牢。起吊时,手指必须离开吊钩吊环。
f每班开车前,必须检查导布装置刹车开关是不否灵敏,否则不准开车。 g垫布卷取引头(缠头)时,手机扯住布头一角,点动开车缠头,手离开布辊后,再正常开车,防止卷伤。 h严禁在车上磨刀片。
i发生裁刀将胶布促起、胶布打褶、胶布跑偏以及调整角度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处理。
j裁刀运行刹车必须灵敏,裁刀运行时,手不准靠近裁断线。 k输送带跑偏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处理。 l操作胶布卷取机时,思想要集中,防止卷伤。 m使用后的剪刀,必须放置在指定位置,防止落地伤人。 n换布卷、换木轴以及抽装铁辊时,要谨慎小心,防止砸伤。 3.6.2.3工作结束 a关闭风源、电源、
b清理下角、废料,清擦设备卫生。 c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6.3润滑规程
3.7空气定型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7.1主要技术特征
3.7.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7.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各气压表所示压力是否符合使用规定要求。
b检查各风管路有无泄漏;各润滑部位是否润滑良好;操作区杂物清理。 c空载运行,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自如。 3.7.2.2安全使用操作
a把水胎安放在下定型盘上,降下挂钩0,将水胎挂在钩头上,拨动手阀,把水胎拉入筒内。
b把外胎被压扁到其宽度比水胎断面宽度约大20-30毫米时,将水胎装入外胎中,并向水胎内充气,使水胎在外胎内伸展。
c把外胎胎胚搬放于下定型盘上,对准中心。拨动手阀,使水胎筒迅速下降至上定型盘上与外胎胚接触,并慢慢压扁外胎。同时向外胎内充气,使外胎胎胚在被压扁的同进向外膨胀。
d在继续向外胎充少量气体的状况下,将手阀左右搬动几次,但上升高度不致外胎内泄出空气为准。
e排出外胎内腔压缩空气,缓慢升起上定型盘,同时把外胎进气胶管从水胎气嘴上拨下,用塞子把气嘴填好。
f定型操作时,不得两人同时操作风筏,定型筒下降时,手不得放在上、下定型盘之间。从定型盘上取下定型完毕的外胎。 3.7.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后,关闭各气筏
b清擦机台及操作区域卫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8硫化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8.1主要技术特性: 如设备使用说明书 3.8.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8.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各零部件是否完整,联接螺栓是否拧紧,如有松动现象,及进处理。 b检查各管路及电器接头有无掉头,有无风气泄露及漏电现象。
c空车开合模具,检查运动是否平稳,行程开关是否灵敏、准确,模具接触是
否平行。
d清理操作区杂物,设备润滑点查油、加油。 3.8.2.2使用操作
a每次开班时,先打开蒸汽阀门预热模具30分钟,蒸气的输入应缓慢,并开启泛水阀排队气室内冷凝水,使模具温度达到规定要求。
b合模时操作者双手必须离开模具。需紧急停止时,可立即关闭合模开关。防止继续合模。
c随时检查模具螺栓,导向爪螺栓及四立柱定位档板螺栓有无松动现象,各运动部位是否灵活可靠,工作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d操作时严禁边装胎,边合模。合模时严禁手及其它物体进入模区。 e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故障排除后应及时清现场,在确认模内和旋转电机上没有其它异物时方查开机。 3.8.2.3工作结束 3.8.3润滑规程:
随时检查组合液压泵油箱的油量,贮油量应高于油箱高度的2/3,如油量不足,应及进通知保合加油,油型为N46液压油。 3.9轮胎成型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9.1主要技术参数 如设备使用说明书 3.9.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9.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完整、安全、可靠。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排除。
b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c检查上班设备运行记录,整理操作区杂物。 3.9.2.2使用操作
a使用半自动成型机进,先手动后自动,在手动无异常情况下,根据成型轮胎规格和操作者的习惯,调整各撞板、触及电控箱内线接头后,进行自动运转。b自动运转中,如发生故障,应采用手动。
c在成型过程中的变速,频繁起动和制动,主机的动作要与后压辊的动作相配合。
d主、副手在工作中要密切配合,互相照应;帘布筒打褶或粘连,钢丝圈脱落e时,必须停车处理。
e操作时副机手不可将手放在后压辊上,上皮子时,双手用力需一致,腹部不可靠近成型鼓。
f成型鼓折叠、扩充或转动时,严禁手去拉销子或放在成型鼓上。 g上帘布筒时,应先慢点车,待布筒上正无异常后,方可开车。
h用成型棒上帘布筒时,手要离开成型棒15cm以上;帘布统卷在成型棒上不准开车;成型棒在伸出或收回时,手不能放在方向盘上。工作中对成型棒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成型棒弯曲或有裂痕,应立即更换。 i维修、清洗成型机各部位时,应关闭电源。 3.9.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关闭风门,切断电源。 b清擦设备、清理操作区域环境卫生。 c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d润滑规程:
丝杆、光杠、导轨等滑动面,每班涂一次润滑油。 3.10电动葫芦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0.1使用电动葫芦时,应检查各部无问题方可使用,如发现吊链、吊环磨损、裂纹、钢丝绳断股、起刺和限位刹车开关失灵等,经有关人员修复后,方可使用。
3.10.2不许超载吊运。
3.10.3起吊物件时,挂吊链、吊环、钢丝扣要选择重心合适,吊点合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吊链、吊环或断股的钢丝扣,不得用三角带、线绳代替钢丝扣。 3.10.4起吊物应放在吊梁正下方,不得斜拉、强拖。 3.10.5吊拉时操作人精力要集中,稳吊、稳放。 3.10.6起吊物件应检查周围环境,二人吊拉应密切配合。 3.10.7吊拉工件时,吊梁下方禁止人员靠近停留。
3.10.8禁止将起吊的工件条时间悬吊在空中。吊物不准从人员上方通过。 3.10.9吊放物件要稳妥、方正、不得斜放。
电动葫芦用完后,应停放在空位处(停放点),吊钩应停放在二米以上,并切断电源开关。
3.10.10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问题找有关人员处理解决。 3.10.11不准倾斜起吊过载或用做拖拉工具使用。
3.10.12不准同时按下两个使电动葫芦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钮。 3.10.13切勿使制动器的制动环上沾有油垢。
3.10.14电动葫芦不工作时,不允许把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3.11硫化罐安全操作规程 3.11.1设备特征:内径
立式硫化罐Φ1600 Φ1800 Φ2400 Φ2800 3.11.2操作要点
3.11.2.1出罐前先看内、外压力表,看时间,看罐号,待内、外压放净,然后关闭顶模来水阀门,放出水后,才能开启罐盖,严禁带压启罐。
3.11.2.2出罐吊模要吊牢放正,挂链要挂牢模型对称部位的模耳,防止吊偏。 3.11.2.3装罐前,应做到罐底无积水,冷却水管无漏水。
3.11.2.4装罐时,要逐个检查模型铁圈和凸眼,及时更换损坏胶垫,模型要装平放正,铁圈、凸眼、胶垫要保证密封良好,铁圈不歪斜。
3.11.2.5装满模型后,罐内三根立柱应紧靠压铁缺口内侧,插入垫铁或旋紧螺帽,确保垫牢、旋紧,三根立柱受力均匀不歪斜。
3.11.2.6封罐前,先用一次水顶模,顶模时注意观察顶模进水的压力,确保无误后关紧外放阀门,打开内压一次水,打内压时注意观察有无漏压情况。(工程胎可在进内压水前先向胶囊中通入蒸汽,确认无漏汽再切换内压热水)确认无漏压即可上盖封罐。
3.11.2.7封罐后在升温之前,应打开罐盖上的蒸汽保险阀门,以便继续观察有无漏压。
3.11.2.8在打内压过程中,,如发现漏压、漏水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般情况下不拉罐,情况严重者要立即请示班、组长和有关人员根据情况处理。 3.11.2.9从打内压开始至硫化全过程,要经常观察压力表的显示情况。 3.11.2.10硫化结束不允许闷罐压锅,硫化冷却后必须启模出胎或启开罐盖,尼龙胎罐内充压冷却必须按规定的工艺条件执行,冷却后放出内、外冷水待压力表复零方可开盖启模。
3.11.2.11出、装罐时,应检查钢丝绳、吊模链,确认完好无损后方可使用。 3.11.2.12开启吊车吊模必须挂牢再吊起,吊物下面不得有人。
3.11.2.13检查或检修吊车机械部位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有专人看守才可进行.。
3.11.2.14需要清理罐底时,应关闭一切风、气、水阀门,并有专人看护。 3.11.2.15开、关内压水门时,身体应避免正对阀门,防止意外伤人。 3.11.2.16主手应负责每天在罐口封锅处上油,以便封罐。 3.12机模一体硫化机安全操作规程 3.12.1使用前的检查 检查各锁紧螺丝是否完好 检查钢编管及连接丝头是否正常
检查设备运行记录,对上班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 检查仪表、阀门、压力、温度等是否标准 3.12.2使用操作
3.12.2.1装模时,要逐个检查模型铁圈,及时更换损坏胶垫,胎胚安装平放正,铁圈、胶垫要保证密封良好,铁圈不歪斜。
3.12.2.2检查上模时,要将模具放至专用架上,严禁用吊车悬挂放在模具下面。
3.12.2.3合模时,要将模具上稳钉对齐
3.12.2.4合模后,将各锁紧螺丝手动挂好拧紧,然后用专用板手以“+”字形对角逐一上紧,必须要受力均匀。
3.12.2.5连接蒸汽内压钢编管,要细心认真,必须将连接螺丝上紧,不得有漏水、漏汽问题。
3.12.2.6在确定各钢编管都完好,锁模的螺丝加固均匀彻底,模口缝均匀后,开始打入内压,打内压时要随时检查各处丝头、螺丝、模口是否正常。 3.12.2.7压力打满前,操作工严禁离开机台,正常后要做好巡回检查。 3.12.2.8硫化完成后,关闭蒸汽、过热水阀门,打开冷却水进出阀门进行降温。 3.12.2.9冷却完毕后,放净水,待无压力后,方可卸螺丝启模。 3.12.2.10出模吊胎时要吊牢放正,挂链要挂牢中心机构,防止吊偏。 3.12.2.11开、关内压的阀门时,身体应避免正对阀门,防止意外伤人。
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 HX-GL-16-2013
编制:设备科 审核:张安庆 批准:张广义 2013年7月1号发布 2013年7月1号实施
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过程能力,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产品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 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单刀切胶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1主要技术特性:
3.1.2使用操作规程; 3.1.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机台零部件是否完整,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滑动部分是否加润滑油; b启动油泵、试验上下限位开关及其它电器部分是否灵敏、好用; c提起切胶刀,检查落刀槽内之铅板是否完整,视损坏情况随时更换; d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3.1.2.2安全使用操作
a将烘透的胶料经检查无硬物带入后,放在刀台中心。 b启动“下降”开关,切胶刀运动,进行切胶至切胶完毕。
c设备工作中随时注意各油管、阀门有无渗油、漏油情况,经常检查油泵的工作压力、溢流阀压力调整到5Mpa。
d在切胶过程中,经常切胶时切刀自动上升或下降,停止时需按停止开关。 e切胶过程中,严禁用脚或用手整理胶块。
f必须在将切完的胶块用铁钩清除后,方可再切下一块胶,严禁连续切胶。 g切胶时,严防胶块弹出伤人。
h更换刀口槽衬时,应将切刀顶牢,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3.1.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应将切胶刀落下,并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清擦机台及设备周围环境卫生。
b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2开炼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2.1主要技术参数
3.2.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2.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日记,处理上班交接的问题;
b检查辊筒间、电机联轴节处及其它传动部位有无障碍物;
c检查整机各零部件是否完整,安全防护是否灵敏可靠,刹车重锤是否提起。 d检查速比轮、驱动轮、油泵、油杯油量是否符合要求。辊筒轴瓦加油必须在开空车时进行。
e用稀油润滑的炼胶机,必须开动齿轮泵,待见到回油再启动电机(xk-560以上开炼机由值班电工开车) 3.2.2.2安全使用操作
a本设备操作工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主操作手。 b辊筒的升温(或冷却)必须在设备转动中进行,切忌急冷急热,辊混要求按工艺规程执行。辊混未达到要求不准投料操作。
c检查设备空载电流指示正常后,投料要先靠大驱动齿轮一侧投入,并且应先投入一小块胶料,待软化包辊后,再逐块投入,每块最大不许超过15公斤。 d不准带负荷调距,正常负荷时,电流表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值。
e发生蹩车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开倒车,应立即排除掉负荷,加大辊筒f轴瓦油量,并联系保全工检查处理。
g要保持辊筒离两端一致,不得超规定调整范围。
h紧急情况时,可用安全紧急刹车装置停车,严禁用安全拉杆做正常关车使用。 j严禁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清擦运转部分及其它危险部位。 3.2.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关闭进水、汽门; b擦洗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
c根据当班设备使用与运转情况,填写在设备运行记录,认真搞好交接班工作。 3.2.3润滑规程:
3.2.3.1XK-450开放式炼胶机
3.2.3.2XK-560开放式炼胶机
3.3密炼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1主要技术特性
3.3.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3.2.1使用前的检查 a处理上班交接时发现的问题。
b检查水、汽、风系统是否正常开动上、下顶栓检查活动是否灵活。要检查加料口、密炼室时,必须切断电源,提起上顶栓安全插销后,方可进行。 c检查各零部件是否齐全,指示仪表,联络信号和安全防护等是否灵敏、可靠。
d开车前必须发出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可由电工开车。 e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及输油管道是否畅通。 3.3.2.2安全使用操作
a本设备操作工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得担任主操作手。 b升起上顶栓,打好安全销后方可开车。
c打开安全销后,方可投料进行加压,(若上顶栓需长时间提起,应插上安全销)注意观察空载电流及正常负荷时电流值,要保持在额定范围之内。
d往密炼室加料时(尤其加粉剂时),上顶栓的下压应缓慢,以免粉剂飞扬。 e使用中发生蹩车、停电等停车事故时,应立即提起上顶栓,关闭冷却水,拉下电源开关,然后打开下顶栓,盘车排料,以防胶料自硫。严禁带负荷开车与点车。
f卸料时,须示信号铃,通知压片机做好准备后,先提起上顶栓,再打开下顶栓排料。禁止在上顶栓加压的情况下排料。
如发现下顶栓被胶料挤住不能复位或操作时下顶栓漏出胶料,必须有用铁钩处理。操作时发现杂物掉入密炼室,必须停机且切断电源后,方可处理。 设备运行时,严禁往密炼室探头观看,必须观看时,要用钩子将加料口翻板门钩牢,将上顶栓提起并插牢安全插销后,方可观看。
清理密炼室时,必须切断电源,将上顶栓提起,插牢安全插销,并有专人监护,方可进行。
g经常检查轴瓦温度,油泵回油、供油是否正常。轴瓦发热,不准停车,应立即排掉负荷,加大辊筒轴瓦油量,并联系保全检查处理。 3.3.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排净胶料,打开下顶栓,落下上顶栓,关车并关闭风、水、汽阀门,切断电源。
b清理上顶栓,并进行“刮砣”。
c清理密封圈及下顶栓往返位移带出的余胶。
d清理机台周围环境卫生,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搞好交接班工作。 3.3.3润滑规程
3.4挤出机使用操作规程 3.4.1主要技术特征:
3.4.2使用操作规程 3.4.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日记,了解上班设备运转情况,掌握设备发生过和仍存在的问题。
b检查胶料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规定。
c装配机头,开放蒸气,对机腔和螺杆加温。 d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3.4.2.2使用操作
a设备运转中根据工艺要求加热或冷却,各部分温度应掌握在下列范围; 机腔后部:35℃-60℃ 前部:60℃-90℃
机头温度控制在:90℃-110℃
b过滤网需垫两层,第一层不超过16孔/寸,第二层不超过48孔/寸,视胶料杂质多少确定更换滤网次数。
c填料时手不要伸进填料口,更不要用手用力向填料口内塞入过量胶料。 d严禁螺杆反转,运行中产生自硫胶发生蹩车时,应将机头打开,挖出机头积胶再开车将机腔内胶料排出,然后才能进行正常生产。
e发现设备传动声音不正常,或严重震动时,应排出机腔内胶料,通知保全工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生产。
f经常检查润滑部位,合理使用冷却水;生产中不准长时间开空车。 g调整压出规格,变换车速时,必须待车停稳后再搬动高速手柄。 3.4.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水、汽门,切断设备电源。 b清擦设备,清扫操作区卫生。 c认真填写设备运行日记。 3.5立式裁断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5.1主要技术特性:
3.5.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5.2.1使用前的检查
a查看上班交接记录,处理所存在的设备问题。
b检查设备各零部件是否完整,紧固螺丝有无松动,各润滑滑点查油、加油。 c检查电机皮带轮、摇尺、增速机构和送布螺齿轮、齿条处及操作区有无障碍物。
d调整夹板风压,以能将胶布夹稳为限。
e检查供布装置和掉接设备是否正常,调整裁断速度、角度、宽度达到规定要求。
f开车前,车前、车后必须联系一致,确认安全后方可开车。 3.5.2.2安全使用操作
a未经技术考核合格之前的工人,不得担任本机主操作手。
b用电动葫芦拉布卷,安放在供布架上,按工艺要求,将胶布导开送至送布辊上。吊拉布卷时,不准斜吊,更不准拖拉重物。
c在裁断过程中,若出现胶布打折或供布不正常,应迅速停机并切断电源,若在夹板处夹紧位置时,可用手按换向阀杆,使风筒换向,张开夹板,待排除故障后,换向阀位恢复原位。
d箱螺杆,使刀架退出。严禁点车调整。
e需更换截断速度时,必须停机后,拨动变速手柄。
f夹布板上下风筒产生不同步现象,应检查夹布板滑动面有无杂物,风筒密封圈是否损坏,风管路是否有泄露现象等,加以排除。
g定期向裁刀滑道内滴加润滑油,减少传动阻力,每班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6滴。
h调整角度、宽度、速度以及整理胶布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进行。 i发现帘布打褶、粘连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后方可处理。 j垫布卷转动时,不准触动转动危险部位。
k换裁刀时,必须切断电源,换好裁刀后,必须将防护罩装好,方可继续使用。 l操作时,不准将脚踩在送布定长曲柄上。 3.5.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关闭门,切断整机总电源,清擦设备、清扫操作区卫生。 b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5.3润滑规程:
3.6卧式裁断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6.1主要技术特征:
3.6.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6.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运行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情况。 b检查各传动部件有无障碍,各紧固螺丝是否牢固。
c检查电葫芦是否正常,钢丝有无损坏,开动电动葫芦,必须检查卷扬限位开产是否灵敏,否则不准使用。
d调整裁断速度、角度、宽度、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3.6.2.2安全使用操作
a将胶布在供布装置上导开,送至裁断驯让夹板压住,打卷装置作好卷取准备。 b开车后,胶布输送,定长、裁断与打卷。 c设备运转中不得在导布辊处整理胶布。
d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检查处理时,要切断设备电源。
e吊装胶布大卷和调卸垫布卷时,操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两头挂钩必须挂牢。起吊时,手指必须离开吊钩吊环。
f每班开车前,必须检查导布装置刹车开关是不否灵敏,否则不准开车。 g垫布卷取引头(缠头)时,手机扯住布头一角,点动开车缠头,手离开布辊后,再正常开车,防止卷伤。 h严禁在车上磨刀片。
i发生裁刀将胶布促起、胶布打褶、胶布跑偏以及调整角度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处理。
j裁刀运行刹车必须灵敏,裁刀运行时,手不准靠近裁断线。 k输送带跑偏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处理。 l操作胶布卷取机时,思想要集中,防止卷伤。 m使用后的剪刀,必须放置在指定位置,防止落地伤人。 n换布卷、换木轴以及抽装铁辊时,要谨慎小心,防止砸伤。 3.6.2.3工作结束 a关闭风源、电源、
b清理下角、废料,清擦设备卫生。 c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6.3润滑规程
3.7空气定型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7.1主要技术特征
3.7.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7.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各气压表所示压力是否符合使用规定要求。
b检查各风管路有无泄漏;各润滑部位是否润滑良好;操作区杂物清理。 c空载运行,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自如。 3.7.2.2安全使用操作
a把水胎安放在下定型盘上,降下挂钩0,将水胎挂在钩头上,拨动手阀,把水胎拉入筒内。
b把外胎被压扁到其宽度比水胎断面宽度约大20-30毫米时,将水胎装入外胎中,并向水胎内充气,使水胎在外胎内伸展。
c把外胎胎胚搬放于下定型盘上,对准中心。拨动手阀,使水胎筒迅速下降至上定型盘上与外胎胚接触,并慢慢压扁外胎。同时向外胎内充气,使外胎胎胚在被压扁的同进向外膨胀。
d在继续向外胎充少量气体的状况下,将手阀左右搬动几次,但上升高度不致外胎内泄出空气为准。
e排出外胎内腔压缩空气,缓慢升起上定型盘,同时把外胎进气胶管从水胎气嘴上拨下,用塞子把气嘴填好。
f定型操作时,不得两人同时操作风筏,定型筒下降时,手不得放在上、下定型盘之间。从定型盘上取下定型完毕的外胎。 3.7.2.3工作结束 a工作完毕后,关闭各气筏
b清擦机台及操作区域卫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8硫化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8.1主要技术特性: 如设备使用说明书 3.8.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8.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设备各零部件是否完整,联接螺栓是否拧紧,如有松动现象,及进处理。 b检查各管路及电器接头有无掉头,有无风气泄露及漏电现象。
c空车开合模具,检查运动是否平稳,行程开关是否灵敏、准确,模具接触是
否平行。
d清理操作区杂物,设备润滑点查油、加油。 3.8.2.2使用操作
a每次开班时,先打开蒸汽阀门预热模具30分钟,蒸气的输入应缓慢,并开启泛水阀排队气室内冷凝水,使模具温度达到规定要求。
b合模时操作者双手必须离开模具。需紧急停止时,可立即关闭合模开关。防止继续合模。
c随时检查模具螺栓,导向爪螺栓及四立柱定位档板螺栓有无松动现象,各运动部位是否灵活可靠,工作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d操作时严禁边装胎,边合模。合模时严禁手及其它物体进入模区。 e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故障排除后应及时清现场,在确认模内和旋转电机上没有其它异物时方查开机。 3.8.2.3工作结束 3.8.3润滑规程:
随时检查组合液压泵油箱的油量,贮油量应高于油箱高度的2/3,如油量不足,应及进通知保合加油,油型为N46液压油。 3.9轮胎成型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9.1主要技术参数 如设备使用说明书 3.9.2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9.2.1使用前的检查
a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完整、安全、可靠。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排除。
b各润滑点查油、加油。
c检查上班设备运行记录,整理操作区杂物。 3.9.2.2使用操作
a使用半自动成型机进,先手动后自动,在手动无异常情况下,根据成型轮胎规格和操作者的习惯,调整各撞板、触及电控箱内线接头后,进行自动运转。b自动运转中,如发生故障,应采用手动。
c在成型过程中的变速,频繁起动和制动,主机的动作要与后压辊的动作相配合。
d主、副手在工作中要密切配合,互相照应;帘布筒打褶或粘连,钢丝圈脱落e时,必须停车处理。
e操作时副机手不可将手放在后压辊上,上皮子时,双手用力需一致,腹部不可靠近成型鼓。
f成型鼓折叠、扩充或转动时,严禁手去拉销子或放在成型鼓上。 g上帘布筒时,应先慢点车,待布筒上正无异常后,方可开车。
h用成型棒上帘布筒时,手要离开成型棒15cm以上;帘布统卷在成型棒上不准开车;成型棒在伸出或收回时,手不能放在方向盘上。工作中对成型棒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成型棒弯曲或有裂痕,应立即更换。 i维修、清洗成型机各部位时,应关闭电源。 3.9.2.3工作结束
a工作结束,关闭风门,切断电源。 b清擦设备、清理操作区域环境卫生。 c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d润滑规程:
丝杆、光杠、导轨等滑动面,每班涂一次润滑油。 3.10电动葫芦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3.10.1使用电动葫芦时,应检查各部无问题方可使用,如发现吊链、吊环磨损、裂纹、钢丝绳断股、起刺和限位刹车开关失灵等,经有关人员修复后,方可使用。
3.10.2不许超载吊运。
3.10.3起吊物件时,挂吊链、吊环、钢丝扣要选择重心合适,吊点合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吊链、吊环或断股的钢丝扣,不得用三角带、线绳代替钢丝扣。 3.10.4起吊物应放在吊梁正下方,不得斜拉、强拖。 3.10.5吊拉时操作人精力要集中,稳吊、稳放。 3.10.6起吊物件应检查周围环境,二人吊拉应密切配合。 3.10.7吊拉工件时,吊梁下方禁止人员靠近停留。
3.10.8禁止将起吊的工件条时间悬吊在空中。吊物不准从人员上方通过。 3.10.9吊放物件要稳妥、方正、不得斜放。
电动葫芦用完后,应停放在空位处(停放点),吊钩应停放在二米以上,并切断电源开关。
3.10.10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问题找有关人员处理解决。 3.10.11不准倾斜起吊过载或用做拖拉工具使用。
3.10.12不准同时按下两个使电动葫芦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钮。 3.10.13切勿使制动器的制动环上沾有油垢。
3.10.14电动葫芦不工作时,不允许把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3.11硫化罐安全操作规程 3.11.1设备特征:内径
立式硫化罐Φ1600 Φ1800 Φ2400 Φ2800 3.11.2操作要点
3.11.2.1出罐前先看内、外压力表,看时间,看罐号,待内、外压放净,然后关闭顶模来水阀门,放出水后,才能开启罐盖,严禁带压启罐。
3.11.2.2出罐吊模要吊牢放正,挂链要挂牢模型对称部位的模耳,防止吊偏。 3.11.2.3装罐前,应做到罐底无积水,冷却水管无漏水。
3.11.2.4装罐时,要逐个检查模型铁圈和凸眼,及时更换损坏胶垫,模型要装平放正,铁圈、凸眼、胶垫要保证密封良好,铁圈不歪斜。
3.11.2.5装满模型后,罐内三根立柱应紧靠压铁缺口内侧,插入垫铁或旋紧螺帽,确保垫牢、旋紧,三根立柱受力均匀不歪斜。
3.11.2.6封罐前,先用一次水顶模,顶模时注意观察顶模进水的压力,确保无误后关紧外放阀门,打开内压一次水,打内压时注意观察有无漏压情况。(工程胎可在进内压水前先向胶囊中通入蒸汽,确认无漏汽再切换内压热水)确认无漏压即可上盖封罐。
3.11.2.7封罐后在升温之前,应打开罐盖上的蒸汽保险阀门,以便继续观察有无漏压。
3.11.2.8在打内压过程中,,如发现漏压、漏水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般情况下不拉罐,情况严重者要立即请示班、组长和有关人员根据情况处理。 3.11.2.9从打内压开始至硫化全过程,要经常观察压力表的显示情况。 3.11.2.10硫化结束不允许闷罐压锅,硫化冷却后必须启模出胎或启开罐盖,尼龙胎罐内充压冷却必须按规定的工艺条件执行,冷却后放出内、外冷水待压力表复零方可开盖启模。
3.11.2.11出、装罐时,应检查钢丝绳、吊模链,确认完好无损后方可使用。 3.11.2.12开启吊车吊模必须挂牢再吊起,吊物下面不得有人。
3.11.2.13检查或检修吊车机械部位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有专人看守才可进行.。
3.11.2.14需要清理罐底时,应关闭一切风、气、水阀门,并有专人看护。 3.11.2.15开、关内压水门时,身体应避免正对阀门,防止意外伤人。 3.11.2.16主手应负责每天在罐口封锅处上油,以便封罐。 3.12机模一体硫化机安全操作规程 3.12.1使用前的检查 检查各锁紧螺丝是否完好 检查钢编管及连接丝头是否正常
检查设备运行记录,对上班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 检查仪表、阀门、压力、温度等是否标准 3.12.2使用操作
3.12.2.1装模时,要逐个检查模型铁圈,及时更换损坏胶垫,胎胚安装平放正,铁圈、胶垫要保证密封良好,铁圈不歪斜。
3.12.2.2检查上模时,要将模具放至专用架上,严禁用吊车悬挂放在模具下面。
3.12.2.3合模时,要将模具上稳钉对齐
3.12.2.4合模后,将各锁紧螺丝手动挂好拧紧,然后用专用板手以“+”字形对角逐一上紧,必须要受力均匀。
3.12.2.5连接蒸汽内压钢编管,要细心认真,必须将连接螺丝上紧,不得有漏水、漏汽问题。
3.12.2.6在确定各钢编管都完好,锁模的螺丝加固均匀彻底,模口缝均匀后,开始打入内压,打内压时要随时检查各处丝头、螺丝、模口是否正常。 3.12.2.7压力打满前,操作工严禁离开机台,正常后要做好巡回检查。 3.12.2.8硫化完成后,关闭蒸汽、过热水阀门,打开冷却水进出阀门进行降温。 3.12.2.9冷却完毕后,放净水,待无压力后,方可卸螺丝启模。 3.12.2.10出模吊胎时要吊牢放正,挂链要挂牢中心机构,防止吊偏。 3.12.2.11开、关内压的阀门时,身体应避免正对阀门,防止意外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