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进期思想动态

大学生思想动态 心中的那盏灯

当你在黑夜里前行时,灯是寻找光明的钥匙,是充满希望的源泉;当你处在困境,感到无计可施时,坦然面对与坚定的信念是你走出困境,豁然开朗的明灯,让你温馨,在寒冷中得到呵护;当你处在安宁平静的日子里,那居安思危的想法便是带你通向安详和谐的明灯,让你远离祸乱;当你„„

生活因有灯而充满光明,岁月因时间的推移而历经沧桑,豪气冲天的凌云壮志源于生活的坎坷,精彩的世界来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因自己要展翅高飞的愿望而充满无限激情,大海汹涌澎湃的身姿因其不甘示弱的本性而具有特色,世间万物需要灯。

孔孟点燃了儒家学说之灯,使中国礼学存神过化,立万世之师;岳飞点燃了精忠报国之灯,其雄心壮志敢上青天,一片丹心可照日月;文天祥点燃了正义爱国之灯,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做人需要一盏明灯,需要它用自己的光芒引导你走上光明大道,康庄之路,远离人世许许多多的悲哀与不幸,摆脱黑暗的阴影。人的行为也需要一盏明灯,需要用它的光芒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区分美与丑,正与邪,善与恶„„

灯出光明,无光则暗,光明是正义的化身,黑暗是邪恶的阴影,永远亮着心中的那盏灯吧,那么正气将永远压住邪恶,世上不和谐的因素将逐渐消失,世上的不公平将会慢慢淡化;永远亮着心中的那盏灯吧,让世界充满温暖,充满关怀,充满爱!

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和分析 发布时间:2006-10-29 09:11:08 发布人:中国绿岛大学生创业网 新闻来源:

【内容提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对于就业、学习、感情及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如何改变现存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促使大学生们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思想 道德 素质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行为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了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们根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了调查问卷,对南京某高校5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思想动态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施测率为84%。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特点及分析

在420份有效问卷中,在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中,61%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23%的学生持乐观态度,16%的学生感觉无所谓。对于“毕业后的打算”,57%的学生选择考研,25%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12%的学生选择转职做其它事情,6%的学生选择出国。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普遍不乐观,普遍感觉到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们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学生自身实力之间的反差使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害怕面对现实。

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数学生表现得信心不足。这是因为他们普遍缺乏工作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是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就是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大学生们在面对就业时的信心不足和竞争力的缺乏,加剧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矛盾冲突,这种理想自我定位与现实自我对抗的矛盾冲突使大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加剧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然而,面对在择业心理中的这些矛盾冲突,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这些都是消极心态,这些矛盾冲突既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而且积极方面是本质,是主流。这些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此加强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

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分析。

在这份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当前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例如,“在听见国歌时”,48%的学生认为虽然自己想肃立,但看到别人都没有那样做,也就不想与众不同了,36%的学生选择“肃立”,16%的学生选择“做自己的事”。对于发展学生党员的看法,有41%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30%的学生认为“入党的程序太烦,只要自己要求上进就行了”,9%的学生认为“入党有很多限制,因而不想入党”。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或孕妇时,有78%的学生选择“让座”,18%的学生选择“看情况,人太多太挤就不让”,5%的学生选择“不会让座”。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有64%的学生选择会关掉教室的电灯和电扇,而有36%的学生选择不会。

由以上一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欠缺和薄弱环节。有部分学生的意志不坚定,存在着一种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

少数学生素质较差,这部分学生仍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重点。我们的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归时期,体制不健全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还难以消除,经济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带来的多元化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而此时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与成熟的思维方式,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接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潮流”、“风尚”,然而并非所有的“潮流”、“风尚”都是健康积极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以名利为中心”的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如在上述调查问卷中那些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为老人和孕妇让座的学生,那些最后离开教室而不愿或忘记关灯的学生,把入党作为一种获得利益的手段的学生,那些听到国歌而无动于衷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都受到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建立了不健康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虽然这只是其中极小部分的学生,但这的确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遗憾,也显示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有其固有的科学规律,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性,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品质,促进每个学生主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在道德知道的传授中未能脱离“灌输”的老框框,这种灌输忽视了新时代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的根本症结。

承认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区别对待。孔子认为在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就是说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必须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因而其品德养成过程也必然会呈现千姿百态。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差异,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受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改革的要求。

三、当前大学生对个人、集体、他人关系的态度越来越现实,但部分学生缺乏成熟、健康的恋爱观。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多少学生已不再认为人际关系仅仅是纯粹的感情因素,有68%的学生认为里面既有感情因素,也有利益因素,。17%的学生认为是纯粹的利益因素,15%的学生认为是纯粹的感情因素。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71%的学生认为集体优于各人,21%的学生认为个人优于集体,但会在个人利益基础上考虑集体,8%的学生认为个人第一。当别人遇到困难是,46%的学生“想主动帮助却不好意思提出”,14%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4%的学生愿意帮助。在对于爱情的看法中,4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找一份真爱”,25%的学生是因为“空虚无聊才恋爱”,25%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人这样所以自己也恋爱了”,8%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一起了”。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较强,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存在漠视集体的不健康心态。

这是由于近年来高校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德育实效上下了工夫。各高校都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使大学生们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生们以他们特有的敏锐关心着自己的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体现了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性的进步。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一小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漠视集体的不健康心态,事事以我为先,唯我独尊。这些不健康的心态在他们进入社会后有可能给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特别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状态,不能视之不见,放任自流,要认真研究他们的身心特征,客观地反省引起他们种种不健康心态的原因,加强正面引导,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以个人发展为基础,兼顾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理念。

大部分学生有乐于助人的心理,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主动,而有的羞于表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物质化、利益化,这使得身处纯净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的人际观也变得越来越实际。在不否定自我利益的基础上以感情为重,以感

情为基础,在不伤害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在如今发达的物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合理的。

当前大学生整体仍缺乏成熟正确的爱情观。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半数不到的学生在对待爱情时是认真的,甚至有25%的学生仅仅是抱着消遣的心态进行所谓的“爱情”,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大学生们的恋爱观还不成熟或不正确。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这方面要加强引导,促使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建立健康积极的恋爱观。

总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思想健康的。比起以往的同龄人,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理智、观念更加开放、心态更加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以往封闭式、灌输式的和无条件遵从性的教育已经逐步被开放、互动的和贴近生活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代替。着眼于学生主体和个体、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正日渐被全国各高校采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及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思想,不关心政治、漠视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误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许多需要改进而后加强的地方,有许多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仍做得不成熟、不完善。在有些方面仍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而不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事实上,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直面现代化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重视研究教育主体,正视道德冲突,侧重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们辨别是非,帮助他们学会理智地判断、选择和自处,理智地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现实问题,使他们成为志向远大、勇于迎接挑战、能够经受任何风浪考验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

大学生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群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名词、多少人羡慕他们。在人们的眼里他们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谈起天文地理头头是道。他们中大多数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说话有礼貌,做事认真,他们是家里的骄子、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顺心,没有受到任何挫折,加之这几年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放松,社会不良风气的影

响,给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以及绝大多数在校的大学生在思想及行动上不同程度上有所影响。

在校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和学生多方位的接触及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大学生在人生目标思想品德,学习目的,生活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上课认真听讲的越来越少,旷课,迟到,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作业不交,迟交的现象时有发生。课余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懂就问的同学不断减少,打牌上网,谈朋友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在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存在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能混就混不求分高只求及格。另有少数同学认为我每年交那么多的学费还怕你不给我发毕业证,认为这个文凭就是用钱买的不是学出来的。

等,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现大学生在不断增加,基本上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学上,相对的来说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的都上了大学。对于那些学习较成绩差的学生来讲他们上课就有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所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就出现了旷课,上课睡觉等现象。

2、有的同学在入校前成绩较好,进入大学后认为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一落千丈,另外受到周围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就理所当然的混下去。

3、分学生是受家长的安排而进入某一所学校的某一个专业,那些专业是家长认为较好的,而学生本人都对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于是造成在学习方面积极性提不起来。

4、 所学的专业没有清楚的认识,对本专业学习后不知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定位及今后的发展均不知向何方面发展,所以过一天算一天。

二.在当代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私、虚荣心强、生活上大手大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家里父母亲过着怎样的艰苦生活我不管,我要花的一分钱不能少给,如果不给我就不去上课,他们一味追求“讲味口”谈“档次”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有对衣服、鞋子、手机的追求都注重什么牌子,价格,以及新生产销售的产品。“口味”“档次”主要表现在平时的吃喝方面,有极少数的学生把“口味”“档次”看作是一种身份地位高的象征。这与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手机占有率高就是这个原因。有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有些是为了表现自己,还有的同学是为了找到心理平衡,因为大家都有就自己没有感到很没面子,认为自己的条件并不比别人差。

还有一种是现在年轻人很会善待自己,一是喜欢过节,二是年年给自己过生日。如元旦、圣诞、情人节等都要过,而且过的潇洒、大方,甚至超过本人的生活费的承受力,于是便产生了借钱及找理由向家里要钱等,其实这方面的开销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适量,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产生原因主要是以下二点:

1、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现在一切都是向钱看,并不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过日子,如果你穿的不好,人家看不起,你学习不好到无所谓,特

别是奥运健儿在赛场的拼搏精神他们不感兴趣,别人的将牌值多少钱很感兴趣。

2、家庭的溺爱也占了很重要的比例,不管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里的学生。家里认为他们是大学生了,为家里争了面子,脸上很光彩,所以宁愿自己受苦受累,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养成了孩子们大手大脚的习惯。

三、当今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没有明确的认识。更可怕的是即使有了充分的认识也不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加以改变,他们依赖性太强,好象一切好的机

大学生思想动态 心中的那盏灯

当你在黑夜里前行时,灯是寻找光明的钥匙,是充满希望的源泉;当你处在困境,感到无计可施时,坦然面对与坚定的信念是你走出困境,豁然开朗的明灯,让你温馨,在寒冷中得到呵护;当你处在安宁平静的日子里,那居安思危的想法便是带你通向安详和谐的明灯,让你远离祸乱;当你„„

生活因有灯而充满光明,岁月因时间的推移而历经沧桑,豪气冲天的凌云壮志源于生活的坎坷,精彩的世界来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因自己要展翅高飞的愿望而充满无限激情,大海汹涌澎湃的身姿因其不甘示弱的本性而具有特色,世间万物需要灯。

孔孟点燃了儒家学说之灯,使中国礼学存神过化,立万世之师;岳飞点燃了精忠报国之灯,其雄心壮志敢上青天,一片丹心可照日月;文天祥点燃了正义爱国之灯,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做人需要一盏明灯,需要它用自己的光芒引导你走上光明大道,康庄之路,远离人世许许多多的悲哀与不幸,摆脱黑暗的阴影。人的行为也需要一盏明灯,需要用它的光芒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区分美与丑,正与邪,善与恶„„

灯出光明,无光则暗,光明是正义的化身,黑暗是邪恶的阴影,永远亮着心中的那盏灯吧,那么正气将永远压住邪恶,世上不和谐的因素将逐渐消失,世上的不公平将会慢慢淡化;永远亮着心中的那盏灯吧,让世界充满温暖,充满关怀,充满爱!

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和分析 发布时间:2006-10-29 09:11:08 发布人:中国绿岛大学生创业网 新闻来源:

【内容提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对于就业、学习、感情及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如何改变现存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促使大学生们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思想 道德 素质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行为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了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们根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了调查问卷,对南京某高校5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思想动态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施测率为84%。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特点及分析

在420份有效问卷中,在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中,61%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23%的学生持乐观态度,16%的学生感觉无所谓。对于“毕业后的打算”,57%的学生选择考研,25%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12%的学生选择转职做其它事情,6%的学生选择出国。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普遍不乐观,普遍感觉到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们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学生自身实力之间的反差使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害怕面对现实。

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数学生表现得信心不足。这是因为他们普遍缺乏工作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是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就是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大学生们在面对就业时的信心不足和竞争力的缺乏,加剧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矛盾冲突,这种理想自我定位与现实自我对抗的矛盾冲突使大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加剧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然而,面对在择业心理中的这些矛盾冲突,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这些都是消极心态,这些矛盾冲突既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而且积极方面是本质,是主流。这些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此加强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

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分析。

在这份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当前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例如,“在听见国歌时”,48%的学生认为虽然自己想肃立,但看到别人都没有那样做,也就不想与众不同了,36%的学生选择“肃立”,16%的学生选择“做自己的事”。对于发展学生党员的看法,有41%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30%的学生认为“入党的程序太烦,只要自己要求上进就行了”,9%的学生认为“入党有很多限制,因而不想入党”。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或孕妇时,有78%的学生选择“让座”,18%的学生选择“看情况,人太多太挤就不让”,5%的学生选择“不会让座”。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有64%的学生选择会关掉教室的电灯和电扇,而有36%的学生选择不会。

由以上一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欠缺和薄弱环节。有部分学生的意志不坚定,存在着一种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

少数学生素质较差,这部分学生仍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重点。我们的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归时期,体制不健全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还难以消除,经济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带来的多元化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而此时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与成熟的思维方式,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接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潮流”、“风尚”,然而并非所有的“潮流”、“风尚”都是健康积极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以名利为中心”的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如在上述调查问卷中那些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为老人和孕妇让座的学生,那些最后离开教室而不愿或忘记关灯的学生,把入党作为一种获得利益的手段的学生,那些听到国歌而无动于衷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都受到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建立了不健康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虽然这只是其中极小部分的学生,但这的确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遗憾,也显示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有其固有的科学规律,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性,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品质,促进每个学生主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在道德知道的传授中未能脱离“灌输”的老框框,这种灌输忽视了新时代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的根本症结。

承认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区别对待。孔子认为在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就是说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必须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因而其品德养成过程也必然会呈现千姿百态。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差异,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受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改革的要求。

三、当前大学生对个人、集体、他人关系的态度越来越现实,但部分学生缺乏成熟、健康的恋爱观。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多少学生已不再认为人际关系仅仅是纯粹的感情因素,有68%的学生认为里面既有感情因素,也有利益因素,。17%的学生认为是纯粹的利益因素,15%的学生认为是纯粹的感情因素。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71%的学生认为集体优于各人,21%的学生认为个人优于集体,但会在个人利益基础上考虑集体,8%的学生认为个人第一。当别人遇到困难是,46%的学生“想主动帮助却不好意思提出”,14%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4%的学生愿意帮助。在对于爱情的看法中,4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找一份真爱”,25%的学生是因为“空虚无聊才恋爱”,25%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人这样所以自己也恋爱了”,8%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一起了”。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较强,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存在漠视集体的不健康心态。

这是由于近年来高校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德育实效上下了工夫。各高校都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使大学生们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生们以他们特有的敏锐关心着自己的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体现了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性的进步。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一小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漠视集体的不健康心态,事事以我为先,唯我独尊。这些不健康的心态在他们进入社会后有可能给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特别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状态,不能视之不见,放任自流,要认真研究他们的身心特征,客观地反省引起他们种种不健康心态的原因,加强正面引导,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以个人发展为基础,兼顾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理念。

大部分学生有乐于助人的心理,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主动,而有的羞于表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物质化、利益化,这使得身处纯净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的人际观也变得越来越实际。在不否定自我利益的基础上以感情为重,以感

情为基础,在不伤害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在如今发达的物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合理的。

当前大学生整体仍缺乏成熟正确的爱情观。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半数不到的学生在对待爱情时是认真的,甚至有25%的学生仅仅是抱着消遣的心态进行所谓的“爱情”,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大学生们的恋爱观还不成熟或不正确。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这方面要加强引导,促使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建立健康积极的恋爱观。

总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思想健康的。比起以往的同龄人,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理智、观念更加开放、心态更加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以往封闭式、灌输式的和无条件遵从性的教育已经逐步被开放、互动的和贴近生活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代替。着眼于学生主体和个体、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正日渐被全国各高校采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及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思想,不关心政治、漠视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误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许多需要改进而后加强的地方,有许多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仍做得不成熟、不完善。在有些方面仍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而不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事实上,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直面现代化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重视研究教育主体,正视道德冲突,侧重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们辨别是非,帮助他们学会理智地判断、选择和自处,理智地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现实问题,使他们成为志向远大、勇于迎接挑战、能够经受任何风浪考验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

大学生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群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名词、多少人羡慕他们。在人们的眼里他们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谈起天文地理头头是道。他们中大多数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说话有礼貌,做事认真,他们是家里的骄子、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顺心,没有受到任何挫折,加之这几年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放松,社会不良风气的影

响,给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以及绝大多数在校的大学生在思想及行动上不同程度上有所影响。

在校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和学生多方位的接触及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大学生在人生目标思想品德,学习目的,生活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上课认真听讲的越来越少,旷课,迟到,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作业不交,迟交的现象时有发生。课余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懂就问的同学不断减少,打牌上网,谈朋友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在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存在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能混就混不求分高只求及格。另有少数同学认为我每年交那么多的学费还怕你不给我发毕业证,认为这个文凭就是用钱买的不是学出来的。

等,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现大学生在不断增加,基本上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学上,相对的来说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的都上了大学。对于那些学习较成绩差的学生来讲他们上课就有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所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就出现了旷课,上课睡觉等现象。

2、有的同学在入校前成绩较好,进入大学后认为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一落千丈,另外受到周围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就理所当然的混下去。

3、分学生是受家长的安排而进入某一所学校的某一个专业,那些专业是家长认为较好的,而学生本人都对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于是造成在学习方面积极性提不起来。

4、 所学的专业没有清楚的认识,对本专业学习后不知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定位及今后的发展均不知向何方面发展,所以过一天算一天。

二.在当代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私、虚荣心强、生活上大手大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家里父母亲过着怎样的艰苦生活我不管,我要花的一分钱不能少给,如果不给我就不去上课,他们一味追求“讲味口”谈“档次”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有对衣服、鞋子、手机的追求都注重什么牌子,价格,以及新生产销售的产品。“口味”“档次”主要表现在平时的吃喝方面,有极少数的学生把“口味”“档次”看作是一种身份地位高的象征。这与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手机占有率高就是这个原因。有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有些是为了表现自己,还有的同学是为了找到心理平衡,因为大家都有就自己没有感到很没面子,认为自己的条件并不比别人差。

还有一种是现在年轻人很会善待自己,一是喜欢过节,二是年年给自己过生日。如元旦、圣诞、情人节等都要过,而且过的潇洒、大方,甚至超过本人的生活费的承受力,于是便产生了借钱及找理由向家里要钱等,其实这方面的开销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适量,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产生原因主要是以下二点:

1、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现在一切都是向钱看,并不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过日子,如果你穿的不好,人家看不起,你学习不好到无所谓,特

别是奥运健儿在赛场的拼搏精神他们不感兴趣,别人的将牌值多少钱很感兴趣。

2、家庭的溺爱也占了很重要的比例,不管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里的学生。家里认为他们是大学生了,为家里争了面子,脸上很光彩,所以宁愿自己受苦受累,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养成了孩子们大手大脚的习惯。

三、当今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没有明确的认识。更可怕的是即使有了充分的认识也不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加以改变,他们依赖性太强,好象一切好的机


相关文章

  • 新学期学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工作计划
  • 新学期学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工作计划 学期刚开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寒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做好本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和改进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查看


  • 师生思想动态汇报
  • 2014年春季开学师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 新年伊始,法务速录班学生们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同学们告别寒假生活顺利返回 学校,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也为了及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把 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 ...查看


  • 大学生班级思想动态汇报2
  • 大学生班级思想动态汇报 新学的一个学期开始了,为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我们班委在学校的带领下,在各个部门领导的指引下,在师生的配合下,我院学生工作良好的完成了,同学们均能积极的展示自己,不管是在学 ...查看


  • 学生返校思想动态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3年新生返校思想动态 新学期伊始,2012年的寒假结束了,同学们纷纷顺利返校,开始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中,校园处处呈现出新学期新气象.为了及时地了解同学们的假期生活状况,掌握同学们思想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搞 ...查看


  • 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报告
  • 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报告 新学期伊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系学生寒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和学风状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同时收集对我系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相关意见,我系开展了一次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从反馈的总体情况来看,我系绝大多数学生 ...查看


  • 六四班级学生思想动态报告
  • "六四"重要时期学生思想动态报告 "六四"重要期间,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班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本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我班开展了一次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从总体情况上来看,学生返校后思想动态较为稳定,显示出 ...查看


  • 学院新学期大学生思想动态
  • 学院新学期大学生思想动态 调研报告 根据团市委要求,为及时准确掌握我市高校学生返校后思想团动态,更好地发挥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学生.建设和谐校园方面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工作,我院在学院三个系部58个班级中以问卷形式对学生思想动 ...查看


  • 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 1 力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新学期伊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院学生寒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和学风状况,调查新学期我校学生对国内外局势的关注程度,对学校的各项建设的意见建议以及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对自身发展的良好规划,力学学院学生工作部在全 ...查看


  • ×学院暑假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26
  • ×学院2011年学生暑假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新学期伊始,×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为及时了解学院学生暑假及返校后的思想动态,掌握大一新生入校适应情况,全面分析与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同学们成长成才创造更为良 ...查看


  • 新学期新面貌--团员返校思想动态
  • 新学期 新面貌 --团员返校思想动态 新学期的到来,又是一次自我完善的开端.我院为了及时掌握寒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了解团员学生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生返校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召开团委学生干部座谈会.深入学生宿舍进行访谈.召开学院年级大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