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专家详解红头文件式审批

行政许可与非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严格来讲,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简单来说,按照《行政许可法》设定的行政审批,则为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也就是说,这种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审批,就属于非行政许可审批。

国务院部门审批事项 非行政许可约占三成

今年3月,国务院审改办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涵盖60个相关部门,1235项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非行政许可事项369项,约占三成。

不难看出,非行政许可审批在目前行政审批制度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4月2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 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将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 类别。

《通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红头文件”式审批影响政府效能和市场活力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主要源于《行政许可法》为其保留的一席之地。《行政许可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 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而在《行政许可法》公布实施后,根据当时有效管理的需要,国务院于2004年决定保留部分属 于政府内部管理事务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太刚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图是规范作为外部行政行为的行政许可,而所谓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属于行政系统的内部管理活动,不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一定意义上看,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也是为了方便部门管理,但客观上逃避了设定行政许可的严格规范。”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认为。

实际上,非行政许可审批通常被认为是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红头文件”所规定的审批事项,而这一直以来也是政府行政权力的“灰色地带”。在非行政许可 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政府非行政许可审批权的制约监督薄弱,导致权力寻租空间较大,也容易形成腐败滋生的土壤。

专家指出,过多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政府“管得太多”,增加了政府负担,降低了政府的效能;另一方面又给公民个人和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社会和市场运转的效率,同时还限制了市场的活力,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

由此可见,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势在必行。

清理后将进一步实现政府“权力瘦身”

“《通知》的一大亮点,在于清理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一些部门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大超过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一定意 义上意味着,非规范的行政审批权限设定超过了规范的行政权限设定,偏离职权法定的轨道,增加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宋世明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 规范行政审批权限的设定和实施,不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有效监督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事实上,已有地方开始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月17日,天津市通过的2014年版《天津市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就废止了5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通过取消这些事项,既克服了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的“越位”问题,又方便了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此次清理是行政审批改革的延续和推进。其出发点就是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政府权力规范运行。”刘太刚说。

专家表示,可以预见,在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后,将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功能优化,提高政府效能。同时,这也有助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遏制地 方“跑部钱进”等不正之风。同时,通过清理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力瘦身”,也将为地方政府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作出表率,有助于地方各级政府推进依法 行政的进程。

“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将一去不返

细读《通知》,可以发现,本次清理对象分别针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坚决调整。

“从《通知》要求看,两种类别的清理中,因工作需要而保留或调整的程序及标准是有很大区别的。”宋世明说。对于面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 可审批事项除了取消外,若确有工作需要的可以依法履行新设行政许可的程序,但前提条件是符合《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事项,并要按照《行政 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39号)的规定进行设定。对于面向地方政府等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若要保留,则 “实施部门要在一年内送交国务院审改办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统一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并没有如前者的法律法规门槛。 从目前情况看,国务院有些部门已经完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如文化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等部门的非行政审批事项皆为零,但有的部门非行政审批事 项比例仍然较大。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例,其行政审批事项共有8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高达80项,这就为清理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 度。 “国务院各部门是清理的主体,这是一场典型的自我革命,难度可想而知。相信以此为契机,在国务院的强力督促下,今后再想通过发‘红头文件’搞审批,行不通了。”宋世明充满期待。

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欢迎访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课前免费专业测评

【免费课堂】【题库解析】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行政许可与非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严格来讲,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简单来说,按照《行政许可法》设定的行政审批,则为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也就是说,这种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审批,就属于非行政许可审批。

国务院部门审批事项 非行政许可约占三成

今年3月,国务院审改办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涵盖60个相关部门,1235项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非行政许可事项369项,约占三成。

不难看出,非行政许可审批在目前行政审批制度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4月2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 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将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 类别。

《通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红头文件”式审批影响政府效能和市场活力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主要源于《行政许可法》为其保留的一席之地。《行政许可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 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而在《行政许可法》公布实施后,根据当时有效管理的需要,国务院于2004年决定保留部分属 于政府内部管理事务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太刚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图是规范作为外部行政行为的行政许可,而所谓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属于行政系统的内部管理活动,不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一定意义上看,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也是为了方便部门管理,但客观上逃避了设定行政许可的严格规范。”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认为。

实际上,非行政许可审批通常被认为是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红头文件”所规定的审批事项,而这一直以来也是政府行政权力的“灰色地带”。在非行政许可 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政府非行政许可审批权的制约监督薄弱,导致权力寻租空间较大,也容易形成腐败滋生的土壤。

专家指出,过多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政府“管得太多”,增加了政府负担,降低了政府的效能;另一方面又给公民个人和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社会和市场运转的效率,同时还限制了市场的活力,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

由此可见,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势在必行。

清理后将进一步实现政府“权力瘦身”

“《通知》的一大亮点,在于清理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一些部门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大超过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一定意 义上意味着,非规范的行政审批权限设定超过了规范的行政权限设定,偏离职权法定的轨道,增加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宋世明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 规范行政审批权限的设定和实施,不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有效监督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事实上,已有地方开始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月17日,天津市通过的2014年版《天津市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就废止了5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通过取消这些事项,既克服了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的“越位”问题,又方便了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此次清理是行政审批改革的延续和推进。其出发点就是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政府权力规范运行。”刘太刚说。

专家表示,可以预见,在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后,将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功能优化,提高政府效能。同时,这也有助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遏制地 方“跑部钱进”等不正之风。同时,通过清理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力瘦身”,也将为地方政府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作出表率,有助于地方各级政府推进依法 行政的进程。

“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将一去不返

细读《通知》,可以发现,本次清理对象分别针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坚决调整。

“从《通知》要求看,两种类别的清理中,因工作需要而保留或调整的程序及标准是有很大区别的。”宋世明说。对于面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 可审批事项除了取消外,若确有工作需要的可以依法履行新设行政许可的程序,但前提条件是符合《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事项,并要按照《行政 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39号)的规定进行设定。对于面向地方政府等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若要保留,则 “实施部门要在一年内送交国务院审改办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统一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并没有如前者的法律法规门槛。 从目前情况看,国务院有些部门已经完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如文化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等部门的非行政审批事项皆为零,但有的部门非行政审批事 项比例仍然较大。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例,其行政审批事项共有8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高达80项,这就为清理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 度。 “国务院各部门是清理的主体,这是一场典型的自我革命,难度可想而知。相信以此为契机,在国务院的强力督促下,今后再想通过发‘红头文件’搞审批,行不通了。”宋世明充满期待。

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欢迎访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课前免费专业测评

【免费课堂】【题库解析】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相关文章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详解(史上最全)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详解 一.工程建设前期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 (二)可行性研究 (三)立项 二.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一)报建 (二)委托规划.设计 (三)获取土地使用权 (四)拆迁.安臵 (五)工程发包与承包 三.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一)工 ...查看


  • 每日环球时事评论?2011-11-13
  • 每日环球时事评论 2011 (2011-11-14 00:07:34) 转载 分类: 每日环球评论 这两日本博主有点忙,所以每日时事评论发布出了点问题,再则这两日变局不是很明显,依旧围绕利益分配在相互之间的博弈和谈判,后期可能对重点问题,单 ...查看


  • 工程项目建设行政手续流程详解
  • 工程项目建设行政手续流程详解 第一部分:整体流程概述 我总结为四个阶段,依次按序办理,漏办.少办将严重影响后续手续. 一.工程建设前期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 (二)可行性研究 (三)立项 二.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一)报建 (二)委托规划.设 ...查看


  • 广州外资公司办理流程详解
  • 广州外资公司办理流程详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就,近十几年来吸引外资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近期随着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召开,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 ...查看


  • 2017年上海帮忙申请工商注册最新流程详解
  • 2017年上海帮忙申请工商注册最新流程详解 在上海申请工商注册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对注册资金有什么要求需要跑哪些部门,在整个申请流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鸿岳为您一一解答. 一.上海工商注册所需资料 1.查名阶段需要提交材料: A.各投资人的身 ...查看


  •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北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搬通州今年出方案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北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搬通州今年出方案 以建设城市副中心为契机,本市将在通州区开展公共服务类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试点,近期国务院将正式批复试点方案.这是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昨日在全 市机构编制工作会上透露 ...查看


  • 2013年时事热点:两部重要党内法规发布
  • 2013年时事热点:两部重要党内法规发布http://songyuan.offcn.com/html/2013/07/1966.html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辅导课程 [导语]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2014年国家公 ...查看


  • 第一步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流程详解
  • 第一步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流程详解 开发公司的设立 房地产开发公司设立阶段的法律程序 一.内资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的设立 1.公司设立准备 2.申请资质等级审批 3.申请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4.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5.办理税务登记 二.外资房地 ...查看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详解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概述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建设工程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