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四)

第四、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目 录

前言…………………………………………………………(第1页)

一、规划设计

(一)总图规划设计……………………………………………(第2页)

(二)土建施工图设计…………………………………………(第5页)

(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35页)

二、土建施工

(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59页)

(二)模板工程………………………………………………(第76页)

(三)钢筋工程………………………………………………(第92页)

(四)混凝土工程……………………………………………(第126页)

(五)砌体工程………………………………………………(第151页)

(六)门窗工程………………………………………………(第183页)

(七)抹灰工程………………………………………………(第211页)

(八)楼地面工程……………………………………………(第229页)

(九)屋面瓦工程……………………………………………(第243页)

(十)饰面工程………………………………………………(第256页)

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

(一)电气工程………………………………………………(第278页)

(二)给排水工程……………………………………………(第327页)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第360页)

(四)采暖工程………………………………………………(第367页)

(五)室外综合管线…………………………………………(第371页)

(合计380页)

(五)砌体工程

1.

存在问题:①加气块(或其它砖块)砌筑面应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②加气块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

②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前,未就对砌筑面浇水湿润要求进行跟踪检查,默认施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③加气块未采用专用机械切割,随意切割加气块。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

②从考虑墙体砂浆饱满度及粘结强度(砂浆失水过早)的要求,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砖材砌筑面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项目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③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人工随意切割砌块。

④对未提前浇水湿润块材而已砌筑的墙体,应做返工处理。

2.

存在问题:砖混结构承重墙体过梁下砌体干砖搁置(灰缝内没有砂浆)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砖混结构承重墙体砌筑过程中未设皮数杆,标高控制不到位。

②泥工砌筑墙体至设计标高时收头不到位。

③支设模板时,木工草率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砌体应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承重墙顶皮砖应用丁砖砌筑。②确保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得出现干砖直接堆置现象。若有此现象,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干砌位置做补强处理(且有补救措施,并经设计认可)或做返工处理。

③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事后的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甚至无搭接长度,且绑扎区域箍筋未加密设置。②构造柱钢筋植筋过少(不足4根)。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工质量意识淡薄。

②构造柱钢筋下料长度过短、少设或者说偷工减料,造成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绑扎接头箍筋未加密。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构造柱钢筋接头应按照“不小于35d且500”的规范规定设置,钢筋下料应考虑搭接长度,若采取搭接焊,则单面焊应不小于10d(双面焊应不小于5d),若采用绑扎连接,则应按50%接头错开率的1.4La绑扎长度(有抗震要求的,绑扎长度则应不小于1.4Lae)。

③对已出现绑扎长度不足的构造柱钢筋则应做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砌筑交接部位留凹槎(阴槎)。②未设拉结筋。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施工人员不熟悉操作规范要求,操作技能差,施工较为随意。 ②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③施工过程中,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特别要重点强调相邻墙体不能同时砌筑时留槎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②按照规范要求,相邻墙体交接处、外墙转角处是不允许留直槎,应留斜槎,且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砌筑高度的2/3。

③对相邻墙体交接位置不能同时砌筑留“凹槎”的且拉接筋未设严重违规现象,必须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顶砖搁置角度不规范(未在45度~60度范围内)。②顶砖砌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砌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对墙顶砖砌筑要求不了解,随意砌筑。 ②施工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设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均匀,造成墙顶与梁底间距过大(或过小)。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并应在大面积墙体砌筑前先做样板墙。

②每一墙体砌筑前,应按墙顶砖搁置45度~60度计算皮数并设置皮数杆。

③墙体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墙体灰缝(特别是水平灰缝)厚度要均匀。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⑤对墙顶砖搁置角度有误,且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的墙体,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施工洞口砌体拉结筋未设。②洞顶未设砼过梁(用模板野蛮处理)。④在墙角转角处留槎,且拉接筋少设。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现场施工较为随意,质量意识不够。 ②操作工人对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施工洞口砌体)的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对施工洞口留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力度不够。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按照规范要求,在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必须按间距不大于50Cm要求设置拉接筋,且拉接筋两端应做900弯钩,埋入墙体内长度不得小于50Cm(对有抗震要求的单体,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m)。

③大于30Cm的洞口顶部应设过梁。

④大转角严禁留槎,必须同时砌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在墙体砌筑留设洞口时按上述要求做专项检查,对未设钢筋砼过梁的,应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位置砌体未留马牙槎。②构造柱位置设置不当。③洞口边不应用加气块砌筑(应采用砼柱)。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前,未就构造柱位置留槎的具体要求作技术交底。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不知道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应留马牙槎的要求。

③未认真审图或未及时向设计提出构造柱合适位置(盲目按图施工)。

④工程部、监理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构造柱位置的砌体砌筑要求。

②所有砖块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均留按照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且凸槎最底下一皮砖应砍45度斜角,避免构造柱砼浇筑时出现死角而造成空洞。

③对已出现构造柱位置未留马牙槎的砌体位置,应要求施工人员凿出马牙槎或做返工处理。

④窗边部位砌体,应改为砼柱与相邻的构造柱一起浇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到位。

存在问题:①植在剪力墙或柱上的墙体拉接筋端部未做90度弯钩。②墙体拉接筋少设(仅有1根)。③接接筋植入柱(或剪力墙)内深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现场操作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②拉接筋下料制作不规范,操作人员不了解端部应做900弯钩的规范要求。

③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对拉接筋隐蔽验收不到位或未组织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拉接筋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根据规范要求,墙体所有拉接筋端部均应做900弯钩,墙厚12Cm和24Cm墙均应设置拉接筋2根,超过24Cm厚的墙体每12Cm应再加设一道拉接筋。

③对已出现拉接筋端部未做弯钩的、拉接筋少设的墙体,则须作加固、加设或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拉接筋设置专项隐蔽验收的工作力度。

存在问题:洞口顶部钢筋砖过梁设置方法错误(仅搁置钢筋)。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钢筋砖过梁的设置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作业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钢筋砖过梁,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施工单位自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一些小洞口的过梁设置的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监控不力。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墙体砌筑洞口顶部设置钢筋砖过梁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砌体规范要求,对一些洞口宽度小于900的小洞口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具体做法为:支设支承模板,先在模板上铺2~3Cm的1:2水泥砂浆,再将钢筋压入砂浆中,且钢筋砖过梁上30~50Cm范围内的砌体也应用与钢筋砖过梁同标号的1:2水泥砂浆砌筑,在其上砌体砂浆强度达到50%时方可拆除钢筋砖过梁的支承模板。

③对已出现直接搁置钢筋的洞口,则可考虑现浇砼过梁或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10.

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交接处无接槎(留直缝)②墙体与砼柱间竖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甚至有透明缝。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现场作业较为随意。

②相邻砌体交接处墙体未能同时砌筑,且先砌墙体未留设出接槎。

③墙体与砼柱交接处缝隙过宽且处理方式不当,砂浆填嵌不饱满。

④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指出并制止违规操作。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相邻墙体砌筑留槎、墙体与砼柱间隙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相邻必须同时砌筑,若实在不能同时砌筑时必须按照要求留有接槎,且墙体转角处和相邻墙体交接处墙体临时间断处还必须留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所砌墙体高度的1/2。 ③严格控制墙体与砼柱、剪力墙的间隙宽度(一般为1~2cm),应采用高标号砂浆堵塞密实。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要认真落实。

⑤对出现相邻墙体无接槎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11.

存在问题:①砖块材质差(不规则)。②墙体砌筑竖缝内砂浆不饱满,有瞎缝、假缝。③洞口砌体封堵不规范:水平灰缝不平直、搭砌长度小于砖长的1/3(甚至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①对墙体砌筑灰缝内砂浆饱满度、洞口封堵的技术要求交底不到位。

②进场砖块质量把关不严或者说未进行检查验收。

③施工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不了解砌体规范的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没有责任心,偷工减料。 ④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或未进行跟踪检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对操作技能差的作业人员应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②严把材料关,对进场砖块尺寸、外观质量应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砖块应清除出场。

③对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规范中对不同材料、不同位置的水平、竖向灰缝都明确了要求,特别是对砖混结构的承重墙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应作重点跟踪检查。

④对已出现瞎缝、假缝、透明缝较多的质量较差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采用“三一”砌法砌筑。⑤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体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足。②竖向灰缝宽度过大。③砖块未提前两天浇水湿润,干砖上墙。

原因分析:①对砖块应提前浇水湿润、砂浆饱满度、灰缝宽度的控制要求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工人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时砂浆挤柔、压实不到位,灰缝宽度控制不均匀,施工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③砂浆配比不合理,和易性差;

④工程部、监理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对违规操作没有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切实做好对施工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②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

③砌筑过程中,应要求作业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应要求采用三一”砌砖法。

④砌筑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制,且控制好拌和时间不得少于2min(掺外加剂的不得少于3min)。

⑤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进行检查,对较差墙体,应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墙体转角处砌体未同时砌筑。②灰缝宽度过大。

原因分析:①关于墙体砌筑留槎、灰缝宽度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操作工人操作技能较差,在墙体转角处或相邻墙体处不得留直槎。

③墙体砌筑灰缝宽度控制较为随意,未事先进行摆砖计算砖模数。

④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墙体砌筑前,应先做样板墙,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在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操作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宽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工程部、监理应重点作跟踪检查。

③对灰缝宽度过大或不均匀,控制随意的较差墙体,则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洞口顶部砼过梁出现裂缝甚至断裂。②过梁构件端部破损。

原因分析:①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预制过梁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过梁砼强度等级不足。

③过梁预制后在强度未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就安装。

④过梁厚度不足。

⑤施工单位对过梁构件质量未进行自检,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切实加强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的力度,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过梁的预制和安装,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上,由工程部、监理应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禁止使用。 ③必须控制好预制过梁的砼标号,特别对现场自拌砼的,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现场拌制。

④根据洞口宽度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过梁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Cm,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砼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8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④ 预制砼过梁在安装使用时,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否则不得提前使用过梁。

⑤ 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体采取零星碎块集中砌筑。②砌块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墙体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不合理强调零碎砌块的集中使用:裁割下来的零星块材在整个大面墙体砌筑中同时使用,造成砌体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发现通缝问题未及时指出并制止。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要合理利用零星砌块进行墙体砌筑,前提是砌体的搭砌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②根据规范要求:墙体砌筑的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3砖长且9Cm。

③工程部、监理应认真落实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发现违规施工应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到位。 ④对有此现象的墙体,则应要求施工单位拆除重砌处理。

存在问题:墙体内通缝。

原因分析:①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组砌方式有误,造成内缝缝。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切实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特别是一些组砌较为困难的小型砖垛(如:砖柱)的组砌方式,应做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技能差或不熟练的施工人员)。 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合格,上岗前应做样板墙。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过程跟踪检查。

④对已出现有内通缝的墙体,则必须作返工处理。

17.

存在问题:①洞口顶部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严重不足。②过梁上部零星砌体砌筑不规范:斜砌角度非450~

600、砂浆饱满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过梁的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过梁厚度不足引起的门洞下挠、裂缝等质量缺陷不重视。

②操作人员对规范中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的要求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了解。

③偷工减料。

④施工单位未“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过梁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按照规范要求,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砼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5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③施工单位对过梁预制安装及其上零星砌体的组砌应认真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也应认真落实。

④对已出现厚度、搁置长度不足的砼过梁,应要求施工单位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砼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且露筋。②过梁上部(较小空间)未与结构梁一起浇筑。③墙顶砖斜砌角度非450~600,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未认真审图,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能考虑到过梁上部较小空间砌体与过梁一起现浇。 ②构造柱砼浇筑时,操作工人振捣不到位,未分次下料分次振捣,马牙槎最底一皮砌块未砍出斜角,造成构造柱砼特别是墙体马牙槎位置砼出现空洞。

③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对出现空洞且露筋的构造柱未督促采取措施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认真审图,对过梁上部有较小空间砌体的,则应确定与过梁一起现浇。②在墙体砌筑留设马牙槎时,就设在马牙槎凸槎最底一皮砖砍出个45度斜角,以避免构造柱砼浇捣时出现“死角”。

③构造柱砼浇筑应分次下料分次振捣,应要求施工人员选用小型插入式振捣棒对构造柱砼进行振捣(注意不要将振捣棒搁置在构造柱模板外或相邻墙体位置振捣,以免破坏墙体)。

④对出现孔洞的构造柱砼,则应作整修处理,对出现更为严重的断柱情况,则必须对构造柱砼作返工处理。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过程跟踪检查验收的工作力度,发现此类情况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存在问题:窗台砼未伸入两侧砌体内一砖长度。

原因分析:①关于窗台系梁浇筑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窗周边防渗漏的防治意识不够或者说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考虑到窗框四周的防渗漏要求。

②施工操作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考虑留出一砖长度给窗台伸入或者根本没有留出窗台砼的浇筑位置。 ③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操作人员防门窗周边渗漏的质量意识。

②窗洞位置砌体砌筑时,应首先要控制好窗洞尺寸,事先就要留出厚度不小于8Cm、长度应伸至两侧砌体内不小于240mm(水泥空心砖砌体500mm)的窗台系梁位置。

③对窗台系梁的尺寸和伸入两侧砌体内的长度,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应认真落实。

20.

存在问题:小于24Cm门(窗)垛未植筋浇筑砼。

原因分析:①设计对小于24Cm门(窗)垛未在结构总说明中明确具体做法。

②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未按照设计结构总说明中关于小于24Cm门(窗)垛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③偷工减料,未从门框固定的牢固性和今后门扇开关所产生的冲击力影响考虑并设置构造柱。 ④项目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图纸会审时,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而设计又未明确用砼浇筑的,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

②切实做好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③工程部、监理在对砌体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跟踪检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时,应向施工人员提出植筋浇筑砼的要求,并监督落实。

存在问题:填充墙体砌筑一次到顶,未留墙体沉降周期或者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不了解填充墙砌筑规范中关于墙顶砖砌筑要求,或者说有惰性,偷工,有不想再搭支承架砌筑墙顶砖的错误想法所造成。

③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部、监理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施工前,就墙顶砖砌筑时间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作出具体要求技术交底,消除操作人员的偷工做法。

②根据规范要求沉降周期应不少于7天,而按照防裂缝质量通病的要求,则宜按照不少于14天去控制。 ③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填充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力度。

④对发现填充墙体一次性砌筑到顶或者沉降周期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的,则应要及时制止并责令施工单位将已砌筑好的墙顶砖拆除,直至满足沉降周期要求后再砌筑。

存在问题:①露(阳)台主墙砌体底部未做砼翻边。②卫生间墙体底部未做砼翻边。③落差屋面与主墙交接位置主墙砌体底部未做砼翻边。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防渗漏的重视程度不够,墙体砌筑前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人员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做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认真审图,若设计没有明确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砌体底部应做砼翻边要求时,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并做出更改。

②墙体砌筑应特别要注意有防水要求部位的构造要求,即使设计未能明确也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③对有防水要求部位却未做砼翻边的墙体,则可在防水层施工时增加一道或对墙体做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从防渗漏质量通病的考虑,应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墙体砌筑全过程,做重点跟踪检查验收。

存在问题:门窗洞口砌体未留设水泥砖,影响后续门窗框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经验较差,前道工序施工人员未考虑后道工序的施工要求。 ②门窗施工单位班组(或单位)也未向泥工班组提出留设出门窗固定要求的事前交底。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工序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切实加强技术交底的力度,且应通知其它班组(特别是门窗施工班组)一同对墙体砌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墙体砌筑过程中的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工序过程跟踪检查要到位,发现不符门窗固定要求的门窗洞口砌体,应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③对已出现未留设水泥砖的门窗洞口,在门窗施工时严禁用射钉直接固定在砌块(特别空心砌块)上,应采用长脚螺栓(胀塞)固定,或对门窗洞口砌体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使用断裂的蒸压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砌筑墙体。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块材在搬运、堆放时措施不当,造成断裂,且在未采取任何有效处理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将断裂砌块拼接在一起作为整砖砌筑。③操作人员对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给墙体质量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应在交底时明确不得将断裂砌块直接拼接一起作为整砖砌筑的错误做法。

②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感观质量要进行检查验收,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对已破损和断裂的块材,应先捡出,可在砖垛处砌筑时使用。

③墙体砌筑过程中,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均应认真落实过程跟踪检查,发现有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现象时,应及时制止。

存在问题:施工洞口砌体补砌不规范:①部分砖块搁置方式错误。②造成搭砌长度不足1/3砖长且有通缝现象。③未做抹灰界面处理,粉刷层未留出接茬。

原因分析:①对施工洞口等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抹灰界面处理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补砌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随意施工。

③施工洞口留设的砌体搭砌长度不足,且在施工洞口封闭时也未按照要求凿出砌体上下皮砖的错搭长度,造成补砌体时局部通缝。

④工程部、监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和砌体专项验收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认真落实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抹灰界面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②在墙体砌筑留置施工洞口时,除应注意要将施工洞口设置在合理的位置外,还应注意控制好砌体的错搭长度,确保补砌时不得出现通缝,若无法避免,则应在补砌前将多余砖块凿除,凿出补砌砌体的错搭长度(一般为砖块长度的1/3,最小不小于9Cm)。 ③对出现通缝的洞口补砌砌体,则须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洞口周边留设部位应采用铺设加强网作补强处理,各粉刷层应留接茬。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和抹灰界面处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不到位:未砌筑20Cm标准砖或空心砖或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

原因分析:①对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人员不了解蒸压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的砌筑要求,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对此类材料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加强对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必须向施工操作人员明确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墙体底部应砌筑20Cm标准砖或空心砖或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

③对已出现此类问题的墙体,考虑墙体的整体刚度受到影响,则须在抹灰施工前整面墙满铺加强网作加固处理,或对墙体做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对该类墙砌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序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砌体底部的基层找平层超过2Cm时未用细石砼找平(用砂浆)。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差,现场随意施工。③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和督促整改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做法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根据规范规定:墙体底部的基层找平层大于2cm时必须用细石砼找平。

②施工单位、监理和工程部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发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提出并责令整改。

存在问题:内隔墙体高度超过4m未设腰梁。

原因分析:①对墙体砌筑腰梁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对砌体规范中关于腰梁设置规范要求不熟悉,现场施工随意性较大,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未及时指出。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切实加强对墙体砌筑腰梁设置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对墙高超过4m(含4m)就必须设置腰梁(腰梁位置:墙高的中部或洞口的顶部)。 ③若有墙高超过4m未设置腰梁的墙体,应作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墙体中圈梁设置的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斜梁下砌体组砌方式错误。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关于斜梁下砌体的组砌方式技术交底不到位或者说未进行技术交底。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不了解斜梁下砌体的正确组砌方式要求,随意砌筑。 ③工程部、监理对斜梁下砌体砌筑时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砌筑前,应切实做好斜梁下砌体组砌正确方式的技术交底,在交底时应画示意图明示。 ②根据相关质量通病防治要求,为防止墙顶与梁不同基体位置出现裂缝,斜梁下砌体正确的组砌方式主要有退台砌和斜砌法两种。

③对已出现组砌方式错误的斜梁下砌体,在抹灰时必须增加一道加强处理(铺设加强网),为防止裂缝的产生,最好作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对斜梁下砌体施工,应认真做好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

存在问题:①采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使墙体砌块搭接不当,出现通缝。

②采用加气块悬挑,因其吸水率较大,易出现干缩性裂缝,造成渗漏。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单位防渗漏意识不强。

②操作工人对加气块的吸水率不了解,质量意识和操作经验差,现场施工较随意。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未及时指出。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杜绝采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的错误做法,可采用预制、现浇梁板,以免造成渗漏。

②严格规范组砌方式,特别是有悬挑部位必须事先排砖,确保砌体的整体性。

③工程部、监理应对外墙装饰线条的施工作重点控制,对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的墙体必须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墙体组砌方式不当:①采用碎砖上墙(包心砌),造成内通缝。②内墙用建筑垃圾堵塞。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责任心,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加强墙体砌筑组砌方式的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厚度在37Cm以上的墙体)。

②砌筑施工要规范化,对此墙体砌筑应采用“三一”砌砖法,保证砂浆饱满度。重点控制组砌方式,严禁内通缝和墙体中部堵塞碎砖、垃圾等杂物的偷工减料做法。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落实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此类严重违规操作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

32.

存在问题:①施工洞口位置不当。②洞口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未事先根据规范要求向操作人员明确施工洞口留设的正确位置和要求。 ②操作人员不了解砌体规范中关于施工洞口留设位置的要求,只考虑运输材料方便,现场随意留设。 ③洞口砌体留槎处拉接筋未设,则主要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

④工程部、监理对施工洞口留设的位置和方式,跟踪检查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及时制止。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根据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施工洞口留设的技术交底深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在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距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且洞口两边砌体应规范要求留槎并设置拉接筋。

③墙体施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留置位置不当、留设方式不符要求的洞口,应要求及时封堵,重新留设。④工程部、监理应就墙体砌筑留设洞口做专项检查,认真加强检查力度,杜绝随意留设施工洞口现象。

(六)门窗工程

1.

存在问题:门窗套及幕墙龙骨现场加工及安装质量差:①型材拼缝不严。

②局部错位。

原因分析:①此种现象一般是现场加工铝合金门、窗,现场机械配备不齐全,甚至在没有配备加工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就人工进行门窗加工,下料尺寸有误,型材拼接时较随意,特别是幕墙龙骨未挂线拼装。 ②现场加工全过程和安装前,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未对门、窗、幕墙加工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门窗工程,应由专业门窗制作单位和人员,使用加工机械进行加工制作。

②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加工制作好的门窗成品,在安装前应逐樘(扇)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③不宜在施工现场进行门窗加工,更不得在没有配备任何加工设置的情况下在施工现场进行门窗加工。 ④对拼接质量差且已安装的门、窗、幕墙成品,则必须进行修整或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洞口留设尺寸过大,与框尺寸不匹配(框与墙间间距过大)。

②框与墙间(特别是间距较大位置)填充处理不当(直接用砂浆封堵)。

③窗楣或窗框与洞口之间用砖块填砌甚至用砖块塞填,存在安全与渗漏隐患。

原因分析:①主要是因门窗洞口留设尺寸、轴线控制和检查不到位,或者门窗加工制作尺寸过小造成。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门窗框安装前未对所有门窗洞口结构尺寸进行核对,既影响到门窗框的固定(固定铁件无法固定到结构层或预留的水泥砖上),也给框与墙间的封堵带来困难,封堵处理不到位,极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墙体砌筑时,就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尺寸留设门窗洞口(待外墙饰面材料粘贴后,与框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1.5cm之间)。

②相关的门窗优化设计(门窗增大或减小),为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则宜在墙体砌筑前完成。

③门窗框安装前,项目工程部应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全面对现场门窗洞口尺寸进行逐一核查,若发现尺寸不匹配则必须进行处理再安装门窗框,对框与墙间间距大于5Cm的则应植筋浇筑砼,对间距大于3.5Cm小于5Cm的洞口,也应加设加强网用防水砂浆处理。

存在问题:①门窗框安装滞后(固定在抹灰层上),固定铁件单边设置。

②窗框未安装,洞口两侧抹灰已经完成。

原因分析:①门窗框固定在抹灰层上,影响到门窗框安装固定的牢固性(抹灰砂浆强度无法与水泥砖强度相比),主要是门窗框进场滞后或者说是施工单位工序安排不当所造成。

②在门窗框未安装的情况下进行洞口抹灰收头,造成二次抹灰收头之间出现空鼓脱落。

③门窗框固定铁件单边设置则主要是个偷工减料的问题。

④施工单位未“三检”,项目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跟踪检查力度,根据门窗工程规范要求,门窗框必须固定在事先预留的门窗洞口砌体水泥砖上或用胀塞固定。

②在门窗安装前不得进行洞口抹灰收头,将框用射钉固定在抹灰层上,将直接影响到框安装的牢固性、稳定性和造成洞口抹灰层收头出现空鼓、脱落。

③框双边固定则是门窗工程施工的基本问题,这一点在门窗加工制作时,就应向门窗专业单位或者专业班组施工人员强调。

④对框固定在抹灰层上且单边固定的门窗,则应对固定作加固或者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框与墙间发泡剂未施打或者施打不连续(断打或点打)。

②直接用射钉固定在砌块上(砖块已破碎)。

原因分析:①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不了解住宅工程装饰装修规范和节能规范关于门窗与墙间的柔性连接要求,或者说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②施工单位未自检,项目工程部、监理对框与墙间收头前的隐蔽检查验收不到位或者说更本未进行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跟踪检查力度。

②根据住宅工程装饰装修规范和节能规范关于门窗与墙间的柔性连接要求,门窗框与墙间必须采用柔性连接,不得直接用砂浆封堵,且发泡剂必须连续施打,不得出现断打甚至点打现象。

③对未施打发泡剂的门窗,则应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④固定铁件不得用射钉固定在块材上,砌筑时应预埋砼块,且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5.

存在问题:①未做细石砼窗台(用砖块塞砌或直接塞填),易造成窗台处渗漏。②窗框与底部尺寸不足(在后续粉刷时做不出泛水坡度及R圆弧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防门、窗四周渗漏质量问题意识不强或者说没有,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较差。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门窗框安装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或者说根本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应加强门窗框安装的技术交底,框安装前,所有窗台必须浇筑厚度不小于8Cm的细石砼窗台,不得直接用砖块塞砌或者塞填,避免由此造成窗台处的渗漏。

②对已用砖块塞砌或直接塞填的窗台,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高差小于5Cm的出阳(露)台推拉门未做砼下槛。

②底框未及时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①门窗施工前的优化设计未考虑到出阳(露)台位置推拉门应降低高度,设置防水砼下槛(高度不小于6Cm),且门框安装后再对下槛收头,易使门下槛嵌填不密实,从而造成渗漏。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的事前、事中控制和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阳(露)台推拉门,特别是室内外高差不足5Cm的阳(露)台,在门框安装前的门窗优化设计中,应向设计提出相应降低门框高度,做出高度不小于6Cm的防水砼下槛。

②对未做防水砼下槛的推拉门,在门框安装前就应细石找平,避免后续嵌填不密实而造成在此位置有渗漏现象。

③加强成品保护措施。

存在问题:①门窗框横档设置在1.4~1.7m的视线高度位置、窗户分隔不合理。

②窗框周边发泡剂未连续施打。

③窗框与洞口间间距过大。

原因分析:①门窗二次优化设计未做,设计单位和优化设计单位均未考虑到框横设置在1.4~1.7m的视线高度位置,影响到人站在室内的视角。

②施打发泡剂的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③工程部、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未跟踪检查到位,未组织现场逐一核对窗洞和未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门窗工程必须进行二次优化:优化设计单位就应考虑到不应在1.4~1.7m设置框横档。 ②工程部应组织对每一窗洞逐一进行现场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装框。

③发泡剂应连续施打。④对已出现以上现象的,宜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窗台找坡坡度不足6%或未找坡甚至出现“倒坡”,易造成窗台位置渗漏(倒泛水)。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就外窗台的找坡要求未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或没有窗台防渗漏的意识,操作随意性较大。 ②施工单位未进行“三检”。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对窗台找坡坡度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窗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就窗台找坡坡度作具体技术交底,窗台找坡坡度必须按照大于6%施工控制,更不得出现不找坡甚至“倒坡”现象。②对已出现找坡坡度不足或者未找坡甚至倒坡的窗台,则应要求施工人员重新找坡或做返工处理。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窗台找坡坡度的跟踪检查力度。

存在问题:门、窗顶或周边的线条不光顺、不顺直,观感质量差。

原因分析:①外墙抹灰施工在对门窗周边进行收头时,未弹线或者拉线进行施工控制。 ②说明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差,施工操作随意性较大,没有考虑到外立面的整体感观质量。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在外墙抹灰或保温层施工技术交底时,应需对操作人员特别强调门窗洞口等细部处理的技术要求(采用套模粉饰)。

②施工人员在对门窗周边进行抹灰收头时,应首先弹线或拉通线进行施工控制,必须确保门窗周边线条的感观质量。

③对线条不顺直、不光顺的门窗洞口,则可重新弹线作抹灰收头处理。 ④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做跟踪检查。

存在问题:框与墙间抹灰收头未留5×8打胶凹槽,影响密封胶的施打质量。

原因分析:①框与墙间抹灰收头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防门窗四周渗漏的意识不够或者说没有防渗漏的意识。

②施工单位未进行自检工作。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门窗工程交底时,应包含有框与墙间的封堵和抹灰收头具体要求。 ②施工过程中也应全过程加强跟踪检查力度,从考虑确保密封胶施打的紧贴密封性,应在外墙抹灰收头时,应划出5×8打胶凹槽。

③对未留出打胶凹槽且已造成渗漏的门窗,则必须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④项目工程部、监理应加强检查力度。

存在问题:框与墙间密封胶未施打或施打滞后(施打在外墙涂料上),易造成门窗四周渗漏。

原因分析:①框与墙间密封胶未施打则主要是施工单位的门窗技术交底不到位或者说门窗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

②密封胶施打滞后则主要是个施工工序安排问题,施工人员未能在抹灰收头完成后及时施打密封胶或者说在外墙涂料施工时未能留出密封胶的施打位置,而是直接把密封胶施打在外墙涂料上。

③密封胶未施打极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水,而密封胶施打在外墙涂料上,则会因日晒雨淋外墙涂料出现暴皮而造成密封胶脱落,也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 ④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自检不到位。 ⑤工程部、监理未跟踪检查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门窗周边防渗漏的密封胶的施打,则应在外墙抹灰收头完成后及时完成施打或者先在密封胶施打贴美文纸,待外墙涂料完成后再撕除美文纸施打密封胶,不管何时施工前提必须是密封胶不得施打在外墙涂料上,更不得出现密封胶不施打的严重违规现象。

存在问题:窗台底部、窗楣未设滴水线(槽),易造成倒反水污染外立面或门窗渗漏。

原因分析:①设计图纸中没有具体明确此节点部位防水构造的具体做法或者没有出具体防水构造详图,图纸会审时各方也未向设计提出。

②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较差。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工作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根据规范要求,所有外墙门窗楣均应在抹灰收头时设置滴水线或做出老鹰嘴,设计未明确或未出具体节点详图,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

②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过程跟踪检查,事后也应对此内容进行专项验收。 ③对未设滴水线或做老鹰嘴的门窗楣,均应按照要求加设或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成品中空外窗套与窗台(窗楣)连接位置开裂。

原因分析:①这是外墙装饰施工阶段使用成品中空窗套安装很难杜绝的通病问题,也反应出施工人员在安装窗套时对接头位置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防开裂处理。

②安装成品中空窗套,对窗台的找坡以及窗楣、窗台底部的滴水线的设置也造成困难,存有门窗周边渗漏隐患。

③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作,工程部、监理没有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有效的预控措施就是尽量避免或者不使用成品中空外窗套,使用成品中空外窗套,经过日晒雨淋和气候条件变化,将无法避免在接头位置出现裂缝。

②对使用或者说已安装完成成品中空外窗套的建筑单体,应在窗套与结构连接位置作加强处理防开裂(加设加强网)。

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三检”查工作,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存在问题:整体感观质量较差:①窗洞两侧窗垛宽度不一致。 ②折窗与墙体的阴角不一致。

原因分析:①在进行主体结构或者窗垛砌筑过程中尺寸控制有误;门窗制作和安装与墙体造型未统一考虑。 ②设计原因,但图纸会审时不够仔细,未能向设计提出。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以及施工单位的工序自检均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图纸会审时,若发现此类设计问题,应向设计提出更改。

②施工单位在进行主体结构或者窗垛墙体砌筑时,必须对轴线及构造尺寸认真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应做好工序的检查验收工作,对问题在抹灰前处理彻底。

存在问题:门套安装不垂直或墙面阴角不垂直,感观质量差。

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在进行门洞位置主体结构施工进出现胀模、跑位未处理或砌筑门垛不垂直,且在抹灰施工时也未吊线进行整修。

②门套安装时未吊垂线进行安装施工控制。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套安装前,应首先对门洞尺寸进行检查,若门洞不垂直则应在安装门套前就应进行整修,在安装门套时应吊垂线,确保门套横平竖直。

②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三检”,逐樘自检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监理对门套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③对已出现安装不垂直的门套,且影响感观质量较大的,则须做整修或返工处理。

16.

存在问题:门窗周边及窗台渗漏。

原因分析:①门窗框与洞口间嵌填不密实,或框与洞口尺寸不匹配(间距过大,超过5Cm),直接用砖块嵌填。

②窗台找坡坡度不足甚至未找坡、倒坡。

③门窗框与墙间未施打密封胶或者密封胶施打不连续、不紧贴、不密封;发泡剂施打不连续,门窗四周直接用砂浆封堵且已出现开裂。 ④外窗台放坡不足。

⑤施工单位未“三检”,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门窗洞口尺寸必须留设正确,避免洞口尺寸与门窗框不匹配(间距过大)现象,若洞口与框间过大时,超过5Cm应植筋浇砼构造柱,小于5Cm的则应加设加强网分层用防水砂浆嵌填密实,发泡剂必须施打,不得出现断打或者点打现象。

②抹灰收头完成后必须及时连续施打密封胶(密封胶不应打在外墙涂料上),不得出现不连续、不紧贴、不密封现象。

③窗楣应按照要求设置滴水线或者做出老鹰嘴,窗台必须按照要求浇筑厚度不小于8Cm的细石砼窗台,且窗台必须按照不小于6%进行找坡,不得出现不找坡或者出现“倒坡”现象,也不得出现窗台找坡“外高内低”现象。

④对出现周边已有渗漏的门窗,则应必须查找原因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⑤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把门窗周边防渗漏当作门窗工程的关键工序来抓。

17.

存在问题:对临空高度超过5m的普通玻璃落地窗,未设高度不小于90Cm的安全防护栏杆,底部未设10cm踢脚。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落地窗安全规范不了解、不熟悉。 ②偷工减料(以设计没有明确为理由)。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对门窗就此内容的验收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窗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首先要熟悉相关落地窗安全规范要求,对临空高度超过5m的落地窗,则必须按照安全规范要求设置高度不小于90Cm的安全防护栏杆,或采用中空夹胶安全玻璃。

②工程部、监理应加强门窗工程的检查验收力度。

第四、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目 录

前言…………………………………………………………(第1页)

一、规划设计

(一)总图规划设计……………………………………………(第2页)

(二)土建施工图设计…………………………………………(第5页)

(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35页)

二、土建施工

(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59页)

(二)模板工程………………………………………………(第76页)

(三)钢筋工程………………………………………………(第92页)

(四)混凝土工程……………………………………………(第126页)

(五)砌体工程………………………………………………(第151页)

(六)门窗工程………………………………………………(第183页)

(七)抹灰工程………………………………………………(第211页)

(八)楼地面工程……………………………………………(第229页)

(九)屋面瓦工程……………………………………………(第243页)

(十)饰面工程………………………………………………(第256页)

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

(一)电气工程………………………………………………(第278页)

(二)给排水工程……………………………………………(第327页)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第360页)

(四)采暖工程………………………………………………(第367页)

(五)室外综合管线…………………………………………(第371页)

(合计380页)

(五)砌体工程

1.

存在问题:①加气块(或其它砖块)砌筑面应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②加气块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

②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前,未就对砌筑面浇水湿润要求进行跟踪检查,默认施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③加气块未采用专用机械切割,随意切割加气块。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

②从考虑墙体砂浆饱满度及粘结强度(砂浆失水过早)的要求,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砖材砌筑面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项目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③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人工随意切割砌块。

④对未提前浇水湿润块材而已砌筑的墙体,应做返工处理。

2.

存在问题:砖混结构承重墙体过梁下砌体干砖搁置(灰缝内没有砂浆)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砖混结构承重墙体砌筑过程中未设皮数杆,标高控制不到位。

②泥工砌筑墙体至设计标高时收头不到位。

③支设模板时,木工草率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砌体应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承重墙顶皮砖应用丁砖砌筑。②确保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得出现干砖直接堆置现象。若有此现象,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干砌位置做补强处理(且有补救措施,并经设计认可)或做返工处理。

③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事后的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甚至无搭接长度,且绑扎区域箍筋未加密设置。②构造柱钢筋植筋过少(不足4根)。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工质量意识淡薄。

②构造柱钢筋下料长度过短、少设或者说偷工减料,造成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绑扎接头箍筋未加密。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构造柱钢筋接头应按照“不小于35d且500”的规范规定设置,钢筋下料应考虑搭接长度,若采取搭接焊,则单面焊应不小于10d(双面焊应不小于5d),若采用绑扎连接,则应按50%接头错开率的1.4La绑扎长度(有抗震要求的,绑扎长度则应不小于1.4Lae)。

③对已出现绑扎长度不足的构造柱钢筋则应做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砌筑交接部位留凹槎(阴槎)。②未设拉结筋。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施工人员不熟悉操作规范要求,操作技能差,施工较为随意。 ②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③施工过程中,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特别要重点强调相邻墙体不能同时砌筑时留槎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②按照规范要求,相邻墙体交接处、外墙转角处是不允许留直槎,应留斜槎,且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砌筑高度的2/3。

③对相邻墙体交接位置不能同时砌筑留“凹槎”的且拉接筋未设严重违规现象,必须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顶砖搁置角度不规范(未在45度~60度范围内)。②顶砖砌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砌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对墙顶砖砌筑要求不了解,随意砌筑。 ②施工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设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均匀,造成墙顶与梁底间距过大(或过小)。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并应在大面积墙体砌筑前先做样板墙。

②每一墙体砌筑前,应按墙顶砖搁置45度~60度计算皮数并设置皮数杆。

③墙体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墙体灰缝(特别是水平灰缝)厚度要均匀。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⑤对墙顶砖搁置角度有误,且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的墙体,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施工洞口砌体拉结筋未设。②洞顶未设砼过梁(用模板野蛮处理)。④在墙角转角处留槎,且拉接筋少设。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现场施工较为随意,质量意识不够。 ②操作工人对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施工洞口砌体)的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对施工洞口留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力度不够。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按照规范要求,在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必须按间距不大于50Cm要求设置拉接筋,且拉接筋两端应做900弯钩,埋入墙体内长度不得小于50Cm(对有抗震要求的单体,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m)。

③大于30Cm的洞口顶部应设过梁。

④大转角严禁留槎,必须同时砌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在墙体砌筑留设洞口时按上述要求做专项检查,对未设钢筋砼过梁的,应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位置砌体未留马牙槎。②构造柱位置设置不当。③洞口边不应用加气块砌筑(应采用砼柱)。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前,未就构造柱位置留槎的具体要求作技术交底。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不知道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应留马牙槎的要求。

③未认真审图或未及时向设计提出构造柱合适位置(盲目按图施工)。

④工程部、监理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构造柱位置的砌体砌筑要求。

②所有砖块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均留按照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且凸槎最底下一皮砖应砍45度斜角,避免构造柱砼浇筑时出现死角而造成空洞。

③对已出现构造柱位置未留马牙槎的砌体位置,应要求施工人员凿出马牙槎或做返工处理。

④窗边部位砌体,应改为砼柱与相邻的构造柱一起浇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到位。

存在问题:①植在剪力墙或柱上的墙体拉接筋端部未做90度弯钩。②墙体拉接筋少设(仅有1根)。③接接筋植入柱(或剪力墙)内深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现场操作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②拉接筋下料制作不规范,操作人员不了解端部应做900弯钩的规范要求。

③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对拉接筋隐蔽验收不到位或未组织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拉接筋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根据规范要求,墙体所有拉接筋端部均应做900弯钩,墙厚12Cm和24Cm墙均应设置拉接筋2根,超过24Cm厚的墙体每12Cm应再加设一道拉接筋。

③对已出现拉接筋端部未做弯钩的、拉接筋少设的墙体,则须作加固、加设或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拉接筋设置专项隐蔽验收的工作力度。

存在问题:洞口顶部钢筋砖过梁设置方法错误(仅搁置钢筋)。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钢筋砖过梁的设置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作业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钢筋砖过梁,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施工单位自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一些小洞口的过梁设置的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监控不力。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墙体砌筑洞口顶部设置钢筋砖过梁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砌体规范要求,对一些洞口宽度小于900的小洞口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具体做法为:支设支承模板,先在模板上铺2~3Cm的1:2水泥砂浆,再将钢筋压入砂浆中,且钢筋砖过梁上30~50Cm范围内的砌体也应用与钢筋砖过梁同标号的1:2水泥砂浆砌筑,在其上砌体砂浆强度达到50%时方可拆除钢筋砖过梁的支承模板。

③对已出现直接搁置钢筋的洞口,则可考虑现浇砼过梁或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10.

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交接处无接槎(留直缝)②墙体与砼柱间竖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甚至有透明缝。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现场作业较为随意。

②相邻砌体交接处墙体未能同时砌筑,且先砌墙体未留设出接槎。

③墙体与砼柱交接处缝隙过宽且处理方式不当,砂浆填嵌不饱满。

④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指出并制止违规操作。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相邻墙体砌筑留槎、墙体与砼柱间隙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相邻必须同时砌筑,若实在不能同时砌筑时必须按照要求留有接槎,且墙体转角处和相邻墙体交接处墙体临时间断处还必须留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所砌墙体高度的1/2。 ③严格控制墙体与砼柱、剪力墙的间隙宽度(一般为1~2cm),应采用高标号砂浆堵塞密实。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要认真落实。

⑤对出现相邻墙体无接槎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11.

存在问题:①砖块材质差(不规则)。②墙体砌筑竖缝内砂浆不饱满,有瞎缝、假缝。③洞口砌体封堵不规范:水平灰缝不平直、搭砌长度小于砖长的1/3(甚至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①对墙体砌筑灰缝内砂浆饱满度、洞口封堵的技术要求交底不到位。

②进场砖块质量把关不严或者说未进行检查验收。

③施工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不了解砌体规范的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没有责任心,偷工减料。 ④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或未进行跟踪检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对操作技能差的作业人员应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②严把材料关,对进场砖块尺寸、外观质量应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砖块应清除出场。

③对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规范中对不同材料、不同位置的水平、竖向灰缝都明确了要求,特别是对砖混结构的承重墙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应作重点跟踪检查。

④对已出现瞎缝、假缝、透明缝较多的质量较差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采用“三一”砌法砌筑。⑤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体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足。②竖向灰缝宽度过大。③砖块未提前两天浇水湿润,干砖上墙。

原因分析:①对砖块应提前浇水湿润、砂浆饱满度、灰缝宽度的控制要求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工人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时砂浆挤柔、压实不到位,灰缝宽度控制不均匀,施工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③砂浆配比不合理,和易性差;

④工程部、监理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对违规操作没有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切实做好对施工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②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

③砌筑过程中,应要求作业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应要求采用三一”砌砖法。

④砌筑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制,且控制好拌和时间不得少于2min(掺外加剂的不得少于3min)。

⑤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进行检查,对较差墙体,应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墙体转角处砌体未同时砌筑。②灰缝宽度过大。

原因分析:①关于墙体砌筑留槎、灰缝宽度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操作工人操作技能较差,在墙体转角处或相邻墙体处不得留直槎。

③墙体砌筑灰缝宽度控制较为随意,未事先进行摆砖计算砖模数。

④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墙体砌筑前,应先做样板墙,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在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操作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宽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工程部、监理应重点作跟踪检查。

③对灰缝宽度过大或不均匀,控制随意的较差墙体,则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洞口顶部砼过梁出现裂缝甚至断裂。②过梁构件端部破损。

原因分析:①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预制过梁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过梁砼强度等级不足。

③过梁预制后在强度未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就安装。

④过梁厚度不足。

⑤施工单位对过梁构件质量未进行自检,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切实加强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的力度,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过梁的预制和安装,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上,由工程部、监理应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禁止使用。 ③必须控制好预制过梁的砼标号,特别对现场自拌砼的,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现场拌制。

④根据洞口宽度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过梁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Cm,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砼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8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④ 预制砼过梁在安装使用时,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否则不得提前使用过梁。

⑤ 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体采取零星碎块集中砌筑。②砌块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墙体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不合理强调零碎砌块的集中使用:裁割下来的零星块材在整个大面墙体砌筑中同时使用,造成砌体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发现通缝问题未及时指出并制止。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要合理利用零星砌块进行墙体砌筑,前提是砌体的搭砌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②根据规范要求:墙体砌筑的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3砖长且9Cm。

③工程部、监理应认真落实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发现违规施工应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到位。 ④对有此现象的墙体,则应要求施工单位拆除重砌处理。

存在问题:墙体内通缝。

原因分析:①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组砌方式有误,造成内缝缝。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切实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特别是一些组砌较为困难的小型砖垛(如:砖柱)的组砌方式,应做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技能差或不熟练的施工人员)。 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合格,上岗前应做样板墙。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过程跟踪检查。

④对已出现有内通缝的墙体,则必须作返工处理。

17.

存在问题:①洞口顶部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严重不足。②过梁上部零星砌体砌筑不规范:斜砌角度非450~

600、砂浆饱满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过梁的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过梁厚度不足引起的门洞下挠、裂缝等质量缺陷不重视。

②操作人员对规范中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的要求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了解。

③偷工减料。

④施工单位未“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过梁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按照规范要求,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砼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5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③施工单位对过梁预制安装及其上零星砌体的组砌应认真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也应认真落实。

④对已出现厚度、搁置长度不足的砼过梁,应要求施工单位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砼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且露筋。②过梁上部(较小空间)未与结构梁一起浇筑。③墙顶砖斜砌角度非450~600,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未认真审图,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能考虑到过梁上部较小空间砌体与过梁一起现浇。 ②构造柱砼浇筑时,操作工人振捣不到位,未分次下料分次振捣,马牙槎最底一皮砌块未砍出斜角,造成构造柱砼特别是墙体马牙槎位置砼出现空洞。

③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对出现空洞且露筋的构造柱未督促采取措施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认真审图,对过梁上部有较小空间砌体的,则应确定与过梁一起现浇。②在墙体砌筑留设马牙槎时,就设在马牙槎凸槎最底一皮砖砍出个45度斜角,以避免构造柱砼浇捣时出现“死角”。

③构造柱砼浇筑应分次下料分次振捣,应要求施工人员选用小型插入式振捣棒对构造柱砼进行振捣(注意不要将振捣棒搁置在构造柱模板外或相邻墙体位置振捣,以免破坏墙体)。

④对出现孔洞的构造柱砼,则应作整修处理,对出现更为严重的断柱情况,则必须对构造柱砼作返工处理。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过程跟踪检查验收的工作力度,发现此类情况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存在问题:窗台砼未伸入两侧砌体内一砖长度。

原因分析:①关于窗台系梁浇筑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窗周边防渗漏的防治意识不够或者说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考虑到窗框四周的防渗漏要求。

②施工操作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考虑留出一砖长度给窗台伸入或者根本没有留出窗台砼的浇筑位置。 ③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操作人员防门窗周边渗漏的质量意识。

②窗洞位置砌体砌筑时,应首先要控制好窗洞尺寸,事先就要留出厚度不小于8Cm、长度应伸至两侧砌体内不小于240mm(水泥空心砖砌体500mm)的窗台系梁位置。

③对窗台系梁的尺寸和伸入两侧砌体内的长度,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应认真落实。

20.

存在问题:小于24Cm门(窗)垛未植筋浇筑砼。

原因分析:①设计对小于24Cm门(窗)垛未在结构总说明中明确具体做法。

②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未按照设计结构总说明中关于小于24Cm门(窗)垛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③偷工减料,未从门框固定的牢固性和今后门扇开关所产生的冲击力影响考虑并设置构造柱。 ④项目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图纸会审时,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而设计又未明确用砼浇筑的,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

②切实做好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③工程部、监理在对砌体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跟踪检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时,应向施工人员提出植筋浇筑砼的要求,并监督落实。

存在问题:填充墙体砌筑一次到顶,未留墙体沉降周期或者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不了解填充墙砌筑规范中关于墙顶砖砌筑要求,或者说有惰性,偷工,有不想再搭支承架砌筑墙顶砖的错误想法所造成。

③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部、监理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施工前,就墙顶砖砌筑时间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作出具体要求技术交底,消除操作人员的偷工做法。

②根据规范要求沉降周期应不少于7天,而按照防裂缝质量通病的要求,则宜按照不少于14天去控制。 ③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填充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力度。

④对发现填充墙体一次性砌筑到顶或者沉降周期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的,则应要及时制止并责令施工单位将已砌筑好的墙顶砖拆除,直至满足沉降周期要求后再砌筑。

存在问题:①露(阳)台主墙砌体底部未做砼翻边。②卫生间墙体底部未做砼翻边。③落差屋面与主墙交接位置主墙砌体底部未做砼翻边。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防渗漏的重视程度不够,墙体砌筑前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人员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做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认真审图,若设计没有明确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砌体底部应做砼翻边要求时,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并做出更改。

②墙体砌筑应特别要注意有防水要求部位的构造要求,即使设计未能明确也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③对有防水要求部位却未做砼翻边的墙体,则可在防水层施工时增加一道或对墙体做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从防渗漏质量通病的考虑,应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墙体砌筑全过程,做重点跟踪检查验收。

存在问题:门窗洞口砌体未留设水泥砖,影响后续门窗框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经验较差,前道工序施工人员未考虑后道工序的施工要求。 ②门窗施工单位班组(或单位)也未向泥工班组提出留设出门窗固定要求的事前交底。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工序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切实加强技术交底的力度,且应通知其它班组(特别是门窗施工班组)一同对墙体砌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墙体砌筑过程中的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工序过程跟踪检查要到位,发现不符门窗固定要求的门窗洞口砌体,应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③对已出现未留设水泥砖的门窗洞口,在门窗施工时严禁用射钉直接固定在砌块(特别空心砌块)上,应采用长脚螺栓(胀塞)固定,或对门窗洞口砌体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使用断裂的蒸压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砌筑墙体。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块材在搬运、堆放时措施不当,造成断裂,且在未采取任何有效处理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将断裂砌块拼接在一起作为整砖砌筑。③操作人员对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给墙体质量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应在交底时明确不得将断裂砌块直接拼接一起作为整砖砌筑的错误做法。

②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感观质量要进行检查验收,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对已破损和断裂的块材,应先捡出,可在砖垛处砌筑时使用。

③墙体砌筑过程中,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均应认真落实过程跟踪检查,发现有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现象时,应及时制止。

存在问题:施工洞口砌体补砌不规范:①部分砖块搁置方式错误。②造成搭砌长度不足1/3砖长且有通缝现象。③未做抹灰界面处理,粉刷层未留出接茬。

原因分析:①对施工洞口等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抹灰界面处理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补砌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随意施工。

③施工洞口留设的砌体搭砌长度不足,且在施工洞口封闭时也未按照要求凿出砌体上下皮砖的错搭长度,造成补砌体时局部通缝。

④工程部、监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和砌体专项验收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墙体砌筑前应认真落实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抹灰界面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②在墙体砌筑留置施工洞口时,除应注意要将施工洞口设置在合理的位置外,还应注意控制好砌体的错搭长度,确保补砌时不得出现通缝,若无法避免,则应在补砌前将多余砖块凿除,凿出补砌砌体的错搭长度(一般为砖块长度的1/3,最小不小于9Cm)。 ③对出现通缝的洞口补砌砌体,则须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洞口周边留设部位应采用铺设加强网作补强处理,各粉刷层应留接茬。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临时间断处砌体的留槎、补砌和抹灰界面处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不到位:未砌筑20Cm标准砖或空心砖或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

原因分析:①对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操作人员不了解蒸压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的砌筑要求,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对此类材料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加强对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等块材墙体底部技术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必须向施工操作人员明确加气块、轻骨料砼砌块墙体底部应砌筑20Cm标准砖或空心砖或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

③对已出现此类问题的墙体,考虑墙体的整体刚度受到影响,则须在抹灰施工前整面墙满铺加强网作加固处理,或对墙体做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对该类墙砌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序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砌体底部的基层找平层超过2Cm时未用细石砼找平(用砂浆)。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差,现场随意施工。③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和督促整改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要切实做法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根据规范规定:墙体底部的基层找平层大于2cm时必须用细石砼找平。

②施工单位、监理和工程部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发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提出并责令整改。

存在问题:内隔墙体高度超过4m未设腰梁。

原因分析:①对墙体砌筑腰梁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对砌体规范中关于腰梁设置规范要求不熟悉,现场施工随意性较大,偷工减料。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未及时指出。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切实加强对墙体砌筑腰梁设置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对墙高超过4m(含4m)就必须设置腰梁(腰梁位置:墙高的中部或洞口的顶部)。 ③若有墙高超过4m未设置腰梁的墙体,应作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墙体中圈梁设置的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斜梁下砌体组砌方式错误。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关于斜梁下砌体的组砌方式技术交底不到位或者说未进行技术交底。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不了解斜梁下砌体的正确组砌方式要求,随意砌筑。 ③工程部、监理对斜梁下砌体砌筑时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砌筑前,应切实做好斜梁下砌体组砌正确方式的技术交底,在交底时应画示意图明示。 ②根据相关质量通病防治要求,为防止墙顶与梁不同基体位置出现裂缝,斜梁下砌体正确的组砌方式主要有退台砌和斜砌法两种。

③对已出现组砌方式错误的斜梁下砌体,在抹灰时必须增加一道加强处理(铺设加强网),为防止裂缝的产生,最好作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对斜梁下砌体施工,应认真做好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

存在问题:①采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使墙体砌块搭接不当,出现通缝。

②采用加气块悬挑,因其吸水率较大,易出现干缩性裂缝,造成渗漏。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单位防渗漏意识不强。

②操作工人对加气块的吸水率不了解,质量意识和操作经验差,现场施工较随意。

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未及时指出。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杜绝采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的错误做法,可采用预制、现浇梁板,以免造成渗漏。

②严格规范组砌方式,特别是有悬挑部位必须事先排砖,确保砌体的整体性。

③工程部、监理应对外墙装饰线条的施工作重点控制,对用加气块做装饰线条的墙体必须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墙体组砌方式不当:①采用碎砖上墙(包心砌),造成内通缝。②内墙用建筑垃圾堵塞。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责任心,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③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应加强墙体砌筑组砌方式的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厚度在37Cm以上的墙体)。

②砌筑施工要规范化,对此墙体砌筑应采用“三一”砌砖法,保证砂浆饱满度。重点控制组砌方式,严禁内通缝和墙体中部堵塞碎砖、垃圾等杂物的偷工减料做法。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落实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此类严重违规操作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

32.

存在问题:①施工洞口位置不当。②洞口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未事先根据规范要求向操作人员明确施工洞口留设的正确位置和要求。 ②操作人员不了解砌体规范中关于施工洞口留设位置的要求,只考虑运输材料方便,现场随意留设。 ③洞口砌体留槎处拉接筋未设,则主要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

④工程部、监理对施工洞口留设的位置和方式,跟踪检查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及时制止。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根据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施工洞口留设的技术交底深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在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距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且洞口两边砌体应规范要求留槎并设置拉接筋。

③墙体施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留置位置不当、留设方式不符要求的洞口,应要求及时封堵,重新留设。④工程部、监理应就墙体砌筑留设洞口做专项检查,认真加强检查力度,杜绝随意留设施工洞口现象。

(六)门窗工程

1.

存在问题:门窗套及幕墙龙骨现场加工及安装质量差:①型材拼缝不严。

②局部错位。

原因分析:①此种现象一般是现场加工铝合金门、窗,现场机械配备不齐全,甚至在没有配备加工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就人工进行门窗加工,下料尺寸有误,型材拼接时较随意,特别是幕墙龙骨未挂线拼装。 ②现场加工全过程和安装前,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未对门、窗、幕墙加工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门窗工程,应由专业门窗制作单位和人员,使用加工机械进行加工制作。

②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加工制作好的门窗成品,在安装前应逐樘(扇)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③不宜在施工现场进行门窗加工,更不得在没有配备任何加工设置的情况下在施工现场进行门窗加工。 ④对拼接质量差且已安装的门、窗、幕墙成品,则必须进行修整或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洞口留设尺寸过大,与框尺寸不匹配(框与墙间间距过大)。

②框与墙间(特别是间距较大位置)填充处理不当(直接用砂浆封堵)。

③窗楣或窗框与洞口之间用砖块填砌甚至用砖块塞填,存在安全与渗漏隐患。

原因分析:①主要是因门窗洞口留设尺寸、轴线控制和检查不到位,或者门窗加工制作尺寸过小造成。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门窗框安装前未对所有门窗洞口结构尺寸进行核对,既影响到门窗框的固定(固定铁件无法固定到结构层或预留的水泥砖上),也给框与墙间的封堵带来困难,封堵处理不到位,极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墙体砌筑时,就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尺寸留设门窗洞口(待外墙饰面材料粘贴后,与框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1.5cm之间)。

②相关的门窗优化设计(门窗增大或减小),为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则宜在墙体砌筑前完成。

③门窗框安装前,项目工程部应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全面对现场门窗洞口尺寸进行逐一核查,若发现尺寸不匹配则必须进行处理再安装门窗框,对框与墙间间距大于5Cm的则应植筋浇筑砼,对间距大于3.5Cm小于5Cm的洞口,也应加设加强网用防水砂浆处理。

存在问题:①门窗框安装滞后(固定在抹灰层上),固定铁件单边设置。

②窗框未安装,洞口两侧抹灰已经完成。

原因分析:①门窗框固定在抹灰层上,影响到门窗框安装固定的牢固性(抹灰砂浆强度无法与水泥砖强度相比),主要是门窗框进场滞后或者说是施工单位工序安排不当所造成。

②在门窗框未安装的情况下进行洞口抹灰收头,造成二次抹灰收头之间出现空鼓脱落。

③门窗框固定铁件单边设置则主要是个偷工减料的问题。

④施工单位未“三检”,项目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跟踪检查力度,根据门窗工程规范要求,门窗框必须固定在事先预留的门窗洞口砌体水泥砖上或用胀塞固定。

②在门窗安装前不得进行洞口抹灰收头,将框用射钉固定在抹灰层上,将直接影响到框安装的牢固性、稳定性和造成洞口抹灰层收头出现空鼓、脱落。

③框双边固定则是门窗工程施工的基本问题,这一点在门窗加工制作时,就应向门窗专业单位或者专业班组施工人员强调。

④对框固定在抹灰层上且单边固定的门窗,则应对固定作加固或者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框与墙间发泡剂未施打或者施打不连续(断打或点打)。

②直接用射钉固定在砌块上(砖块已破碎)。

原因分析:①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不了解住宅工程装饰装修规范和节能规范关于门窗与墙间的柔性连接要求,或者说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②施工单位未自检,项目工程部、监理对框与墙间收头前的隐蔽检查验收不到位或者说更本未进行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跟踪检查力度。

②根据住宅工程装饰装修规范和节能规范关于门窗与墙间的柔性连接要求,门窗框与墙间必须采用柔性连接,不得直接用砂浆封堵,且发泡剂必须连续施打,不得出现断打甚至点打现象。

③对未施打发泡剂的门窗,则应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④固定铁件不得用射钉固定在块材上,砌筑时应预埋砼块,且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5.

存在问题:①未做细石砼窗台(用砖块塞砌或直接塞填),易造成窗台处渗漏。②窗框与底部尺寸不足(在后续粉刷时做不出泛水坡度及R圆弧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防门、窗四周渗漏质量问题意识不强或者说没有,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较差。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门窗框安装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或者说根本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应加强门窗框安装的技术交底,框安装前,所有窗台必须浇筑厚度不小于8Cm的细石砼窗台,不得直接用砖块塞砌或者塞填,避免由此造成窗台处的渗漏。

②对已用砖块塞砌或直接塞填的窗台,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高差小于5Cm的出阳(露)台推拉门未做砼下槛。

②底框未及时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①门窗施工前的优化设计未考虑到出阳(露)台位置推拉门应降低高度,设置防水砼下槛(高度不小于6Cm),且门框安装后再对下槛收头,易使门下槛嵌填不密实,从而造成渗漏。

②项目工程部、监理的事前、事中控制和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阳(露)台推拉门,特别是室内外高差不足5Cm的阳(露)台,在门框安装前的门窗优化设计中,应向设计提出相应降低门框高度,做出高度不小于6Cm的防水砼下槛。

②对未做防水砼下槛的推拉门,在门框安装前就应细石找平,避免后续嵌填不密实而造成在此位置有渗漏现象。

③加强成品保护措施。

存在问题:①门窗框横档设置在1.4~1.7m的视线高度位置、窗户分隔不合理。

②窗框周边发泡剂未连续施打。

③窗框与洞口间间距过大。

原因分析:①门窗二次优化设计未做,设计单位和优化设计单位均未考虑到框横设置在1.4~1.7m的视线高度位置,影响到人站在室内的视角。

②施打发泡剂的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③工程部、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未跟踪检查到位,未组织现场逐一核对窗洞和未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门窗工程必须进行二次优化:优化设计单位就应考虑到不应在1.4~1.7m设置框横档。 ②工程部应组织对每一窗洞逐一进行现场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装框。

③发泡剂应连续施打。④对已出现以上现象的,宜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窗台找坡坡度不足6%或未找坡甚至出现“倒坡”,易造成窗台位置渗漏(倒泛水)。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就外窗台的找坡要求未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或没有窗台防渗漏的意识,操作随意性较大。 ②施工单位未进行“三检”。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对窗台找坡坡度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窗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就窗台找坡坡度作具体技术交底,窗台找坡坡度必须按照大于6%施工控制,更不得出现不找坡甚至“倒坡”现象。②对已出现找坡坡度不足或者未找坡甚至倒坡的窗台,则应要求施工人员重新找坡或做返工处理。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窗台找坡坡度的跟踪检查力度。

存在问题:门、窗顶或周边的线条不光顺、不顺直,观感质量差。

原因分析:①外墙抹灰施工在对门窗周边进行收头时,未弹线或者拉线进行施工控制。 ②说明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差,施工操作随意性较大,没有考虑到外立面的整体感观质量。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在外墙抹灰或保温层施工技术交底时,应需对操作人员特别强调门窗洞口等细部处理的技术要求(采用套模粉饰)。

②施工人员在对门窗周边进行抹灰收头时,应首先弹线或拉通线进行施工控制,必须确保门窗周边线条的感观质量。

③对线条不顺直、不光顺的门窗洞口,则可重新弹线作抹灰收头处理。 ④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做跟踪检查。

存在问题:框与墙间抹灰收头未留5×8打胶凹槽,影响密封胶的施打质量。

原因分析:①框与墙间抹灰收头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防门窗四周渗漏的意识不够或者说没有防渗漏的意识。

②施工单位未进行自检工作。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未进行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门窗工程交底时,应包含有框与墙间的封堵和抹灰收头具体要求。 ②施工过程中也应全过程加强跟踪检查力度,从考虑确保密封胶施打的紧贴密封性,应在外墙抹灰收头时,应划出5×8打胶凹槽。

③对未留出打胶凹槽且已造成渗漏的门窗,则必须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④项目工程部、监理应加强检查力度。

存在问题:框与墙间密封胶未施打或施打滞后(施打在外墙涂料上),易造成门窗四周渗漏。

原因分析:①框与墙间密封胶未施打则主要是施工单位的门窗技术交底不到位或者说门窗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

②密封胶施打滞后则主要是个施工工序安排问题,施工人员未能在抹灰收头完成后及时施打密封胶或者说在外墙涂料施工时未能留出密封胶的施打位置,而是直接把密封胶施打在外墙涂料上。

③密封胶未施打极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水,而密封胶施打在外墙涂料上,则会因日晒雨淋外墙涂料出现暴皮而造成密封胶脱落,也易造成门窗周边渗漏。 ④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自检不到位。 ⑤工程部、监理未跟踪检查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对门窗周边防渗漏的密封胶的施打,则应在外墙抹灰收头完成后及时完成施打或者先在密封胶施打贴美文纸,待外墙涂料完成后再撕除美文纸施打密封胶,不管何时施工前提必须是密封胶不得施打在外墙涂料上,更不得出现密封胶不施打的严重违规现象。

存在问题:窗台底部、窗楣未设滴水线(槽),易造成倒反水污染外立面或门窗渗漏。

原因分析:①设计图纸中没有具体明确此节点部位防水构造的具体做法或者没有出具体防水构造详图,图纸会审时各方也未向设计提出。

②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较差。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工作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根据规范要求,所有外墙门窗楣均应在抹灰收头时设置滴水线或做出老鹰嘴,设计未明确或未出具体节点详图,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

②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过程跟踪检查,事后也应对此内容进行专项验收。 ③对未设滴水线或做老鹰嘴的门窗楣,均应按照要求加设或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成品中空外窗套与窗台(窗楣)连接位置开裂。

原因分析:①这是外墙装饰施工阶段使用成品中空窗套安装很难杜绝的通病问题,也反应出施工人员在安装窗套时对接头位置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防开裂处理。

②安装成品中空窗套,对窗台的找坡以及窗楣、窗台底部的滴水线的设置也造成困难,存有门窗周边渗漏隐患。

③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作,工程部、监理没有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有效的预控措施就是尽量避免或者不使用成品中空外窗套,使用成品中空外窗套,经过日晒雨淋和气候条件变化,将无法避免在接头位置出现裂缝。

②对使用或者说已安装完成成品中空外窗套的建筑单体,应在窗套与结构连接位置作加强处理防开裂(加设加强网)。

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三检”查工作,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存在问题:整体感观质量较差:①窗洞两侧窗垛宽度不一致。 ②折窗与墙体的阴角不一致。

原因分析:①在进行主体结构或者窗垛砌筑过程中尺寸控制有误;门窗制作和安装与墙体造型未统一考虑。 ②设计原因,但图纸会审时不够仔细,未能向设计提出。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以及施工单位的工序自检均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图纸会审时,若发现此类设计问题,应向设计提出更改。

②施工单位在进行主体结构或者窗垛墙体砌筑时,必须对轴线及构造尺寸认真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应做好工序的检查验收工作,对问题在抹灰前处理彻底。

存在问题:门套安装不垂直或墙面阴角不垂直,感观质量差。

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在进行门洞位置主体结构施工进出现胀模、跑位未处理或砌筑门垛不垂直,且在抹灰施工时也未吊线进行整修。

②门套安装时未吊垂线进行安装施工控制。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套安装前,应首先对门洞尺寸进行检查,若门洞不垂直则应在安装门套前就应进行整修,在安装门套时应吊垂线,确保门套横平竖直。

②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三检”,逐樘自检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监理对门套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③对已出现安装不垂直的门套,且影响感观质量较大的,则须做整修或返工处理。

16.

存在问题:门窗周边及窗台渗漏。

原因分析:①门窗框与洞口间嵌填不密实,或框与洞口尺寸不匹配(间距过大,超过5Cm),直接用砖块嵌填。

②窗台找坡坡度不足甚至未找坡、倒坡。

③门窗框与墙间未施打密封胶或者密封胶施打不连续、不紧贴、不密封;发泡剂施打不连续,门窗四周直接用砂浆封堵且已出现开裂。 ④外窗台放坡不足。

⑤施工单位未“三检”,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门窗洞口尺寸必须留设正确,避免洞口尺寸与门窗框不匹配(间距过大)现象,若洞口与框间过大时,超过5Cm应植筋浇砼构造柱,小于5Cm的则应加设加强网分层用防水砂浆嵌填密实,发泡剂必须施打,不得出现断打或者点打现象。

②抹灰收头完成后必须及时连续施打密封胶(密封胶不应打在外墙涂料上),不得出现不连续、不紧贴、不密封现象。

③窗楣应按照要求设置滴水线或者做出老鹰嘴,窗台必须按照要求浇筑厚度不小于8Cm的细石砼窗台,且窗台必须按照不小于6%进行找坡,不得出现不找坡或者出现“倒坡”现象,也不得出现窗台找坡“外高内低”现象。

④对出现周边已有渗漏的门窗,则应必须查找原因按照要求作返工处理。

⑤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把门窗周边防渗漏当作门窗工程的关键工序来抓。

17.

存在问题:对临空高度超过5m的普通玻璃落地窗,未设高度不小于90Cm的安全防护栏杆,底部未设10cm踢脚。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落地窗安全规范不了解、不熟悉。 ②偷工减料(以设计没有明确为理由)。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对门窗就此内容的验收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在门窗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首先要熟悉相关落地窗安全规范要求,对临空高度超过5m的落地窗,则必须按照安全规范要求设置高度不小于90Cm的安全防护栏杆,或采用中空夹胶安全玻璃。

②工程部、监理应加强门窗工程的检查验收力度。


相关文章

  • 自考[工程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 <工程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含考核目标)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思想.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质量管理 的相关术语. 二.课程内容 1质量的概 ...查看


  •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大纲2010
  •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 施工与设计防控措施 中建协专家委办公室副主任 教授级高工 谭先康 目 录 课件摘要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三.模板安装.模板拆除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四.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 ...查看


  • 最新-九大员-施工员专业技能-授课大纲
  • 施工员--专业技能篇 授课大纲 施工员是基层的技术组织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与施工队一起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 ...查看


  • 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_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姓名:李金成 工作单位:新疆苏能 2015年4月24日 摘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永恒的主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质量与控制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PDCA 循环是解决工程施工 ...查看


  • 质量控制_基本知识
  • 第三篇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第一章 质量控制概述 第一节 质量的特点 一.建设工程质量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适用性. 2.耐久性. 3.安全性. 4.可靠性. 5.经济性. 6.与环境的协调性. 二.工程质 ...查看


  •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案例
  • 案例1:背景材料:某工程于2007年6月上旬开工,自开工以来建设单位资金到位,施工单位认真负责,监理单位合理履行其职责,各方配合默契,工程进行顺利. 至2007年8月下旬,该工程的某分项工程具备了验收条件.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出面 ...查看


  • 2016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 2016年监理工程师新考试大纲 科目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主要检验考试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的程度,以及解决合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任务和基本方法 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任务 2. ...查看


  •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
  • 目 录 一.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 ............................ 2 (一)人的控制 .................................................. 2 (二)材 ...查看


  • 监理案例分析
  • 监理案例分析 分析题01 [背景] 某业主拟投资1.6亿元人民币,开发建设1栋26层高.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框剪结构写字楼工程项目,工程前期准备和勘察设计工作已完成. 采用招标形式选择A 监理公司,委托其进行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查看


  • 东财网院 毕业论文
  •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工程管理 指导教师 内 容 摘 要 本文简要就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方向.办法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