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行业研究报告20160920

旅行社业行业研究报告

都逸凡

1、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L72商务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引》(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L72商务服务业”中的“L727旅行社及相关服务”。

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L72商务服务业”中的“L727旅行社及相关服务”。

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13 非日常消费品”大类下的“1312 消费者服务”中的“131210 酒店、餐馆与休闲”下的“13121010 酒店、度假村与豪华游轮”。根据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公司所处细分行业是旅游业,属于旅游业中的旅行社业。

2、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旅游行业,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对旅行社进行监督和管理。作为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地方旅游工作;制定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

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体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等进行调研,向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向业务主管部门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向会员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并协助贯彻执行;组织会员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遵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现有的产业政策均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发展旅游行业的战略思路,这对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行业发展概况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把“餐饮、酒店、交通、游览、购物、文娱”六大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一条龙式”的综合型服务。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就业等功能,推动和刺激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世界旅游组织(UNWTO)则把旅游业定义为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商品的行业。旅游业以直面服务、产销合一为其主要行业特征。涉及的子行业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旅游景区等。其中,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子行业之一,在旅游产业体系中扮演着直接供应商,旅行社、旅游中间商和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务的角色,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将构成世界经济的主体,其中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

2000-2015年GDP第三产业及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Wind

与整个第三产业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2000

总收入为0.45万亿元,同比增速12.9%,到2015年底行业总收入已经达到4万亿元,同比增速12%(基数导致略低,2014增速达26.55%);2000-2015年间,收入增长了760%,年均复合增速15.42%。将GDP第三产业同比与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做比较,可以看到旅游业受到短期事件的影响更大(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Beta值较高,但从趋势线比较及排除短期变动的分析来看,产业发展的当前阶段,旅游行业增速整体看明显较优。

2000-2015我国国内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 Wind,国家旅游局

2000-2015我国国际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Wind ,国家旅游局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根据全国旅游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在建旅游项目8935个,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17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8%。国家旅游局方面表示,总体上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旅游景区、旅游村镇等成为投资热点。数据显示,一季度民营企业实际完成投资746.44亿元,占比高达63.5%。乡村旅游项目实际投资302.46亿元,占所有业态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的8.3%。民间资本活跃、旅游新业态投资成亮点也是全国旅游投资一季度呈现的两大特点。2015年,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依然总体景气平稳上扬,对GDP的综合贡献占比超过10%。

宏观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驱动力正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

变;对外方面,中韩旅游年、中美旅游年和中印旅游年的开启,“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旅游年的启动,各国相继推出的签证便利化政策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国内方面,大众旅游需求、带薪休假制度不断落实、交通网络的完善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的国家战略;全国31个省市区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中24个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2)细分行业—游学产业的现状

目前很多旅游行业的产品其实都可以划到游学产品这一大类,它广泛包含了国际游学、异地学习、课外社会实践、户外活动、营地教育、亲子体验、研学/修学旅行等细分领域,主要是面对全体适龄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和高管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属于教育和旅游的交叉范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游学活动大致可归为两类,在学期内进行的游学活动为研学旅行,在学期外进行的游学活动为夏冬令营。国家对于游学产业也加大了支持力度,2013年分两批在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底试点地区约574所学校、60多万名学生参加。

数据来源:Wind

游学产业也有其特殊性:游学项目的实施期间很有限,频次较低,基本上每

个项目一年只实施一次,最多两次;其次,游学项目产品的单价较高,批发业务

类产品单价在1,800元左右,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000元左右,海外游学项目单价更高,会达到1万以上,单价的特点也对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接受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整个游学产业,产品基本都是非标准化的,同时公司所能够获得的来自客户和消费者的评价都是比较主观的,评价标准难以量化;同时,决定购买产品的决策者和实际的使用者也是分离的,公司的产品针对的是青少年群体的体验,项目活动和服务都是围绕他们而打造,而这些产品实际的付款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这也会造成对于项目评价方面的一些偏差。

就目前而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休闲型消费兴起,教育和旅游市场的火爆已证实了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而游学需求也日益旺盛,以赴美游学为例,10-15年人次CAGR(年复合增长率)166%。15 年市场规模111 亿,境外游学占比95%,按照中性预测,预计2020 年总规模达到956 亿,5 年CAGR(年复合增长率)54%。目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政府利好政策频出,各类公司也加大对渠道商资源整合力度和课程研发投入。

2、 2015 年游学人次41万,而目前城镇K12阶段(指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12年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约有1.1 亿,渗透率仅0.2%,数量上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巨大。国家逐步推进研学旅行试点范围,加速需求释放。目前试点地区8 个省市和实验区10个城市。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中介、专业游学机构等纷纷入场,跑马圈地。

3、目前游学目的地以境外为主,未来一旦政府在全国铺开研学旅行,国内营地教育市场将会成为主流,发展空间大。专业游学机构相比旅行社、培训机构等在资源配置上集中于游学业务,凭借在体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力量培训超前投入研发,极有可能在国内营地教育市场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3)游学向研学转变的发展趋势

国家从2012年就开始提倡青少年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作为游学旅行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13年逐渐形成气候,很多学校开始把研学旅行当成是重要的校本课程,给学生选修。顾名思义,研学旅行,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通常有特定的主题、特定的设计,与学生课堂上正在学的知识点相结合,在身临其

境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课本知识。研学旅行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带动了国内旅游增长。

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2014年3月4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研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各实施一次,原则上小学阶段2天1夜,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实施;初中阶段3天2夜,在初一或二年级实施;高中阶段4天3夜,在高中一或二年级实施。”。

市场领军者经过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接触和参与,发现大众对于青少年游学的印象,似乎总是“以游为主,学习为辅”。随着中国家长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对孩子教育附加值的看重,光是“游”已经解决不了家长对“游学”的期待。数据显示,中国旅游交易额今年超过2万亿元,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旅游频次还是很低,离真正的爆发期和成长期还很远。中国一年出国旅游市场交易规模有3000多亿,其中游学占了800多亿。旅游的本身利润率是比较低的,大概只有6%-8%。但如果是含有教育元素的旅游产品,作为重度细分市场,利润率能达到15%。尤其是许多游学线路教育元素融入比例低,“注水”严重。以名校观光为主的传统游学已经渐渐降温,未来研学旅行会逐渐占领市场,而且不仅只往国外走,也要往国内发展,将学科与素质教育和德育相结合。传统的补习班、兴趣班已有渐渐让位给更专业、更学术、与课业拓展更相关的研学旅行的趋势。

研学产业未来前景广阔,行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卡位巩固上下游资源优势。目前游学产业进入了活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导向,还是行业内人才流动性的提升,都给游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新一代父母(70年代、80年代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的转变也为游学服务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目前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亲子游市场也正是受益于当代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父母们更希望能够在更多维度上参与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而将有益的价值观带给他们。

4、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利好

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31号)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其中第九条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也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单列构成了该文件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将研学旅行放到全面素质教育、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高度来阐述,这对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化以来的中国教育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分阶段研学旅行体系、建立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完善接待体系等具体举措,使得这个重要突破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如果能够从增强青年人全球视野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将大学阶段的国际研学也纳入到体系建设中来,则会更臻完美。

(2)互联网+游学

游学行业市场向好,市场活跃度在近年有了明显提升。相关的游学论坛活动和峰会在不断展开,不少企业也开设游学频道,相关夏令营冬令营项目也被列入教育类排行榜。另一个重要的市场活跃度提升的信号是人才流动性的提升,不少海外归国人士、以及BAT三巨头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骨干人员纷纷加入创业大军,不少人选择了游学产业作为深耕领域。

(3)政府加大对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投资建设

2014 年教育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就“蒲公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政府投资兴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0313所,联合社会资源建设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483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启动15-17年蒲公英计划,计划到2017年全面建成150个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和中央文明办、财政部建成1200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假使17年计划完成,活动场地总数将达2.3万所上下。

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享受中央专项彩票基金3000万资金支持,其中包括2400万基建和600万设备配置。我国自2000年启动中央专项彩票基金支持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截止2014年,已累计投入171.6亿元,用于专项支持场所建设、公益性活动补助以及师资培训等。

(4)市场份额充足

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达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6%。旅游投资效益性好,在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其他行业投资乏力的情况下,中国旅游投资强劲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出境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的参与群体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覆盖了小学三年级至大学所有龄段。随着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游学时,不能只满足于“游”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研”的过程,和“学”的收获。而科学与教育相融合,使学生的“德”与“智”都得到培育,才是游学活动的价值所在。正因此,落地学校研发校本课程、用研学旅行代替传统的旅游活动就成为学校、家长、学生和机构的刚需。

5、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尚缺位

目前游学业务监管部门不明,尚无行业标准和准入资质,法律法规严重缺位,监管层面已然落后于市场发展步伐。目前经营游学业务的公司有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旅游公司、专业游学机构、学术交流中心等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分属

不同主管部门,旅游局适用《旅游法》监管旅游公司,教育培训机构按照盈利性质不同登记在民政局和工商局,归所在地教育局主管。留学中介传统业务归教育部监管。游学机构在工商局注册,缺乏明确监管单位。体制内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目前由教育部基教一司主管,共青团、妇联、科协以及专设机构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联合管理。此外,整个游学行业尚无具体法律约束,也未建立行业准入和从业人员资质标准。

(2)研学旅行产品的安全隐患

首先,青少年外出游学,安全问题为重中之重。由于青少年游学参加主体是未成年人,其群体性、社会经验不足、突发事件容易引发大规模社会事件等特性,都将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游学选择。另外,教育部门也会从管理角度考虑,暂停部分集体游学项目。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因怕承担安全责任,“因噎废食”地限制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政策瓶颈。旅游活动缺乏全程监管,旅游经营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形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监管和立法尤为重要。

(3)城乡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条件的不同促使家长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层次不同,80后90后中高等收入群体消费观念和育儿观念更为国际化、成熟化、理性化,愿意也有能力为高品质教育服务付费。

然而城乡中小学生都迫切需要研学旅行,不能再停留在省城的中小学生的试点阶段,要尽快的推而广之。这是教育均衡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农村中小学实行研学旅行难度会大得多,一是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及城市,二是农村家长的理念相对落后。主管部门不能因为困难而放任农村学生不管,要想方设法的找到最好的方法,让农村的孩子也尽快来享用这门课程的快乐与收获,让农村学生有“工业游”“农业游”等,与城市学生没有异样。

(4)国家投资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力度有限

根据现有市场研究报告来推测,假设2017年蒲公英计划圆满完成,青少年活动场所将达到2.3万所左右,其中有规模的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仅150所,而与国

家主导游学的俄罗斯规模化活动基地1.8万所,美国非营利性9,813所比较,再结合各国青少年人口情况(美国5,371万,俄罗斯2,650万,中国1.98亿),可基本判断政府供给从数量和产品丰富度上都难以全面满足需求。

6、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资质准入壁垒

由于国家对旅行社行业准入实行许可制度。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新设立的旅行社只能获得国内游和入境游的经营资质。旅行社自取得国内游和入境游的经营资质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才可以向国家旅游局或者委托的省级旅游局申请出境游经营资质。公司于2013 年3月18日获得了国家旅游局新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其许可经营业务范围为:入境旅游业务、境内旅游业务。

(2)品牌壁垒

同其他行业一样,树立强势品牌是旅行社竞争的有力武器,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也成为旅行社开展经营业务的重要基础。而单纯从旅行社业务的角度看,2009年5月1日起新颁布实施的《旅行社条例》进一步降低了准入的资金门槛。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目前国内旅行社数量众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较小。在旅游消费日趋理性化与出境游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以中小学生家长为主体的消费者在选择游学机构时一般会优先考虑经营时间长、公司信誉高、市场口碑好的知名品牌,因此对于没有客户基础的市场初入者,打开业务局面、吸引客户、创立品牌均存在较大困难。这就要求企业通过长期经营实践,逐步建立起广泛的客户基础、丰富的典型案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

(3)服务质量壁垒

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式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对旅游者体验的管理。通过旅游者体验管理来驱动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真正满足旅游消费需要的营销手段,因为它紧紧抓住旅游的本质是体验这一核心,因而能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从这一核心层次来领悟竞争,可以摆脱以往旅行社间的低层次

价格竞争的困扰。一味的价格竞争不但影响全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得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削弱旅游者价值。旅行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密切与旅游者的关系,使旅游者产生更持久的印象,从而树立起稳固的进入壁垒,有效地抵御竞争者。

(4)产品创新壁垒

研学旅行产品其实是有技术门槛的,门槛就在于如何根据学校特色、学科内容开发出不同产品。挖掘学校内生成长力,深入剖析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教育界领导、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应该如何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积极营造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创新发展,就是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创新教育内容及方式。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7、行业与上、下游关系

上游本行业下游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旅游行业产业链中的上游主要是旅游景区、航空公司等交通运输、酒店、餐饮等行业。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一个地区的交通

是否方便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研学旅行产品从属的细分行业中,供应商一般来自于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户外拓展机构、专家(导师)、专业的游学机构以及垂直平台。和众多学校,拓展机构以及专家顾问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用户体验以及客户粘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些供应商的价格在旅行社组织游客的消费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直接与旅行社对这些上游行业资源的控制和整合有关,因此,这些行业的价格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

(2)下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旅行社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同行业旅行社、企事业单位的客户和直客等。而读行学堂主要对接的又是以全部K12(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群体,项目活动和服务都是围绕他们而打造。这个客户群体主要来自于各大学校和教育机构,然而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的付款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因此,同行业旅行社、企业用户的经营状况、管理方式以及个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直接决定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8、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规范风险

游学行业标准一直没有确立,质量参差不齐、乱收费、准入门槛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游学行业健康稳健增长最根本的桎梏。目前,游学在监管上既可纳入教育业管理,也可纳入旅游业管理,存在明显的监管“盲区”。此外,我国现行的研学旅行或多或少存在着产品层次低级、设计单一、游而不精、游学失度、引导不够等问题,亟须规范发展。

游学行业起步时间较晚,行业内部还没有产生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旅行社要注重与学校间的交流,推出适合各年龄段、各类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随着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非正常竞争现象,并可能导致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以及控制、限制一些业务的开展。随着行业门槛的建立,游学行业的洗牌也在所难免,所以公司面临着一定的行业监管变动的风险。

2、宏观因素变动风险

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果宏观经济在弱周期持续徘徊,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受到不利影响,旅游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公司的客源市场,从而加剧行业波动,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不足,甚至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形。

3、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旅游业资源消耗低、行业进入壁垒低、投入资金少、综合效益好,因此经营旅游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且不断增加。在旅游市场被不断开发的同时,也将加剧旅游业的竞争。旅行社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旅行社没有在产品、品牌、渠道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这严重影响了旅行社和旅游行业的形象,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频繁报导出导游素质不高、旅游景点周边配套餐饮宰客现象,这些都影响了旅游行业的长期规范发展,市场竞争风险加剧。

4、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所从事的校外教育服务对人才的依赖性较高,包括项目前期的产品了解、项目执行以及行业研究等环节都需要核心人员去决策和执行,所以拥有稳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壮大至关重要。考虑到目前行业内优秀人才的争夺较为激烈,如果未来公司业务流程中的核心人员出现流失,则公司将可能面临着人力资源风险。

9、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旅游业涉及的子行业较多,包括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和旅游景区等,各行业由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竞争状况各有差异,但竞争均已较为充分,其中尤以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等表现最为明显。整体来看,各类旅游企业竞争实力受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大中型旅游企业经营状况要

好于小型旅游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第三季度,我国共有旅行社27,399 家,比2000 年的8,993 家增长了304.67%。我国旅行社数量众多,彼此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参差不齐。

国内游方面,广东省发展较快,领跑整个国内游市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浙江和江苏。此外北京、山东和辽宁旅行社在承纳国内游业务方面较为突出。根据最能代表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十一”黄金周统计数据显示,七天长假接待游客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珠三角地区的广东、山东,以及四川、河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省份,接待人次都超过了1000万;相反,西藏、宁夏、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则接待量较少,平均只有30万人次左右。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总体来看,受地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出游力的影响,以上几个传统的国内游重点省份依然是最大赢家,而地理区位远离主要客源市场、人口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国内游方面还有待提高。

2、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省内范围相比之下,竞争对手主要是在地接模块具有优势,地接短板也同样意味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读行学堂主营学生业务,以苏州为核心,深耕学生市场,在研学营地建设上具有较大优势,在扩展业务的丰富性的同时,公司会专注做好研学旅行。

全国范围来看读行学堂虽以学生社会实践及春秋游为主,研学旅行也蓬勃发展,但国际游学目前还处于筹备阶段,与同行业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主要竞争对手中,陕西煜恒国际教育旅行社有限公司线上业务具有明显优势,日后读行学堂可以向其学习线上业务的拓展与开发。

总体而言,旅行社擅长“游”,培训机构擅长“学”,两者结合或是最好的“游学”模式。诸如新东方这类隶属于留学中介和语言培训行业的,其本身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出国预备军,面向的顾客群体本来对游学就有着强烈的消费意愿。但是这种留学中介缺少旅游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开展游学项目的营销成本很高;而且由于相应旅游的产品品种稀少,能够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不如一般的旅行社,这也是培训机构游学项目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旅行社,面向的人群太广,很难有针对性地向现有的客户推广游学产品,并且相较于留学机构,旅行社的形象很难与游学目的地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也难以与专业、严谨的教育行业挂钩去赢得众多消费者的信赖。因此,留学中介和旅行社如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游学项目,或是更好的一个发展方向。

旅行社业行业研究报告

都逸凡

1、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L72商务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引》(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L72商务服务业”中的“L727旅行社及相关服务”。

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L72商务服务业”中的“L727旅行社及相关服务”。

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13 非日常消费品”大类下的“1312 消费者服务”中的“131210 酒店、餐馆与休闲”下的“13121010 酒店、度假村与豪华游轮”。根据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公司所处细分行业是旅游业,属于旅游业中的旅行社业。

2、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旅游行业,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对旅行社进行监督和管理。作为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地方旅游工作;制定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

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体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等进行调研,向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向业务主管部门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向会员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并协助贯彻执行;组织会员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遵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现有的产业政策均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发展旅游行业的战略思路,这对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行业发展概况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把“餐饮、酒店、交通、游览、购物、文娱”六大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一条龙式”的综合型服务。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就业等功能,推动和刺激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世界旅游组织(UNWTO)则把旅游业定义为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商品的行业。旅游业以直面服务、产销合一为其主要行业特征。涉及的子行业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旅游景区等。其中,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子行业之一,在旅游产业体系中扮演着直接供应商,旅行社、旅游中间商和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务的角色,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将构成世界经济的主体,其中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

2000-2015年GDP第三产业及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Wind

与整个第三产业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2000

总收入为0.45万亿元,同比增速12.9%,到2015年底行业总收入已经达到4万亿元,同比增速12%(基数导致略低,2014增速达26.55%);2000-2015年间,收入增长了760%,年均复合增速15.42%。将GDP第三产业同比与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做比较,可以看到旅游业受到短期事件的影响更大(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Beta值较高,但从趋势线比较及排除短期变动的分析来看,产业发展的当前阶段,旅游行业增速整体看明显较优。

2000-2015我国国内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 Wind,国家旅游局

2000-2015我国国际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Wind ,国家旅游局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根据全国旅游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在建旅游项目8935个,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17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8%。国家旅游局方面表示,总体上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旅游景区、旅游村镇等成为投资热点。数据显示,一季度民营企业实际完成投资746.44亿元,占比高达63.5%。乡村旅游项目实际投资302.46亿元,占所有业态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的8.3%。民间资本活跃、旅游新业态投资成亮点也是全国旅游投资一季度呈现的两大特点。2015年,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依然总体景气平稳上扬,对GDP的综合贡献占比超过10%。

宏观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驱动力正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

变;对外方面,中韩旅游年、中美旅游年和中印旅游年的开启,“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旅游年的启动,各国相继推出的签证便利化政策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国内方面,大众旅游需求、带薪休假制度不断落实、交通网络的完善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的国家战略;全国31个省市区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中24个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2)细分行业—游学产业的现状

目前很多旅游行业的产品其实都可以划到游学产品这一大类,它广泛包含了国际游学、异地学习、课外社会实践、户外活动、营地教育、亲子体验、研学/修学旅行等细分领域,主要是面对全体适龄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和高管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属于教育和旅游的交叉范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游学活动大致可归为两类,在学期内进行的游学活动为研学旅行,在学期外进行的游学活动为夏冬令营。国家对于游学产业也加大了支持力度,2013年分两批在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底试点地区约574所学校、60多万名学生参加。

数据来源:Wind

游学产业也有其特殊性:游学项目的实施期间很有限,频次较低,基本上每

个项目一年只实施一次,最多两次;其次,游学项目产品的单价较高,批发业务

类产品单价在1,800元左右,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000元左右,海外游学项目单价更高,会达到1万以上,单价的特点也对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接受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整个游学产业,产品基本都是非标准化的,同时公司所能够获得的来自客户和消费者的评价都是比较主观的,评价标准难以量化;同时,决定购买产品的决策者和实际的使用者也是分离的,公司的产品针对的是青少年群体的体验,项目活动和服务都是围绕他们而打造,而这些产品实际的付款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这也会造成对于项目评价方面的一些偏差。

就目前而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休闲型消费兴起,教育和旅游市场的火爆已证实了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而游学需求也日益旺盛,以赴美游学为例,10-15年人次CAGR(年复合增长率)166%。15 年市场规模111 亿,境外游学占比95%,按照中性预测,预计2020 年总规模达到956 亿,5 年CAGR(年复合增长率)54%。目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政府利好政策频出,各类公司也加大对渠道商资源整合力度和课程研发投入。

2、 2015 年游学人次41万,而目前城镇K12阶段(指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12年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约有1.1 亿,渗透率仅0.2%,数量上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巨大。国家逐步推进研学旅行试点范围,加速需求释放。目前试点地区8 个省市和实验区10个城市。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中介、专业游学机构等纷纷入场,跑马圈地。

3、目前游学目的地以境外为主,未来一旦政府在全国铺开研学旅行,国内营地教育市场将会成为主流,发展空间大。专业游学机构相比旅行社、培训机构等在资源配置上集中于游学业务,凭借在体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力量培训超前投入研发,极有可能在国内营地教育市场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3)游学向研学转变的发展趋势

国家从2012年就开始提倡青少年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作为游学旅行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13年逐渐形成气候,很多学校开始把研学旅行当成是重要的校本课程,给学生选修。顾名思义,研学旅行,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通常有特定的主题、特定的设计,与学生课堂上正在学的知识点相结合,在身临其

境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课本知识。研学旅行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带动了国内旅游增长。

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2014年3月4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研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各实施一次,原则上小学阶段2天1夜,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实施;初中阶段3天2夜,在初一或二年级实施;高中阶段4天3夜,在高中一或二年级实施。”。

市场领军者经过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接触和参与,发现大众对于青少年游学的印象,似乎总是“以游为主,学习为辅”。随着中国家长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对孩子教育附加值的看重,光是“游”已经解决不了家长对“游学”的期待。数据显示,中国旅游交易额今年超过2万亿元,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旅游频次还是很低,离真正的爆发期和成长期还很远。中国一年出国旅游市场交易规模有3000多亿,其中游学占了800多亿。旅游的本身利润率是比较低的,大概只有6%-8%。但如果是含有教育元素的旅游产品,作为重度细分市场,利润率能达到15%。尤其是许多游学线路教育元素融入比例低,“注水”严重。以名校观光为主的传统游学已经渐渐降温,未来研学旅行会逐渐占领市场,而且不仅只往国外走,也要往国内发展,将学科与素质教育和德育相结合。传统的补习班、兴趣班已有渐渐让位给更专业、更学术、与课业拓展更相关的研学旅行的趋势。

研学产业未来前景广阔,行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卡位巩固上下游资源优势。目前游学产业进入了活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导向,还是行业内人才流动性的提升,都给游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新一代父母(70年代、80年代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的转变也为游学服务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目前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亲子游市场也正是受益于当代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父母们更希望能够在更多维度上参与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而将有益的价值观带给他们。

4、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利好

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31号)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其中第九条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也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单列构成了该文件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将研学旅行放到全面素质教育、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高度来阐述,这对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化以来的中国教育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分阶段研学旅行体系、建立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完善接待体系等具体举措,使得这个重要突破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如果能够从增强青年人全球视野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将大学阶段的国际研学也纳入到体系建设中来,则会更臻完美。

(2)互联网+游学

游学行业市场向好,市场活跃度在近年有了明显提升。相关的游学论坛活动和峰会在不断展开,不少企业也开设游学频道,相关夏令营冬令营项目也被列入教育类排行榜。另一个重要的市场活跃度提升的信号是人才流动性的提升,不少海外归国人士、以及BAT三巨头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骨干人员纷纷加入创业大军,不少人选择了游学产业作为深耕领域。

(3)政府加大对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投资建设

2014 年教育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就“蒲公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政府投资兴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0313所,联合社会资源建设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483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启动15-17年蒲公英计划,计划到2017年全面建成150个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和中央文明办、财政部建成1200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假使17年计划完成,活动场地总数将达2.3万所上下。

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享受中央专项彩票基金3000万资金支持,其中包括2400万基建和600万设备配置。我国自2000年启动中央专项彩票基金支持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截止2014年,已累计投入171.6亿元,用于专项支持场所建设、公益性活动补助以及师资培训等。

(4)市场份额充足

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达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6%。旅游投资效益性好,在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其他行业投资乏力的情况下,中国旅游投资强劲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出境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的参与群体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覆盖了小学三年级至大学所有龄段。随着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游学时,不能只满足于“游”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研”的过程,和“学”的收获。而科学与教育相融合,使学生的“德”与“智”都得到培育,才是游学活动的价值所在。正因此,落地学校研发校本课程、用研学旅行代替传统的旅游活动就成为学校、家长、学生和机构的刚需。

5、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尚缺位

目前游学业务监管部门不明,尚无行业标准和准入资质,法律法规严重缺位,监管层面已然落后于市场发展步伐。目前经营游学业务的公司有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旅游公司、专业游学机构、学术交流中心等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分属

不同主管部门,旅游局适用《旅游法》监管旅游公司,教育培训机构按照盈利性质不同登记在民政局和工商局,归所在地教育局主管。留学中介传统业务归教育部监管。游学机构在工商局注册,缺乏明确监管单位。体制内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目前由教育部基教一司主管,共青团、妇联、科协以及专设机构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联合管理。此外,整个游学行业尚无具体法律约束,也未建立行业准入和从业人员资质标准。

(2)研学旅行产品的安全隐患

首先,青少年外出游学,安全问题为重中之重。由于青少年游学参加主体是未成年人,其群体性、社会经验不足、突发事件容易引发大规模社会事件等特性,都将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游学选择。另外,教育部门也会从管理角度考虑,暂停部分集体游学项目。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因怕承担安全责任,“因噎废食”地限制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政策瓶颈。旅游活动缺乏全程监管,旅游经营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形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监管和立法尤为重要。

(3)城乡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条件的不同促使家长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层次不同,80后90后中高等收入群体消费观念和育儿观念更为国际化、成熟化、理性化,愿意也有能力为高品质教育服务付费。

然而城乡中小学生都迫切需要研学旅行,不能再停留在省城的中小学生的试点阶段,要尽快的推而广之。这是教育均衡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农村中小学实行研学旅行难度会大得多,一是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及城市,二是农村家长的理念相对落后。主管部门不能因为困难而放任农村学生不管,要想方设法的找到最好的方法,让农村的孩子也尽快来享用这门课程的快乐与收获,让农村学生有“工业游”“农业游”等,与城市学生没有异样。

(4)国家投资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力度有限

根据现有市场研究报告来推测,假设2017年蒲公英计划圆满完成,青少年活动场所将达到2.3万所左右,其中有规模的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仅150所,而与国

家主导游学的俄罗斯规模化活动基地1.8万所,美国非营利性9,813所比较,再结合各国青少年人口情况(美国5,371万,俄罗斯2,650万,中国1.98亿),可基本判断政府供给从数量和产品丰富度上都难以全面满足需求。

6、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资质准入壁垒

由于国家对旅行社行业准入实行许可制度。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新设立的旅行社只能获得国内游和入境游的经营资质。旅行社自取得国内游和入境游的经营资质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才可以向国家旅游局或者委托的省级旅游局申请出境游经营资质。公司于2013 年3月18日获得了国家旅游局新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其许可经营业务范围为:入境旅游业务、境内旅游业务。

(2)品牌壁垒

同其他行业一样,树立强势品牌是旅行社竞争的有力武器,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也成为旅行社开展经营业务的重要基础。而单纯从旅行社业务的角度看,2009年5月1日起新颁布实施的《旅行社条例》进一步降低了准入的资金门槛。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目前国内旅行社数量众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较小。在旅游消费日趋理性化与出境游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以中小学生家长为主体的消费者在选择游学机构时一般会优先考虑经营时间长、公司信誉高、市场口碑好的知名品牌,因此对于没有客户基础的市场初入者,打开业务局面、吸引客户、创立品牌均存在较大困难。这就要求企业通过长期经营实践,逐步建立起广泛的客户基础、丰富的典型案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

(3)服务质量壁垒

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式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对旅游者体验的管理。通过旅游者体验管理来驱动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真正满足旅游消费需要的营销手段,因为它紧紧抓住旅游的本质是体验这一核心,因而能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从这一核心层次来领悟竞争,可以摆脱以往旅行社间的低层次

价格竞争的困扰。一味的价格竞争不但影响全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得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削弱旅游者价值。旅行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密切与旅游者的关系,使旅游者产生更持久的印象,从而树立起稳固的进入壁垒,有效地抵御竞争者。

(4)产品创新壁垒

研学旅行产品其实是有技术门槛的,门槛就在于如何根据学校特色、学科内容开发出不同产品。挖掘学校内生成长力,深入剖析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教育界领导、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应该如何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积极营造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创新发展,就是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创新教育内容及方式。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7、行业与上、下游关系

上游本行业下游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旅游行业产业链中的上游主要是旅游景区、航空公司等交通运输、酒店、餐饮等行业。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一个地区的交通

是否方便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研学旅行产品从属的细分行业中,供应商一般来自于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户外拓展机构、专家(导师)、专业的游学机构以及垂直平台。和众多学校,拓展机构以及专家顾问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用户体验以及客户粘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些供应商的价格在旅行社组织游客的消费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直接与旅行社对这些上游行业资源的控制和整合有关,因此,这些行业的价格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

(2)下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旅行社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同行业旅行社、企事业单位的客户和直客等。而读行学堂主要对接的又是以全部K12(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群体,项目活动和服务都是围绕他们而打造。这个客户群体主要来自于各大学校和教育机构,然而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的付款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因此,同行业旅行社、企业用户的经营状况、管理方式以及个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直接决定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8、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规范风险

游学行业标准一直没有确立,质量参差不齐、乱收费、准入门槛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游学行业健康稳健增长最根本的桎梏。目前,游学在监管上既可纳入教育业管理,也可纳入旅游业管理,存在明显的监管“盲区”。此外,我国现行的研学旅行或多或少存在着产品层次低级、设计单一、游而不精、游学失度、引导不够等问题,亟须规范发展。

游学行业起步时间较晚,行业内部还没有产生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旅行社要注重与学校间的交流,推出适合各年龄段、各类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随着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非正常竞争现象,并可能导致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以及控制、限制一些业务的开展。随着行业门槛的建立,游学行业的洗牌也在所难免,所以公司面临着一定的行业监管变动的风险。

2、宏观因素变动风险

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果宏观经济在弱周期持续徘徊,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受到不利影响,旅游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公司的客源市场,从而加剧行业波动,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不足,甚至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形。

3、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旅游业资源消耗低、行业进入壁垒低、投入资金少、综合效益好,因此经营旅游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且不断增加。在旅游市场被不断开发的同时,也将加剧旅游业的竞争。旅行社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旅行社没有在产品、品牌、渠道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这严重影响了旅行社和旅游行业的形象,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频繁报导出导游素质不高、旅游景点周边配套餐饮宰客现象,这些都影响了旅游行业的长期规范发展,市场竞争风险加剧。

4、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所从事的校外教育服务对人才的依赖性较高,包括项目前期的产品了解、项目执行以及行业研究等环节都需要核心人员去决策和执行,所以拥有稳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壮大至关重要。考虑到目前行业内优秀人才的争夺较为激烈,如果未来公司业务流程中的核心人员出现流失,则公司将可能面临着人力资源风险。

9、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旅游业涉及的子行业较多,包括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和旅游景区等,各行业由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竞争状况各有差异,但竞争均已较为充分,其中尤以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等表现最为明显。整体来看,各类旅游企业竞争实力受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大中型旅游企业经营状况要

好于小型旅游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第三季度,我国共有旅行社27,399 家,比2000 年的8,993 家增长了304.67%。我国旅行社数量众多,彼此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参差不齐。

国内游方面,广东省发展较快,领跑整个国内游市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浙江和江苏。此外北京、山东和辽宁旅行社在承纳国内游业务方面较为突出。根据最能代表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十一”黄金周统计数据显示,七天长假接待游客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珠三角地区的广东、山东,以及四川、河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省份,接待人次都超过了1000万;相反,西藏、宁夏、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则接待量较少,平均只有30万人次左右。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总体来看,受地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出游力的影响,以上几个传统的国内游重点省份依然是最大赢家,而地理区位远离主要客源市场、人口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国内游方面还有待提高。

2、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省内范围相比之下,竞争对手主要是在地接模块具有优势,地接短板也同样意味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读行学堂主营学生业务,以苏州为核心,深耕学生市场,在研学营地建设上具有较大优势,在扩展业务的丰富性的同时,公司会专注做好研学旅行。

全国范围来看读行学堂虽以学生社会实践及春秋游为主,研学旅行也蓬勃发展,但国际游学目前还处于筹备阶段,与同行业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主要竞争对手中,陕西煜恒国际教育旅行社有限公司线上业务具有明显优势,日后读行学堂可以向其学习线上业务的拓展与开发。

总体而言,旅行社擅长“游”,培训机构擅长“学”,两者结合或是最好的“游学”模式。诸如新东方这类隶属于留学中介和语言培训行业的,其本身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出国预备军,面向的顾客群体本来对游学就有着强烈的消费意愿。但是这种留学中介缺少旅游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开展游学项目的营销成本很高;而且由于相应旅游的产品品种稀少,能够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不如一般的旅行社,这也是培训机构游学项目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旅行社,面向的人群太广,很难有针对性地向现有的客户推广游学产品,并且相较于留学机构,旅行社的形象很难与游学目的地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也难以与专业、严谨的教育行业挂钩去赢得众多消费者的信赖。因此,留学中介和旅行社如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游学项目,或是更好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投诉管理规定(201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6年第7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投诉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6年8月31日经第1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部长 杨传堂 2016年9月2日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 < ...查看


  •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关于旅行社品牌建设的研究探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旅行社品牌建设的研究探讨 作者:杨钦尧 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4期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引言:旅游业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朝阳产业,早在2000年,国家 ...查看


  • 旅行社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旅行社项目 商业计划书 内容详情http://www.china1baogao.com/syjhs/ 前 言 <旅行社项目商业计划书>为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独家首创针对项目投融资咨询服务的专项计划书.计划书分为:行业通用版.专业定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行业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行业运营现 状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行业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旅行社(Travel Agency),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定义为" ...查看


  • 2016年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 录 一.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4 二.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5 1.旅游行业整体概况 5 2.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业概况 6 三.行业监管体制及政策 7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7 ...查看


  • 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分析__服务行业_产品市场目录_环球咨询
  • 首页 行业报告 企业报告 市场报告 企业名录 进出口商 行业年鉴 行业工具书 China Market 信用报告 品牌商 商学院 报告价格单 产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010-85869126 010-85869127 环球咨询是全球领先的 ...查看


  •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综述 29 1.1 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定义及内涵 29 1.1.1 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 ...查看


  • 旅行社毕业实习报告
  • 旅行社毕业实习报告 旅行社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对旅行社的具体营运与操作,管理等方面有了了解,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实习时间:2012年1月25日-2012年4月25日 一.铜仁博大旅行社总体介绍: 贵州铜仁博大旅行社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