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服饰:京剧艺术中的非语言传达

摘要: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服饰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京剧的文化、思想等内容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是京剧人物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人品等的直观表达,是京剧艺术的一种非语言传达。本文中笔者将以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京剧服饰的非语言传达作用。

引言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民间文化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其在我国的产生和存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无论新鲜元素如何介入当下的生活,其永远是精神世界中的奇葩。

京剧是一个综合艺术整体,除去表演,需要有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去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为此服装是为表演创造角色外部造型,树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者,也是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服饰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剧情和戏中人物的性格、身份还有它的历史性,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一、京剧服饰概述

京剧服饰因其华丽的外表、精致的工艺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京剧服饰称为行头,是各种角色穿戴的总称,它包括:长袍类、短衣类、盔帽类、铠甲类、靴鞋类,及附属于服装范畴的辅助性饰品。譬如戏衣的名目就很多,重要的有蟒袍、官衣、靠、箭衣、披、褶子等二十多种。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质地上有缎、绸、布等。戏衣的纹饰有龙、凤、鸟、兽、鱼、虫、花卉、云、水等。由于色彩、纹样有所不同,穿戴上也有不同搭配,使整个戏衣显得多彩绚丽,极富表现力。武生穿的褶子多绣飞禽;小生穿的褶子多绣花卉;贫困书生穿的褶子上补着不规则的杂色绸子,叫富贵衣;穿黄蟒的是皇帝;穿红、紫色蟒的是大臣;穿官衣的是小于大臣的地方官;穿衣裙的是小姐;穿坎肩和裙子的是丫环。所以随京剧人物出场,抛开唱腔唱词不谈,观众就能对他的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人品等有个简单的概念,它是京剧艺术的非语言传达。

二、京剧服饰是京剧艺术的非语言传达

(一)人物类型的表征

京剧服饰与京剧表演一样,表演为一出完整剧目和处理各类人物,它可以分为多种行当,而且通过各自的行当动作、唱念、翻打等手段去塑造人物,那京剧服装也不例外的为能塑造不同人物,分门别类的划分为大衣、二衣、三衣、盔帽等专业行当,它们各自又有各自的工作范畴和具体使命。

笔者以大衣为例论述。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大衣类中的服装名称有:蟒、改良蟒、旗蟒、官衣、改良官衣、学士官衣、判官衣、开氅、鹤氅、帔、八卦衣、法衣、僧衣、褶子、宫装、古装、裙、裤、袄以及其它服饰配件。论及大衣行当的范围及作用所涉及的有关人物领域,明显可以看出她塑造人物大都是文职官员、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丫鬟仆人等范畴的人物,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蟒、帔、褶子、开氅、宫装、八卦衣、官衣等服装在袖口处均有水袖,这正是区别于二衣、三衣之间的不同。

(二)尊卑权位的写照

在京剧中,尊卑权位通过服饰能表现出很强的力度。

京剧服饰的用色受到“五色”观念的影响,同时有其自具特点。服饰色彩上,它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即正色与间色。上五色包括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包括紫、蓝、粉、湖色、古铜。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紫色是最为尊贵的象征。黄色是帝王专用色,京剧中黄色蟒袍也为剧中皇帝、皇后、贵妃等所专用,杏黄色较为稳重,为剧中王子、亲王、王爷及有地位的老旦等一类角色穿用,以显其高贵地位。如刘备、刘秀、李艳妃等。紫色则被划分为五色,在官服中用于品级中上的官员。红色为尊严、权力的象征,它表现出一种高贵庄重的气质。红色蟒袍多为剧中公伯王侯等显要人物穿用,如曹操、孙尚香、杨玉环等。红色官衣为三品以上的官员、状元、使官等一类人物穿用,故而,在京剧舞台上,区分官员级别有“红为府、蓝为县”之说。

再如舞台上的各种冠帽,也能体现出剧中人物等级的明显不同。冠帽翅子的样式,基本有三类,即向上、平直、向下。这是区别剧中人身份的明显标志之一。向上的叫朝天翅,有这种翅子的冠帽如皇帽、皇巾、九龙冠、扎镫、相巾等,都是皇帝和高级文武臣僚戴的。一般中下级文官戴的帽子,如方翅纱帽、尖翅纱帽、圆翅纱帽、桃叶翅纱帽,都是用的比较平直的翅子。宰相戴的相貂也用了平直的翅子,但其翅子很长,尾端略为上翘,就同一般官员的帽子区别了开来。

(三)悠久历史的符号

回顾服饰历史,从19世纪末,强调曲线的紧身曳地长裙,20世纪70年代充满青春活力的“A字裙”,活泼性感的“迷你裙”,8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女性的自然曲线美。反观上述文字,笔者认为可以看到不同服饰作为不同时代的符号性意义。

中国戏曲服装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素质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在此以蟒服为例,它作为京剧服饰中体现统治阶级地位的代表, 其在造型布局与色彩、图形装饰的运用等方面, 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体现着人物性格特征和道德上的审视。蟒服中的纹样更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容, 包括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民俗习惯等等, 还集中反映象征父权、象征天人合一的皇权、象征宗教观念的物态和图形。这种装饰生活、概括生活、突出生活之美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而浓郁的传统文化。

(四)艺术美感的流露

京剧服饰不受时代、地区、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服饰演绎无数的人物,并不使观众感觉雷同。人的服饰是形式美的一种体现①,而它不仅是形式美,也从一定意义上彰显着内在,正所谓形式即内容。京剧中水袖的运用,是美感的一大体现。京剧的服装除紧袖之外,大多缀有一段长方形的白色纺绸,甩动时形似水波,故名水袖。水袖来源于明代服装衬袍出袖的形式,并取“长袖善舞”之意,夸张美化之后,脱离生活原形而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男用是水袖一般长一尺有余,女用水袖长两至三尺②,其作用为表演时延长和放大人物的肢体展现力,体现思想情绪、感情,同时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舞姿,增加舞台效果。毋庸置疑,水袖舞动如波,轻盈飘逸。作为国粹的京剧也好,其他舞台表现形式也好,重在一种艺术美感的传达,它有别于文学,它仅借助于文字,而前者还有其他作为辅助性的传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辅助性表达甚至会以其极强的表现力而成为展现美感的主力。美是一种主体感受,在这一点上,京剧中的服饰所起到的作用是更为直观的,显而易见的。

三、总结

单就服饰而言,当无法直接观察生活理念时,可以通过特定文化时期的典型穿着和时装来观察,对选择的服饰可以显露出许多十分重要的观念,京剧服饰亦然。实用、美观、奢侈、传统、成熟、个性、内涵等。这些观念属于文化价值和信念,是服饰行为的动力。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向大众展示了国粹的内核与外延。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程式化装扮[J].戏剧文学,2003(6):26

[3]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注释:

①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

②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摘要: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服饰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京剧的文化、思想等内容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是京剧人物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人品等的直观表达,是京剧艺术的一种非语言传达。本文中笔者将以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京剧服饰的非语言传达作用。

引言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民间文化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其在我国的产生和存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无论新鲜元素如何介入当下的生活,其永远是精神世界中的奇葩。

京剧是一个综合艺术整体,除去表演,需要有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去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为此服装是为表演创造角色外部造型,树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者,也是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服饰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剧情和戏中人物的性格、身份还有它的历史性,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一、京剧服饰概述

京剧服饰因其华丽的外表、精致的工艺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京剧服饰称为行头,是各种角色穿戴的总称,它包括:长袍类、短衣类、盔帽类、铠甲类、靴鞋类,及附属于服装范畴的辅助性饰品。譬如戏衣的名目就很多,重要的有蟒袍、官衣、靠、箭衣、披、褶子等二十多种。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质地上有缎、绸、布等。戏衣的纹饰有龙、凤、鸟、兽、鱼、虫、花卉、云、水等。由于色彩、纹样有所不同,穿戴上也有不同搭配,使整个戏衣显得多彩绚丽,极富表现力。武生穿的褶子多绣飞禽;小生穿的褶子多绣花卉;贫困书生穿的褶子上补着不规则的杂色绸子,叫富贵衣;穿黄蟒的是皇帝;穿红、紫色蟒的是大臣;穿官衣的是小于大臣的地方官;穿衣裙的是小姐;穿坎肩和裙子的是丫环。所以随京剧人物出场,抛开唱腔唱词不谈,观众就能对他的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人品等有个简单的概念,它是京剧艺术的非语言传达。

二、京剧服饰是京剧艺术的非语言传达

(一)人物类型的表征

京剧服饰与京剧表演一样,表演为一出完整剧目和处理各类人物,它可以分为多种行当,而且通过各自的行当动作、唱念、翻打等手段去塑造人物,那京剧服装也不例外的为能塑造不同人物,分门别类的划分为大衣、二衣、三衣、盔帽等专业行当,它们各自又有各自的工作范畴和具体使命。

笔者以大衣为例论述。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大衣类中的服装名称有:蟒、改良蟒、旗蟒、官衣、改良官衣、学士官衣、判官衣、开氅、鹤氅、帔、八卦衣、法衣、僧衣、褶子、宫装、古装、裙、裤、袄以及其它服饰配件。论及大衣行当的范围及作用所涉及的有关人物领域,明显可以看出她塑造人物大都是文职官员、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丫鬟仆人等范畴的人物,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蟒、帔、褶子、开氅、宫装、八卦衣、官衣等服装在袖口处均有水袖,这正是区别于二衣、三衣之间的不同。

(二)尊卑权位的写照

在京剧中,尊卑权位通过服饰能表现出很强的力度。

京剧服饰的用色受到“五色”观念的影响,同时有其自具特点。服饰色彩上,它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即正色与间色。上五色包括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包括紫、蓝、粉、湖色、古铜。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紫色是最为尊贵的象征。黄色是帝王专用色,京剧中黄色蟒袍也为剧中皇帝、皇后、贵妃等所专用,杏黄色较为稳重,为剧中王子、亲王、王爷及有地位的老旦等一类角色穿用,以显其高贵地位。如刘备、刘秀、李艳妃等。紫色则被划分为五色,在官服中用于品级中上的官员。红色为尊严、权力的象征,它表现出一种高贵庄重的气质。红色蟒袍多为剧中公伯王侯等显要人物穿用,如曹操、孙尚香、杨玉环等。红色官衣为三品以上的官员、状元、使官等一类人物穿用,故而,在京剧舞台上,区分官员级别有“红为府、蓝为县”之说。

再如舞台上的各种冠帽,也能体现出剧中人物等级的明显不同。冠帽翅子的样式,基本有三类,即向上、平直、向下。这是区别剧中人身份的明显标志之一。向上的叫朝天翅,有这种翅子的冠帽如皇帽、皇巾、九龙冠、扎镫、相巾等,都是皇帝和高级文武臣僚戴的。一般中下级文官戴的帽子,如方翅纱帽、尖翅纱帽、圆翅纱帽、桃叶翅纱帽,都是用的比较平直的翅子。宰相戴的相貂也用了平直的翅子,但其翅子很长,尾端略为上翘,就同一般官员的帽子区别了开来。

(三)悠久历史的符号

回顾服饰历史,从19世纪末,强调曲线的紧身曳地长裙,20世纪70年代充满青春活力的“A字裙”,活泼性感的“迷你裙”,8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女性的自然曲线美。反观上述文字,笔者认为可以看到不同服饰作为不同时代的符号性意义。

中国戏曲服装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素质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在此以蟒服为例,它作为京剧服饰中体现统治阶级地位的代表, 其在造型布局与色彩、图形装饰的运用等方面, 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体现着人物性格特征和道德上的审视。蟒服中的纹样更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容, 包括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民俗习惯等等, 还集中反映象征父权、象征天人合一的皇权、象征宗教观念的物态和图形。这种装饰生活、概括生活、突出生活之美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而浓郁的传统文化。

(四)艺术美感的流露

京剧服饰不受时代、地区、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服饰演绎无数的人物,并不使观众感觉雷同。人的服饰是形式美的一种体现①,而它不仅是形式美,也从一定意义上彰显着内在,正所谓形式即内容。京剧中水袖的运用,是美感的一大体现。京剧的服装除紧袖之外,大多缀有一段长方形的白色纺绸,甩动时形似水波,故名水袖。水袖来源于明代服装衬袍出袖的形式,并取“长袖善舞”之意,夸张美化之后,脱离生活原形而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男用是水袖一般长一尺有余,女用水袖长两至三尺②,其作用为表演时延长和放大人物的肢体展现力,体现思想情绪、感情,同时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舞姿,增加舞台效果。毋庸置疑,水袖舞动如波,轻盈飘逸。作为国粹的京剧也好,其他舞台表现形式也好,重在一种艺术美感的传达,它有别于文学,它仅借助于文字,而前者还有其他作为辅助性的传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辅助性表达甚至会以其极强的表现力而成为展现美感的主力。美是一种主体感受,在这一点上,京剧中的服饰所起到的作用是更为直观的,显而易见的。

三、总结

单就服饰而言,当无法直接观察生活理念时,可以通过特定文化时期的典型穿着和时装来观察,对选择的服饰可以显露出许多十分重要的观念,京剧服饰亦然。实用、美观、奢侈、传统、成熟、个性、内涵等。这些观念属于文化价值和信念,是服饰行为的动力。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向大众展示了国粹的内核与外延。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程式化装扮[J].戏剧文学,2003(6):26

[3]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注释:

①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

②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相关文章

  • 女大学生体操形体训练与礼仪培养研究
  • 女大学生体操形体训练与礼仪培养研究 王爱民 (中华女子学院 体育教学部, 北京 100101)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 女大学生礼仪培养逐渐受到重视.体操形体训练内容丰富, 手段灵活多样, 通过体操形体训练, 能够培养女大学生优雅的礼仪举止 ...查看


  • 面试中的非语言沟通
  • 面试中的非语言沟通 面试作为招聘过程的重要一环,对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面试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用人单位能否招到合适和正确的人才,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向外界宣传自身品牌和优势,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时刻.而对应聘者来说,面试是展现自 ...查看


  • 京剧服饰的表现作用
  • 论京剧服饰的表现作用 姓名:马亚倩 班级:中文132班 学号:[1**********] [摘要]:京剧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其在民间文化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毋庸置疑.而京剧服饰作为京剧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充分表现出京剧人物的性格.年龄. ...查看


  •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王 原 ( 作者单位 :哈 尔滨石 油学院 ) 摘 要 :记者 面对镜 头进行现 场报道就 产生 了一 个新的 电视记 者角 色 - - 出镜记 者.尤其是在重 大的新 闻事件发 生时 ,出镜 记 者 ...查看


  • 中学美术课听课评课札记
  • 中学美术课听课评课札记 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 管季超 不久前我作为孝感市中学美术课竞赛评委在现场观赏了十节课,基于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和对正常的学术批评的向往,我不畏惧任何不同观点的碰撞,更不畏惧因直白地表达了学术性意见而导致可能有的损失!下面依 ...查看


  • 迷人的非语言沟通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迷人的非语言沟通 作者:齐平 来源:<人事天地>2013年第03期 人际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的过程.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但沟通的工具绝不只有语言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京剧小戏迷(美工)
  • 活动背景: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因此幼儿对京剧充满了神秘感.同时我们也发现上学期<娃娃时装乐>的京剧表演中我班幼儿已能出神入化地表演,孩子们已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 ...查看


  • 第十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 第十课 .戏曲人物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在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的脸谱.服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人物的造型细节美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临摹.写生或创作. 教学目标 1.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 ...查看


  •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