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十二年

  《废都》1993年出版,2004年再版,头尾一隔12个春秋--这是贾平凹在《废都》获准再版后所写的序言中的第一句话。12年来,文坛纷争不断,但还没有哪一本小说像《废都》这样命运多舛过。伴随着2004年的悄然来临,此书再版的消息在坊间传得很盛。网上刊载的这篇再版序言中,贾平凹说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笑,也没有哭。   我一度怀疑《废都》再版的消息是否确凿,但后来还是相信了这个事实。毕竟现在已经不是12年前了,不仅是小说本身,就连贾平凹和他的那些读者,都已跳离了1993年的是非漩涡,跨入了一个更为繁复但更加宽容的文化语境。暂且不去评判《废都》本身的文学意义,但就它从洛阳纸贵到众口铄金再到遭禁、解禁的一段命运,就足以令人唏嘘感怀了。   12年前,《废都》的盛行创造了当代文学的奇迹。稍晚一些的畅销书作家只能望贾平凹项背。该书当时的正版和盗版的销量超过了1200万册,仅贾平凹自己就收藏了50多个盗版版本。而当年围绕着《废都》的种种评论,更让文坛的神经紧绷了很长时间。其中,关于性描写的笔战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论战各方言辞之激烈,早已超出了严肃的文学评论范畴,不乏人身攻击和落井下石,贾平凹因此曾被嘲弄过“纵风情万种,肾亏依然”。他在序言中这样写当时的情形:我挑着的是担鸡蛋,集市上的人群都挤着来买,鸡蛋就被挤破了,一地的蛋清蛋黄。事实上,不仅“鸡蛋”破了,创作《废都》时境况本就很差的贾平凹更因为被指为当代“兰陵笑笑生”而饱受精神折磨。    《废都》的兴盛是当代文学成功走入市场的经典个案。这一点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出版社的炒作,媒体的追捧,评论界的鼓噪,盗版商的跟踪,成就了《废都》,也为未来12年文学从精英意识向市场意识转型奠定了基础。贾平凹不仅在书中刻画了当代文人在转型期的独特心态,更用自己的实践成功转型为畅销书作家,完成了他对文坛市场意识的启蒙。   当下的畅销书作家赖以成名的路数,依旧没有脱离《废都》模式:情爱描写外加市场策划。但他们所处的文学环境和12年前相比,却有天壤之别。这不仅是《废都》解禁的原因,更是贾平凹被文学新人排挤出江湖主流的原因。12年来,他那些画框框的手法和与明清小说传统相近的笔调,早已落伍了。新一代小说家以其更为大胆、直白的方式向世人表白着他们的文化宣言。当卫慧、棉棉、木子美甚至一些年纪更小的作家们醉心于一夜情、下半身写作时,年过半百的贾平凹显得那样老土、不合时宜。此外,稍微严肃一些的作家也早已脱离了和市场挤眉弄眼的调情阶段,把创作和电视剧、电影等更为大众的传媒相联系,彻底抛弃了写作作为精英阶层专利的观念。池莉年初签约影视创作公司的消息,就是作家投身大众怀抱的明证。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观念的开放。当我们不再纠缠于无休止的争论,当市场意识已经渗入到每一个写作者的头脑,当官方对文化尺度的把握更为宽松时,《废都》解放了。但此时的贾平凹,回味12年前悲欣交集的那段岁月,也只能感怀身世飘零,生不逢时了。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废都》已经失去了重新被阅读的意义。早在十几年前,季羡林先生就曾说过《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彩的话。这是对《废都》文学意义的肯定。作为小说,它依然有许多新生代作家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对苦难的解读。    贾平凹在《废都》最初的序言里提到了当时写作的情形。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经历了乙肝病痛、母亲重病、父亲亡故、离婚、官司等一系列折磨,身心交瘁,疲惫不堪。所有这些,都融入在他对庄之蝶命运的刻画上。全书投射出的幻灭感以及对文人复杂心态的细微把握,正是贾平凹身世的写照。可以说,没有这些经历,就没有《废都》。而现如今的一些小字辈们,已经很难从更深的层面体味这些痛苦了。他们的浮躁与玩世不恭,却被贾平凹谶语式的预言所猜中―――庄之蝶的种种言行,早已带有普遍意味了。   一本《废都》,一个人的命运,12年,勾连起一段说不尽的故事。

  《废都》1993年出版,2004年再版,头尾一隔12个春秋--这是贾平凹在《废都》获准再版后所写的序言中的第一句话。12年来,文坛纷争不断,但还没有哪一本小说像《废都》这样命运多舛过。伴随着2004年的悄然来临,此书再版的消息在坊间传得很盛。网上刊载的这篇再版序言中,贾平凹说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笑,也没有哭。   我一度怀疑《废都》再版的消息是否确凿,但后来还是相信了这个事实。毕竟现在已经不是12年前了,不仅是小说本身,就连贾平凹和他的那些读者,都已跳离了1993年的是非漩涡,跨入了一个更为繁复但更加宽容的文化语境。暂且不去评判《废都》本身的文学意义,但就它从洛阳纸贵到众口铄金再到遭禁、解禁的一段命运,就足以令人唏嘘感怀了。   12年前,《废都》的盛行创造了当代文学的奇迹。稍晚一些的畅销书作家只能望贾平凹项背。该书当时的正版和盗版的销量超过了1200万册,仅贾平凹自己就收藏了50多个盗版版本。而当年围绕着《废都》的种种评论,更让文坛的神经紧绷了很长时间。其中,关于性描写的笔战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论战各方言辞之激烈,早已超出了严肃的文学评论范畴,不乏人身攻击和落井下石,贾平凹因此曾被嘲弄过“纵风情万种,肾亏依然”。他在序言中这样写当时的情形:我挑着的是担鸡蛋,集市上的人群都挤着来买,鸡蛋就被挤破了,一地的蛋清蛋黄。事实上,不仅“鸡蛋”破了,创作《废都》时境况本就很差的贾平凹更因为被指为当代“兰陵笑笑生”而饱受精神折磨。    《废都》的兴盛是当代文学成功走入市场的经典个案。这一点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出版社的炒作,媒体的追捧,评论界的鼓噪,盗版商的跟踪,成就了《废都》,也为未来12年文学从精英意识向市场意识转型奠定了基础。贾平凹不仅在书中刻画了当代文人在转型期的独特心态,更用自己的实践成功转型为畅销书作家,完成了他对文坛市场意识的启蒙。   当下的畅销书作家赖以成名的路数,依旧没有脱离《废都》模式:情爱描写外加市场策划。但他们所处的文学环境和12年前相比,却有天壤之别。这不仅是《废都》解禁的原因,更是贾平凹被文学新人排挤出江湖主流的原因。12年来,他那些画框框的手法和与明清小说传统相近的笔调,早已落伍了。新一代小说家以其更为大胆、直白的方式向世人表白着他们的文化宣言。当卫慧、棉棉、木子美甚至一些年纪更小的作家们醉心于一夜情、下半身写作时,年过半百的贾平凹显得那样老土、不合时宜。此外,稍微严肃一些的作家也早已脱离了和市场挤眉弄眼的调情阶段,把创作和电视剧、电影等更为大众的传媒相联系,彻底抛弃了写作作为精英阶层专利的观念。池莉年初签约影视创作公司的消息,就是作家投身大众怀抱的明证。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观念的开放。当我们不再纠缠于无休止的争论,当市场意识已经渗入到每一个写作者的头脑,当官方对文化尺度的把握更为宽松时,《废都》解放了。但此时的贾平凹,回味12年前悲欣交集的那段岁月,也只能感怀身世飘零,生不逢时了。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废都》已经失去了重新被阅读的意义。早在十几年前,季羡林先生就曾说过《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彩的话。这是对《废都》文学意义的肯定。作为小说,它依然有许多新生代作家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对苦难的解读。    贾平凹在《废都》最初的序言里提到了当时写作的情形。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经历了乙肝病痛、母亲重病、父亲亡故、离婚、官司等一系列折磨,身心交瘁,疲惫不堪。所有这些,都融入在他对庄之蝶命运的刻画上。全书投射出的幻灭感以及对文人复杂心态的细微把握,正是贾平凹身世的写照。可以说,没有这些经历,就没有《废都》。而现如今的一些小字辈们,已经很难从更深的层面体味这些痛苦了。他们的浮躁与玩世不恭,却被贾平凹谶语式的预言所猜中―――庄之蝶的种种言行,早已带有普遍意味了。   一本《废都》,一个人的命运,12年,勾连起一段说不尽的故事。


相关文章

  • 高中生应读的四十本书
  • 第1本书 <论语> 第2本书 <匹克威克外传> 第3本书 <三国演义> 第4本书 <老人与海> 第5本书 <红楼梦> 第6本书 <哈姆莱特> 第7本书 <呐喊&g ...查看


  •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非教育部指定的书目)
  •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不是教育部的推荐书目) 高中一年级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散文(高中卷)>.<短篇小说(高中卷)>.<诗歌(高中卷)>.<聊斋志异>.<呐喊>.<围城&g ...查看


  • 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20170909
  • 第一章: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古田足日 孩子们的成长不是呈一条直线向前伸展的,由于经验的积累,有一天,会突然发生变化,会急速上升,这就是成长中的"节". 一.整本书课程表阅读与教学 自主研修版块<朗读研修版块>& ...查看


  • [书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大全集 ]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 培养会阅读的孩子 阅读器阅读 电信 联通 下载本书 吴梅主编 / 2011.01 / 262页 3.92分(13人评价) 我来评价 请选择星星评价 语文课-阅读教学-学前教育-教学参考资料 本书针对2-6岁孩子的阅读 ...查看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我的第一本书
  •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作者牛汉是位诗人,写起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 ...查看


  •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仿写
  •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仿写 1.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树的森林. 2.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河流. 3.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白云的蓝天. 4.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草的沙漠. 5.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点 ...查看


  • 虚幻与真实
  • 该套书目分为:一.<中学生必读书目>:二.<给中学生文史哲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三.<给中学生文艺爱好者的推荐书目>:四.<给中学生科学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二.三四种推荐书目包含国家教育部< ...查看


  • 语言学:写作学与修辞
  • 写作学与修辞学 1 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 阅读器阅读 下载本书 / 2011年6月第1版 / 191页 4.14分(7人评价) 我来评价 伯克,K.-修辞学-研究 2 应用文写作 阅读器阅读 下载本书 徐顽强编著  ...查看


  • 怎样在狂飙突进的时代,做到一天阅读一本书
  • 美国有位作家说,"我读两本书,如果不写出五本书,就算是赔了." 那作为读者,我们不妨也算算账-- 如果每本这样的书,都逐字逐句地读,是不是也赔了? 有些书,你真的不需要深度精读. 有的书的确很精彩,但是里面的干货太少.往 ...查看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认识和了解作者生活境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