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案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把握杜甫的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解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杜甫的诗意。

过程与方法

1、美读。听配乐朗诵,渲染意境,学生多次诵读。

2、美赏。找好切入点,赏析意境、赏析语言。

3、美说。让学生用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以期能形成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一)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1.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2.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教师:从作者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由于统治者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同样我们今天所有学习的《兵车行》也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关于写作背景,大家可以看课文注解①,也可看大屏幕。

(二)资料链接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教师:唐朝天宝年间,统治者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从而使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中翻滚、煎熬,目睹此景,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了下这首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基调

下面我们先来听《兵车行》的配乐朗读,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那么听的过程

中请同学们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放录音配乐朗读)

同学们,听完录音朗读,你们触摸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情感基调了吗?

也就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一种悲凉、绝望和无奈。)

师 :诗人对百姓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作者对他们又有怎样的情感?

(对统治者的愤怒、怨恨之情)

明确:是怨愤。从诗人笔下喷涌而出的就是激愤,哀怨之情。

那么诗人是怎样表达他这种情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诗歌的第一段。

四、研析第一段(1—3行)

1、请同学们先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朗读的同时思考:

思考:这一段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齐读)

(是一幅惨别图)

2、第一段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这幅惨别图的?(出示鉴赏方法提示,请学生分析)

(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剑各在腰,”我们看到士兵整妆待发,车马行人虽然众多,

但叠用两个拟声之词,“辚辚”、“萧萧”就渲染出一种悲凉之意。(听觉、视觉)

(2)“耶娘妻子走相送” “走”就是跑着去为亲人送别,士兵家属的心情非常的急迫,因为

有可能这一次的送别就是最后的诀别了。(细节)

(3)“尘埃不见咸阳桥” 说的是人马扬起的灰尘非常大,连不远出的咸阳桥都看不见了,用

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被征发的人之多,还有送行的人之多。

(视觉、夸张)

(4)“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细节)

①“牵衣顿足拦道哭”用了多少个动词?是什么描写?

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牵”“顿”“拦”“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干”是“冲”的意思,表现了百姓们哭声之大、之凄惨,直冲云天,震耳欲聋!。由这个“干”字我们似乎能看到送别时那种呼天抢地、痛断肝肠的场景。

小结:从以上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来看,诗人一开篇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催

人泪下的“惨别图”。通过这幅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户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五、研读第三段(全诗最后两行)

1、这就诗的开篇,哭声悲悯,直干云霄,而诗的结尾呢?诗的结尾诗人借征夫之口想象青

海古战场,那又是什么情景?诗歌第三段最后一句,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

量地展开想象。

(在青海的古战场,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还不时地传来凄

厉的鬼哭声!)

3、作者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一样为这幅图画

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

(白骨图、冤鬼图、)

不过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我们不如

改为“鬼哭图”。

六、分析第二、三段(4—15行)

(一)从中找出诗歌的诗眼及主旨句

1、大家注意到没有?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最能概括这个根本原因的三个字和一句话。它们是?

明确: “点行频”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是“点行频”,是统治者为自己无边的欲望而不断征战,造成了人哭鬼哭的悲剧,所以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二)分析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哪些苦难?体会文章主旨。

然而悲剧又何止人哭、鬼哭这么简单?紧承着第一段诗人以一句“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转向征夫的自述,通过征夫之口,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点行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1、那么,“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呢?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二、三段。

2、让学生自由讨论刚才的问题:(出示诗歌鉴赏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诗歌鉴赏方法来分析感触最深的诗句,等会大家可以结合一句或两句来分析,也可整体的分析。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长期服役的痛苦。(长期服役)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对比)

(15岁刚成年的孩子就被征入伍,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夸张)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农业生产的被破坏(田地荒芜)。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苛捐杂税的威逼(反问)

(这也是因为田地荒芜,没有收成,“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社会反常的心理(心理创伤)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心态是很严重的,而如今因为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了这种变化。这种反常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严重摧残。)

总结:由于“点行频”而使一个人服役时间相当之长,从少年到白头,都要戍守边疆;

也因为“点行频”而使家园荒芜,这么凄凉;更因为“点行频”老百姓的正常心理受到严重摧残,认为生女比生男强了。这就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七、全文小结

文章的开头作者以自己亲眼所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结尾想象青海古战场白骨纵横,鬼哭凄凉的恐怖场面,而文章的中间又借“行人”之口,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心理造成的严重摧残,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抒发了对统治者满腔的怨愤之情!

八、让学生诵读全文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杜甫的思想足迹,再次诵读全文!

九、拓展及结束语(出示展现战争造成灾难的flash画面)

拓展:

从前文的人哭,到结尾的鬼哭,这都是战争的罪恶。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战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上。然而,历史虽已成为过去,历史的悲剧却仍在重演,历史的画面仍在重现,即使在现代社会流血仍时有发生。请大家看这组画面(播放战争造成的灾难flash画面):

画面告诉我们,由于各种现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结束语:

同学们,无论是穿越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惊天血雨,还是笼罩在现代社会的战争阴云,和平的阳光都是无法遮挡的,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忆,让诗人笔下的“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史吧!

十、补充练习:

(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全诗

2.完成上面第十项补充练习和《创新设计》本课习题

《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解读杜甫“旅夜抒怀”的景与情。

2、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一、导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广袤的天地间飞翔着。飞过了千山万水,只为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心中的梦。可是我们在飞翔的路途中,总会遇到狂风遇到暴雨,前方一片迷茫,我们不知该飞向何方。唐朝的那个夜晚,杜甫守着他那叶破旧的小船也找不到前方的路,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旅夜书怀》,去聆听那夜传来的生命物语。

(板书 旅夜书怀 杜甫)

我们都知道一直穷困潦倒的杜甫,好不容易在成都有了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好友严武病死,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再次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之旅,而这一次的漂泊其实是一条不归路。《旅夜书怀》就作于离开成都的途中。那这个“旅”就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旅游,而充满着人在羁旅的辛酸。

二、解读诗歌

(一)解读一二两联的景。

1、初读诗歌,首联和颔联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细草 微风 岸 危樯 孤舟 星 平野 月 大江

2、放飞你想象的翅膀,请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图画。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并投影描述的语言。

明确:潮湿的岸边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有瘦弱的草孤零零地在无边的风中摇摆不定,水边的草注定纤细单薄。那只破旧的小船还有那根高傲的桅杆静寂地躺在月色中,守候着漫漫长夜。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几颗星辰垂挂着,皎洁的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一江的波光粼粼铺向远方,江天一色。

3、其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被称世人称道。

在赏析重点诗句时,我们除了指出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还要抓住诗句中用得好的字(这些用得好的字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这句话所描绘的画面我们刚刚说过了,那大家找找这句诗文中用得好的字是“垂”“涌”,好在哪里呢?

明确:这个“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 雄浑开阔 的意境。

板书:意境雄浑开阔

(二)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诗人想抒发心中怎样的感情?

1、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

明确:从首联的“独夜舟”可以直接感受到今夜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之情。

杜甫在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出画面是雄浑开阔了,而这里的雄浑开阔正好反衬危樯孤舟的孤寂和渺小。而陪伴自己的恰是这只破旧的小船。杜甫心中充满孤寂凄苦之感

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孤苦无依,茫然凄苦

2、结尾“天地一沙鸥”借沙鸥来自况,抒发自己心中那种渺小,孤寂,迷惘之情。

诗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天地一沙鸥”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的名气哪里是文章写得好啊,而诗人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好

才出名的,可见这句话其实是反话,这在修辞角度上叫反语,那接下来的一句字面意思是做官倒是应该老了病了就退休。但是诗人这次辞官,离开成都并不是因为自己老了病了,而是被挤出严武幕府的,可以推测杜甫对这次被挤出幕府心又不甘,难道仅仅是不甘心?还有没有其他的情绪?愤激之情。

颈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孤寂迷惘,凄苦无助,愤激不平,渺小无奈,这样的感情给人一种悲凉深沉之感

板书:感情悲凉深沉

(三)那现在我们再来朗诵这首诗。

在我们读第一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时,语调很缓慢,哪怕重音放在“独”上,依然读起来只有淡淡的忧伤,当读到第二句的时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在紧接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

板书: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如果此时不是杜甫而是李白,大家试想会怎样?

明确:李白会大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样愤世嫉俗之语,李白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容不得委屈,有委屈就要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泻千里,奔涌而出,

所以世人常常用“豪放飘逸”来描述李白,而杜甫,世人常常用另外的四个字“沉郁顿挫”。 板书:沉郁顿挫 并对着板书强化“沉郁顿挫”的特点

(四)在通过朗读《旅夜书怀》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特点

齐读 教师范读 听录音再读,个别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知识迁移(拓展阅读)

我们这一版块题目就叫做“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那我们再从杜甫的其他诗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风格。我们首先来看杜甫在《旅夜抒怀》之后的第二年,写的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确:这首诗不管从写景的角度还是所营造的意境方面都同《旅夜书怀》很相似

尾联中“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自己人在羁旅的艰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把心中的悲凉镶嵌在字里行间了,你看这个“万”

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这个“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而最后一小句把诗人心中的这份万古悲愁浓缩在一份无奈之中,你看“新停”不仅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也因为多病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如果说《旅夜书怀》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用了反语来抒发愤激不平之情,那漂泊两年之后的杜甫,这份愤激这份不平这份不甘心不见了,只有那浓的可以化成墨汁一样的悲凉,像一阵一阵巨浪淹没杜甫。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情感表达的也是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杜甫的另一首诗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确:明明是个人的痛苦,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诗人最后凭轩老泪横流,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雄浑宏大,情感悲凉深沉了,正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样的风格在他其他的诗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比如我们最近学的《兵车行》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诗歌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深广,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开始“咸阳桥头悲惨送别的场面”到“边庭血流成河的场面”到“千村万落荒芜的场面”最后“青海白骨无人收”这些场面体现诗人情感起伏也表达了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尤其最后一句“天阴雨湿声啾啾”承载着诗人满腹的血泪控诉和郁愤悲痛之情。

四、小结一下,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五、探讨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

和当时的时代有关,安史之乱

和自己的遭遇有关,个人的穷愁困苦,颠沛流离

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出身“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心忧黎元社稷的情怀

六、小结课堂。

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合上书本合不上思绪,我想对杜甫说:走出你的旅夜书怀,走出你的沉郁顿挫,我愿意继续做一只飞翔的沙鸥,不管风霜还是雨雪,我都会坚定最初的梦想,那是千年后的灵魂对你的一种悼念和铭记。

> 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

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4.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7.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段话,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扩展成一段书面文字。

《客至》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拜访。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 主人下马客在船

(2) 秦时明月汉时关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六、朗读,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盼———迎———劝———邀

孤独——欣喜——融洽——兴奋(高潮)

11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把握杜甫的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解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杜甫的诗意。

过程与方法

1、美读。听配乐朗诵,渲染意境,学生多次诵读。

2、美赏。找好切入点,赏析意境、赏析语言。

3、美说。让学生用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以期能形成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一)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1.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2.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教师:从作者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由于统治者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同样我们今天所有学习的《兵车行》也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关于写作背景,大家可以看课文注解①,也可看大屏幕。

(二)资料链接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教师:唐朝天宝年间,统治者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从而使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中翻滚、煎熬,目睹此景,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了下这首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基调

下面我们先来听《兵车行》的配乐朗读,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那么听的过程

中请同学们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放录音配乐朗读)

同学们,听完录音朗读,你们触摸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情感基调了吗?

也就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一种悲凉、绝望和无奈。)

师 :诗人对百姓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作者对他们又有怎样的情感?

(对统治者的愤怒、怨恨之情)

明确:是怨愤。从诗人笔下喷涌而出的就是激愤,哀怨之情。

那么诗人是怎样表达他这种情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诗歌的第一段。

四、研析第一段(1—3行)

1、请同学们先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朗读的同时思考:

思考:这一段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齐读)

(是一幅惨别图)

2、第一段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这幅惨别图的?(出示鉴赏方法提示,请学生分析)

(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剑各在腰,”我们看到士兵整妆待发,车马行人虽然众多,

但叠用两个拟声之词,“辚辚”、“萧萧”就渲染出一种悲凉之意。(听觉、视觉)

(2)“耶娘妻子走相送” “走”就是跑着去为亲人送别,士兵家属的心情非常的急迫,因为

有可能这一次的送别就是最后的诀别了。(细节)

(3)“尘埃不见咸阳桥” 说的是人马扬起的灰尘非常大,连不远出的咸阳桥都看不见了,用

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被征发的人之多,还有送行的人之多。

(视觉、夸张)

(4)“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细节)

①“牵衣顿足拦道哭”用了多少个动词?是什么描写?

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牵”“顿”“拦”“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干”是“冲”的意思,表现了百姓们哭声之大、之凄惨,直冲云天,震耳欲聋!。由这个“干”字我们似乎能看到送别时那种呼天抢地、痛断肝肠的场景。

小结:从以上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来看,诗人一开篇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催

人泪下的“惨别图”。通过这幅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户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五、研读第三段(全诗最后两行)

1、这就诗的开篇,哭声悲悯,直干云霄,而诗的结尾呢?诗的结尾诗人借征夫之口想象青

海古战场,那又是什么情景?诗歌第三段最后一句,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

量地展开想象。

(在青海的古战场,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还不时地传来凄

厉的鬼哭声!)

3、作者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一样为这幅图画

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

(白骨图、冤鬼图、)

不过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我们不如

改为“鬼哭图”。

六、分析第二、三段(4—15行)

(一)从中找出诗歌的诗眼及主旨句

1、大家注意到没有?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最能概括这个根本原因的三个字和一句话。它们是?

明确: “点行频”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是“点行频”,是统治者为自己无边的欲望而不断征战,造成了人哭鬼哭的悲剧,所以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二)分析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哪些苦难?体会文章主旨。

然而悲剧又何止人哭、鬼哭这么简单?紧承着第一段诗人以一句“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转向征夫的自述,通过征夫之口,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点行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1、那么,“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呢?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二、三段。

2、让学生自由讨论刚才的问题:(出示诗歌鉴赏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诗歌鉴赏方法来分析感触最深的诗句,等会大家可以结合一句或两句来分析,也可整体的分析。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长期服役的痛苦。(长期服役)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对比)

(15岁刚成年的孩子就被征入伍,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夸张)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农业生产的被破坏(田地荒芜)。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苛捐杂税的威逼(反问)

(这也是因为田地荒芜,没有收成,“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社会反常的心理(心理创伤)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心态是很严重的,而如今因为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了这种变化。这种反常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严重摧残。)

总结:由于“点行频”而使一个人服役时间相当之长,从少年到白头,都要戍守边疆;

也因为“点行频”而使家园荒芜,这么凄凉;更因为“点行频”老百姓的正常心理受到严重摧残,认为生女比生男强了。这就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七、全文小结

文章的开头作者以自己亲眼所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结尾想象青海古战场白骨纵横,鬼哭凄凉的恐怖场面,而文章的中间又借“行人”之口,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心理造成的严重摧残,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抒发了对统治者满腔的怨愤之情!

八、让学生诵读全文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杜甫的思想足迹,再次诵读全文!

九、拓展及结束语(出示展现战争造成灾难的flash画面)

拓展:

从前文的人哭,到结尾的鬼哭,这都是战争的罪恶。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战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上。然而,历史虽已成为过去,历史的悲剧却仍在重演,历史的画面仍在重现,即使在现代社会流血仍时有发生。请大家看这组画面(播放战争造成的灾难flash画面):

画面告诉我们,由于各种现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结束语:

同学们,无论是穿越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惊天血雨,还是笼罩在现代社会的战争阴云,和平的阳光都是无法遮挡的,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忆,让诗人笔下的“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史吧!

十、补充练习:

(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全诗

2.完成上面第十项补充练习和《创新设计》本课习题

《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解读杜甫“旅夜抒怀”的景与情。

2、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一、导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广袤的天地间飞翔着。飞过了千山万水,只为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心中的梦。可是我们在飞翔的路途中,总会遇到狂风遇到暴雨,前方一片迷茫,我们不知该飞向何方。唐朝的那个夜晚,杜甫守着他那叶破旧的小船也找不到前方的路,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旅夜书怀》,去聆听那夜传来的生命物语。

(板书 旅夜书怀 杜甫)

我们都知道一直穷困潦倒的杜甫,好不容易在成都有了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好友严武病死,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再次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之旅,而这一次的漂泊其实是一条不归路。《旅夜书怀》就作于离开成都的途中。那这个“旅”就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旅游,而充满着人在羁旅的辛酸。

二、解读诗歌

(一)解读一二两联的景。

1、初读诗歌,首联和颔联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细草 微风 岸 危樯 孤舟 星 平野 月 大江

2、放飞你想象的翅膀,请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图画。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并投影描述的语言。

明确:潮湿的岸边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有瘦弱的草孤零零地在无边的风中摇摆不定,水边的草注定纤细单薄。那只破旧的小船还有那根高傲的桅杆静寂地躺在月色中,守候着漫漫长夜。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几颗星辰垂挂着,皎洁的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一江的波光粼粼铺向远方,江天一色。

3、其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被称世人称道。

在赏析重点诗句时,我们除了指出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还要抓住诗句中用得好的字(这些用得好的字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这句话所描绘的画面我们刚刚说过了,那大家找找这句诗文中用得好的字是“垂”“涌”,好在哪里呢?

明确:这个“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 雄浑开阔 的意境。

板书:意境雄浑开阔

(二)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诗人想抒发心中怎样的感情?

1、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

明确:从首联的“独夜舟”可以直接感受到今夜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之情。

杜甫在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出画面是雄浑开阔了,而这里的雄浑开阔正好反衬危樯孤舟的孤寂和渺小。而陪伴自己的恰是这只破旧的小船。杜甫心中充满孤寂凄苦之感

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孤苦无依,茫然凄苦

2、结尾“天地一沙鸥”借沙鸥来自况,抒发自己心中那种渺小,孤寂,迷惘之情。

诗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天地一沙鸥”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的名气哪里是文章写得好啊,而诗人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好

才出名的,可见这句话其实是反话,这在修辞角度上叫反语,那接下来的一句字面意思是做官倒是应该老了病了就退休。但是诗人这次辞官,离开成都并不是因为自己老了病了,而是被挤出严武幕府的,可以推测杜甫对这次被挤出幕府心又不甘,难道仅仅是不甘心?还有没有其他的情绪?愤激之情。

颈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孤寂迷惘,凄苦无助,愤激不平,渺小无奈,这样的感情给人一种悲凉深沉之感

板书:感情悲凉深沉

(三)那现在我们再来朗诵这首诗。

在我们读第一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时,语调很缓慢,哪怕重音放在“独”上,依然读起来只有淡淡的忧伤,当读到第二句的时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在紧接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

板书: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如果此时不是杜甫而是李白,大家试想会怎样?

明确:李白会大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样愤世嫉俗之语,李白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容不得委屈,有委屈就要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泻千里,奔涌而出,

所以世人常常用“豪放飘逸”来描述李白,而杜甫,世人常常用另外的四个字“沉郁顿挫”。 板书:沉郁顿挫 并对着板书强化“沉郁顿挫”的特点

(四)在通过朗读《旅夜书怀》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特点

齐读 教师范读 听录音再读,个别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知识迁移(拓展阅读)

我们这一版块题目就叫做“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那我们再从杜甫的其他诗来体会“沉郁顿挫”这一风格。我们首先来看杜甫在《旅夜抒怀》之后的第二年,写的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确:这首诗不管从写景的角度还是所营造的意境方面都同《旅夜书怀》很相似

尾联中“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自己人在羁旅的艰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把心中的悲凉镶嵌在字里行间了,你看这个“万”

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这个“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而最后一小句把诗人心中的这份万古悲愁浓缩在一份无奈之中,你看“新停”不仅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也因为多病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如果说《旅夜书怀》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用了反语来抒发愤激不平之情,那漂泊两年之后的杜甫,这份愤激这份不平这份不甘心不见了,只有那浓的可以化成墨汁一样的悲凉,像一阵一阵巨浪淹没杜甫。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情感表达的也是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杜甫的另一首诗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确:明明是个人的痛苦,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诗人最后凭轩老泪横流,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雄浑宏大,情感悲凉深沉了,正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样的风格在他其他的诗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比如我们最近学的《兵车行》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诗歌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深广,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开始“咸阳桥头悲惨送别的场面”到“边庭血流成河的场面”到“千村万落荒芜的场面”最后“青海白骨无人收”这些场面体现诗人情感起伏也表达了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尤其最后一句“天阴雨湿声啾啾”承载着诗人满腹的血泪控诉和郁愤悲痛之情。

四、小结一下,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五、探讨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

和当时的时代有关,安史之乱

和自己的遭遇有关,个人的穷愁困苦,颠沛流离

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出身“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心忧黎元社稷的情怀

六、小结课堂。

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合上书本合不上思绪,我想对杜甫说:走出你的旅夜书怀,走出你的沉郁顿挫,我愿意继续做一只飞翔的沙鸥,不管风霜还是雨雪,我都会坚定最初的梦想,那是千年后的灵魂对你的一种悼念和铭记。

> 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

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4.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7.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段话,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扩展成一段书面文字。

《客至》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拜访。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 主人下马客在船

(2) 秦时明月汉时关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六、朗读,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盼———迎———劝———邀

孤独——欣喜——融洽——兴奋(高潮)

11


相关文章

  • 登高 教案
  •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 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 ...查看


  • [登高]教案设计
  •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 ...查看


  • 阁夜教案1
  • <阁夜>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2016-02-16 15:04:59)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查看


  • 杜甫诗三首教案i
  • 杜甫诗三首教案 余中田玖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 .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 .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 .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 ...查看


  • 登岳阳楼教案 1
  • 登岳阳楼 杜甫 教学目的: 1. 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 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岳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因位于洞庭之滨 ...查看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4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丁文) 教学目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的音形义/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难点  ...查看


  •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免费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免费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www.5156edu.com在线成语词典 在线新华字典 节日专题 无忧万年历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 ...查看


  • [九日齐山登高]教案
  • 单元 课题 选修(一)唐诗宋词--诗国余晖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教案 1.理解杜牧的写作风格. 教学 2.理解文章写作方法"夹叙夹议" . 目标 教学 环节 一. 导入 二. 知识 链接 3.体会作者的& ...查看


  • 高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杜 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王昭君.杜甫,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根据提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整合.梳理信息,归纳答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