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 在急流中

11 在急流中

教材分析:

湍急的江水一路奔腾,奔向远方。急流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划桨前行。她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优美的写生图,这幅图画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在急流中》这篇课文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普通的景,写普通的人,将自己的深深感动融于字里行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自然真实的感受,还启迪读者: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们也应该像年轻的母亲一样勇敢沉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强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文插图。

2、 准备赵丽宏其他作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5分)

1、师:同学们,请大家先看老师写一个词语:急流,你从这个词语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

生: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波浪滔天„„ 师: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词语,真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急流

有关的课文——《在急流中》

2、板书课题,齐读。

3、看了插图,读了课题,你对课文一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预设,梳理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过渡:面对这位急流中的母亲,大家一定也被深深地吸引,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2、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 ,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字音:舷 蓊 驭 酣 嚣

字形:蓊 酣 嚣

词语:

绿荫蓊郁 :草木绿而茂盛。

酣睡:熟睡。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

喧嚣:叫嚣,喧嚷;声音嘈杂。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0分)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些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3、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熟读课文 (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多读两遍。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背负着孩子,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这位母亲不仅吸引了作者,也吸引了我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急流中。(板书课题)

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

出示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并在旁

边做出批注。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1、读了课文后,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及你找到的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

A、“我向前方一看,只觉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

小筏子就像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很危险,可它仍然在挣扎向前进。可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很勇敢。

B 、“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

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虽然困难很大,但是,这位年轻的母亲仍然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在江水中曲折的前进。可见她不仅勇敢,而且相当镇定。“不停”“灵巧”“湍急多变”“曲折前行”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位母亲的坚强镇定。

小结:通过第3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逆水前进,虽然面临着险滩、

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但是她毫不畏惧,从容地面对。

C 、“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

方。”联系前一段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从她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镇定!

D 、“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

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这位年轻的母亲勇敢、坚强、沉着、奋进。

师:面对险滩、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这位年轻母亲毫不畏惧,从容地

面对。学到这儿,我们肯定都在问:她究竟能战胜这险滩急流吗? 学生:一定能!因为她勇敢、坚强、努力拼搏„„

师:是啊,有了这勇敢 、坚强、努力拼搏的精神,这位年轻的母亲一定能战胜这急流险滩„„从远方到近处,作者的我们一样,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位划桨人,对于这位划桨人,文中还有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逐流的红杜鹃。”句中把红包裹比作红杜鹃,突出它的美,与下文“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互相照应。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这么湍急的河水中拼搏,更充分反映了她的坚强、勇敢、镇定。 师:而此时,作者还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在惊险的激流中,孩子竟在酣睡,是母亲的努力拼搏给他带来的安宁啊„„

二)1、师过渡: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再回头,小筏子已经消逝在远方,看到这一切,作者也有他的想法。齐读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示。思考作者受到的启示与他看到的感人画面有什么联系。

出示: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画面,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齐读)

2、作者究竟被什么而打动?作者得到什么启示?

生:作者被年轻母亲勇敢、坚强、镇定所打动„„

生:作者被年轻母亲奋勇前进、勇于抗争的精神所打动„„

生:作者也被年轻母亲对孩子的深爱感动„„

师: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是不是也深受启发?你有什么启发呢?(指名学生自由谈看法。)那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指名说,相机出示: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同桌共同归纳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全班交流。

指名谈句子体会:在复杂的社会里,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急流,应该勇敢沉着,奋力拼搏。

3、此时,面对着感人一幕,面对这位年轻的母亲,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4、齐读最后一段。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回顾课文,引导质疑

课文学到这里,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解决了吗?你心中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1)文章重点写母亲在江中拼搏的事,开头1、2段写景有什么用?

2)文中两次写到母亲背上那红色的包裹有什么用?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五、运用拓展(5分钟)

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2、学习了本课,大家的收获很真不少。那么,你打算设计什么样的作业来巩固本节所学。

1)读课后第2题的句子,并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

2)摘抄文中描写水流状态的词语。

师总结:希望她就像作者心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我们勇敢、沉着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附:板书设计

水流湍急 河道曲折

在 环境衬托

急 绿荫蓊郁 景色迷人

流 远看 奋力划桨 逆流而上

中 感人画面 近看 神色镇定 目光坚定

消逝 像一簇火苗

启示 勇敢沉着面对生活的急流

11 在急流中

教材分析:

湍急的江水一路奔腾,奔向远方。急流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划桨前行。她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优美的写生图,这幅图画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在急流中》这篇课文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普通的景,写普通的人,将自己的深深感动融于字里行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自然真实的感受,还启迪读者: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们也应该像年轻的母亲一样勇敢沉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强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文插图。

2、 准备赵丽宏其他作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5分)

1、师:同学们,请大家先看老师写一个词语:急流,你从这个词语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

生: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波浪滔天„„ 师: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词语,真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急流

有关的课文——《在急流中》

2、板书课题,齐读。

3、看了插图,读了课题,你对课文一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预设,梳理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过渡:面对这位急流中的母亲,大家一定也被深深地吸引,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2、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 ,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字音:舷 蓊 驭 酣 嚣

字形:蓊 酣 嚣

词语:

绿荫蓊郁 :草木绿而茂盛。

酣睡:熟睡。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

喧嚣:叫嚣,喧嚷;声音嘈杂。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0分)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些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3、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熟读课文 (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多读两遍。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背负着孩子,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这位母亲不仅吸引了作者,也吸引了我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急流中。(板书课题)

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

出示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并在旁

边做出批注。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1、读了课文后,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及你找到的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

A、“我向前方一看,只觉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

小筏子就像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很危险,可它仍然在挣扎向前进。可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很勇敢。

B 、“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

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虽然困难很大,但是,这位年轻的母亲仍然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在江水中曲折的前进。可见她不仅勇敢,而且相当镇定。“不停”“灵巧”“湍急多变”“曲折前行”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位母亲的坚强镇定。

小结:通过第3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逆水前进,虽然面临着险滩、

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但是她毫不畏惧,从容地面对。

C 、“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

方。”联系前一段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从她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镇定!

D 、“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

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这位年轻的母亲勇敢、坚强、沉着、奋进。

师:面对险滩、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这位年轻母亲毫不畏惧,从容地

面对。学到这儿,我们肯定都在问:她究竟能战胜这险滩急流吗? 学生:一定能!因为她勇敢、坚强、努力拼搏„„

师:是啊,有了这勇敢 、坚强、努力拼搏的精神,这位年轻的母亲一定能战胜这急流险滩„„从远方到近处,作者的我们一样,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位划桨人,对于这位划桨人,文中还有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逐流的红杜鹃。”句中把红包裹比作红杜鹃,突出它的美,与下文“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互相照应。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这么湍急的河水中拼搏,更充分反映了她的坚强、勇敢、镇定。 师:而此时,作者还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在惊险的激流中,孩子竟在酣睡,是母亲的努力拼搏给他带来的安宁啊„„

二)1、师过渡: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再回头,小筏子已经消逝在远方,看到这一切,作者也有他的想法。齐读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示。思考作者受到的启示与他看到的感人画面有什么联系。

出示: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画面,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齐读)

2、作者究竟被什么而打动?作者得到什么启示?

生:作者被年轻母亲勇敢、坚强、镇定所打动„„

生:作者被年轻母亲奋勇前进、勇于抗争的精神所打动„„

生:作者也被年轻母亲对孩子的深爱感动„„

师: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是不是也深受启发?你有什么启发呢?(指名学生自由谈看法。)那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指名说,相机出示: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同桌共同归纳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全班交流。

指名谈句子体会:在复杂的社会里,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急流,应该勇敢沉着,奋力拼搏。

3、此时,面对着感人一幕,面对这位年轻的母亲,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4、齐读最后一段。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回顾课文,引导质疑

课文学到这里,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解决了吗?你心中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1)文章重点写母亲在江中拼搏的事,开头1、2段写景有什么用?

2)文中两次写到母亲背上那红色的包裹有什么用?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五、运用拓展(5分钟)

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2、学习了本课,大家的收获很真不少。那么,你打算设计什么样的作业来巩固本节所学。

1)读课后第2题的句子,并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

2)摘抄文中描写水流状态的词语。

师总结:希望她就像作者心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我们勇敢、沉着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附:板书设计

水流湍急 河道曲折

在 环境衬托

急 绿荫蓊郁 景色迷人

流 远看 奋力划桨 逆流而上

中 感人画面 近看 神色镇定 目光坚定

消逝 像一簇火苗

启示 勇敢沉着面对生活的急流


相关文章

  • 2016年"7·19"晋城市暴雨成因分析
  •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7, 6(1), 22-30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Analysis on the Cause ...查看


  • 水力学试题带答案
  • 水力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在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 ) a.单位面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b.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c.单位质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d.单位重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答案:c (2)在平衡液体 ...查看


  • 电大_水力学
  • 水力学补修模拟复习题(一)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 ) a c .与流线斜交的横断面: d .与迹线正交的横断面. 本题难度:容易.主要考核学生对过水断面的理解.答案:b 答案:c (11)突扩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3
  • <三峡>创新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 ...查看


  • 桥涵水力水文作业题24
  • 一.填空题 zpcr. 1.水静力学基本方程是 2.静水压强的两大特性为:一是 垂直指向作用面(垂直性) :二是 同一点处的静水压强值各向相等(等值性). 3.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在水力学中统称三大方程. 4.渠道底坡共有五 ...查看


  • 2011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内容专题复习之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
  • 第七讲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二) 篇 目 第六单元 26.三峡                             27.短文两篇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 ...查看


  • 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 2010年 第55卷 第1期:68 ~ 73 论 文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司东① ...查看


  •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与昆明准静止锋风雹
  • DOI:10.16032/j.issn.1004-4965.1999.03.010 第15卷第3期 1999年8月热 带 气 象 学 报 OF TROPICAL METEOROLOGYJOURNALVol.15,No.3 Aug.,1999 ...查看


  • 2006工程流体力学试卷答案
  • 一\选择题部分 (1)在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答案:c ) a .单位面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b .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c .单位质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d .单位重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2)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答案: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