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教案

马嵬

清 袁枚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2.掌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马嵬坡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袁枚 (1716—1798)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晚年自称袁丝、仓山居士,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江右三大家”。生性聪慧,幼有“神童”之称。12岁即为秀才。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代拟奏疏。不久出任溧水、江浦、沭阳县令。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从隋赫德手中购得南京小仓山隋氏废园“隋园”(后经改造更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收集书籍,创作诗文。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晚年出游南方诸名山,与诸多诗人往还。死后葬于小仓山南岭。他反对清初以来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诗文讲求性情个性,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还力倡女子教育,有女弟子数十人,颇为唱和。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二、原文、注释及译文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释】:

[1]

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2]长恨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

[3]银河:天河。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这两句说: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4]石壕村: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石壕吏》中的一个村庄,村里有户人家在唐王朝的暴政下,害得家破人亡。《石壕吏》的历史背景就是安史之乱,即《长恨歌》写到的那个时候。

[5]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这两句说: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翻译:

当年流传的而且又写入《长恨歌》中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喜相会的爱情故事,并不值得歌唱,因为人世间还有能拆散夫妻的“银河”不知有多少夫妻经受了生离死别的痛楚。相士好村里那样儿子战死而媳妇守寡,老翁逾墙而老妪应征之类夫妻诀别的情景,比玄宗和贵妃的爱情悲剧更能催人泪下,涕零如雨了。

三、时代背景

马嵬坡兵变

哥舒翰于灵宝兵败,致使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大惊,手足无措,急招杨国忠商议对策。杨国忠建议他去蜀地躲避兵祸。唐玄宗予以采纳,带领皇亲国戚和亲信官员仓皇出逃。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四日,唐玄宗与随从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将士饥饿疲劳,怨恨不已,遂发生兵变。军士将杨国忠杀死,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后,还要请杀贵妃。唐玄宗说:“贵妃久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命高力士引贵妃至佛堂,缢杀之。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薄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名玉环,自幼丧父,在叔父家长大,后入选寿王府,被封为寿王妃。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八月,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恩宠十余年,杨门也随之显贵。

从杨玉环被封贵妃后,杨氏家族备受恩宠,声震天下,各方都来献物拜见,门庭若市。民间流传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从中足以看到杨氏一族的显赫程度。

马嵬驿之变后,唐玄宗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唐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此后,太子北进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唐玄宗南入成都。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

公元76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几个神秘人突然出现在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贵妃的墓,他们究竟在找什么?史料记载唐玄宗回长安后,密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

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危急时刻,民间的人不会很快知道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香囊。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认为,从唐玄宗本人角度来看,他肯定要对外宣布贵妃已死。可如果现在这样记载,就给人一个想象空间。宋朝人在写新唐书时,干脆就不说有没有尸体,就把这事给回避了。

1000多年后的今天,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记着见到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据宋馆长介绍,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而今在马嵬坡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塑像。现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得很严实,原始贵妃的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在疑惑无法解答时,四川都江堰市

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传说,这个村子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杨贵妃的墓。

据村民讲,早年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种上了庄家,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着。

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厘米,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的身份很难判断。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实早在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现在的日本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少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象,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已死,但她的灵魂飘到神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山山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的诗句,“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只为日本。

四、赏析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

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四、关于马嵬坡的诗歌

李商隐 马嵬坡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醉中天 白朴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 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唐·李白《清平词》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李白《清平词》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李白《清平词》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坡 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马嵬

清 袁枚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2.掌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马嵬坡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袁枚 (1716—1798)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晚年自称袁丝、仓山居士,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江右三大家”。生性聪慧,幼有“神童”之称。12岁即为秀才。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代拟奏疏。不久出任溧水、江浦、沭阳县令。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从隋赫德手中购得南京小仓山隋氏废园“隋园”(后经改造更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收集书籍,创作诗文。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晚年出游南方诸名山,与诸多诗人往还。死后葬于小仓山南岭。他反对清初以来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诗文讲求性情个性,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还力倡女子教育,有女弟子数十人,颇为唱和。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二、原文、注释及译文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释】:

[1]

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2]长恨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

[3]银河:天河。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这两句说: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4]石壕村: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石壕吏》中的一个村庄,村里有户人家在唐王朝的暴政下,害得家破人亡。《石壕吏》的历史背景就是安史之乱,即《长恨歌》写到的那个时候。

[5]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这两句说: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翻译:

当年流传的而且又写入《长恨歌》中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喜相会的爱情故事,并不值得歌唱,因为人世间还有能拆散夫妻的“银河”不知有多少夫妻经受了生离死别的痛楚。相士好村里那样儿子战死而媳妇守寡,老翁逾墙而老妪应征之类夫妻诀别的情景,比玄宗和贵妃的爱情悲剧更能催人泪下,涕零如雨了。

三、时代背景

马嵬坡兵变

哥舒翰于灵宝兵败,致使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大惊,手足无措,急招杨国忠商议对策。杨国忠建议他去蜀地躲避兵祸。唐玄宗予以采纳,带领皇亲国戚和亲信官员仓皇出逃。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四日,唐玄宗与随从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将士饥饿疲劳,怨恨不已,遂发生兵变。军士将杨国忠杀死,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后,还要请杀贵妃。唐玄宗说:“贵妃久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命高力士引贵妃至佛堂,缢杀之。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薄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名玉环,自幼丧父,在叔父家长大,后入选寿王府,被封为寿王妃。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八月,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恩宠十余年,杨门也随之显贵。

从杨玉环被封贵妃后,杨氏家族备受恩宠,声震天下,各方都来献物拜见,门庭若市。民间流传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从中足以看到杨氏一族的显赫程度。

马嵬驿之变后,唐玄宗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唐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此后,太子北进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唐玄宗南入成都。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

公元76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几个神秘人突然出现在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贵妃的墓,他们究竟在找什么?史料记载唐玄宗回长安后,密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

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危急时刻,民间的人不会很快知道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香囊。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认为,从唐玄宗本人角度来看,他肯定要对外宣布贵妃已死。可如果现在这样记载,就给人一个想象空间。宋朝人在写新唐书时,干脆就不说有没有尸体,就把这事给回避了。

1000多年后的今天,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记着见到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据宋馆长介绍,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而今在马嵬坡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塑像。现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得很严实,原始贵妃的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在疑惑无法解答时,四川都江堰市

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传说,这个村子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杨贵妃的墓。

据村民讲,早年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种上了庄家,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着。

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厘米,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的身份很难判断。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实早在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现在的日本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少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象,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已死,但她的灵魂飘到神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山山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的诗句,“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只为日本。

四、赏析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

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四、关于马嵬坡的诗歌

李商隐 马嵬坡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醉中天 白朴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 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唐·李白《清平词》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李白《清平词》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李白《清平词》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坡 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相关文章

  • [马嵬](其二)教案
  • <马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 学习本诗叙事.表现等手法 3. 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 诗歌蕴涵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公开课千 ...查看


  • [马嵬]教案
  • <马嵬>教案 广元市朝天中学语文备课组:何鸿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 ...查看


  • 马嵬教案定稿
  •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对话导入: 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的是古代四大美女.人间最美四月天.如今校园牡丹花开了,同学们自然会想到谁呢? 生:杨贵妃杨玉环. 师:对.正如盛唐李白形容的那样: "云想 ...查看


  •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实验高中 卞艳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 ...查看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 教学目标:1.赏析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的情感 3.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 ...查看


  •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总占地233亩,合理利用了自然的台塬地势.沟壑地形,李家坡村民原来的窑洞院落,以黄山宫道教文化为底蕴,以杨贵妃凄美爱情的历史故事为依托,用泥塑的形式叙述了马嵬驿是从东晋名将马嵬筑城建镇的由来,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个驿站 ...查看


  • 袁家村发展历程
  • 发展历程 袁家村2007年开始发展古镇旅游业,市场定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客户定位为消费能力中低端的普通消费者--以西安及省内关注民族文化的群体为主要目标客群,占到游客总数的85%.人气超过陕西排名第一的旅游项目兵马俑 ...查看


  •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印象
  •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印象 中华小记者 风轮小学 杨雨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到这句诗大家是不是不由得想起来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想到了她悲惨的结局呢? 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马嵬地处关中腹地, ...查看


  • 盛世花瓶杨贵妃之死:幕后是朝廷三派势力的生死较量
  • 原创漫画,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后语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在报军攻入京师之前,唐玄宗带领王公大臣仓皇逃蜀避难,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记,这就是轰动历史的马嵬驿兵变. 关于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