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 1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DiseasesoftheRenalGlomerulus)的分类有依据病因、发病机理、组织形态或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临床分类是完全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只反映疾病本质的一个侧面;病理分类则依据组织形态。目前这两种分类方法均用于临床。但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彼此之间难以有直接肯定联系.。 目录

临床分类

病理分类

疾病原因

展开

 肾病综合征

  紫癜性肾炎

 乙肝相关性肾炎

常见疾病

急性肾炎

、高血压(多与水肿相关)腹痛等。可见于各年龄组,但常见于6-10岁儿童。

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3.5g/24小时)、蛋白血症(30克/升)、水肿(与低蛋白血症相关)6MMD/L)等。

IgA肾病

肾小球疾病

,或表现为无症状性尿异常,或表现为慢性肾炎,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见腰痛(单侧或双侧)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

慢性肾炎

或类似急性肾炎等。

狼疮性肾炎

是由系统性红班疮继发的骨小还需损害,常见于青年女性,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系统性红班狼疮症状(如发烧\皮肤损害、多发性关节痛等)之后,临床上出现肾脏病变、也有出现肾脏病变之后才出现全身系统受累表现。其肾病表现有轻型无症状肾炎(仅有尿检异常)、

肾病综合征、普通性慢性肾炎、争进性肾炎等。

紫癜性肾炎

5:1),大多先有过敏性紫癜症状,继而出现肾脏病变,其特征为肾病综合生或慢性肾火综合征等。

肾小球疾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

病综合征或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性肾炎

由糖尿病继发的肾损害,首先是微量蛋白尿逐步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大多

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1985年9月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对1977

肾小球疾病

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上制定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方案”作了修订。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下同) 1.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至一年内痊愈。 2.有蛋白尿、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肾脏无缩小。

3.

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在感染后一至三周发病。

1

.起

3.肾功能进行性地减退,出现少尿或无尿。如无有效治疗,多于半年内死于尿毒症。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 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轻重不一。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

肾小球疾病

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 4.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区分为:

(1)普通型 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 (2)高血压型 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 (3)急性发作型 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1.大量蛋白尿(超过3.5g/24h)。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1、2两项为必备。 肾病综合征只是一个症状诊断名词,临床不应将此作为一个疾病看待,有条件作进一步检查者,应努力最终澄清诊断。

型及Ⅱ型。 Ⅰ型 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

这一组疾病的特征是; 1.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多形型红细胞尿。

肾小球疾病

2.以往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病历史。 3.肾功能良好。 4.排除肾外原因的血尿及功能性血尿。 5.尿检异常以少量尿蛋白为主,尿蛋白

、电子显微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方法(荧光)而作出的形态分类。按肾小球病变的性质(渗出、增殖、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纤维化等)和病变的范围(弥漫、局限、节段)以及病变在肾小球内的部位(系膜、毛细血管

肾小球疾病

壁、肾小球囊),分为下列类型:

1

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或仅有轻微病变(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系膜组织轻度局灶性增生)

(Foot Process nephrosis)。附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模式图荧光检查阴性。该型病变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Ⅰ型为主。

2.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局灶性硬化,病变仅限于双侧肾脏的一部份肾小球,而这部分肾小球的病变也仅位于毛细血管袢的个别节段,偶而波及一个完整的肾小球,病变性质因病变和病程的不同,可表现为灶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表现为灶状毛细血管袢的纤维素样坏死(局灶性坏死怀肾小球肾炎),还可表现为灶状的纤维组织增生(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电镜观察除上述变化外,尚可见毛细血管基膜或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荧光检查依病因不同在病变部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或系膜区可能有IgA、IgG、Igm 以及纤维蛋白抗原沉积。 肾局灶性硬化系指部分肾小球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玻璃样变性而言,因其不具备炎症特点而有别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和(或)玻璃样变性及局灶性全肾小球硬化。它们的主要病变是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内皮下有玻璃样物质沉积,进而使毛细血管闭塞,系膜基质增多及纤维组织增生,荧光检查阴性(偶亦有在病变部位有IgM或C3沉积)。它们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3.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或内皮系膜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明炎。发病初期,病变肾小球系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殖,并有较多的白细胞浸润及严重的系膜水肿,称为渗出期。发病1-2周或更长的时间后,渗出成分大部分吸收,而以系膜细胞增殖为主,称为增殖期,这种系膜增殖现象可持续很长时间。电镜观察可见毛细血管基膜的上皮侧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粗颗粒状沉积。渗出期及增殖期的内皮系膜性肾小球肾炎有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4.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形态特点是病变肾小球由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的增生而造成系膜区增宽,而毛细血管壁的形态基本正常。这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血尿。

5

增殖性病变。 发病初期病变不明显,易与肾小球微小病变型相混淆。随疾病进展沉积物周围有基膜样物质增生。最后可将沉积物包绕,已经增厚的基膜上又有新的沉积物和新的基膜样物质,终将导致毛细血管闭塞。用特殊染色(如过碘酸六亚甲基四胺银,PASM),高倍光镜观察,可见增厚的基膜并非均匀一致,而是向上皮细胞侧伸出许多密集的齿状突起,称为基膜钉突样改变(spikelike projections),进而出现链环状形态。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呈细颗粒密集沉积。此型肾小球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肾病综合征。

6.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增厚,多数病例用特殊染色(PAS及PAM等)高倍光镜下观察可见毛细血管基膜呈双层轮廓。电镜观察可分为三型:①Ⅰ型。毛细血管基膜内皮侧有电子致密物,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并沿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长入毛细血管壁。这样,原来的基膜内侧又有一层新的系膜基质形成(基膜样物质),从而解释了光镜下基膜双层轮廓的形成机理。此外,系膜区也可见电子致密物。②Ⅱ型。毛细血管基膜内(致密层)可见密集的电子致密物,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或不增生),因而也缺乏系膜组织长入毛细血管壁的特点。③Ⅲ型。毛细血管基膜内皮侧和上皮侧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有时两者尚可联结一体将基膜浸没。膜一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化验中常有持续性补体过低,故又称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甚至肾病综合征,有的则呈急性肾炎的

临床表现。

7

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变性坏死,血细胞及大分子纤维蛋白大量漏出,刺激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因而形成上皮性新月体,进而纤维化形成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体积增大,将肾小球囊腔填塞,变性坏死的毛细血管袢被挤压于血管极的一侧。上述病变的肾小球必须占全部肾小球50%以上,才称为新月体肾炎,这是与其它类型肾小球疾病伴有少数新月体形成的鉴别点。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严重变性或断裂,并可在基膜不同部位发现电子致密物。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沉积,部分呈线状排列,部分呈颗粒状排列,临床表现呈急进型肾炎。

8.终末期固缩肾 病变肾脏的大部分单位(75%以上)萎缩和纤维化,并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终末期固缩肾可由上述各型肾小球肾炎及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患者主要表

肾小球

长期以来认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引起肾炎的主要病因。近来发现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以及—些异种物质的侵入,都可引起肾炎。导致肾炎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细菌感染: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和麻风杆菌等也能致病; 病毒感染:包括麻疹病毒、水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以及某些肿瘤病毒等感染; 螺旋体感染:如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等。 寄生虫感染:如锥虫、罗阿丝虫、孟氏血吸虫等; 原虫感染:如三日疟原虫感染; 生物毒素侵入机体:如花粉、蜂毒等; 体内某些蛋白质,如甲状腺球蛋白、某些肿瘤蛋白; 药物中毒:如青霉胺等; 重金属中毒:如金、汞、铋等。 以上种种因素均可引起肾小球疾病。 了解肾病常识,关注肾脏健康,咨询肾病问题,解决肾病困惑,肾病咨询网,让您了解肾病,让您摆脱肾病。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DiseasesoftheRenalGlomerulus)的分类有依据病因、发病机理、组织形态或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临床分类是完全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只反映疾病本质的一个侧面;病理分类则依据组织形态。目前这两种分类方法均用于临床。但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彼此之间难以有直接肯定联系.。 目录

临床分类

病理分类

疾病原因

展开

 肾病综合征

  紫癜性肾炎

 乙肝相关性肾炎

常见疾病

急性肾炎

、高血压(多与水肿相关)腹痛等。可见于各年龄组,但常见于6-10岁儿童。

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3.5g/24小时)、蛋白血症(30克/升)、水肿(与低蛋白血症相关)6MMD/L)等。

IgA肾病

肾小球疾病

,或表现为无症状性尿异常,或表现为慢性肾炎,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见腰痛(单侧或双侧)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

慢性肾炎

或类似急性肾炎等。

狼疮性肾炎

是由系统性红班疮继发的骨小还需损害,常见于青年女性,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系统性红班狼疮症状(如发烧\皮肤损害、多发性关节痛等)之后,临床上出现肾脏病变、也有出现肾脏病变之后才出现全身系统受累表现。其肾病表现有轻型无症状肾炎(仅有尿检异常)、

肾病综合征、普通性慢性肾炎、争进性肾炎等。

紫癜性肾炎

5:1),大多先有过敏性紫癜症状,继而出现肾脏病变,其特征为肾病综合生或慢性肾火综合征等。

肾小球疾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

病综合征或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性肾炎

由糖尿病继发的肾损害,首先是微量蛋白尿逐步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大多

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1985年9月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对1977

肾小球疾病

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上制定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方案”作了修订。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下同) 1.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至一年内痊愈。 2.有蛋白尿、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肾脏无缩小。

3.

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在感染后一至三周发病。

1

.起

3.肾功能进行性地减退,出现少尿或无尿。如无有效治疗,多于半年内死于尿毒症。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 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轻重不一。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

肾小球疾病

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 4.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区分为:

(1)普通型 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 (2)高血压型 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 (3)急性发作型 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1.大量蛋白尿(超过3.5g/24h)。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1、2两项为必备。 肾病综合征只是一个症状诊断名词,临床不应将此作为一个疾病看待,有条件作进一步检查者,应努力最终澄清诊断。

型及Ⅱ型。 Ⅰ型 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

这一组疾病的特征是; 1.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多形型红细胞尿。

肾小球疾病

2.以往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病历史。 3.肾功能良好。 4.排除肾外原因的血尿及功能性血尿。 5.尿检异常以少量尿蛋白为主,尿蛋白

、电子显微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方法(荧光)而作出的形态分类。按肾小球病变的性质(渗出、增殖、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纤维化等)和病变的范围(弥漫、局限、节段)以及病变在肾小球内的部位(系膜、毛细血管

肾小球疾病

壁、肾小球囊),分为下列类型:

1

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或仅有轻微病变(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系膜组织轻度局灶性增生)

(Foot Process nephrosis)。附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模式图荧光检查阴性。该型病变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Ⅰ型为主。

2.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局灶性硬化,病变仅限于双侧肾脏的一部份肾小球,而这部分肾小球的病变也仅位于毛细血管袢的个别节段,偶而波及一个完整的肾小球,病变性质因病变和病程的不同,可表现为灶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表现为灶状毛细血管袢的纤维素样坏死(局灶性坏死怀肾小球肾炎),还可表现为灶状的纤维组织增生(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电镜观察除上述变化外,尚可见毛细血管基膜或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荧光检查依病因不同在病变部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或系膜区可能有IgA、IgG、Igm 以及纤维蛋白抗原沉积。 肾局灶性硬化系指部分肾小球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玻璃样变性而言,因其不具备炎症特点而有别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和(或)玻璃样变性及局灶性全肾小球硬化。它们的主要病变是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内皮下有玻璃样物质沉积,进而使毛细血管闭塞,系膜基质增多及纤维组织增生,荧光检查阴性(偶亦有在病变部位有IgM或C3沉积)。它们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3.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或内皮系膜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明炎。发病初期,病变肾小球系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殖,并有较多的白细胞浸润及严重的系膜水肿,称为渗出期。发病1-2周或更长的时间后,渗出成分大部分吸收,而以系膜细胞增殖为主,称为增殖期,这种系膜增殖现象可持续很长时间。电镜观察可见毛细血管基膜的上皮侧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粗颗粒状沉积。渗出期及增殖期的内皮系膜性肾小球肾炎有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4.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形态特点是病变肾小球由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的增生而造成系膜区增宽,而毛细血管壁的形态基本正常。这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血尿。

5

增殖性病变。 发病初期病变不明显,易与肾小球微小病变型相混淆。随疾病进展沉积物周围有基膜样物质增生。最后可将沉积物包绕,已经增厚的基膜上又有新的沉积物和新的基膜样物质,终将导致毛细血管闭塞。用特殊染色(如过碘酸六亚甲基四胺银,PASM),高倍光镜观察,可见增厚的基膜并非均匀一致,而是向上皮细胞侧伸出许多密集的齿状突起,称为基膜钉突样改变(spikelike projections),进而出现链环状形态。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呈细颗粒密集沉积。此型肾小球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肾病综合征。

6.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增厚,多数病例用特殊染色(PAS及PAM等)高倍光镜下观察可见毛细血管基膜呈双层轮廓。电镜观察可分为三型:①Ⅰ型。毛细血管基膜内皮侧有电子致密物,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并沿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长入毛细血管壁。这样,原来的基膜内侧又有一层新的系膜基质形成(基膜样物质),从而解释了光镜下基膜双层轮廓的形成机理。此外,系膜区也可见电子致密物。②Ⅱ型。毛细血管基膜内(致密层)可见密集的电子致密物,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或不增生),因而也缺乏系膜组织长入毛细血管壁的特点。③Ⅲ型。毛细血管基膜内皮侧和上皮侧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有时两者尚可联结一体将基膜浸没。膜一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化验中常有持续性补体过低,故又称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甚至肾病综合征,有的则呈急性肾炎的

临床表现。

7

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变性坏死,血细胞及大分子纤维蛋白大量漏出,刺激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因而形成上皮性新月体,进而纤维化形成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体积增大,将肾小球囊腔填塞,变性坏死的毛细血管袢被挤压于血管极的一侧。上述病变的肾小球必须占全部肾小球50%以上,才称为新月体肾炎,这是与其它类型肾小球疾病伴有少数新月体形成的鉴别点。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严重变性或断裂,并可在基膜不同部位发现电子致密物。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沉积,部分呈线状排列,部分呈颗粒状排列,临床表现呈急进型肾炎。

8.终末期固缩肾 病变肾脏的大部分单位(75%以上)萎缩和纤维化,并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终末期固缩肾可由上述各型肾小球肾炎及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患者主要表

肾小球

长期以来认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引起肾炎的主要病因。近来发现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以及—些异种物质的侵入,都可引起肾炎。导致肾炎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细菌感染: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和麻风杆菌等也能致病; 病毒感染:包括麻疹病毒、水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以及某些肿瘤病毒等感染; 螺旋体感染:如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等。 寄生虫感染:如锥虫、罗阿丝虫、孟氏血吸虫等; 原虫感染:如三日疟原虫感染; 生物毒素侵入机体:如花粉、蜂毒等; 体内某些蛋白质,如甲状腺球蛋白、某些肿瘤蛋白; 药物中毒:如青霉胺等; 重金属中毒:如金、汞、铋等。 以上种种因素均可引起肾小球疾病。 了解肾病常识,关注肾脏健康,咨询肾病问题,解决肾病困惑,肾病咨询网,让您了解肾病,让您摆脱肾病。


相关文章

  •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第七套
  • 第1题 目前认为多数人类肾小球疾病是 A 遗传性疾病 B 是细菌感染性疾病 C 免疫介导的疾病 D 免疫缺陷性疾病 E 是肾小球损伤性疾病 正确答案:C 第2题 最终导致肾小球损伤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A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原位免疫 ...查看


  • [病理学]完整版电子书
  • 绪论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细胞结构/细胞核 细胞结构/细胞膜 细胞结构/内质网 细胞结构/线粒体 细胞结构/高尔基体 细胞结构/溶酶体 过氧化 细胞结构/细胞骨架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 ...查看


  • 尿液检查复习题
  • 尿液检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少尿或无尿 2.血红蛋白尿 3.蛋白尿 4.尿微量白蛋白 5.胆红素尿 6.血尿 7.混合性蛋白尿 二.选择题 1. 10ml尿标本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后,留多少毫升供尿沉渣镜检?( ) A.0.1ml B. ...查看


  • 慢性肾脏病
  •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大家早上好 慢性肾脏病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慢性肾脏病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临床统称.我们来看它的定义:1.何为慢性?3个月以上.2.何为肾脏病?(1)肾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异常的病理改变:血或尿成分的异常 ...查看


  •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 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 吉 林 大 学 教 师 教 案 (2008 ~2009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病理学 年 级:2007级五年制 教 研 室:病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王医术 吉林大学教务处制 教 案 课程名称: 病理学 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 ...查看


  • 河南执业药师备考考点:尿液检查
  • 河南中公教育官方网站:http://he.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尿液酸碱度: (一)简述 正常的尿液呈中性或弱酸性,尿液pH值改变可受疾病.用药和饮食的影响.尿液酸碱度反映了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的能力,人 ...查看


  •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知识点汇总泌
  •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知识点汇总(作者:潘妍妍). 总论--知识点总结:(296-299) 1.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从发病机制和水肿特点上区分) 2. 肾性高血压的解剖分类及发病机制分类. 3. 尿路(膀胱刺激征)--名词解释 4. ...查看


  • 儿童血尿的分类及诊断
  • 儿童血尿的分类及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周楠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小儿血尿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小儿血尿的概念.分类.发生机制及小儿血尿的诊断思路. 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常常是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信号之一,有时起病隐匿, ...查看


  • 内科学教学大纲(小专业) =
  • <内科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Diagnostic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R17110041 课程总学时100(理论总学时64/实践总学时3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3学时 学分 5 课程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