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对此我们也许并不会感到陌生,它的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来建构一个国家,离开“民族”来谈“民族国家”将会显得毫无意义。近现代以来,倘若要找一个最能够凸显这样一种特征的“民族国家”,那就非德意志民族莫属了,就连柏杨先生所认为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与日耳曼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我们就不禁要问自己了,难道我们中华民族不够优秀吗?难道我们炎黄子孙不够聪明吗?优秀,当然优秀,我敢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之一,因为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能够连续起来的国家,今天的希腊人不是以前的希腊人,今天的埃及人也跟以前的古埃及人无关,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但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的蹂躏和欺侮,弄得我们主权全无、尊严全无呢?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说上几条出来,而且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跟说顺口溜一样,这正是我们国民的“极尽其所能之处”,当然这是反话了。
我承认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洗劫与欺侮,我们的民族曾一度让我们感到失望过,但我也同样认为我们的这个民族是很有希望的,而这种希望就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我们也曾经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游过街,抗过议,也曾将在听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示过威,游过行,也曾经热血沸腾过„„但不得不说,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摆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其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偏离了“常识”。
因为“民富并不代表国强”, GDP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真正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是用科学技术与武装战斗力之间的转换力量。我们中国就目前的综合国力来讲,也只能称得上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强国的队伍里是没有我们的。
所以,每当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时,总是会让人感到很揪心,试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这些高知识分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之上,那我们的国家还发展什么呢?
前不久,钱伟长也走了,临终之前他留给世人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思索和揣摩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学生希望在上第一节课之时就能知道期末考试的方式,搞社会科学的学者希望自己明天就能提出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来改变世界,自然科学学者就梦想着自己如何能评上“院士”,甚至拿到诺贝尔奖,结果呢,往往是适得其反,诺贝尔奖年年都拿不到,范式的社会科学理论也提不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的大道上从来都是荆棘丛生,没有捷径可言。那么我们的做法算不算作是一种悲哀呢?
不管其是否悲哀,但毫无疑问,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
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再次,学习要有创新精神。我们的学习大多数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的,我们经常喜欢处处创新,而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表现,这就好比一个新的君主推翻了旧的暴君,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样,国家的名字改变了,但国家机器却没有改变,因为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又怎么能够叫做创新呢?我们应该记住:科学真正的创造性是在于它的延续性,而不在于“标新立异”。
最后,学习要有责任感。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过,都逃脱不了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第二种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后者要做到的话,自己努力一下也并不是太困难,但是要做到前者不仅仅需要我们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我们要有实际的行动,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然21世纪民族的伟大复兴何谈?何在? 我记得小的时候,小学老师对我们讲: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倘若要等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再拍着我们孩子的肩膀,对他们说: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那么我们这一代算不算是民族和历史的罪人呢?我想应该算作是。
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在将来我们会走上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牢记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肩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倘若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将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承担起来,那么每一份这样的责任感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从此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 当代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使命往往是指人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人所承当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因此,它是以一定的道德应当作为基础的,每个人都使这种道德应当的承当着,每一个人都不应该逃脱自己的这种具
有应当性的义务。那么这种特殊的义务,也就是历史使命的这种道德应当性来自于何处哪。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依赖于这个群体的,正如法国18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卢梭指出的那样[可参见美国人乔治。萨拜因所著的《政治学说史》一书],是社会赋予人以人的意义,是社会这一群体使人成为具有权利、自由和道德的高等生命体,由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尽自己应有之力,在保证社会群体的和谐与进步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存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社会既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但社会本身也是需要维持驻自身的发展与存在,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源消耗的,这些条件或自愿哪里来,主要是依靠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付出与贡献的,因此社会与个人就形成了一种生态的互补性关系,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整体的发展作用贡献,这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了,历史使命就是这种个体对社会整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的最为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历史使命是直接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密切相连的。
因此,作为一个人,它都必然、也必须要会具有、要承担一定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对每一个人要求都是一样的,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或义务是充分的,但这不意味着个人所具体实现义务的大小和多少是一致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形成的人的能力、做贡献的机会、贡献的评价指标以及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尽义务的程度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却绝不能说明任何人都有道的合理性去逃避这种义务和责任,因为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当代大学生也同样无可回避自己所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大学生都负有同样的历史使命。那么,当代大学生无可回避的、自己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哪,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为什么要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哪,首先,中国社会的近代历史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健康与进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事业是与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要支持的、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否也是与每一个人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而作为民族的未来的建设者们、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理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任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的历史使命。
其次,由于我们国家还存在民族国家这一国际政治背景之中,我们还是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存在于国家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中国公民,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不但承当着社会主义国家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还同时承担着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而被中华民族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即要实现民族的健康发展与独立自尊,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民族强大起来,历史证明了民族的独立与自尊是与民族的自身发展和抢大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必然是我们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作为民族的成员、作为民族的未来的支柱、作为民族未来只希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自己必尽的历史使命。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这两个核心内容,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但是任何使命的担负都需要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与素质,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要有效地承担其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不断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是要积极成才,成为国家可用之材。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对此我们也许并不会感到陌生,它的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来建构一个国家,离开“民族”来谈“民族国家”将会显得毫无意义。近现代以来,倘若要找一个最能够凸显这样一种特征的“民族国家”,那就非德意志民族莫属了,就连柏杨先生所认为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与日耳曼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我们就不禁要问自己了,难道我们中华民族不够优秀吗?难道我们炎黄子孙不够聪明吗?优秀,当然优秀,我敢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之一,因为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能够连续起来的国家,今天的希腊人不是以前的希腊人,今天的埃及人也跟以前的古埃及人无关,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但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的蹂躏和欺侮,弄得我们主权全无、尊严全无呢?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说上几条出来,而且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跟说顺口溜一样,这正是我们国民的“极尽其所能之处”,当然这是反话了。
我承认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洗劫与欺侮,我们的民族曾一度让我们感到失望过,但我也同样认为我们的这个民族是很有希望的,而这种希望就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我们也曾经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游过街,抗过议,也曾将在听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示过威,游过行,也曾经热血沸腾过„„但不得不说,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摆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其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偏离了“常识”。
因为“民富并不代表国强”, GDP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真正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是用科学技术与武装战斗力之间的转换力量。我们中国就目前的综合国力来讲,也只能称得上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强国的队伍里是没有我们的。
所以,每当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时,总是会让人感到很揪心,试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这些高知识分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之上,那我们的国家还发展什么呢?
前不久,钱伟长也走了,临终之前他留给世人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思索和揣摩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学生希望在上第一节课之时就能知道期末考试的方式,搞社会科学的学者希望自己明天就能提出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来改变世界,自然科学学者就梦想着自己如何能评上“院士”,甚至拿到诺贝尔奖,结果呢,往往是适得其反,诺贝尔奖年年都拿不到,范式的社会科学理论也提不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的大道上从来都是荆棘丛生,没有捷径可言。那么我们的做法算不算作是一种悲哀呢?
不管其是否悲哀,但毫无疑问,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
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再次,学习要有创新精神。我们的学习大多数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的,我们经常喜欢处处创新,而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表现,这就好比一个新的君主推翻了旧的暴君,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样,国家的名字改变了,但国家机器却没有改变,因为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又怎么能够叫做创新呢?我们应该记住:科学真正的创造性是在于它的延续性,而不在于“标新立异”。
最后,学习要有责任感。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过,都逃脱不了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第二种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后者要做到的话,自己努力一下也并不是太困难,但是要做到前者不仅仅需要我们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我们要有实际的行动,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然21世纪民族的伟大复兴何谈?何在? 我记得小的时候,小学老师对我们讲: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倘若要等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再拍着我们孩子的肩膀,对他们说: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那么我们这一代算不算是民族和历史的罪人呢?我想应该算作是。
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在将来我们会走上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牢记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肩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倘若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将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承担起来,那么每一份这样的责任感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从此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 当代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使命往往是指人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人所承当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因此,它是以一定的道德应当作为基础的,每个人都使这种道德应当的承当着,每一个人都不应该逃脱自己的这种具
有应当性的义务。那么这种特殊的义务,也就是历史使命的这种道德应当性来自于何处哪。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依赖于这个群体的,正如法国18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卢梭指出的那样[可参见美国人乔治。萨拜因所著的《政治学说史》一书],是社会赋予人以人的意义,是社会这一群体使人成为具有权利、自由和道德的高等生命体,由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尽自己应有之力,在保证社会群体的和谐与进步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存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社会既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但社会本身也是需要维持驻自身的发展与存在,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源消耗的,这些条件或自愿哪里来,主要是依靠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付出与贡献的,因此社会与个人就形成了一种生态的互补性关系,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整体的发展作用贡献,这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了,历史使命就是这种个体对社会整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的最为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历史使命是直接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密切相连的。
因此,作为一个人,它都必然、也必须要会具有、要承担一定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对每一个人要求都是一样的,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或义务是充分的,但这不意味着个人所具体实现义务的大小和多少是一致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形成的人的能力、做贡献的机会、贡献的评价指标以及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尽义务的程度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却绝不能说明任何人都有道的合理性去逃避这种义务和责任,因为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当代大学生也同样无可回避自己所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大学生都负有同样的历史使命。那么,当代大学生无可回避的、自己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哪,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为什么要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哪,首先,中国社会的近代历史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健康与进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事业是与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要支持的、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否也是与每一个人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而作为民族的未来的建设者们、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理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任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的历史使命。
其次,由于我们国家还存在民族国家这一国际政治背景之中,我们还是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存在于国家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中国公民,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不但承当着社会主义国家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还同时承担着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而被中华民族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即要实现民族的健康发展与独立自尊,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民族强大起来,历史证明了民族的独立与自尊是与民族的自身发展和抢大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必然是我们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作为民族的成员、作为民族的未来的支柱、作为民族未来只希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自己必尽的历史使命。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这两个核心内容,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但是任何使命的担负都需要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与素质,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要有效地承担其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不断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是要积极成才,成为国家可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