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及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行为,告知的形式包括合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同告知、培训告知和公告栏告知等。 所谓职业性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场所、设备、原辅料上设置是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以及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并公布。 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为警示标识。 健康机构成为危害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设置对保障劳动职业病危害因肌肉收缩与松弛所需的能量石由三磷酸腺苷(ATP)分解机制: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督,行业自律,数防护意识以及提高劳动者职业病防护能力均有重要作成二磷酸腺苷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提供的,并由磷酸肌酸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用。 及时分解补充。 新职业病8方面内容: 警示标识分类:1,图形标识 2,警示线 3,警示语句 4,人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 强化了县级以上政府及乡镇政府对职业病预防工作的职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由紧张引起的短期生理、心理或行为表现称为紧张反应,责 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其表现有: 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对职业病防治法监管的职能 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1,心理反应 过度紧张可引起人们的心理异常反应,主强化了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职责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由安全标识证书和安全标识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 执法主体的转变,有原来的卫生行政部门转为安全生产两部分组成。 2,生理反应 主要是躯体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监督管理部门 选用呼吸防护用品时,应注意: 血凝加速,皮肤生理电反应增强,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为劳动者更方便,更快捷申请职业病诊断提供了法律依1,防尘口罩不能用于防毒; 17-羟类固醇增多,尿酸增加。 据 2,没有配防尘过滤元件,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尘; 3,行为表现 紧张可引起有害的个人行为, 被诊断为职业病患者,其医疗及生活更有保障 3,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的漆雾,必须选择4,筋疲力竭 筋疲力竭的发生是职业紧张的直接后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和之一。 督管理部门制定 4,但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肤时,应选全面罩; 紧张按其状态可分为过度紧张、适度紧张、紧张不足三加大了对用人单位某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5,当颗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应选择过滤种。 安监部门职责 效率最高等级的防尘口罩; 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事件或条件称为紧张因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6,当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应选择供气式呼吸防护用素。劳动场所中能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1,工作组织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预评价审查,职业病防护措施设计审核,组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对职业病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资源认可 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日常监管 组织并会同相关部门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监督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 负责对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中对职业史,职业病的危害接触史及劳资关系等有异时进行判定 负责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监管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个人作出处罚 卫生部门职责 组织制定职业病的分类目录,职业卫生及职业病诊断标准,开展重点职业病检测专项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 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医疗救治 负责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 对用人学位及医疗机构未按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以及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治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三同时: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监管部门。预评价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建设项目按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分为一般,较重和严重(由安监部门组织验收)三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场竣工验收工作主要内容: 是否建立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设置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配备的管理人员是否满足要求,职业卫生档案是否健全 包括职业卫生“三同时”在内的各种前期预防工作是否完善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预算,管理,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劳动者是否得到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且正确使用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 是否按照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有毒物质的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应符合要求8条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不得住人 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度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的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作业场所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露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职业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品; 7,简易防尘口罩:无呼吸阀,呼出的水气易润湿滤料,使粉尘粘附聚集,形成粉尘过滤层,增加呼吸阻力,因此不宜在具有高粉尘浓度的场所长时间使用,只适用于粉尘浓度小,分散度低、毒性小、工人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场所。 8,复式防尘口罩:呼吸阀呼出的气体不通过滤料,作业人员可长时间戴用,其呼吸阻力变化不大。 根据目的不同,职业危害检测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 1,评价监测 2,日常监测 3,监督检查 4,事故性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意大利的拉马兹尼于1700年出版了《论手工业者疾病》 英国国会在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发》被认为最具代表性,成为了现代劳动法律制度诞生的标志。 1906年,英国颁布了《工人赔偿法》,将六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赔偿范围, 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工作环境的目标而前进。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 2,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工作紧张过度,常见于流水作业。 3,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宜。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6,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这是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的表现,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涉及: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寒冷,炎热,太阳辐射等;2,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如厂房建筑面积过小,机械设备安置过密,热源,噪声无隔离,有害工段不独立,设计时没有考虑通风,换气,照明等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等;3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碱厂泄漏氯气,化肥厂氨气泄漏等。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 工作有关的疾病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它具有三层含义: 1,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2 ,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 加剧恶化。 3,调离该职业或改善工作条件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 职业病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盒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计量)——效应(反应)关系。但某些职业性肿瘤,则不存在接触水平(计量)——效应(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但有些职业病如硅肺,迄今为止所有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效果,只能对症处理,减缓进程,故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疗效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方面,包括工作时间与进度不当和工作的客观整体结构上存在问题等;2工作量方面,如工作量上超负荷,工作质量上负荷不足,在进度和工作方法上劳动者不能主动加以控制等;3,工作经历方面,如劳动生涯中的变动和长期不变动等;劳动条件方面,如通风照明不良,噪声强度大,工作空间狭窄拥挤,环境脏乱差等;5,组织关系方面,如个人在组织机构中的职责不明确,接受的任务相互冲突,工作中得不到信任与支持,缺乏自主权等;6个人与社会因素,如个人性格、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都可影响个体对职业性紧张因素的易感性。 能够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强度过大或速度过快,不良体位或节奏单调,劳动时间过长等;劳动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如存在有毒物质及高温、高湿、噪声、振动、照明不足等,以及生产设备和工具太差,不适合劳动者生理特点等;劳动者个体的因素,如年龄及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技术熟练程度等,都与疲劳发生的早晚有关。 在一定条件一下较小剂量作用与人体,就能引起生理功能改变或气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毒性是指某种化学物质对机体造成不良效应的能力。 给予机体的化学物的数量或与机体接触的数量称为剂量 效应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用剂量单位来表示其强度。 反应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是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业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急性毒性分为5级。 在人体内,化学物的储存库主要有以下几种:1,血浆蛋白 2,脂肪 3,骨骼。 影响化学物毒性作业的因素: 1毒物的特性 2,毒物作用条件 3,机体因素 4,社会、心理、经济因素 职业中毒额预防和其他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一样,也应按三级预防措施来保护接触人群的健康。包括: 1,根除毒物和降低毒物浓度。 2,个体防护 3,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的布局 4,安全卫生管理 5,职业卫生服务。 联合作用:把两种过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其表现可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职业中毒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除毒物和降低毒物浓度;2.个体防护;3.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的布局;4.安全卫生管理;5.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一氧化碳毒性模式可总结为两种途径: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3→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抑制组织呼吸 硫化氢(分子式H2S,分子量34.076),无色气体,具有强烈臭鸡蛋样气味的气体和毒性。密度1.539g/L。相对蒸气密度1.1906(空气=1)。熔点:-82.9℃,沸点:-61.8℃。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1%水溶液pH值4.5。[1-2]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能使银、铜等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 苯的毒理: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汽的形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吸收很少,经消化道完全吸收,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1.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2.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 度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胞增长。3.损伤DNA,或对DNA造成氧化性损伤,由此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4.癌基因的激活。 苯中毒表现为:1: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的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兴奋、头晕、恶心、轻度意识模糊。重者神志模糊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或出现抽搐。严重者导致呼吸、心跳停止。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麻木,也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造血系统。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3.其他。经常接触苯,皮肤可脱脂、变干燥、脱屑以致激裂,有的出现出现过敏性湿疹、脱脂性皮炎。苯还可损害生殖系统、苯还对免疫系统也有影响。

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则为2mg/m3.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粒子分散度,粒径小的颗粒越多则分散度越高;后者称质量分散度,质量轻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粉尘对害性大,是引起尘肺的主要致病源。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焦磷酸质量法、氟硅酸钾容量法、硅钼蓝比色法。

焦磷酸质量法:是我国规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他的优点是适应范围广、可靠性好。缺点是需要的式样量大,化学处理过程较广,操作繁琐。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定量的粉尘样品经焦磷酸在(240+/-5)C下处理后,其中的硅酸盐等杂质完全溶解,而游离sio2几乎不溶。

WBGT指数:使用来评价高温车间气象条件环境用的。此法可方便地应用在工业环境中,以评价环境的热强度,而不适宜于评价短时间内或热舒适区附近的热强度。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L/日/人)、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职业卫生现场急救须遵守以下六条原则:1、先复后顾的原则2、先止后包的原则3、先重后轻的原则4、先救后运的原则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

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频率在16~20次/min,节律均匀,深浅一致。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分为五类:硅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性尘肺、金属尘肺。2.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以阻留更多的粉尘,长期则形成粘膜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

我国控制粉尘危害,将防、降尘措施概括为“革、水、风、密、护、管、查、教”的八字方针。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粉尘浓度;3.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产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4.密,将产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5.护,即个人防护6管,维修管理7,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以及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8教,加强宣传教育 防尘措施:1减尘措施。主要是指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矿井尘害防治工作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2降尘措施。是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要环节,现行的降尘措施主要包括各产尘点的喷雾洒水等等。3矿井通风排尘。是指借助风流稀释与排出矿井空气中

的粉尘。4个体防护。个体防尘用具主要包括:防尘面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防尘口罩等。

预防石棉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石棉,而发展中国家也尽可能控制使用石棉,特别是青石棉。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石棉生产国之一,产品以温石棉为主。 焊接尘的特性及接触机会。焊接尘是以氧化铁为主,同时混有其他成分的混合性粉尘。电焊作业中易接触焊接尘,常见于建筑、机械加工、造船、国防、铁路等工业部门。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温(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环境:通常把35°C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 °C 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

低温作业:是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C。

作业环境中的噪声按其产生的机制可分为三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性噪声。

爆震性耳聋是指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的现象。

噪声性耳聋是指语言频率500Hz、1kHz、2kHz永久听力下降三者之平均值≥25dB者,它属我国法定的职业病。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中存在紫外线,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如产生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3。但如果接触过强的紫外线,又会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以对皮肤和眼睛最具损伤作用。1、对皮肤的作用:波长在200nm以下,几乎全被角化层吸收;波长在220~330nm之间,可被深部组织吸收。接触300nm波段,可引起皮肤灼伤;波长为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能引起皮肤发生红斑反应。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又称电光性皮炎,表现为受照部位于照射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的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组织坏死。2、对眼睛的作用:波长为250~320nm的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角膜和结膜上皮所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成为电光性眼炎,是最常见的辐射性眼病。

外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屏蔽三个方面进行。

呼吸性粉尘:也叫可吸入粉尘,是指粒径小于5um的能随吸入的空气进入到肺泡的粉尘,这样的粉尘对人体危

心、肺复苏效果主要看以下五个方面:1、颈动脉搏动2、面色转红润3、意识渐恢复4、出现自主呼吸5、瞳孔变小。

外伤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其一般步骤包括:1、应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地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尽快行心肺复苏术3、有效止血,可根据不同伤情使用不同方法4、包扎伤口,以避免在运送途中伤口暴露,增加感染机会5、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进行固定6、预防感染,帮伤者止痛,记录伤情7、迅速转往医院。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呼吸防护用具的维护:1、对携气式呼吸器,使用后应立即更换用完的或部分使用的气瓶或呼吸气体发生器,并更换过滤部件。更换器平时不允许将空气瓶与氧气瓶互换。2、使用者不得自行重心装填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具的滤毒罐或滤毒盒内的吸附过滤材料,也不得采取任何方法自行延长已经失效的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3、个人专用的呼吸防护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非个人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具,每次用后都应清洗和消毒。4、不应清洗过滤元件,对可更换过滤元件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具,清洗前应取下过滤元件。5、若需使用广谱清洗剂消毒,在选用消毒剂时,特别是需要预防特殊病菌传播的情形,应先咨询呼吸防护装备生产者和工业卫生专家。应特别注意消毒剂生产者的使用说明。6、呼吸防护用具应储存在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若不经常使用,应将其放入密封袋内储存。储存时应避免面罩变形,且防毒过滤元件不应敞口储存。7、所有紧急情况和救援使用的防护用具应保持待用状态,并置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随意变更存放地点。8、在每次使用呼吸防护用具时,使用密合性面罩的人员应首先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以确认使用人员面部与面罩之间有良好的密合性;若检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有害环境。

标准中采用三类职业接触限制值:1、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为可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文字。

图形标识可分为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注意)、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危险)、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 噪声极限120dB 氧气18%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及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行为,告知的形式包括合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同告知、培训告知和公告栏告知等。 所谓职业性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场所、设备、原辅料上设置是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以及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并公布。 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为警示标识。 健康机构成为危害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设置对保障劳动职业病危害因肌肉收缩与松弛所需的能量石由三磷酸腺苷(ATP)分解机制: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督,行业自律,数防护意识以及提高劳动者职业病防护能力均有重要作成二磷酸腺苷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提供的,并由磷酸肌酸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用。 及时分解补充。 新职业病8方面内容: 警示标识分类:1,图形标识 2,警示线 3,警示语句 4,人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 强化了县级以上政府及乡镇政府对职业病预防工作的职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由紧张引起的短期生理、心理或行为表现称为紧张反应,责 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其表现有: 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对职业病防治法监管的职能 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1,心理反应 过度紧张可引起人们的心理异常反应,主强化了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职责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由安全标识证书和安全标识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 执法主体的转变,有原来的卫生行政部门转为安全生产两部分组成。 2,生理反应 主要是躯体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监督管理部门 选用呼吸防护用品时,应注意: 血凝加速,皮肤生理电反应增强,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为劳动者更方便,更快捷申请职业病诊断提供了法律依1,防尘口罩不能用于防毒; 17-羟类固醇增多,尿酸增加。 据 2,没有配防尘过滤元件,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尘; 3,行为表现 紧张可引起有害的个人行为, 被诊断为职业病患者,其医疗及生活更有保障 3,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的漆雾,必须选择4,筋疲力竭 筋疲力竭的发生是职业紧张的直接后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和之一。 督管理部门制定 4,但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肤时,应选全面罩; 紧张按其状态可分为过度紧张、适度紧张、紧张不足三加大了对用人单位某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5,当颗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应选择过滤种。 安监部门职责 效率最高等级的防尘口罩; 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事件或条件称为紧张因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6,当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应选择供气式呼吸防护用素。劳动场所中能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1,工作组织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预评价审查,职业病防护措施设计审核,组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对职业病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资源认可 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日常监管 组织并会同相关部门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监督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 负责对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中对职业史,职业病的危害接触史及劳资关系等有异时进行判定 负责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监管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个人作出处罚 卫生部门职责 组织制定职业病的分类目录,职业卫生及职业病诊断标准,开展重点职业病检测专项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 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医疗救治 负责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 对用人学位及医疗机构未按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以及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治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三同时: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监管部门。预评价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建设项目按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分为一般,较重和严重(由安监部门组织验收)三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场竣工验收工作主要内容: 是否建立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设置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配备的管理人员是否满足要求,职业卫生档案是否健全 包括职业卫生“三同时”在内的各种前期预防工作是否完善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预算,管理,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劳动者是否得到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且正确使用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 是否按照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有毒物质的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应符合要求8条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不得住人 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度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的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作业场所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露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职业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品; 7,简易防尘口罩:无呼吸阀,呼出的水气易润湿滤料,使粉尘粘附聚集,形成粉尘过滤层,增加呼吸阻力,因此不宜在具有高粉尘浓度的场所长时间使用,只适用于粉尘浓度小,分散度低、毒性小、工人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场所。 8,复式防尘口罩:呼吸阀呼出的气体不通过滤料,作业人员可长时间戴用,其呼吸阻力变化不大。 根据目的不同,职业危害检测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 1,评价监测 2,日常监测 3,监督检查 4,事故性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意大利的拉马兹尼于1700年出版了《论手工业者疾病》 英国国会在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发》被认为最具代表性,成为了现代劳动法律制度诞生的标志。 1906年,英国颁布了《工人赔偿法》,将六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赔偿范围, 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工作环境的目标而前进。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 2,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工作紧张过度,常见于流水作业。 3,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宜。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6,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这是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的表现,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涉及: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寒冷,炎热,太阳辐射等;2,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如厂房建筑面积过小,机械设备安置过密,热源,噪声无隔离,有害工段不独立,设计时没有考虑通风,换气,照明等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等;3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碱厂泄漏氯气,化肥厂氨气泄漏等。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 工作有关的疾病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它具有三层含义: 1,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2 ,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 加剧恶化。 3,调离该职业或改善工作条件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 职业病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盒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计量)——效应(反应)关系。但某些职业性肿瘤,则不存在接触水平(计量)——效应(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但有些职业病如硅肺,迄今为止所有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效果,只能对症处理,减缓进程,故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疗效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方面,包括工作时间与进度不当和工作的客观整体结构上存在问题等;2工作量方面,如工作量上超负荷,工作质量上负荷不足,在进度和工作方法上劳动者不能主动加以控制等;3,工作经历方面,如劳动生涯中的变动和长期不变动等;劳动条件方面,如通风照明不良,噪声强度大,工作空间狭窄拥挤,环境脏乱差等;5,组织关系方面,如个人在组织机构中的职责不明确,接受的任务相互冲突,工作中得不到信任与支持,缺乏自主权等;6个人与社会因素,如个人性格、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都可影响个体对职业性紧张因素的易感性。 能够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强度过大或速度过快,不良体位或节奏单调,劳动时间过长等;劳动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如存在有毒物质及高温、高湿、噪声、振动、照明不足等,以及生产设备和工具太差,不适合劳动者生理特点等;劳动者个体的因素,如年龄及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技术熟练程度等,都与疲劳发生的早晚有关。 在一定条件一下较小剂量作用与人体,就能引起生理功能改变或气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毒性是指某种化学物质对机体造成不良效应的能力。 给予机体的化学物的数量或与机体接触的数量称为剂量 效应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用剂量单位来表示其强度。 反应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是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业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急性毒性分为5级。 在人体内,化学物的储存库主要有以下几种:1,血浆蛋白 2,脂肪 3,骨骼。 影响化学物毒性作业的因素: 1毒物的特性 2,毒物作用条件 3,机体因素 4,社会、心理、经济因素 职业中毒额预防和其他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一样,也应按三级预防措施来保护接触人群的健康。包括: 1,根除毒物和降低毒物浓度。 2,个体防护 3,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的布局 4,安全卫生管理 5,职业卫生服务。 联合作用:把两种过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其表现可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职业中毒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除毒物和降低毒物浓度;2.个体防护;3.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的布局;4.安全卫生管理;5.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一氧化碳毒性模式可总结为两种途径: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3→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抑制组织呼吸 硫化氢(分子式H2S,分子量34.076),无色气体,具有强烈臭鸡蛋样气味的气体和毒性。密度1.539g/L。相对蒸气密度1.1906(空气=1)。熔点:-82.9℃,沸点:-61.8℃。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1%水溶液pH值4.5。[1-2]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能使银、铜等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 苯的毒理: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汽的形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吸收很少,经消化道完全吸收,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1.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2.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 度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胞增长。3.损伤DNA,或对DNA造成氧化性损伤,由此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4.癌基因的激活。 苯中毒表现为:1: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的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兴奋、头晕、恶心、轻度意识模糊。重者神志模糊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或出现抽搐。严重者导致呼吸、心跳停止。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麻木,也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造血系统。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3.其他。经常接触苯,皮肤可脱脂、变干燥、脱屑以致激裂,有的出现出现过敏性湿疹、脱脂性皮炎。苯还可损害生殖系统、苯还对免疫系统也有影响。

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则为2mg/m3.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粒子分散度,粒径小的颗粒越多则分散度越高;后者称质量分散度,质量轻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粉尘对害性大,是引起尘肺的主要致病源。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焦磷酸质量法、氟硅酸钾容量法、硅钼蓝比色法。

焦磷酸质量法:是我国规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他的优点是适应范围广、可靠性好。缺点是需要的式样量大,化学处理过程较广,操作繁琐。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定量的粉尘样品经焦磷酸在(240+/-5)C下处理后,其中的硅酸盐等杂质完全溶解,而游离sio2几乎不溶。

WBGT指数:使用来评价高温车间气象条件环境用的。此法可方便地应用在工业环境中,以评价环境的热强度,而不适宜于评价短时间内或热舒适区附近的热强度。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L/日/人)、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职业卫生现场急救须遵守以下六条原则:1、先复后顾的原则2、先止后包的原则3、先重后轻的原则4、先救后运的原则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

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频率在16~20次/min,节律均匀,深浅一致。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分为五类:硅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性尘肺、金属尘肺。2.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以阻留更多的粉尘,长期则形成粘膜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

我国控制粉尘危害,将防、降尘措施概括为“革、水、风、密、护、管、查、教”的八字方针。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粉尘浓度;3.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产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4.密,将产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5.护,即个人防护6管,维修管理7,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以及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8教,加强宣传教育 防尘措施:1减尘措施。主要是指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矿井尘害防治工作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2降尘措施。是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要环节,现行的降尘措施主要包括各产尘点的喷雾洒水等等。3矿井通风排尘。是指借助风流稀释与排出矿井空气中

的粉尘。4个体防护。个体防尘用具主要包括:防尘面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防尘口罩等。

预防石棉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石棉,而发展中国家也尽可能控制使用石棉,特别是青石棉。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石棉生产国之一,产品以温石棉为主。 焊接尘的特性及接触机会。焊接尘是以氧化铁为主,同时混有其他成分的混合性粉尘。电焊作业中易接触焊接尘,常见于建筑、机械加工、造船、国防、铁路等工业部门。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温(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环境:通常把35°C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 °C 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

低温作业:是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C。

作业环境中的噪声按其产生的机制可分为三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性噪声。

爆震性耳聋是指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的现象。

噪声性耳聋是指语言频率500Hz、1kHz、2kHz永久听力下降三者之平均值≥25dB者,它属我国法定的职业病。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中存在紫外线,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如产生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3。但如果接触过强的紫外线,又会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以对皮肤和眼睛最具损伤作用。1、对皮肤的作用:波长在200nm以下,几乎全被角化层吸收;波长在220~330nm之间,可被深部组织吸收。接触300nm波段,可引起皮肤灼伤;波长为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能引起皮肤发生红斑反应。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又称电光性皮炎,表现为受照部位于照射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的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组织坏死。2、对眼睛的作用:波长为250~320nm的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角膜和结膜上皮所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成为电光性眼炎,是最常见的辐射性眼病。

外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屏蔽三个方面进行。

呼吸性粉尘:也叫可吸入粉尘,是指粒径小于5um的能随吸入的空气进入到肺泡的粉尘,这样的粉尘对人体危

心、肺复苏效果主要看以下五个方面:1、颈动脉搏动2、面色转红润3、意识渐恢复4、出现自主呼吸5、瞳孔变小。

外伤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其一般步骤包括:1、应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地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尽快行心肺复苏术3、有效止血,可根据不同伤情使用不同方法4、包扎伤口,以避免在运送途中伤口暴露,增加感染机会5、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进行固定6、预防感染,帮伤者止痛,记录伤情7、迅速转往医院。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呼吸防护用具的维护:1、对携气式呼吸器,使用后应立即更换用完的或部分使用的气瓶或呼吸气体发生器,并更换过滤部件。更换器平时不允许将空气瓶与氧气瓶互换。2、使用者不得自行重心装填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具的滤毒罐或滤毒盒内的吸附过滤材料,也不得采取任何方法自行延长已经失效的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3、个人专用的呼吸防护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非个人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具,每次用后都应清洗和消毒。4、不应清洗过滤元件,对可更换过滤元件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具,清洗前应取下过滤元件。5、若需使用广谱清洗剂消毒,在选用消毒剂时,特别是需要预防特殊病菌传播的情形,应先咨询呼吸防护装备生产者和工业卫生专家。应特别注意消毒剂生产者的使用说明。6、呼吸防护用具应储存在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若不经常使用,应将其放入密封袋内储存。储存时应避免面罩变形,且防毒过滤元件不应敞口储存。7、所有紧急情况和救援使用的防护用具应保持待用状态,并置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随意变更存放地点。8、在每次使用呼吸防护用具时,使用密合性面罩的人员应首先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以确认使用人员面部与面罩之间有良好的密合性;若检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有害环境。

标准中采用三类职业接触限制值:1、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为可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文字。

图形标识可分为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注意)、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危险)、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 噪声极限120dB 氧气18%


相关文章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 职业病危害 ...查看


  •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 2. 3. 4. 5. 6. 7. 8. 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查看


  • 山东省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名单
  • 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情况一览表 济南(17) 序号 1 单位名称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批准项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查看


  •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管理制度
  •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 管理制度汇编 目 录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1 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查看


  •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培训
  •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培训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查看


  • 2.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 档案编号: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 年度) 用 人 单 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目 录 1.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见附件1) 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3 ...查看


  • 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FTG(HA)243000005.010.0-2011 发布日期:2011.5 实施日期:2011.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多功能汽车厂 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预防.控 ...查看


  • 康泓砖厂-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资康泓砖发[2015]7号 资阳市康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页岩砖瓦厂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砖厂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 ...查看


  • 焦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
  • 纳雍县焦硐煤矿 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 (2010-2015)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我矿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l ...查看


  • 职业危害三同时制度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通知 矿各科.队(室):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