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导学案2

课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认识作者,扎实记忆文

中生字词。

2、流畅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理解文中

实词和虚词词意。

3、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把握

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鼓励学

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疏通全文,理解文中实词和虚词.

2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3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课时建议】:根据学情自主安排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牢

记作者及生平。 2、完成自主测评, 3、限时,独立完成。

【知识链接】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

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

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

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

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我国

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记事

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

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有国别、

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

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

主。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

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

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

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本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

或“长勺之战”。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

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

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

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

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

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

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

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

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

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 (学习建议 这是学习的第一环节,

它给你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1、阅读知识链接,用红笔勾画出《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利用工具书,正确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将课文朗读3

遍。

3、疏通全文,归纳文中实词和虚词词意。

4、思考: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

情节?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二、【预习自主测评】(学习建议 自测题是对自己预习中知

识掌握的一次检验,因此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你能给下面字注音吗?

刿( ) 间( ) 鄙( ) 弗( ) 轼

( ) 辙( ) 竭( ) 帛( ) 孚( ) 乘

( ) 靡( )

2、你能解释下面字义吗?

未能远谋( ) 忠之属也( )

公问其故( ) 神弗福也( )

一鼓作气 ( ) 齐师伐我( )

齐师败绩( ) 小大之狱 (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

( )

肉食者鄙( ) 公将鼓之( )

彼竭我盈( )( ) 望其旗靡( )

小信未孚( ) 又何间焉( )

再而衰( ) 可以一战( )

又何间焉( )

3、《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是一部( )

体史书,相传为( )时期( )人( )所

著,记录了从( )到( )共( )年有历

史。

【探究案】

文本探究、展示

【探究点一】

1、你能独立翻译下面句子吗?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

2、你还有不能翻译的句子吗?请将其写出来。

【探究点二】请再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提示:全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

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 )战──( )战─

─( )战──( )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 )──参战─

─( )

【探究点三】: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3、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4、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

发?

【探究点四】

1、本文详写“论”还是详写“战”,是重叙述还是重

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2、曹刿是一介 “乡人”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为什

么对他言听计从。从中你认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

“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交流搜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

战例。

【训练案】

一、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

二、一词多义:

间: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故: 公问其故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逐

以: 必以情何以战 必以分人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

(3)小大之狱 古义 今

四、词类活用:

(1)一鼓作气 (2)神弗福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六、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1)鲁庄公采取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2)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3)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4)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七、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

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

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

代军事家所引用。

【中考链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

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

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用原文回答)(3分)

答:

课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认识作者,扎实记忆文

中生字词。

2、流畅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理解文中

实词和虚词词意。

3、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把握

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鼓励学

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疏通全文,理解文中实词和虚词.

2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3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课时建议】:根据学情自主安排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牢

记作者及生平。 2、完成自主测评, 3、限时,独立完成。

【知识链接】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

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

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

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

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我国

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记事

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

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有国别、

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

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

主。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

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

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

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本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

或“长勺之战”。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

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

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

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

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

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

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

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

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

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 (学习建议 这是学习的第一环节,

它给你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1、阅读知识链接,用红笔勾画出《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利用工具书,正确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将课文朗读3

遍。

3、疏通全文,归纳文中实词和虚词词意。

4、思考: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

情节?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二、【预习自主测评】(学习建议 自测题是对自己预习中知

识掌握的一次检验,因此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你能给下面字注音吗?

刿( ) 间( ) 鄙( ) 弗( ) 轼

( ) 辙( ) 竭( ) 帛( ) 孚( ) 乘

( ) 靡( )

2、你能解释下面字义吗?

未能远谋( ) 忠之属也( )

公问其故( ) 神弗福也( )

一鼓作气 ( ) 齐师伐我( )

齐师败绩( ) 小大之狱 (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

( )

肉食者鄙( ) 公将鼓之( )

彼竭我盈( )( ) 望其旗靡( )

小信未孚( ) 又何间焉( )

再而衰( ) 可以一战( )

又何间焉( )

3、《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是一部( )

体史书,相传为( )时期( )人( )所

著,记录了从( )到( )共( )年有历

史。

【探究案】

文本探究、展示

【探究点一】

1、你能独立翻译下面句子吗?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

2、你还有不能翻译的句子吗?请将其写出来。

【探究点二】请再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提示:全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

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 )战──( )战─

─( )战──( )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 )──参战─

─( )

【探究点三】: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3、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4、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

发?

【探究点四】

1、本文详写“论”还是详写“战”,是重叙述还是重

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2、曹刿是一介 “乡人”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为什

么对他言听计从。从中你认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

“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交流搜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

战例。

【训练案】

一、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

二、一词多义:

间: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故: 公问其故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逐

以: 必以情何以战 必以分人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

(3)小大之狱 古义 今

四、词类活用:

(1)一鼓作气 (2)神弗福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六、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1)鲁庄公采取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2)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3)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4)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七、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

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

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

代军事家所引用。

【中考链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

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

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用原文回答)(3分)

答:


相关文章

  • 闻松.朱其VS俞心樵――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圈撕逼
  • 我们寄希望于艺术圈内的各种微信群,希望即时交流的平台上,能够看到更多的针锋相对的交流,能够爆发许多有趣的简短评论,以作为批评缺席的补充.最近一场发生在艺术圈各个微信群上的论战,就呈现出与以往的论战完全不同的模样,我们且看看这一场大撕逼能不能 ...查看


  • 乡土文学论战之我见
  • 乡土文学论战之我见 " 乡土文学论战"是于1977年爆发的一场在台湾文坛造成巨大影响的一场论战,导致这场论战爆发的根源其实国民政府转进到台湾之后就已经被埋下,那时国民政府为了养活一下子进入台湾的150万人,推出的一系列的 ...查看


  •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 发布时间:2007-01-19 03:40   浏览次数:2152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刘全福 (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上海 200092) 摘 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查看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史学知识千题(中国史部分-出版1987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9年至1921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流派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论战. 一.关于"问题与 ...查看


  • 从乡土文学看台湾文学与文化
  • 从乡土文学看台湾文学与文化 张大春 台湾文化学者和小说家 课程前言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1977年,刚从文革迷雾中走出的祖国大陆,兴起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潮流.而同年,偏安祖国一 ...查看


  • 胡适与梁漱溟东西文化论战刍议
  • 第16卷第2期2015年4月 JOURNALOF ZHENGZHOU UNIVERSITY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6No.2Apr.2015 [100 ...查看


  • 曹刿论战说课
  • <曹刿论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刿论战>. 一.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 ...查看


  • "乡土文学论战"述评
  • 作者: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1995年02期 "乡土文学论战"是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被及台湾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台湾社会.它的发生,则至少应追溯至台湾乡土文学历经20年的蛰 ...查看


  • 上海书评︱罗志田:近于"学贯中西"取向的罗荣渠
  •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最近因研究梁漱溟及其在后五四时代引发的文化争论,重读了<从"西化"到 ...查看


  • [曹刿论战]及参考答案
  • <曹刿论战>测试题 一.课内阅读(58分) 1. 给下面的字注音.(7分) 刿( ) 间( ) 帛( ) 驰( ) 辙( ) 竭( ) 靡( )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8分)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