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XXX,YYY,ZZZ

(版权所有,仅限个人)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

2、了解可溶性糖在植物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提取:利用可溶性糖溶于水的特性,将植物磨碎,用热水将组织中的可溶性糖提取出来,用铅离子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用草酸钠除去多余的铅离子,过滤后即可获得植物的可溶性糖提取液。

(二)测定:蒽酮比色法

五碳糖和六碳糖在90~100℃温度下可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与蒽酮(C14H10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00nm处有最大吸收,在0~200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蒽酮比色法

该物质在600nm处有最大吸收,在0~200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可以比色测定。

该法方法简便,绝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五碳糖、六碳糖)都能与蒽酮反应产生颜色。

三、实验材料: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

pekinensis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µg/ml的糖标准溶液各10ml。

显色:取糖标准液lml于一干洁的试管中,加蒽酮试剂5ml混合,于沸水浴中煮沸10分

钟。

比色:测定A600nm的吸光度值。浓度:ug/mL

吸光度:a00500.1951000.3551500.5152000.689

绘制标准曲线:

.可溶性糖的提取:

称取0.250g待测植物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乙醚研磨成均浆,用70℃的热水洗涤研钵,植物材料和洗涤后的溶液全量转移到100ml烧杯中,使总体积在30~40ml,将烧杯放在水浴锅中70~80℃半小时,冷却后滴加饱和中性醋酸铅以除去溶液中的蛋白质,连同残渣一起全量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用干燥漏斗过滤于一干燥的三角瓶中,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约0.2-0.4g)的草酸钠粉末,除去滤液中过量的铅,使生成草酸铅沉淀再行过滤,所得透明滤液即为可溶性糖提取液。

3.显色及比色:

吸取上述糖提取液lml于一干洁的试管中,加蒽酮试剂5ml混合之,于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冷却,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600nm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滤液中所含糖量,然后计算样品中糖的含量。

测得:

白菜叶-------0.270

白菜茎-------0.771

土豆----------0.635

黄瓜----------0.644

莴苣(叶)-0.426

五、样品中含糖量的计算

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ug/g)=A*C/W

其中:

A为植物样品糖提取液的体积(ml)

C为提取液的含糖量(µg/ml)

W为植物组织鲜重量(g)

带入标准曲线得:各种植物或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为

白菜叶-------30.86

白菜茎-------88.12

土豆----------72.57

黄瓜----------73.60

莴苣(叶)-48.68mg/gmg/gmg/gmg/gmg/g

六、思考题:

1.植物组织中糖的测定方法还有很多种举例说明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答:还有过碘酸希夫氏反应,原理是糖类物质被过碘酸氧化为醛类,再与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优点是现象明显,可作定性指示;缺点是颜色与浓度不成线性关系,不能准确定量测定。

2.用水提取的糖类有哪些?

答:蔗糖、葡萄糖、核糖等。

3.制作标准曲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要以蒸馏水调零,计算时各数减去0浓度时示数作为其标准示数。

以计算机处理时,趋势线要将截距设为0。

七、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了解了可溶性糖在植物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实验测定了白菜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加深了对原理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XXX,YYY,ZZZ

(版权所有,仅限个人)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

2、了解可溶性糖在植物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提取:利用可溶性糖溶于水的特性,将植物磨碎,用热水将组织中的可溶性糖提取出来,用铅离子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用草酸钠除去多余的铅离子,过滤后即可获得植物的可溶性糖提取液。

(二)测定:蒽酮比色法

五碳糖和六碳糖在90~100℃温度下可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与蒽酮(C14H10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00nm处有最大吸收,在0~200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蒽酮比色法

该物质在600nm处有最大吸收,在0~200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可以比色测定。

该法方法简便,绝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五碳糖、六碳糖)都能与蒽酮反应产生颜色。

三、实验材料: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

pekinensis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µg/ml的糖标准溶液各10ml。

显色:取糖标准液lml于一干洁的试管中,加蒽酮试剂5ml混合,于沸水浴中煮沸10分

钟。

比色:测定A600nm的吸光度值。浓度:ug/mL

吸光度:a00500.1951000.3551500.5152000.689

绘制标准曲线:

.可溶性糖的提取:

称取0.250g待测植物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乙醚研磨成均浆,用70℃的热水洗涤研钵,植物材料和洗涤后的溶液全量转移到100ml烧杯中,使总体积在30~40ml,将烧杯放在水浴锅中70~80℃半小时,冷却后滴加饱和中性醋酸铅以除去溶液中的蛋白质,连同残渣一起全量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用干燥漏斗过滤于一干燥的三角瓶中,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约0.2-0.4g)的草酸钠粉末,除去滤液中过量的铅,使生成草酸铅沉淀再行过滤,所得透明滤液即为可溶性糖提取液。

3.显色及比色:

吸取上述糖提取液lml于一干洁的试管中,加蒽酮试剂5ml混合之,于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冷却,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600nm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滤液中所含糖量,然后计算样品中糖的含量。

测得:

白菜叶-------0.270

白菜茎-------0.771

土豆----------0.635

黄瓜----------0.644

莴苣(叶)-0.426

五、样品中含糖量的计算

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ug/g)=A*C/W

其中:

A为植物样品糖提取液的体积(ml)

C为提取液的含糖量(µg/ml)

W为植物组织鲜重量(g)

带入标准曲线得:各种植物或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为

白菜叶-------30.86

白菜茎-------88.12

土豆----------72.57

黄瓜----------73.60

莴苣(叶)-48.68mg/gmg/gmg/gmg/gmg/g

六、思考题:

1.植物组织中糖的测定方法还有很多种举例说明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答:还有过碘酸希夫氏反应,原理是糖类物质被过碘酸氧化为醛类,再与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优点是现象明显,可作定性指示;缺点是颜色与浓度不成线性关系,不能准确定量测定。

2.用水提取的糖类有哪些?

答:蔗糖、葡萄糖、核糖等。

3.制作标准曲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要以蒸馏水调零,计算时各数减去0浓度时示数作为其标准示数。

以计算机处理时,趋势线要将截距设为0。

七、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了解了可溶性糖在植物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实验测定了白菜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加深了对原理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相关文章

  • 实验7-2丙二醛含量测定
  • 实验7-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 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胁迫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终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 ...查看


  • 植物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实验四十五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 一.目的 植物细胞质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一道分界面,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但植物常受到外界不良因子的影响,而不同植物种类其抗逆性则不同.用电导仪率法测定植物质膜透性的变化,可作为植物 ...查看


  • 植物样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测定
  • 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测定 0.1g干样(过100目筛) 8ml 80%乙醇 80℃水浴30 min 冷却 冷却 加2ml蒸馏水 沸水浴20min,不断搅动 0.1ml 2N NaOH 沸水浴10min 4ml0.2%蒽酮试剂(用浓H2SO ...查看


  • 植物组织中无机磷含量的测定
  • 目的意义 磷参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施磷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效果.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体内磷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实验原理 测定磷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磷钼蓝比色法(适宜含磷量较低) 和钒钼黄比色法( ...查看


  • 土壤含水量对桂花幼苗光合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土壤含水量对桂花幼苗光合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陈洪国 (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湖北咸宁437000) 摘要 以盆栽桂花为试材, 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桂花幼苗光合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幼苗叶片水分.叶绿素含量及叶片 ...查看


  •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50卷第19期第年期月19102011 湖北农业科学 Vol.50No.19 Oct.,2011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赵秀娟,韩雅楠,蔡 禄 014010) (内蒙古科技大学 ...查看


  •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大纲
  •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是<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是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 内容的安排以实用性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技能 ...查看


  •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摘要:干旱.盐碱和低温是强烈限制作物产量的三大非生物因素, 其中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 其损失超过其他逆境造成损失的总和.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常见的逆境有寒冷.干旱.高温.盐渍等.逆境会伤 ...查看


  • 实验三丙二醛含量测定
  • 实验三 丙二醛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在盐胁迫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将其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丙二醛(M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