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由概念走向实践

智能电网由概念走向实践

智能电网得以发展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乐观的估计,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会促进发电、输送、用电方式的重大变革。 智能电网解决两大问题 为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智能电网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实施的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词汇也因此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由于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我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迅速将“智能电网”上升到战略层面,今年上半年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并针对此计划国家电网做出了三步走的规划,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去年8月份,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启动,将重点开展电网智能化规划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研究关键技术和研发智能化设备,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据悉,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紧缺等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情况下,发展智能电网显得异常重要。据专家介绍,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而这将对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有很大帮助。 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可以提升电网的效率。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王志华介绍说,据统计,全世界的发电总量在电网内部消耗了大约40%,根据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数据,如果美国电网效率提高5%,所节约的能源相当

于减少5300万辆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建设智能电网是提高电网输电效率的有效手段。 智能电网也给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提供了条件。中科院电工所所长肖立业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因为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发电方式与传统能源不同,输配电方式也有较大差异,通过智能电网才能实现并网发电。而在用电对象和用电方式上它们也与传统能源不一样,比如未来电动汽车应用将普及,更多的储能电站也将被建设,这些都将需要在电网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 新能源分布式利用是重点 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看,也主要是朝着解决以上这两个问题的方向走。最早美国在2001年提出的Intelligrid智能电网概念,是基于保证电力供应,提升电网的输配电和使用效率,从而减少拉闸限电而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之后在此基础上,美国在2003年提出的“Grid2003”计划将智能电网的构架较为全面地勾画出来。在之后渐进的发展中,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和传统能源的缺乏,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对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现在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一些智能电网的试点城市在建设中,而这些试点城市都将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发电结合起来。 肖立业举例说,2008年,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市建成了一个智能电网试点城市,将配电技术和风电、太阳能发电相结合,构建配电网实时高速双向通信网络,整合基础设施,支持小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发电,并具备相关储能技术。他指出,智能电网得以发展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乐观的估计,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会促进发电、输送、用电方式的重大变革。他认为,我国发展智能电网也应把促进新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放在首位,现阶段我国应主要从新能源的分布式利用示范点建设入手,做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的有机整合,先在小城市做示范,而在大电网上宜先进行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比如框架结构的研究等。 中国有较好基础 专家们认为中国具备发展智能电网的较好基础。中国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上已历经多年,在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现在所说的智能电网概念很接近。而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我国在2001年就开始了分布式电力技术的研究工作。 虽然之前并未出现智能电网的概念,但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在我国电网的改进和发展上进行了,电力设备供应商许继电气总工、许继集

团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主任周逢权告诉记者:“我国原来发展的数字化变电站实际上和智能变电站是一个方向,它要求的是电力设备的数字化,主要的特征是实现了电力数据的采集和可视化,而智能化的含义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层,在可视的基础上要实现更多的控制和应用。”他认为,智能化是对数据的深层次加工,为自动化服务提供更智能的大脑,实现了变电站的更强的控制和自动化应用能力,比如自身的控制、自协调和互动能力等。除了这些之外,我国的电力设备总体上来说也相对比较先进,这些都为建设智能电网打好了基础。

智能电网由概念走向实践

智能电网得以发展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乐观的估计,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会促进发电、输送、用电方式的重大变革。 智能电网解决两大问题 为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智能电网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实施的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词汇也因此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由于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我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迅速将“智能电网”上升到战略层面,今年上半年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并针对此计划国家电网做出了三步走的规划,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去年8月份,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启动,将重点开展电网智能化规划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研究关键技术和研发智能化设备,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据悉,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紧缺等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情况下,发展智能电网显得异常重要。据专家介绍,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而这将对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有很大帮助。 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可以提升电网的效率。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王志华介绍说,据统计,全世界的发电总量在电网内部消耗了大约40%,根据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数据,如果美国电网效率提高5%,所节约的能源相当

于减少5300万辆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建设智能电网是提高电网输电效率的有效手段。 智能电网也给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提供了条件。中科院电工所所长肖立业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因为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发电方式与传统能源不同,输配电方式也有较大差异,通过智能电网才能实现并网发电。而在用电对象和用电方式上它们也与传统能源不一样,比如未来电动汽车应用将普及,更多的储能电站也将被建设,这些都将需要在电网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 新能源分布式利用是重点 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看,也主要是朝着解决以上这两个问题的方向走。最早美国在2001年提出的Intelligrid智能电网概念,是基于保证电力供应,提升电网的输配电和使用效率,从而减少拉闸限电而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之后在此基础上,美国在2003年提出的“Grid2003”计划将智能电网的构架较为全面地勾画出来。在之后渐进的发展中,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和传统能源的缺乏,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对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现在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一些智能电网的试点城市在建设中,而这些试点城市都将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发电结合起来。 肖立业举例说,2008年,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市建成了一个智能电网试点城市,将配电技术和风电、太阳能发电相结合,构建配电网实时高速双向通信网络,整合基础设施,支持小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发电,并具备相关储能技术。他指出,智能电网得以发展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乐观的估计,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会促进发电、输送、用电方式的重大变革。他认为,我国发展智能电网也应把促进新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放在首位,现阶段我国应主要从新能源的分布式利用示范点建设入手,做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的有机整合,先在小城市做示范,而在大电网上宜先进行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比如框架结构的研究等。 中国有较好基础 专家们认为中国具备发展智能电网的较好基础。中国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上已历经多年,在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现在所说的智能电网概念很接近。而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我国在2001年就开始了分布式电力技术的研究工作。 虽然之前并未出现智能电网的概念,但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在我国电网的改进和发展上进行了,电力设备供应商许继电气总工、许继集

团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主任周逢权告诉记者:“我国原来发展的数字化变电站实际上和智能变电站是一个方向,它要求的是电力设备的数字化,主要的特征是实现了电力数据的采集和可视化,而智能化的含义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层,在可视的基础上要实现更多的控制和应用。”他认为,智能化是对数据的深层次加工,为自动化服务提供更智能的大脑,实现了变电站的更强的控制和自动化应用能力,比如自身的控制、自协调和互动能力等。除了这些之外,我国的电力设备总体上来说也相对比较先进,这些都为建设智能电网打好了基础。


相关文章

  • 智能电网概念股一览
  • 智能电网概念股一览 300014 亿纬锂能 600525 长园集团 300001 特锐德 002090 金智科技 002227 奥 特 迅 002123 荣信股份 002121 科陆电子 600268 国电南自 000939 凯迪电力 00 ...查看


  • 浅谈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关键技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关键技术 作者:徐飞龙 吕温望 白云中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23期 [摘 要]电能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公用性资源,电力系统是为社会生产和 ...查看


  • 智能化在变电站的作用
  • [摘 要]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在使用过程中能源短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的产生能够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核心.目前,随着我国智能 ...查看


  • 物联网的应用
  • 智能化建筑小区中的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 ...查看


  • 智能电网构架规划
  • 智能电网构架规划 李涛 摘要: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国内为电力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智能电网构架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将复杂网络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发展从而应用于未来智能电网的设计规划的研究中.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组织临界理论:分布 ...查看


  • 智能电网的概念.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 智能电网的概念.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智能电网随着奥巴马能源新开始进入公主事业,最近能源专家武建生抛出的"互动电网"更是引发激烈讨论.智能电网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发展起来?我们首先分析智能电网概念发展历史,然后从中可 ...查看


  • 智能电网发展及区域电网规划体系的设计建设要求
  • 智能电网发展及区域电网规划体系的设计建设要求 [摘要]随着经济和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电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当前的电网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查看


  • 物联网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题库
  • 1.写意画中神似轻形似,多在( B )上作画.A.熟宣B.生宣C.绢帛D.羊皮 2.( A )谨严整饬,一丝不苟.刻画入微. A.工笔画B.写意画C.水墨画D.版画 3. 没骨属于中国画用墨.上色方法中的(C )类. A.白描B.水墨C.设 ...查看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卢志俊,黄若函 (金华电业局 浙江金华 32100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国内物联网的研究现状提出对智能电网物联网的架构,为中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