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一、总则 .................................................... 2 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2 2.1人员配备 ............................................... 2 2.2监控量测项目 ............................................ 2 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 3 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 4 2.5监控量测频率 ............................................ 9 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 10 2.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 12 2.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 12 2.9信息反馈及对策 ........................................ 14 2.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 16 2.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 18 三、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 19 3.1管理体系 ............................................. 19 3.2奖罚制度 ............................................. 20 四、附录 .................................................. 21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为准确合理的实施监控量测工作,正确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根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编制本细则。

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2.1人员配备

每个隧道工点成立监控量测组,每组至少三人。组长由熟悉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其他人员配合组长工作。

2.2监控量测项目

根据隧道的地质、施工和变形情况,测量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选测项目应根据隧道建设规模、围岩的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如下表)

表2.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表2.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将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以及浅埋段的地表下沉为必测项目;而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接触应力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量测作为选测项目。

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根据本工程所选定的量测项目,每个量测组必须配齐以下量测设备。

2.3.1监控量测设备配置

监控量测设备配置表

2.3.2量测系统和元器件精度要求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纵向位移、隧底隆起测试精度为0.5~1mm,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精度为0.1mm。其他监控量测项目的测试精度结合元器件的精度确定。

元器件的精度应满足要求,元器件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

元器件的精度

注:F.S为元器件满量程。 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2.4.1必测项目断面布置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

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o+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活当加宽。 (1)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注:Ho为隧道埋深; B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根据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精神,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

Ⅳ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10m; Ⅴ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5m; Ⅲ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30~50m; 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2.4.2必测项目测点布置

⑴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

⑵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⑶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

监控量测点必须安装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拱顶下沉量测

点的后视基准点必须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 (4)监控量测点的样式:

表2.4-5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2.4.3选测项目断面及测点布置

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监控量测断面应在相应段落施工初期优先设置,并及时开展量测工作。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2.5监控量测频率

2.5.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2.5-1 和表 2.5-2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2.5-1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B为断面宽度

2.5-2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9

2.5.2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 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2.6.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1.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如下表:

跨度B≤7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10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是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整体下沉值后与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要求确定。

位移控制基准

11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U 0为极限相对位移值。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3.根据围岩回归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 (du2/d2t<0) 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位移速率保持不变(du2/d2t=0)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位移速率不断上升(du2/d2t>0) 时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根据量测结果可按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位移管理等级

注:U为实测位移值。

2.6.2.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可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

2.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附录1 XXX铁路XXX隧道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2 XXX铁路XXX隧道拱顶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3 XXX铁路XXX隧道地表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4 XXX铁路XXX隧道收敛沉降成果表

附录5 XXX铁路XXX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 附录6 监控量测分析周报格式 2.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12

⑴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 ⑵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结合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件状态安全性评价,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如有异常应及时补测。

⑶ 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观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

⑷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b、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c、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⑸ 分段函数、

如上图实测数据在正常预测曲线附近分部时则说明隧道围岩变形正常,当实测数据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说明围岩变形出现异常性速率开始变大,需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13

2.9信息反馈及对策

⑴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流程图

工程安全性评价分级及相应应对措施

14

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⑵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

a、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

15

b、阶段分析: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c.各个洞口值班室必须保留近30天的量测数据资料,便于施工、技术负责人每天查阅。监控量测分析结果必须每天报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⑶ 工程对策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一般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调整开挖方法;调整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降低爆破振动影响;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b、辅助施工措施: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压旋喷法、预切槽法等。

2.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1、洞内、外观察

⑴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⑵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⑶ 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⑷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2、变形监控量测

⑴ 变形监控量测可采用接触量测或非接触量测方法。

⑵ 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收敛计或全站仪进行。测点应埋设在规定的测线两端。

a、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

16

b、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

⑶ 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

⑷ 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用水泥砂浆固定。当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手段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全站仪量测。

⑸ 围岩内变形量测可采用多点位移计。多点位移计应钻孔埋设,通过专用设备读数。

3、应力、应变监控量测

⑴ 应力、应变监控量测宜采用振弦式、光纤光栅传感器。

⑵ 振弦式传感器通过频率接收仪获得频率读数,依据频率一量测参数率定曲线换算出相应量测参量值。

⑶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光栅解调仪获得读数,换算出相应量测参量值。

⑷ 钢架应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应成对埋设在钢架的内、外侧。

⑸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或应变计进行型钢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把传感器焊接在钢架翼缘内测点位置。

⑹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格栅钢架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将格栅主筋截断并把钢筋计对焊在截断部位。

⑺ 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型钢或格栅钢架应力应变量测时,应把光纤光栅传感器焊接(氩弧焊)或粘贴在相应测点位置。

⑻ 混凝土、喷混凝土应变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应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应测点位置。

4、接触压力量测

17

⑴ 接触压力量测包括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的量测。

⑵ 接触压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传感器与接触面要求紧密接触,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应与围岩和支护相适应。

5、周边位移量测

⑴ 隧道开挖后应不间断进行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运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

a、隧道开挖后,周边点的位移是围岩和支护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净空的变化(收缩和扩张)是围岩变形最明显的体现。

b、拱顶下沉量测值是反映隧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的反映,易于实现量测信息的反馈。拱顶测点在支护结构施工时埋设。

c、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12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d、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关系。 2.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2.11.1各工区需上报资料

1. 本工区所有隧道及辅助坑道的监控量测数据电子版,按进洞方向顺序编号,以每个洞口建立文件夹。

2.监控量测周报,按掌子面分列,由工区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报项目部。周报内容见附表。

每周三上午12:00前上报上周资料。 2.11.2量测数据电子版要求

1.上报的量测数据统一为EXCEL表格。

2.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及隧底沉降应分类汇总(建立各自的

18

文件夹)

3.表格必须详细填写隧道名称(注明进口或出口),桩号(及测点埋设的里程)、围岩级别、施工方法、埋设时间及观测者、计算者、复核者、工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的姓名。工程部位填写测点的埋设位置(拱腰、拱顶、边墙)等。

4.表格内三次观测值填写完整,表格内所有数据使用EXCEL表格进行自动计算。

5.当量测点由损坏重新安装时应进行备注说明。

6.每个EXCEL工作表内只填写一个断面的收敛和沉降数据。Sheet表格名称修改为该量测断面里程号。 2.11.3监控量测竣工验收所需资料 (1)监控量测设计;

(2)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及批复; (3)监控量测结果及周(月)报; (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 (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三、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3.1管理体系

19

3.2奖罚制度

3.2.1对不能正常开展围岩监控量测工作、不及时上报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和分析周报的工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经济处罚。

3.2.2如发现监控量测点位、数据存在弄虚作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将根据局经理部《技术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如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一步追究其责任。

3.3监控量测资料及分析预测结果和大变形地段的处理意见必须报工区总工和隧道主管副经理必须签字审核。

20

四、附录

附表1 XXX铁路XXX隧道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记录表

21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附表2 XXX铁路XXX隧道拱顶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22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附表3 XXX铁路XXX隧道地表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23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24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监理工程师:

25

附表5 XXX铁路XXX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

26

附表6 XXX标段XXX隧道进(出)口监控量测分析周报

一、 地质情况:(掌子面)

二、 目前隧道掘进长度(施工里程);围岩量测断面里程;拱顶下沉、地表沉降、隧底沉降观测点的点位数量;

三、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如下:

第一组监控量测点:里程、施工方法、埋设时间、目前拱顶累计下沉值、累计收敛值、地表沉降观测、隧底沉降观测目前累计下沉值,目前围岩稳定情况,施工注意事项等;

第二组监控量测点: 第三组监控量测点: ……………

测量工程师:XXX 联系电话:

XXX标段XXX项目部 年 月 日

27

一、总则 .................................................... 2 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2 2.1人员配备 ............................................... 2 2.2监控量测项目 ............................................ 2 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 3 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 4 2.5监控量测频率 ............................................ 9 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 10 2.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 12 2.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 12 2.9信息反馈及对策 ........................................ 14 2.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 16 2.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 18 三、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 19 3.1管理体系 ............................................. 19 3.2奖罚制度 ............................................. 20 四、附录 .................................................. 21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为准确合理的实施监控量测工作,正确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根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编制本细则。

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2.1人员配备

每个隧道工点成立监控量测组,每组至少三人。组长由熟悉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其他人员配合组长工作。

2.2监控量测项目

根据隧道的地质、施工和变形情况,测量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选测项目应根据隧道建设规模、围岩的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如下表)

表2.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表2.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将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以及浅埋段的地表下沉为必测项目;而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接触应力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量测作为选测项目。

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根据本工程所选定的量测项目,每个量测组必须配齐以下量测设备。

2.3.1监控量测设备配置

监控量测设备配置表

2.3.2量测系统和元器件精度要求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纵向位移、隧底隆起测试精度为0.5~1mm,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精度为0.1mm。其他监控量测项目的测试精度结合元器件的精度确定。

元器件的精度应满足要求,元器件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

元器件的精度

注:F.S为元器件满量程。 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2.4.1必测项目断面布置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

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o+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活当加宽。 (1)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注:Ho为隧道埋深; B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根据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精神,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

Ⅳ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10m; Ⅴ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5m; Ⅲ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30~50m; 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2.4.2必测项目测点布置

⑴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

⑵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⑶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

监控量测点必须安装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拱顶下沉量测

点的后视基准点必须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 (4)监控量测点的样式:

表2.4-5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2.4.3选测项目断面及测点布置

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监控量测断面应在相应段落施工初期优先设置,并及时开展量测工作。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2.5监控量测频率

2.5.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2.5-1 和表 2.5-2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2.5-1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B为断面宽度

2.5-2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9

2.5.2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 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2.6.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1.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如下表:

跨度B≤7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10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是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整体下沉值后与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要求确定。

位移控制基准

11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U 0为极限相对位移值。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3.根据围岩回归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 (du2/d2t<0) 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位移速率保持不变(du2/d2t=0)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位移速率不断上升(du2/d2t>0) 时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根据量测结果可按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位移管理等级

注:U为实测位移值。

2.6.2.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可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

2.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附录1 XXX铁路XXX隧道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2 XXX铁路XXX隧道拱顶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3 XXX铁路XXX隧道地表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附录4 XXX铁路XXX隧道收敛沉降成果表

附录5 XXX铁路XXX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 附录6 监控量测分析周报格式 2.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12

⑴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 ⑵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结合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件状态安全性评价,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如有异常应及时补测。

⑶ 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观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

⑷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b、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c、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⑸ 分段函数、

如上图实测数据在正常预测曲线附近分部时则说明隧道围岩变形正常,当实测数据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说明围岩变形出现异常性速率开始变大,需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13

2.9信息反馈及对策

⑴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流程图

工程安全性评价分级及相应应对措施

14

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⑵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

a、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

15

b、阶段分析: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c.各个洞口值班室必须保留近30天的量测数据资料,便于施工、技术负责人每天查阅。监控量测分析结果必须每天报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⑶ 工程对策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一般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调整开挖方法;调整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降低爆破振动影响;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b、辅助施工措施: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压旋喷法、预切槽法等。

2.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1、洞内、外观察

⑴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⑵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⑶ 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⑷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2、变形监控量测

⑴ 变形监控量测可采用接触量测或非接触量测方法。

⑵ 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收敛计或全站仪进行。测点应埋设在规定的测线两端。

a、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

16

b、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

⑶ 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

⑷ 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用水泥砂浆固定。当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手段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全站仪量测。

⑸ 围岩内变形量测可采用多点位移计。多点位移计应钻孔埋设,通过专用设备读数。

3、应力、应变监控量测

⑴ 应力、应变监控量测宜采用振弦式、光纤光栅传感器。

⑵ 振弦式传感器通过频率接收仪获得频率读数,依据频率一量测参数率定曲线换算出相应量测参量值。

⑶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光栅解调仪获得读数,换算出相应量测参量值。

⑷ 钢架应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应成对埋设在钢架的内、外侧。

⑸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或应变计进行型钢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把传感器焊接在钢架翼缘内测点位置。

⑹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格栅钢架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将格栅主筋截断并把钢筋计对焊在截断部位。

⑺ 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型钢或格栅钢架应力应变量测时,应把光纤光栅传感器焊接(氩弧焊)或粘贴在相应测点位置。

⑻ 混凝土、喷混凝土应变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应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应测点位置。

4、接触压力量测

17

⑴ 接触压力量测包括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的量测。

⑵ 接触压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传感器与接触面要求紧密接触,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应与围岩和支护相适应。

5、周边位移量测

⑴ 隧道开挖后应不间断进行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运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

a、隧道开挖后,周边点的位移是围岩和支护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净空的变化(收缩和扩张)是围岩变形最明显的体现。

b、拱顶下沉量测值是反映隧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的反映,易于实现量测信息的反馈。拱顶测点在支护结构施工时埋设。

c、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12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d、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关系。 2.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2.11.1各工区需上报资料

1. 本工区所有隧道及辅助坑道的监控量测数据电子版,按进洞方向顺序编号,以每个洞口建立文件夹。

2.监控量测周报,按掌子面分列,由工区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报项目部。周报内容见附表。

每周三上午12:00前上报上周资料。 2.11.2量测数据电子版要求

1.上报的量测数据统一为EXCEL表格。

2.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及隧底沉降应分类汇总(建立各自的

18

文件夹)

3.表格必须详细填写隧道名称(注明进口或出口),桩号(及测点埋设的里程)、围岩级别、施工方法、埋设时间及观测者、计算者、复核者、工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的姓名。工程部位填写测点的埋设位置(拱腰、拱顶、边墙)等。

4.表格内三次观测值填写完整,表格内所有数据使用EXCEL表格进行自动计算。

5.当量测点由损坏重新安装时应进行备注说明。

6.每个EXCEL工作表内只填写一个断面的收敛和沉降数据。Sheet表格名称修改为该量测断面里程号。 2.11.3监控量测竣工验收所需资料 (1)监控量测设计;

(2)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及批复; (3)监控量测结果及周(月)报; (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 (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三、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3.1管理体系

19

3.2奖罚制度

3.2.1对不能正常开展围岩监控量测工作、不及时上报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和分析周报的工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经济处罚。

3.2.2如发现监控量测点位、数据存在弄虚作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将根据局经理部《技术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如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一步追究其责任。

3.3监控量测资料及分析预测结果和大变形地段的处理意见必须报工区总工和隧道主管副经理必须签字审核。

20

四、附录

附表1 XXX铁路XXX隧道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记录表

21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附表2 XXX铁路XXX隧道拱顶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22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附表3 XXX铁路XXX隧道地表下沉监控量测记录表

23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24

观测者: 计算者: 复核者: 监理工程师:

25

附表5 XXX铁路XXX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

26

附表6 XXX标段XXX隧道进(出)口监控量测分析周报

一、 地质情况:(掌子面)

二、 目前隧道掘进长度(施工里程);围岩量测断面里程;拱顶下沉、地表沉降、隧底沉降观测点的点位数量;

三、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如下:

第一组监控量测点:里程、施工方法、埋设时间、目前拱顶累计下沉值、累计收敛值、地表沉降观测、隧底沉降观测目前累计下沉值,目前围岩稳定情况,施工注意事项等;

第二组监控量测点: 第三组监控量测点: ……………

测量工程师:XXX 联系电话:

XXX标段XXX项目部 年 月 日

27


相关文章

  • 哈尔滨市天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天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12]3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天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 ...查看


  •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上报
  • 目录 1编制依据 ......................................................... 2 2 编制范围 . .......................................... ...查看


  • 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
  •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学校工作重要的内容.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 ...查看


  • 监管场所的设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 第17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已于2008年1月4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署长 牟新生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 ...查看


  •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努力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查看


  • 一体化综合监控平台
  • 一体化综合监控平台 1 IT 监控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 随着IT 系统对企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企业在IT 监控运维管理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定制化应用故障最多,影响最大,监控需求最迫切 监控需求预知性差.突发性强.监控指标个性化.业务特 ...查看


  • 视频监控实施方案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视频监控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视频监控系统----------------------1 四.远程 ...查看


  • 如何监管排污企业达标排放
  • 如何监管排污企业达标排放? 环保物联网:污染减排的现代监控模式编者按 污染减排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考核各级政府绩效的约束性指标,在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准入等重拳出击后,确保工程减排效 ...查看


  • 公司安装监控软件的必要性
  • 苏州领华科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www.lhket.com 公司实施员工电脑监控很有必要性 领华科天智能科技监控系统安装的必要性, 对于当今的大多数公司来说,员工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在网上进行,比如发送邮件.查询资料.产品推广等等,网络给公司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