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习方法

复习技巧:历史学习技巧

不少人都认为历史这东东就是死记硬背,可是这死记硬背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俗话说:

“留心处处皆学问。”其实这背书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背好历史”呢?我觉得应该有知识框

架的头脑观念。这一点相信在校的老师们都会讲到的,当时感觉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考试就

考“血与肉”的内容。对“骨头”并没有什么考的。可出了高中校门,进入高校学习,你会

发现真的很重要。我与一些学历史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尽如人意,只

能模糊的记忆住人物、地点。时间也是记得零零碎碎。这样学习历史,不能把历史学活。只

能对历史产生很大恐惧与排斥心理。 这个知识框架,就是辅导书上常有那些条条框框,很多人对这并不太重视,可是这就是

记忆的窍门,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做题目累了或者看累了以后,可以把这拿出来翻翻看看,

也可以回忆、自己动手做做这些条条框框,并且不断的提问自己,诸如两次鸭片战争的前因

后果、列强行使路线、签订哪些卖国条约、具体内容等等。等你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相信你

自己会突然发现变得好强,而且是一下子能说出一大串,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点带动了许多,

而能做这点的话,相信历史中最让人头疼的时间年代关也会很快的通过的。这一关可以说是

重中之重,如果能把这关过了,相信会在今后文科学习中,可以说是所向无敌的。你会发现

自己看书的时候,那些知识不是独立的,仿佛成了一张网。自己只是在编网,或者说填空而

已。年代会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座标。指导你如何放东东。个人认为学文科基础就是文学与

历史了,一个注重幻想、一个注重现实。学好这两门,其他文科就会很轻松的。当然这也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了。也有不少人提出记年代用什么巧记的方法,诸如商鞅变法是

公元前359年,可以理解成商鞅在变法前喝了三壶酒,金的灭亡是公元1234年,可以理解成

1234金灭亡?? 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偶尔一用,但不能作为记年代的最好办法,必须是要下

一番苦功夫的。因为年代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都能编成顺口溜,不可能都能联想一些事物

来吧。如果为了一个年代,而生搬硬套许多口诀出来,那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记

不得在哪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万精油,到哪都能到一点。”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们

学历史,不能只局限与历史课,历史书上。其实很多地方都能学到的。比如语文课上的人物,

地理课上的地图、思想政治课、英语阅读理解,都能有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只要大家用心去

记,用心留意,相信会给你的知识框架带来许多许多。你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学会许多别人

也看到,却没有掌握的知识。这也许就是武侠片中常说的“悟”字吧。 说了这些,只不过是方法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相信大家能做到这点,

高考能考115分以上吧,我就是这么做,就做到了。 如何成功做好高中学习第一步:掌握科学方法 新学期已经开始10多天了,不少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同学虽然进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就读,

但面对新的教材、新的学习内容仍然感到不适应。对于这些高一新生而言,解决好初高中衔

接问题,尽快步入高中学习正轨,是当务之急。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

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那么,

高一新生究竟该如何迈好高中学习的第一步呢?辛集中学的曹保顺老师说,高一新生想尽快

适应高中学习,步入学习正轨,首先应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

能力自我提高。

了解高中学习特点

高中学习与初中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知识量大,难度大。“高中开设的各门学科虽和初中差不多,但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量比初

中要增加若干。如数学要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曹老师说,高中是学生求学阶段 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学期所学内容的容量都很大。高中学习难度大主要

表现在初中和高中知识上有些跨度,这一跨度不可能细嚼慢咽,因而对把握知识带来一定困

难,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进度快,综合性强。高中学习的难度还在于学习进度快,如果跟不上进度,往往出现“消

化不良”或“负债”现象。学习的综合性强,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各科知识。

能力要求高。高中学习要求同学们具备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应具备分析综合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同学们要理解概念、法则的本质, 形成某种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识学到手。“高中教学对同学们的学习较为放手,不可能

像初中那么具体地要求大家每个环节怎样做,而是要求同学们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

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这时同学们的自理

能力、学习能力就很重要,大家应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还是用

初中老一套办法学习,那么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送给准高中生 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 盖贤卿(上海市光明中学) 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兴奋之余,已开始筹划新的学习计划。如何使

孩子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已成为家长们新的关注焦点。作为一名高

中班主任,我很愿意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融入紧张而充实

的高中生活。

“临时抱佛脚”不再灵验 首先,我们应对目前在初三毕业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误区引起足够重视。比如,经

过初三整一年辛苦的准备,再加上中考这场激烈的角逐,高一新生普遍有着“松一松”的思

想。刚刚脱离“题海”的他们现正兴奋不已,忙着将暑假前的种种愿望一一兑现。三年后的

高考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学生们以为一切都还早,要趁现在玩个痛快。根据初中的经验,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初中三年仅靠初三一年的努力就能考进一所不错的高中,那到

高三再冲刺也不晚,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一高二不少学生的学习

态度都较为懒散,考试仍靠临时抱佛脚。其实,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

中有很大差别,当学生突然觉醒到这个问题,再打算努力时,往往为时已晚。在我们身边不

乏这样的例子,一些颇有学习潜质的学生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甚是可惜。 踏准节奏主动学习

其次,要非常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思维

要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高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的容量都很大,每一门学

科在知识量上都较初中有较大的增长。同时,高中教材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内容多,老师上

课的进度都比较快,这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接受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就以我所教的语文

学科为例,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且篇幅都较短,中考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而

高中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及名言警句数量明显增多,篇幅也都较长,背诵起来确实不容易。再

加上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不下百个,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难

度。而这种初高中的“脱节”现象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更为突出。一旦学生没能跟上高中

学习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说到这里,我并不是

提倡准高中生们在暑假里就去参加一些学科培训班,超前学习高中的知识。我倒是建议学生

们可以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借几本高中的教材翻阅一下,熟悉一下教材的内容,认识到初

高中教学的差别,然后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所说的准备,其实就是能够将

自己在初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高中加以延续和拓展,积极适应高中的学习

节奏。而作为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量挖掘孩子学习的潜能,发挥 学习上的钻研精神。如果孩子还是像初中那样,被动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等待家长催

促,高一便会成为孩子成长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估

与初中不同的是,高中阶段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汇集了各所初中的

学习尖子。因此,如何在“高手如林”的新环境下,及时调整心态,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估和

自我期待,处理好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找到快速适应的方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

战。有些学生始终将自己的现状归结为中考失误,其实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一直处于这

种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状态,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将是很不利的。 暑假里,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结合高中阶段学科的特点,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而明

确的目标,使孩子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在高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高一新生易患开学综合征 心理暗示帮助收心 9月1日,北京的中小学生将迎来一个新学年。告别漫长的暑假,学生们在依依不舍的

同时,也容易患上一种“怪病”:起床时头好像被瞬间胶黏在枕头上无法动弹、忘记学校该怎

么走、偶尔叫错同学的名字、不想写作业、不想参加学校活动、不想考试、不想因学习而熬

夜?? 专家把这些症状称为开学综合征,而高一新生患上开学综合征的现象更为普遍。 状况

新生入学四类不适应

学大个性化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智会指出,高一新生存在开学综合症的现象比较普

遍,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类: 失意型对于那些没有考上自己预期的学校,或者虽然考上了中意的学校,却没有如愿地

进入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从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沮丧、怀疑、

动摇,整天想着转班、转校,对过去既怀念又备感失落,对新生活既冷漠又焦躁,因而对新

学校有着本能的抗拒。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与教育,多鼓

励,帮助新生建立“活在当下、着眼将来”的心态,以昂扬的斗志去主动适应新生活。 松

懈型有的同学经过初三一年漫长而艰难的备考,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难免会长吁一口气,

松懈下来。有的同学在初中被老师亦步亦趋地管惯了,上了高中后发现老师不像初中那样严

格管理了,于是不知所措。这类松懈型的学生,听课漫不经心,作业稀稀拉拉,稀里糊涂地

过日子,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功课跟不上,与同学难以相处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适当

处理,孩子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求解脱,容易沉溺于一些不良嗜好中。在现实案例中,有相当

多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向他们讲解高中

学习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高中会遭遇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新的学

习生活。

担忧型对于多数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对新学校充满了憧憬,也有着不少担忧。担忧是否

能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保持原先的优势,是否能与新同

学和睦相处。这些太多的不确定让他们害怕。他们怀念过去的学校过去的同学,不知道该怎

样规划自己的新生活,所以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新生们会与过去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

系。面对不确定,担忧、害怕是必经的心理历程,但如果不施以相应的辅导,极可能影响新

生对新学校的投入与适应。 惶恐型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于很多高一新生来说,在担忧之中

又有了一些惶恐。高中新课程究竟是什么?与传统课程有什么不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

哪些变化?新课改对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对高考有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一切都不明晰的时

候,他们就会惶恐、茫然。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放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包括这

方面的内容。

应对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收心 贾老师分析,从表面上看,学生由于长假期间过于放纵自己而表现出的“开学综合征”,

是玩心一时还没有收回来的表现,深层次上则暴露出同学们在时间和生活上缺少清晰合理的

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上也不够成熟,不能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生理和

心理方面都没能实现顺利过渡。“如果不尽快适应,显而易见,这样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

同学们也在无形中荒废掉不少学业。更重要的是,一旦这样的生活习惯养成,对将来步入社

会,参加工作也是极为不利。” 贾老师建议,要使“开学综合征”自动走开,心理暗示起到关键的作用。“学生如果意识

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

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都有助于其树立

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同时,学生不妨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

动,多进行体育锻炼;多与同学们有意识地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谈谈校园里的开心事,无论

从行动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尽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此外,可以根据课程表的安排,给自

己制定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篇二: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

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

于本能,一辈子受用痪 ωrdquo;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

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

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

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

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

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

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

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

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

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

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

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

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

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

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

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

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

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

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

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

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

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

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

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

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

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

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

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

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

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

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

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

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

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

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

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

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

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

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

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四、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

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

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

大胆质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

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

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

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 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

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

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

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 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

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

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

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

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 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 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

忆方法。

(11) 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 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

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

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

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

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 十三经尽皆背诵。每

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

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

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学习升华,培养能力。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

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实际上,它们是点、线、

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

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

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

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

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

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

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

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

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

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 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

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

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 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

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

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

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

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

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

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

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

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

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

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

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

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第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

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

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

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

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篇三: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万能公式)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万能公式)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 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

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

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

美国

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

治:

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

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 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

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

要原

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

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

盾③

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

是解

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

的是

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

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

线、

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

容, 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

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

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

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

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

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

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

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

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

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

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

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

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

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

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

动领域进行篇四: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一、应该具备的几个观念

1.学会学习

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

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

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问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

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呢?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

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

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

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

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

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①逐段写 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②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③找出

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

个系统结构。④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⑤找

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

和政策等。⑥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

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

该大胆质疑。

2.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

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

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 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记忆不等于背诵。若把背诵认为记忆,是不能牢牢记住知识点的。记忆要不断的反复,

即重复又重复,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和晚修课时间抽十分钟记忆当天

的内容。这样能进一步消化知识。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 有人更喜欢群

体的记忆方法。空闲时间,找几位同学,一位负责发问,其他的抢答。这既有趣味,又有意

义。并且记得特别深。 无论固定性,还是随意性,只要坚持,才有成果。 需要再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

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 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

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

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一般步骤 下面就具体谈谈学习高中历史方法和四个步骤,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 课前认真预习。 首先,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

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 文中的含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

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

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

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 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 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

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

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

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然后,

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

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

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同学们,请记住,多看、多练、多想、多问。勤于记忆,勤 于笔记。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篇五:与高三学生谈

历史学习方法

与高三学生谈历史学习方法 经常听到高三文科学生抱怨历史学科难学,历史知识太多记不住,或者是觉得历史知识

点都掌握了,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不能把知识转化为分数。许多人甚至畏惧历史,觉得付

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但是我们又会看到有一些同学学习历史比较轻松,而考试成绩每次都很

不错。这就说明学好历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要讲究方法,掌握了科学的并且适合你的学习方

法,那你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谁能在“会学”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

现实的成绩,而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则会事倍功半。 达尔文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历史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

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及总结同学们一些好的方法,我觉得学习历史主要是走好“三大步”,或者

是做好三篇文章,即“看书篇”、“做题篇”、“反思篇”。

一、看书篇

高三一年,要看五本书,阅读量很大,所以一定要先针对自己的基础制定一个合理的看

书计划,切忌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以周为单位,每周安排四

到五次历史复习时间,先看自己最薄弱的那部分,像现在许多学生反映世界史是弱项,那就

先从世界史开始。

看书总的原则是从宏观到微观,搭建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做到融会贯通。 第

一遍复习以梳理教材内容为主,将教材目录、引言、标题及正文的内容和小字,均一一过目

并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阅读时一要抓住关键词,二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如复习“隋

唐制度的革新”,把其中的“两税法”这一标题设计如下问题:实行两税法的原因是什么?两

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它有什么特点?两税法实施的影响和结果如

何?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主要是将

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在脑中搭建知识框架,回忆不出的知识,

第二天一早马上看。

第一遍复习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细节,要经常对教材进行“地毯式扫荡”,查漏补缺,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对于容易忽视或经常遗忘的知识要及时记在本子上,以备将来高考前再看。

2.复习的进程采取滚动式,即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

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 以此类推,犹如“滚雪球”。这

种复习法虽然费时,但因符合记忆规律,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一旦掌握就无须多看,套用

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但心熟耳。

3.做到“得意忘形”,“死去活来”。在历史学习中,“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

更多的是知多与知少、知深与知浅的差异。所谓“得意忘形”,即剥开外衣而得其真意,这主

要是指对一些历史概念的理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对“均田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成平均

分配所有的土地。“死去活来” 即超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能灵活运用。如奴隶制对夏商周

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就是运用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原理。“死去活来”

还表现为把历史现象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而不是一概而论,如对中国古代“重

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能只讲消极的一面,还应看到其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重组和拓展为主。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

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

合分析及概括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

析。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无规律地记忆,否则这些事件和人物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

力。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

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分析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回

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

架的理解。

2. 善于联想,由此及彼。例如,看到明朝的纺织业就应联想到前代纺织业发展情况,看

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就要把有关科举制的发展变革串联起来,看到明朝废除丞相,就要把历

代如何削弱相权的史实整理出来。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

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善于进行比较,高考中经常有比较题,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

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程度。怎样进行比较?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

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其次是确定比较点,历史事件往往可以从原因、过程、结果, 影响等方面考虑。我们在看书复习中一定要有比较意识,如看到郑和下西洋马上可以和

新航路的开辟作比较,比较的角度越多,我们的思路越开阔。

4.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今年的高考历史第一个选择题就出了关于皇帝谥号、庙号、

年号的题目,这就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

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同学们可以记下来,这是学生拓展知识

较为有效的途径,此外你也可以就某个问题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 以上两轮复习不是割裂的,可以交叉进行。可以章为单位两轮复习,也可以一册为单位,

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二、做题篇

作为高三学生,恐怕无法回避“题海”,但高明的水手不会回避大海,也不会淹没在大海

中。成功的高三文科生也不会只是无奈地在题海中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中

劈波斩浪,从而顺利地抵达预定的目的地。那么怎样才算是会做题呢? 首先是要会选题,走“精练”之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在老师的指

导下,选择一份较好的复习资料,把它用好用足。一轮复习用单元练习,二轮复习用专题练

习。做题要有目的,要针对自己的弱项,我认为高三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题,教师发的练习

如果不适合你或对你帮助不大,可以不做。从高考改卷的情况看,学生主观题问题比较多,

得分率普遍不高,所以平时主观题要多做,不能只做选择题不做主观题。 第二、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

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背书。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同样需要天天做,当

然在数量上要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

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

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三、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历

年的高考题,二是教师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研究典型题目就是要

总结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特别是材料解析题,许多学生看到材料题没有思路,不知如何

解答,解答材料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做材料题宜先

看问题再看材料,通过仔细研读材料的正文、标题、出处等寻找和处理有效信息。“材料在 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题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在获取有效信息后,必须结合教材

中相关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要提高材料题的解答能力,研究高考题是最有

效的办法,体会高考“怎么考”,答题“怎么答”,建议每天看一道和做一道高考材料题。 第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题时切忌一边看书,一边做题;没有审清题意,不要下

笔答题;答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即使是平时的练习也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忌用口语,

要用历史术语。

三、反思篇

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横渡,也需要不断地辨清与校正航

向,这就需要反思。考后反思,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针,其意义不言而喻。考后反思具体要做

哪些工作呢?

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如可以设立“根本不

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

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人物”、“事件”、“时

间”、“地域”、“术语”与“评价”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男生常常在

“时间”领域丢分,女生则常常在“地域”领域丢分。还可设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

史”“世界近现代史”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点。 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审题错误”

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

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

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

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基础

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

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指

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结束语: 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与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转化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动,

才会产生积极效果。心动不如行动,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明年六月。 学习必然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学习也是如此,绝对不可以存

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不经过充分的整合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

而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也会使你无法理解历史的真正内涵,而曲解历史。

复习技巧:历史学习技巧

不少人都认为历史这东东就是死记硬背,可是这死记硬背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俗话说:

“留心处处皆学问。”其实这背书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背好历史”呢?我觉得应该有知识框

架的头脑观念。这一点相信在校的老师们都会讲到的,当时感觉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考试就

考“血与肉”的内容。对“骨头”并没有什么考的。可出了高中校门,进入高校学习,你会

发现真的很重要。我与一些学历史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尽如人意,只

能模糊的记忆住人物、地点。时间也是记得零零碎碎。这样学习历史,不能把历史学活。只

能对历史产生很大恐惧与排斥心理。 这个知识框架,就是辅导书上常有那些条条框框,很多人对这并不太重视,可是这就是

记忆的窍门,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做题目累了或者看累了以后,可以把这拿出来翻翻看看,

也可以回忆、自己动手做做这些条条框框,并且不断的提问自己,诸如两次鸭片战争的前因

后果、列强行使路线、签订哪些卖国条约、具体内容等等。等你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相信你

自己会突然发现变得好强,而且是一下子能说出一大串,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点带动了许多,

而能做这点的话,相信历史中最让人头疼的时间年代关也会很快的通过的。这一关可以说是

重中之重,如果能把这关过了,相信会在今后文科学习中,可以说是所向无敌的。你会发现

自己看书的时候,那些知识不是独立的,仿佛成了一张网。自己只是在编网,或者说填空而

已。年代会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座标。指导你如何放东东。个人认为学文科基础就是文学与

历史了,一个注重幻想、一个注重现实。学好这两门,其他文科就会很轻松的。当然这也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了。也有不少人提出记年代用什么巧记的方法,诸如商鞅变法是

公元前359年,可以理解成商鞅在变法前喝了三壶酒,金的灭亡是公元1234年,可以理解成

1234金灭亡?? 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偶尔一用,但不能作为记年代的最好办法,必须是要下

一番苦功夫的。因为年代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都能编成顺口溜,不可能都能联想一些事物

来吧。如果为了一个年代,而生搬硬套许多口诀出来,那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记

不得在哪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万精油,到哪都能到一点。”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们

学历史,不能只局限与历史课,历史书上。其实很多地方都能学到的。比如语文课上的人物,

地理课上的地图、思想政治课、英语阅读理解,都能有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只要大家用心去

记,用心留意,相信会给你的知识框架带来许多许多。你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学会许多别人

也看到,却没有掌握的知识。这也许就是武侠片中常说的“悟”字吧。 说了这些,只不过是方法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相信大家能做到这点,

高考能考115分以上吧,我就是这么做,就做到了。 如何成功做好高中学习第一步:掌握科学方法 新学期已经开始10多天了,不少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同学虽然进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就读,

但面对新的教材、新的学习内容仍然感到不适应。对于这些高一新生而言,解决好初高中衔

接问题,尽快步入高中学习正轨,是当务之急。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

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那么,

高一新生究竟该如何迈好高中学习的第一步呢?辛集中学的曹保顺老师说,高一新生想尽快

适应高中学习,步入学习正轨,首先应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

能力自我提高。

了解高中学习特点

高中学习与初中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知识量大,难度大。“高中开设的各门学科虽和初中差不多,但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量比初

中要增加若干。如数学要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曹老师说,高中是学生求学阶段 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学期所学内容的容量都很大。高中学习难度大主要

表现在初中和高中知识上有些跨度,这一跨度不可能细嚼慢咽,因而对把握知识带来一定困

难,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进度快,综合性强。高中学习的难度还在于学习进度快,如果跟不上进度,往往出现“消

化不良”或“负债”现象。学习的综合性强,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各科知识。

能力要求高。高中学习要求同学们具备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应具备分析综合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同学们要理解概念、法则的本质, 形成某种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识学到手。“高中教学对同学们的学习较为放手,不可能

像初中那么具体地要求大家每个环节怎样做,而是要求同学们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

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这时同学们的自理

能力、学习能力就很重要,大家应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还是用

初中老一套办法学习,那么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送给准高中生 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 盖贤卿(上海市光明中学) 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兴奋之余,已开始筹划新的学习计划。如何使

孩子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已成为家长们新的关注焦点。作为一名高

中班主任,我很愿意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融入紧张而充实

的高中生活。

“临时抱佛脚”不再灵验 首先,我们应对目前在初三毕业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误区引起足够重视。比如,经

过初三整一年辛苦的准备,再加上中考这场激烈的角逐,高一新生普遍有着“松一松”的思

想。刚刚脱离“题海”的他们现正兴奋不已,忙着将暑假前的种种愿望一一兑现。三年后的

高考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学生们以为一切都还早,要趁现在玩个痛快。根据初中的经验,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初中三年仅靠初三一年的努力就能考进一所不错的高中,那到

高三再冲刺也不晚,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一高二不少学生的学习

态度都较为懒散,考试仍靠临时抱佛脚。其实,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

中有很大差别,当学生突然觉醒到这个问题,再打算努力时,往往为时已晚。在我们身边不

乏这样的例子,一些颇有学习潜质的学生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甚是可惜。 踏准节奏主动学习

其次,要非常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思维

要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高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的容量都很大,每一门学

科在知识量上都较初中有较大的增长。同时,高中教材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内容多,老师上

课的进度都比较快,这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接受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就以我所教的语文

学科为例,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且篇幅都较短,中考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而

高中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及名言警句数量明显增多,篇幅也都较长,背诵起来确实不容易。再

加上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不下百个,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难

度。而这种初高中的“脱节”现象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更为突出。一旦学生没能跟上高中

学习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说到这里,我并不是

提倡准高中生们在暑假里就去参加一些学科培训班,超前学习高中的知识。我倒是建议学生

们可以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借几本高中的教材翻阅一下,熟悉一下教材的内容,认识到初

高中教学的差别,然后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所说的准备,其实就是能够将

自己在初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高中加以延续和拓展,积极适应高中的学习

节奏。而作为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量挖掘孩子学习的潜能,发挥 学习上的钻研精神。如果孩子还是像初中那样,被动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等待家长催

促,高一便会成为孩子成长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估

与初中不同的是,高中阶段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汇集了各所初中的

学习尖子。因此,如何在“高手如林”的新环境下,及时调整心态,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估和

自我期待,处理好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找到快速适应的方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

战。有些学生始终将自己的现状归结为中考失误,其实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一直处于这

种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状态,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将是很不利的。 暑假里,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结合高中阶段学科的特点,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而明

确的目标,使孩子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在高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高一新生易患开学综合征 心理暗示帮助收心 9月1日,北京的中小学生将迎来一个新学年。告别漫长的暑假,学生们在依依不舍的

同时,也容易患上一种“怪病”:起床时头好像被瞬间胶黏在枕头上无法动弹、忘记学校该怎

么走、偶尔叫错同学的名字、不想写作业、不想参加学校活动、不想考试、不想因学习而熬

夜?? 专家把这些症状称为开学综合征,而高一新生患上开学综合征的现象更为普遍。 状况

新生入学四类不适应

学大个性化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智会指出,高一新生存在开学综合症的现象比较普

遍,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类: 失意型对于那些没有考上自己预期的学校,或者虽然考上了中意的学校,却没有如愿地

进入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从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沮丧、怀疑、

动摇,整天想着转班、转校,对过去既怀念又备感失落,对新生活既冷漠又焦躁,因而对新

学校有着本能的抗拒。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与教育,多鼓

励,帮助新生建立“活在当下、着眼将来”的心态,以昂扬的斗志去主动适应新生活。 松

懈型有的同学经过初三一年漫长而艰难的备考,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难免会长吁一口气,

松懈下来。有的同学在初中被老师亦步亦趋地管惯了,上了高中后发现老师不像初中那样严

格管理了,于是不知所措。这类松懈型的学生,听课漫不经心,作业稀稀拉拉,稀里糊涂地

过日子,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功课跟不上,与同学难以相处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适当

处理,孩子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求解脱,容易沉溺于一些不良嗜好中。在现实案例中,有相当

多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向他们讲解高中

学习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高中会遭遇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新的学

习生活。

担忧型对于多数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对新学校充满了憧憬,也有着不少担忧。担忧是否

能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保持原先的优势,是否能与新同

学和睦相处。这些太多的不确定让他们害怕。他们怀念过去的学校过去的同学,不知道该怎

样规划自己的新生活,所以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新生们会与过去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

系。面对不确定,担忧、害怕是必经的心理历程,但如果不施以相应的辅导,极可能影响新

生对新学校的投入与适应。 惶恐型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于很多高一新生来说,在担忧之中

又有了一些惶恐。高中新课程究竟是什么?与传统课程有什么不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

哪些变化?新课改对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对高考有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一切都不明晰的时

候,他们就会惶恐、茫然。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放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包括这

方面的内容。

应对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收心 贾老师分析,从表面上看,学生由于长假期间过于放纵自己而表现出的“开学综合征”,

是玩心一时还没有收回来的表现,深层次上则暴露出同学们在时间和生活上缺少清晰合理的

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上也不够成熟,不能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生理和

心理方面都没能实现顺利过渡。“如果不尽快适应,显而易见,这样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

同学们也在无形中荒废掉不少学业。更重要的是,一旦这样的生活习惯养成,对将来步入社

会,参加工作也是极为不利。” 贾老师建议,要使“开学综合征”自动走开,心理暗示起到关键的作用。“学生如果意识

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

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都有助于其树立

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同时,学生不妨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

动,多进行体育锻炼;多与同学们有意识地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谈谈校园里的开心事,无论

从行动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尽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此外,可以根据课程表的安排,给自

己制定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篇二: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

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

于本能,一辈子受用痪 ωrdquo;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

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

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

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

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

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

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

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

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

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

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

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

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

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

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

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

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

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

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

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

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

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

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

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

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

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

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

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

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

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

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

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

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

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

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

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

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

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

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

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四、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

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

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

大胆质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

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

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

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 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

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

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

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 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

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

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

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

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 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 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

忆方法。

(11) 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 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

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

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

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

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 十三经尽皆背诵。每

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

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

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学习升华,培养能力。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

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实际上,它们是点、线、

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

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

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

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

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

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

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

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

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

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 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

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

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 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

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

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

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

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

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

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

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

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

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

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

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

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第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

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

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

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

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篇三: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万能公式)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万能公式)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 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

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

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

美国

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

治:

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

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 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

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

要原

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

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

盾③

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

是解

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

的是

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

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

线、

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

容, 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

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

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

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

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

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

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

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

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

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

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

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

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

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

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

动领域进行篇四: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一、应该具备的几个观念

1.学会学习

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

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

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问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

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呢?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

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

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

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

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

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①逐段写 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②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③找出

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

个系统结构。④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⑤找

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

和政策等。⑥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

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

该大胆质疑。

2.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

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

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 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记忆不等于背诵。若把背诵认为记忆,是不能牢牢记住知识点的。记忆要不断的反复,

即重复又重复,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和晚修课时间抽十分钟记忆当天

的内容。这样能进一步消化知识。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 有人更喜欢群

体的记忆方法。空闲时间,找几位同学,一位负责发问,其他的抢答。这既有趣味,又有意

义。并且记得特别深。 无论固定性,还是随意性,只要坚持,才有成果。 需要再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

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 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

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

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一般步骤 下面就具体谈谈学习高中历史方法和四个步骤,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 课前认真预习。 首先,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

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 文中的含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

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

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

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 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 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

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

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

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然后,

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

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

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同学们,请记住,多看、多练、多想、多问。勤于记忆,勤 于笔记。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篇五:与高三学生谈

历史学习方法

与高三学生谈历史学习方法 经常听到高三文科学生抱怨历史学科难学,历史知识太多记不住,或者是觉得历史知识

点都掌握了,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不能把知识转化为分数。许多人甚至畏惧历史,觉得付

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但是我们又会看到有一些同学学习历史比较轻松,而考试成绩每次都很

不错。这就说明学好历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要讲究方法,掌握了科学的并且适合你的学习方

法,那你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谁能在“会学”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

现实的成绩,而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则会事倍功半。 达尔文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历史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

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及总结同学们一些好的方法,我觉得学习历史主要是走好“三大步”,或者

是做好三篇文章,即“看书篇”、“做题篇”、“反思篇”。

一、看书篇

高三一年,要看五本书,阅读量很大,所以一定要先针对自己的基础制定一个合理的看

书计划,切忌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以周为单位,每周安排四

到五次历史复习时间,先看自己最薄弱的那部分,像现在许多学生反映世界史是弱项,那就

先从世界史开始。

看书总的原则是从宏观到微观,搭建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做到融会贯通。 第

一遍复习以梳理教材内容为主,将教材目录、引言、标题及正文的内容和小字,均一一过目

并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阅读时一要抓住关键词,二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如复习“隋

唐制度的革新”,把其中的“两税法”这一标题设计如下问题:实行两税法的原因是什么?两

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它有什么特点?两税法实施的影响和结果如

何?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主要是将

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在脑中搭建知识框架,回忆不出的知识,

第二天一早马上看。

第一遍复习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细节,要经常对教材进行“地毯式扫荡”,查漏补缺,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对于容易忽视或经常遗忘的知识要及时记在本子上,以备将来高考前再看。

2.复习的进程采取滚动式,即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

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 以此类推,犹如“滚雪球”。这

种复习法虽然费时,但因符合记忆规律,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一旦掌握就无须多看,套用

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但心熟耳。

3.做到“得意忘形”,“死去活来”。在历史学习中,“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

更多的是知多与知少、知深与知浅的差异。所谓“得意忘形”,即剥开外衣而得其真意,这主

要是指对一些历史概念的理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对“均田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成平均

分配所有的土地。“死去活来” 即超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能灵活运用。如奴隶制对夏商周

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就是运用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原理。“死去活来”

还表现为把历史现象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而不是一概而论,如对中国古代“重

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能只讲消极的一面,还应看到其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重组和拓展为主。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

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

合分析及概括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

析。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无规律地记忆,否则这些事件和人物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

力。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

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分析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回

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

架的理解。

2. 善于联想,由此及彼。例如,看到明朝的纺织业就应联想到前代纺织业发展情况,看

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就要把有关科举制的发展变革串联起来,看到明朝废除丞相,就要把历

代如何削弱相权的史实整理出来。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

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善于进行比较,高考中经常有比较题,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

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程度。怎样进行比较?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

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其次是确定比较点,历史事件往往可以从原因、过程、结果, 影响等方面考虑。我们在看书复习中一定要有比较意识,如看到郑和下西洋马上可以和

新航路的开辟作比较,比较的角度越多,我们的思路越开阔。

4.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今年的高考历史第一个选择题就出了关于皇帝谥号、庙号、

年号的题目,这就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

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同学们可以记下来,这是学生拓展知识

较为有效的途径,此外你也可以就某个问题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 以上两轮复习不是割裂的,可以交叉进行。可以章为单位两轮复习,也可以一册为单位,

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二、做题篇

作为高三学生,恐怕无法回避“题海”,但高明的水手不会回避大海,也不会淹没在大海

中。成功的高三文科生也不会只是无奈地在题海中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中

劈波斩浪,从而顺利地抵达预定的目的地。那么怎样才算是会做题呢? 首先是要会选题,走“精练”之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在老师的指

导下,选择一份较好的复习资料,把它用好用足。一轮复习用单元练习,二轮复习用专题练

习。做题要有目的,要针对自己的弱项,我认为高三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题,教师发的练习

如果不适合你或对你帮助不大,可以不做。从高考改卷的情况看,学生主观题问题比较多,

得分率普遍不高,所以平时主观题要多做,不能只做选择题不做主观题。 第二、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

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背书。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同样需要天天做,当

然在数量上要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

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

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三、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历

年的高考题,二是教师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研究典型题目就是要

总结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特别是材料解析题,许多学生看到材料题没有思路,不知如何

解答,解答材料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做材料题宜先

看问题再看材料,通过仔细研读材料的正文、标题、出处等寻找和处理有效信息。“材料在 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题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在获取有效信息后,必须结合教材

中相关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要提高材料题的解答能力,研究高考题是最有

效的办法,体会高考“怎么考”,答题“怎么答”,建议每天看一道和做一道高考材料题。 第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题时切忌一边看书,一边做题;没有审清题意,不要下

笔答题;答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即使是平时的练习也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忌用口语,

要用历史术语。

三、反思篇

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横渡,也需要不断地辨清与校正航

向,这就需要反思。考后反思,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针,其意义不言而喻。考后反思具体要做

哪些工作呢?

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如可以设立“根本不

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

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人物”、“事件”、“时

间”、“地域”、“术语”与“评价”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男生常常在

“时间”领域丢分,女生则常常在“地域”领域丢分。还可设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

史”“世界近现代史”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点。 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审题错误”

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

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

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

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基础

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

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指

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结束语: 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与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转化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动,

才会产生积极效果。心动不如行动,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明年六月。 学习必然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学习也是如此,绝对不可以存

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不经过充分的整合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

而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也会使你无法理解历史的真正内涵,而曲解历史。


相关文章

  • 2013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上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组:茹燕 半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半 ...查看


  • 高三历史工作总结
  • 2012-2013年度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半学期过去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半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 一. 认真研究高考.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 ...查看


  • 11月6日高一语文网上说课
  • 11月27日高一语文网上说课 一.内容: 沂源二中 郑祥海<蒙娜丽莎的魅力> 沂源二中 齐永玲<琵琶行>说课稿 沂源二中 邢春瑜<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桓台二中 宋希学<高一记叙文写作1+1+1> ...查看


  •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2014-201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3.56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任务.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已如期完成高三历史的二轮复习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提 ...查看


  • 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组教学计划
  • 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组教学计划及后期复习准备 宜宾南溪区二中学校 谢玉军 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充分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三历史组全体教师根据高三文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学期历 ...查看


  • 2013年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查看


  •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政.史.地教研组 杨 树 光 辛苦了一年,我们送走了又一批学生.一年的努力,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 首先,我们认为,在6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 ...查看


  • 高三历史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 高三历史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受高三年级组的邀请,要我就上届高三历史复习作点经验介绍.前面有许多老师就本学科复习谈了很多经验和具体做法.我想当时我们都是在同一年级组中,多数做法是年级组统一进行,具有共性,所以我 ...查看


  • 高三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 高三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刘晓勇 寇萧敏 开学以来,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学工作以高考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做好教学的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召开备课组专题会议,落实复课计划. 开学初,结合年级组2014-2 ...查看


  • 高三历史下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5届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零模考试以外超过塘桥,但我校大多数班级有下滑趋势,下一阶段要加强基础知识落实与解题方法指导.同时,我们关注到这届学生的融合度偏低,对临界生的管理和关注不够.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做如下规划和调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