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的词汇化

  [摘 要] 近几年网络流行词语“雷人”的出现和高频率使用,引起了我们对这类词语法特征的思考,通过分析,本文把它归纳为“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本文主要探讨这类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及形成机制,共性条件包括去词汇化的内部语义特征,“单音节动词性成分”和“人”的高频率紧邻出现,使动意义的凸显和不带宾语四个方面。同时,这类形容词词汇化的内部发展历程与机制又存在着个性差异。而且,它们词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雷人”

  一、语法特征

  现在学界公认的词类划分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这类形容词有着和一般形容词基本相似的语法特征:

  1.做谓语时一般不能带宾语。如:

  这件事很感人。――*这件事很感人大家。

  2.一般都能用副词“不”很“很”修饰。如:

  水葫芦有很惊人的繁殖能力。

  一个弱女子,如此铮铮铁骨地立在舞台上岂能不感人?

  3.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和补语。

  全省文学创作呈现出喜人的繁荣局面。

  这一天,阳光明媚,煦风醉人。

  但是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这类形容词也有自己的某些语法特点。

  二、“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与机制

  孙常叙指出:“造词的语言因素是已有词汇和语法结构”。在这类述宾型形容词中,名词语素受到动词语素的支配,它们之间是动宾关系。动宾关系就是这类形容词的造词理据和方法。但是这类形容词出现的根本原因及过程仍值得讨论。

  1、词汇化过程中的共性

  词汇化是指“一个短语或有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的过程。这里形容词也经历了从动宾短语到词的过程,只不过发展比较缓慢,到目前为止,数量还不是很多。即使如此,它们的内部发展还是存在着词汇化历程的相似与差异。

  名词“人”是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定性和能产性,它的构词能力强,以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新词易于为人们接受。“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与“人”的高频率紧邻出现,与“人”的意义密不可分。例如:

  A.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寄杨五桂州谭》)

  B.小人无奈,烦人将我姐姐掩埋了。(清《七侠五义》)

  C.想见当时被管叔做出这事来,骚动许多百姓,想见也怕人。(《朱子语类》)

  在上述三例中,“宜人”“烦人”“怕人”都还是短语。A指与动物相对应的“人类”;B指与自己对应的“别人”;C泛指包括自己与他人的所有人、一般人。“人”的意义范围广大,作为“施事――动作――受事”语法结构中的受事,“人”紧邻动词出现的可能性大、频率高。

  2、“单音节动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这类形容词在词汇化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

  “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与“人”最早连用的是“宜人”,出现在《诗・大雅・假乐》中:。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这里的“人”是指“做官的人”,“宜人”是指“使做官的人适其位”。此时,它还不是一个固定的词。后来,“宜”有了“适合、应当”等义。而“宜人”出现“合人心意、使人满意舒畅”义则是在唐代杜甫的诗《有客》中。此后,“宜人”的用法便逐渐稳定下来了。

  与“宜人”不同的是,“惊”与“人”自共现以后,便一直以稳定的结合形式发展着。其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喻老》中,充当谓。与“惊人”有差异的还有一种形式:“惊+人+其他”,出现在王充的《论衡》中。这是“惊人”正处于词汇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在五代之后,“惊人”还逐渐出现在定语的位置(《祖堂集》)。与“惊人”词汇化路径相似的还有“动人”、“感人”等。两者都首先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伴随着“动人心之悲”、“感人善心”之类的形式,它们具有现在典型句法特征则是在东汉、六朝以后。

  以上分析到得“惊人”、“动人”、“感人”在“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中属于成词最早的一组,它们都是V+N式述宾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其中的单音节动词性成分都是独用语素,在句子中表现出使动用法。

  唐宋时期是这类形容词出现的又一高潮时期,如:烦人、醉人等,其词汇化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唐宋是我国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诗人词人们力图在诗词中出新出奇,因此通过词义扩张产生新义的现象并不罕见。“醉人”、“恼人”等都是在诗词中产生并发展的。

  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发现“单音节动词性成分”和“人”由在句子共现移至句尾,且“人”之后再无其他任何句法成分。可以说,这种句法位置上的变化即是这一类形容词词汇完成的一种标志。

  三、“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结构词汇化的发展

  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结构都有上述词汇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更多强调的是主观感受,表示“人”对这一感受的性质判断。例如“腻人”等。

  四、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探讨了“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和机制,它们的出现、发展和形成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随着近代网络新词的大量产生,像“雷人”这样的词,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简介:宋慈(1992―),女,汉族,湖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 近几年网络流行词语“雷人”的出现和高频率使用,引起了我们对这类词语法特征的思考,通过分析,本文把它归纳为“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本文主要探讨这类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及形成机制,共性条件包括去词汇化的内部语义特征,“单音节动词性成分”和“人”的高频率紧邻出现,使动意义的凸显和不带宾语四个方面。同时,这类形容词词汇化的内部发展历程与机制又存在着个性差异。而且,它们词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雷人”

  一、语法特征

  现在学界公认的词类划分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这类形容词有着和一般形容词基本相似的语法特征:

  1.做谓语时一般不能带宾语。如:

  这件事很感人。――*这件事很感人大家。

  2.一般都能用副词“不”很“很”修饰。如:

  水葫芦有很惊人的繁殖能力。

  一个弱女子,如此铮铮铁骨地立在舞台上岂能不感人?

  3.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和补语。

  全省文学创作呈现出喜人的繁荣局面。

  这一天,阳光明媚,煦风醉人。

  但是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这类形容词也有自己的某些语法特点。

  二、“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与机制

  孙常叙指出:“造词的语言因素是已有词汇和语法结构”。在这类述宾型形容词中,名词语素受到动词语素的支配,它们之间是动宾关系。动宾关系就是这类形容词的造词理据和方法。但是这类形容词出现的根本原因及过程仍值得讨论。

  1、词汇化过程中的共性

  词汇化是指“一个短语或有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的过程。这里形容词也经历了从动宾短语到词的过程,只不过发展比较缓慢,到目前为止,数量还不是很多。即使如此,它们的内部发展还是存在着词汇化历程的相似与差异。

  名词“人”是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定性和能产性,它的构词能力强,以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新词易于为人们接受。“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与“人”的高频率紧邻出现,与“人”的意义密不可分。例如:

  A.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寄杨五桂州谭》)

  B.小人无奈,烦人将我姐姐掩埋了。(清《七侠五义》)

  C.想见当时被管叔做出这事来,骚动许多百姓,想见也怕人。(《朱子语类》)

  在上述三例中,“宜人”“烦人”“怕人”都还是短语。A指与动物相对应的“人类”;B指与自己对应的“别人”;C泛指包括自己与他人的所有人、一般人。“人”的意义范围广大,作为“施事――动作――受事”语法结构中的受事,“人”紧邻动词出现的可能性大、频率高。

  2、“单音节动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这类形容词在词汇化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

  “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与“人”最早连用的是“宜人”,出现在《诗・大雅・假乐》中:。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这里的“人”是指“做官的人”,“宜人”是指“使做官的人适其位”。此时,它还不是一个固定的词。后来,“宜”有了“适合、应当”等义。而“宜人”出现“合人心意、使人满意舒畅”义则是在唐代杜甫的诗《有客》中。此后,“宜人”的用法便逐渐稳定下来了。

  与“宜人”不同的是,“惊”与“人”自共现以后,便一直以稳定的结合形式发展着。其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喻老》中,充当谓。与“惊人”有差异的还有一种形式:“惊+人+其他”,出现在王充的《论衡》中。这是“惊人”正处于词汇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在五代之后,“惊人”还逐渐出现在定语的位置(《祖堂集》)。与“惊人”词汇化路径相似的还有“动人”、“感人”等。两者都首先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伴随着“动人心之悲”、“感人善心”之类的形式,它们具有现在典型句法特征则是在东汉、六朝以后。

  以上分析到得“惊人”、“动人”、“感人”在“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中属于成词最早的一组,它们都是V+N式述宾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其中的单音节动词性成分都是独用语素,在句子中表现出使动用法。

  唐宋时期是这类形容词出现的又一高潮时期,如:烦人、醉人等,其词汇化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唐宋是我国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诗人词人们力图在诗词中出新出奇,因此通过词义扩张产生新义的现象并不罕见。“醉人”、“恼人”等都是在诗词中产生并发展的。

  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发现“单音节动词性成分”和“人”由在句子共现移至句尾,且“人”之后再无其他任何句法成分。可以说,这种句法位置上的变化即是这一类形容词词汇完成的一种标志。

  三、“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结构词汇化的发展

  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结构都有上述词汇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更多强调的是主观感受,表示“人”对这一感受的性质判断。例如“腻人”等。

  四、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探讨了“单音节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词汇化的过程和机制,它们的出现、发展和形成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随着近代网络新词的大量产生,像“雷人”这样的词,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简介:宋慈(1992―),女,汉族,湖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相关文章

  • 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
  • 本教案共分六章: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 文字:第四章 词汇(重点): 第五章 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 修辞.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 ...查看


  •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_朱亚军
  • 2001年4月第2期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Apr. , 2001N o. 2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 朱亚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400信箱, 上海200083) [关键词]词缀; 性质; 分类 [摘 要]词缀是汉语语言学界颇有 ...查看


  • [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 <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李智 李向东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 本文以<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 ...查看


  • 现代汉语同音词研究
  • 几十年来,不少学者研究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若干统计资料. 但总的来说,统计的资料还不够丰富,统计的范围也不够广泛. 为了给这项研究工作提供有关数据,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对象,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同音词进行了详尽的统计 ...查看


  • 现代汉语1 1
  • 第一章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 ...查看


  • 现代汉语2练习题
  • 现代汉语(2)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方言词 句子 句型 句类 外来词 存现句 同义词 同音词 合成词 词 词的兼类 词组 词类活用 单纯词 实词 复句 独立成分 语法体系 语法学体系 语素 描写语法学 基本义 虚词 二.填空题 在语法研究中 ...查看


  • 一道设计失败的研讨与练习题
  •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选取的是明代袁宏道的散文<满井游记>,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共设计了三项内容,其中的第三题是一道"探究性学习"的题目,编者在导语中简要说 ...查看


  • 四种现代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
  • 四种<现代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 董文菲1 摘要:对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邢福义<现代汉语>.骆小所<现 代汉语引论>.胡裕树主编的增订本(1983年)四个版本的教材,从指导思想 ...查看


  • 现代汉语第一章
  • 1 2 第一节 语音面面观 ·一.语音的性质 ·二.语音的分析与记音 3 一.语音的性质 ·问 题: ·语音有哪些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在语言中有什么表现或作用? ·发音器官包括哪几部分? 4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性质 ·物理属性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