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电子部分------------------------------------2
1.1 稳压电路---------------------------------2 1.2 脉宽调制电路-----------------------------4
2. PLC部分-------------------------------------6
2.1. 红绿灯控制------------------------------6 2.2. 机械手动作模拟--------------------------9 2.3.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12
3. 线路排故部分--------------------------------14
3.1 顺序控制线路排故-------------------------14 3.2 顺序延时控制线路排故---------------------16
4. 总结与感想----------------------------------18
第一章 电子部分
1.1 稳压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2)了解稳压电路的调试步骤及检测方式;
(2)进一步熟悉电烙铁的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 实验器材
电烙铁,锡,空白稳压电路板,万用表,稳压电路涉及元件,220伏电源,变压器,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步骤
㈠转配: ①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 ②焊接电路; ③修剪电路板。
㈡ 调试: ①调试空载输出电压:调节变压器,使变压器输入电压调制220V ,测变压器输出电压,整流后电压,测试点VT2C 极,即散热片对地电压;稳压电压,调整RP1使稳压电压12±0.2V ;
②测试电压调整率:按图连线,输出电压220V 调节负载电阻,当负载电流1A 时稳压电压记VA ,调输入电压242V 时稳压电压记VA 1,调输入电压198V 时稳压电压记VA2,电压调整率=(VA1-VA2)/VA*100%;
③测试电流调整率,输入电压220V ,空载时稳压电压记V 0 ,负载电流1A 时稳压电压记V A ,S A =(V 0-V A )/V0*100% ;
④测试输出多纹电压,输入电压220V ,负载电流1A 时,
电子电压表接在负载两端,所测交流电流电压值为多纹波电压
五. 实验数据
(1) 注意电烙铁高温; (2) 焊点应光滑饱满;
(3) 接线时谨记关闭电源。
1.2脉宽调制控制器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脉宽调制控制器的装配与调试 2 了解脉宽调制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器材
电烙铁,锡,空白脉宽调制控制器电板,脉宽调制控制器涉及元件,万用表,示波器,正弦交流输出电压源,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步骤
㈠ 转配 : ①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 ②焊接电板 ③修剪电路板
㈡ 调试 : ①三角波频率和波形:示波器X ,Y 均在校准位置(微调旋钮顺时针到底),耦合:DC ,Y :DC/DIV,X :0.2ms/DIV,出发Auto ,确定电平基线后接CH1于E 点。调整RP2(频率)、RP3(幅度和频率)使F 点波形f=1khz±3V ±5%
②画出F 点、E 点波形在同一张图中;F 点三角波幅值±1.5格、周期5格,E 点方波幅值±3格左右,周期为5格
③画出D 点调制度为50%的波形图;示波器档位不变,CH1接于F 点,CH2改接D 点,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波形占空比相等,此时以F 点三角波作起中电平参照量时仅画出D 点波形图
④观察D 点调制脉冲记录调制度分别为100%、50%、0%时,A 点、D 点、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10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制脉冲刚为全高电平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的对地电压及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5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
制脉冲刚为占空比相等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对地电压及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制脉冲刚为全低电平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对地电压及负载连段电压填入表中
⑤测量给点电压范围和平率可调范围,给定电压范围:改变RP1电位器阻值从最小到最大,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对地电压范围填入表中。三角波可调范围:改变RP@电位器从最小到最大,用示波器测F 点对应周期范围,再用f=1/T换算成频率范围填入表中
调试结束应恢复F 点三角波f 0=1khz±3V ±5%,E 点方波
实验数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电烙铁高温; (2) 焊点应光滑饱满;
(3) 接线时谨记关闭电源。
第二章 PLC部分
2.1 红绿灯
一. 实验目的
⑴. 了解plc 电路自动化实现过程;
⑵. 知道编程器的使用方法及语句形式;
⑶. 理解红绿灯控制程序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 I/O口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按钮;(常开) X1:停止按钮;(常闭) 输出分配: Y0:东西红灯; Y1:东西黄灯; Y2:东西红灯; Y4:南北绿灯; Y5:南北黄灯; Y6:南北红灯。
五. 实验程序 ST X0 K 3 K 30 DF ST T1 ST T4 OR R10 AN/ T2 AN/ R6 AN/ X1 OT Y1 AN/ T6 OT R10 ST T1 OT Y4 ST R10 TM Y2 ST T4 AN/ R5 K 2 TM Y5 AN/ T1 ST T2 K 25 OT Y0 OT Y2 ST T5 ST R0 ST T2 AN/ R901C AN/ T3 TM Y3 OT R6 TM Y0 K 30 ST T5 K 25 ST R10 TM Y6 ST T0 AN/ T4 K 3 AN R901C OT Y6 ST T6 OT R5 ST R10 AN/ T7 ST T0 SN/ T7 OT Y5 TM Y1 TM Y4 ST T6
TM Y7 K 2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2.2 机械手
一. 实验目的
⑴. 知道编程器的使用方法及语句形式;
⑵. 理解机械手控制程序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⑶. 训练步进顺序控制系统的plc 编程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I/O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开关(常开) X1:停止开关;(常闭) 输出分配 Y0:传送带A 运行
Y1:驱动手臂左旋
Y2:驱动手臂右旋 Y3:驱动手臂上升 Y4:驱动手臂下降
Y5:驱动机械手抓动作 Y6:驱动机械手放动作 四. 实验要求
左限位定时器
五. 实验编程 ST X0 NSTP 1 SSTP 1 OT R1 ST R1 TM Y0 K 4 ST T0 NSTP 2 SSTP 2 OT Y1
ST Y1 TM Y1 K 4 ST T1 NSTP 3 SSTP 3 OT R3 ST R3 TM Y2 K 4 ST T2 NSTP 4 SSTP 4 OT YO ST YO TM Y3 K 2 ST T3 NSTP 5 SSTP 5 OT Y5 ST Y5 TM Y4 K 1 ST T4 NSTP 6 SSTP 6 OT R6 ST R6 TM Y5 K 4 ST T5 NSTP 7 SSTP 7 OT Y2 ST Y2 TM Y6 K 4 ST T6 NSTP 8 SSTP 8 OT R8 ST R8
TM Y7 K 4 ST T7 NSTP 9 SSTP 9 OT Y6 ST T7 TM Y8 K 2 NSTP 1 STPE
ST R1 OR R6 OT Y3 ST R3 OR R8 OT Y4 ST X1 F 0(MV) K 0
WY 0 ED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2.3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
一. 实验目的
⑴进一步熟悉plc 编程器的使用
⑵理解红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I/O端口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开关(常开) ; X1:停止开关;(常开)
X2:启动反转开关(常闭) X3:停止反转开关(常闭) 输出分配
Y1:电动机转动(第一频率) Y2:电动机反转
Y3:电动机转动(第二频率) Y4:电动机转动(第三频率)
四. 实验编程 ST X0 OR Y0 AN X2 AN/ T3 OR Y2 AN T7 OT Y1 ST Y1 AN/ T6 OT Y4 ST T4 TM Y1 K 10 ST T1 AN/ T5 OT Y5 ST Y5 OT Y2 ST T2 AN/ T4 OT Y6 ST Y6 OT T3
ST T3 OR Y2 AN X2 AN T7 OT Y2 ST Y2 TM Y4 K 10 ST T2 TM Y4 K 10 ST T4 TM Y5 K 10 ST T5 TM Y6 K 10 ST T6 TM Y7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第三章 线路排故部分
3.1 顺序控制线路排故
一. 实验目的
⑴.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方法;
⑵. 掌握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安装布线方法和基本要求; ⑶. 熟练掌握安装机床电器的工具和仪表;
⑷.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地工作原理; ⑸. 撞我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排故方法。 二. 实验器材
布线板、接触器、热继电器、电机、导线若干 三. 实验要求
四. 实验电路
五. 实验步骤
⑴. 检查各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跟换; ⑵. 按电路图连接主线路图; ⑶. 按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图;
⑷. 接通电源检查线路是否符合要求; ⑸. 修改电路,使尽量无重叠。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保持线路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⑵. 反复检查线路,切勿有短路现象;
⑶. 接线路是切勿在带电状态下,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3.2顺序延时控制排故
一. 实验目的
⑴.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方法;
⑵. 掌握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安装布线方法和基本要求; ⑶. 熟练掌握安装机床电器的工具和仪表;
⑷.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地工作原理; ⑸. 撞我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排故方法。
二. 实验器材
布线板、接触器、热继电器、定时器、电机、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要求
五. 实验步骤
⑴. 检查各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跟换; ⑵. 按电路图连接主线路图; ⑶. 按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图;
⑷. 接通电源检查线路是否符合要求; ⑸. 修改电路,使尽量无重叠。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保持线路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⑵. 反复检查线路,切勿有短路现象;
⑶. 接线路是切勿在带电状态下,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第四章 总结与感悟
从3月8日开始到3月26日,我们09电气2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中级工实训。在此三个星期中,我们共完成了三个部分的实训:电子部分、PLC 部分、线路排故部分。其中电子部分包括:稳压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LC 部分包括:红绿灯控制、机械手动作模拟、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控制;线路排故部分包括:顺序控制线路排故、顺序延迟控制线路排故。一共7各小项目。
在每个部分每个小项目中,独立的操作思考与集体讨论总结总会让我们有所感悟。特别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完成符合要求的小项目时,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样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的严谨。任何一点小小的粗心与误差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电路无法工作或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发生事故。
在第一部分中,让我更加熟悉了电烙铁的使用及电板焊接过程中的要求。通过具体的电路,即稳压电路与脉宽调制电路,让我明白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具体作用和使用要求。
一块小小电路板看似简单,但其中凝结的智慧与汗水只有电路的设计者与完成者才会明白。
第二部分让我深深体会到现代科学的神奇与强大,一块小小芯片却控制着成千上百个开关,继电器、定时器等等。逻辑控制与实体控制的对比,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对比,前者优越性不言而喻:低压控制高压,机器程序化控制,远程及时控制等等。此部分的学习也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电气自动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动化科技的次年过去。此部分实训虽然涉猎不深,去让我深深地明白其重要性。它让我明报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在努力使机器追求智能化的今日,PLC 编程的简洁性、实用性及强大的功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部分的学习则让我了解到在电气接入电路中主线路与控制电路的结合使用使得电路安全性大大增强,同时使我了解了在布线时怎样使电路醒目清晰,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实训为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电气自动化打下了深深的基础,让我们受益匪浅。
目录
1. 电子部分------------------------------------2
1.1 稳压电路---------------------------------2 1.2 脉宽调制电路-----------------------------4
2. PLC部分-------------------------------------6
2.1. 红绿灯控制------------------------------6 2.2. 机械手动作模拟--------------------------9 2.3.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12
3. 线路排故部分--------------------------------14
3.1 顺序控制线路排故-------------------------14 3.2 顺序延时控制线路排故---------------------16
4. 总结与感想----------------------------------18
第一章 电子部分
1.1 稳压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2)了解稳压电路的调试步骤及检测方式;
(2)进一步熟悉电烙铁的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 实验器材
电烙铁,锡,空白稳压电路板,万用表,稳压电路涉及元件,220伏电源,变压器,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步骤
㈠转配: ①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 ②焊接电路; ③修剪电路板。
㈡ 调试: ①调试空载输出电压:调节变压器,使变压器输入电压调制220V ,测变压器输出电压,整流后电压,测试点VT2C 极,即散热片对地电压;稳压电压,调整RP1使稳压电压12±0.2V ;
②测试电压调整率:按图连线,输出电压220V 调节负载电阻,当负载电流1A 时稳压电压记VA ,调输入电压242V 时稳压电压记VA 1,调输入电压198V 时稳压电压记VA2,电压调整率=(VA1-VA2)/VA*100%;
③测试电流调整率,输入电压220V ,空载时稳压电压记V 0 ,负载电流1A 时稳压电压记V A ,S A =(V 0-V A )/V0*100% ;
④测试输出多纹电压,输入电压220V ,负载电流1A 时,
电子电压表接在负载两端,所测交流电流电压值为多纹波电压
五. 实验数据
(1) 注意电烙铁高温; (2) 焊点应光滑饱满;
(3) 接线时谨记关闭电源。
1.2脉宽调制控制器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脉宽调制控制器的装配与调试 2 了解脉宽调制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器材
电烙铁,锡,空白脉宽调制控制器电板,脉宽调制控制器涉及元件,万用表,示波器,正弦交流输出电压源,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步骤
㈠ 转配 : ①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 ②焊接电板 ③修剪电路板
㈡ 调试 : ①三角波频率和波形:示波器X ,Y 均在校准位置(微调旋钮顺时针到底),耦合:DC ,Y :DC/DIV,X :0.2ms/DIV,出发Auto ,确定电平基线后接CH1于E 点。调整RP2(频率)、RP3(幅度和频率)使F 点波形f=1khz±3V ±5%
②画出F 点、E 点波形在同一张图中;F 点三角波幅值±1.5格、周期5格,E 点方波幅值±3格左右,周期为5格
③画出D 点调制度为50%的波形图;示波器档位不变,CH1接于F 点,CH2改接D 点,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波形占空比相等,此时以F 点三角波作起中电平参照量时仅画出D 点波形图
④观察D 点调制脉冲记录调制度分别为100%、50%、0%时,A 点、D 点、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10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制脉冲刚为全高电平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的对地电压及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5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
制脉冲刚为占空比相等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对地电压及负载两端电压填入表中;调制度0%,改变RP1电位器使D 点调制脉冲刚为全低电平时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D 点对地电压及负载连段电压填入表中
⑤测量给点电压范围和平率可调范围,给定电压范围:改变RP1电位器阻值从最小到最大,用数字万用表测A 点对地电压范围填入表中。三角波可调范围:改变RP@电位器从最小到最大,用示波器测F 点对应周期范围,再用f=1/T换算成频率范围填入表中
调试结束应恢复F 点三角波f 0=1khz±3V ±5%,E 点方波
实验数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电烙铁高温; (2) 焊点应光滑饱满;
(3) 接线时谨记关闭电源。
第二章 PLC部分
2.1 红绿灯
一. 实验目的
⑴. 了解plc 电路自动化实现过程;
⑵. 知道编程器的使用方法及语句形式;
⑶. 理解红绿灯控制程序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 I/O口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按钮;(常开) X1:停止按钮;(常闭) 输出分配: Y0:东西红灯; Y1:东西黄灯; Y2:东西红灯; Y4:南北绿灯; Y5:南北黄灯; Y6:南北红灯。
五. 实验程序 ST X0 K 3 K 30 DF ST T1 ST T4 OR R10 AN/ T2 AN/ R6 AN/ X1 OT Y1 AN/ T6 OT R10 ST T1 OT Y4 ST R10 TM Y2 ST T4 AN/ R5 K 2 TM Y5 AN/ T1 ST T2 K 25 OT Y0 OT Y2 ST T5 ST R0 ST T2 AN/ R901C AN/ T3 TM Y3 OT R6 TM Y0 K 30 ST T5 K 25 ST R10 TM Y6 ST T0 AN/ T4 K 3 AN R901C OT Y6 ST T6 OT R5 ST R10 AN/ T7 ST T0 SN/ T7 OT Y5 TM Y1 TM Y4 ST T6
TM Y7 K 2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2.2 机械手
一. 实验目的
⑴. 知道编程器的使用方法及语句形式;
⑵. 理解机械手控制程序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⑶. 训练步进顺序控制系统的plc 编程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I/O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开关(常开) X1:停止开关;(常闭) 输出分配 Y0:传送带A 运行
Y1:驱动手臂左旋
Y2:驱动手臂右旋 Y3:驱动手臂上升 Y4:驱动手臂下降
Y5:驱动机械手抓动作 Y6:驱动机械手放动作 四. 实验要求
左限位定时器
五. 实验编程 ST X0 NSTP 1 SSTP 1 OT R1 ST R1 TM Y0 K 4 ST T0 NSTP 2 SSTP 2 OT Y1
ST Y1 TM Y1 K 4 ST T1 NSTP 3 SSTP 3 OT R3 ST R3 TM Y2 K 4 ST T2 NSTP 4 SSTP 4 OT YO ST YO TM Y3 K 2 ST T3 NSTP 5 SSTP 5 OT Y5 ST Y5 TM Y4 K 1 ST T4 NSTP 6 SSTP 6 OT R6 ST R6 TM Y5 K 4 ST T5 NSTP 7 SSTP 7 OT Y2 ST Y2 TM Y6 K 4 ST T6 NSTP 8 SSTP 8 OT R8 ST R8
TM Y7 K 4 ST T7 NSTP 9 SSTP 9 OT Y6 ST T7 TM Y8 K 2 NSTP 1 STPE
ST R1 OR R6 OT Y3 ST R3 OR R8 OT Y4 ST X1 F 0(MV) K 0
WY 0 ED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2.3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
一. 实验目的
⑴进一步熟悉plc 编程器的使用
⑵理解红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变频控制并尝试编写简单plc 语句 二. 实验器材
PLC、手持式编程器 三.I/O端口分配 输入分配
X0:启动开关(常开) ; X1:停止开关;(常开)
X2:启动反转开关(常闭) X3:停止反转开关(常闭) 输出分配
Y1:电动机转动(第一频率) Y2:电动机反转
Y3:电动机转动(第二频率) Y4:电动机转动(第三频率)
四. 实验编程 ST X0 OR Y0 AN X2 AN/ T3 OR Y2 AN T7 OT Y1 ST Y1 AN/ T6 OT Y4 ST T4 TM Y1 K 10 ST T1 AN/ T5 OT Y5 ST Y5 OT Y2 ST T2 AN/ T4 OT Y6 ST Y6 OT T3
ST T3 OR Y2 AN X2 AN T7 OT Y2 ST Y2 TM Y4 K 10 ST T2 TM Y4 K 10 ST T4 TM Y5 K 10 ST T5 TM Y6 K 10 ST T6 TM Y7
五. 实验步骤
⑴. 自己尝试编写要求的指令;
⑵. 正确连线后观察自己编写的程序正确性; ⑶. 不断修改自己的程序,使之与要求相符;
⑷. 对照参考程序,找出自己程序的不足与优点。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尽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保持程序的简洁; ⑵. 勿随意拆卸plc 。
第三章 线路排故部分
3.1 顺序控制线路排故
一. 实验目的
⑴.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方法;
⑵. 掌握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安装布线方法和基本要求; ⑶. 熟练掌握安装机床电器的工具和仪表;
⑷.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地工作原理; ⑸. 撞我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排故方法。 二. 实验器材
布线板、接触器、热继电器、电机、导线若干 三. 实验要求
四. 实验电路
五. 实验步骤
⑴. 检查各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跟换; ⑵. 按电路图连接主线路图; ⑶. 按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图;
⑷. 接通电源检查线路是否符合要求; ⑸. 修改电路,使尽量无重叠。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保持线路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⑵. 反复检查线路,切勿有短路现象;
⑶. 接线路是切勿在带电状态下,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3.2顺序延时控制排故
一. 实验目的
⑴.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方法;
⑵. 掌握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安装布线方法和基本要求; ⑶. 熟练掌握安装机床电器的工具和仪表;
⑷.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地工作原理; ⑸. 撞我机床电器主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排故方法。
二. 实验器材
布线板、接触器、热继电器、定时器、电机、导线若干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要求
五. 实验步骤
⑴. 检查各元件是否齐全,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跟换; ⑵. 按电路图连接主线路图; ⑶. 按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图;
⑷. 接通电源检查线路是否符合要求; ⑸. 修改电路,使尽量无重叠。
六. 实验注意事项
⑴. 保持线路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⑵. 反复检查线路,切勿有短路现象;
⑶. 接线路是切勿在带电状态下,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第四章 总结与感悟
从3月8日开始到3月26日,我们09电气2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中级工实训。在此三个星期中,我们共完成了三个部分的实训:电子部分、PLC 部分、线路排故部分。其中电子部分包括:稳压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LC 部分包括:红绿灯控制、机械手动作模拟、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定时控制;线路排故部分包括:顺序控制线路排故、顺序延迟控制线路排故。一共7各小项目。
在每个部分每个小项目中,独立的操作思考与集体讨论总结总会让我们有所感悟。特别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完成符合要求的小项目时,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样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的严谨。任何一点小小的粗心与误差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电路无法工作或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发生事故。
在第一部分中,让我更加熟悉了电烙铁的使用及电板焊接过程中的要求。通过具体的电路,即稳压电路与脉宽调制电路,让我明白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具体作用和使用要求。
一块小小电路板看似简单,但其中凝结的智慧与汗水只有电路的设计者与完成者才会明白。
第二部分让我深深体会到现代科学的神奇与强大,一块小小芯片却控制着成千上百个开关,继电器、定时器等等。逻辑控制与实体控制的对比,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对比,前者优越性不言而喻:低压控制高压,机器程序化控制,远程及时控制等等。此部分的学习也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电气自动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动化科技的次年过去。此部分实训虽然涉猎不深,去让我深深地明白其重要性。它让我明报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在努力使机器追求智能化的今日,PLC 编程的简洁性、实用性及强大的功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部分的学习则让我了解到在电气接入电路中主线路与控制电路的结合使用使得电路安全性大大增强,同时使我了解了在布线时怎样使电路醒目清晰,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实训为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电气自动化打下了深深的基础,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