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猛药去疴,立规明矩,持续发力。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必须善于从问题入手,对标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回应广大干部群众关切,肩负起监督执纪问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饱含着一种深沉情怀和面向未来的深切忧患 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问题源于内心的追求和现实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虽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由于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产生腐败的条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流传几千年的“官场负能量”还未彻底清除,距离“压倒性胜利”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共产党人最具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苦难、常怀忧思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牢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经验教训。一段时期以来,不少同志党的意识、纪律意识、法治意识逐渐淡化,进而发展到什么红灯都敢闯、什么纪律规范都不在乎的地步。在一个大发展的和平年代里,共产党人最需要而又最容易缺失的,就是基于这种家国情怀的、极其珍贵的问题导向思维。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气力和勇气抓紧抓好。 纪检干部要有忧患意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纪检干部要做严纪立规的“啄木鸟”和“护林员”,把视野聚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坚决扶好“歪树”、治好“病树”、拔掉“烂树”,坚决同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以纪律和规矩为标尺加强党内监督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措施之一。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大量产生,甚至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一个突出原因是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党内监督机制运转不灵。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一方面,我们协助党委把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另一方面,要勇于较真碰硬、敢于彻查重处、善于协作担当,始终捍卫和坚守党的纪律。 协助党委把主体责任扛起来,系牢“牛鼻子”。从宁夏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建工作落实不力。存在只抓业务不抓党建、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只讲权力不讲监督的问题。二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选人用人纪律置若罔闻,有的违反党管干部原则,用行政会代替党委会研究干部;有的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主持会议研究任用自己的亲属。三是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功能弱化,形同虚设。有的农村基层组织书记难选、班子难配,宗派、家族势力干扰严重;有的村级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党员活动室的吸引力不够,村党组织负责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有的基层腐败问题比较突出,贪污、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 我们积极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采取个别约谈、上门督导、定期报告、述职述责、问责追责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主动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落实“两个责任”“上热中温下冷”、层层递减现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自治区党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2016年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39起,问责处理40人,对4起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典型问题通报全区。我们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建立问题清单,完善责任清单,探索、推进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全程纪实,着力解决责任虚化空转的问题。 严纲肃纪把监督责任担起来,种好“责任田”。我们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狠抓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贯彻,开展领导班子换届纪律、精准扶贫工作纪律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综合采取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措施,努力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回头看”,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起,处理129人。但“四风”仍没有绝迹,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还存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全面推进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实现了派驻监督全覆盖。但还存在派驻纪检组聚焦主责主业不够,乡镇纪委在“转职能”方面不会转、不敢转、转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找准定位,针对监督内容不聚焦、监督体制不完善、“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和氛围。利用廉政警示教育中心等继续开展警示教育,经常开展廉政教育,汇编党员领导干部忏悔录和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以案明纪,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以抓常的决心和抓长的韧性,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深化“回头看”,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巡视巡察、线索处置、执纪审查的重点,将作风建设抓到底。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提升执纪审查的质量和效率。按照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统计指标体系(试行)》,着眼于问题线索的整体处置情况,加强研判分析,做好分类处置。建立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谈话、函询工作机制,把组织处理措施和纪律审查手段有机结合,用好第一、第二种形态。对严重违纪行为严查严处,在线索摸排、立案审查、纪律处分等纪律审查的各个环节,都注重用党规党纪对照检查违纪党员的问题,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健全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机制、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最终要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作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执纪者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把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申纪律和作风建设规定,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严明纪律强化责任担当。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地位越凸显,越要严抓严管、形成自觉。必须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以规矩为明镜正衣冠、以纪律为清泉净心神,以更高、更严的要求模范守纪、模范守规、勇当表率。 提升素质锤炼铮铮铁拳。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各个岗位上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带动整个队伍的能力提升。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内外、上下交流力度,把优秀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队伍。 刀刃向内坚决净化队伍。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大力加强纪检机关党的建设,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解决好作风不实、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社交圈不干净、谋取私利等问题,使自身建设走向标本兼治。以高度的自觉和担当,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清理门户”,为执纪之剑淬锋。 (责任编辑:郭慧)
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猛药去疴,立规明矩,持续发力。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必须善于从问题入手,对标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回应广大干部群众关切,肩负起监督执纪问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饱含着一种深沉情怀和面向未来的深切忧患 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问题源于内心的追求和现实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虽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由于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产生腐败的条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流传几千年的“官场负能量”还未彻底清除,距离“压倒性胜利”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共产党人最具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苦难、常怀忧思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牢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经验教训。一段时期以来,不少同志党的意识、纪律意识、法治意识逐渐淡化,进而发展到什么红灯都敢闯、什么纪律规范都不在乎的地步。在一个大发展的和平年代里,共产党人最需要而又最容易缺失的,就是基于这种家国情怀的、极其珍贵的问题导向思维。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气力和勇气抓紧抓好。 纪检干部要有忧患意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纪检干部要做严纪立规的“啄木鸟”和“护林员”,把视野聚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坚决扶好“歪树”、治好“病树”、拔掉“烂树”,坚决同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以纪律和规矩为标尺加强党内监督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措施之一。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大量产生,甚至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一个突出原因是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党内监督机制运转不灵。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一方面,我们协助党委把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另一方面,要勇于较真碰硬、敢于彻查重处、善于协作担当,始终捍卫和坚守党的纪律。 协助党委把主体责任扛起来,系牢“牛鼻子”。从宁夏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建工作落实不力。存在只抓业务不抓党建、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只讲权力不讲监督的问题。二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选人用人纪律置若罔闻,有的违反党管干部原则,用行政会代替党委会研究干部;有的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主持会议研究任用自己的亲属。三是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功能弱化,形同虚设。有的农村基层组织书记难选、班子难配,宗派、家族势力干扰严重;有的村级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党员活动室的吸引力不够,村党组织负责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有的基层腐败问题比较突出,贪污、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 我们积极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采取个别约谈、上门督导、定期报告、述职述责、问责追责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主动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落实“两个责任”“上热中温下冷”、层层递减现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自治区党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2016年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39起,问责处理40人,对4起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典型问题通报全区。我们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建立问题清单,完善责任清单,探索、推进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全程纪实,着力解决责任虚化空转的问题。 严纲肃纪把监督责任担起来,种好“责任田”。我们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狠抓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贯彻,开展领导班子换届纪律、精准扶贫工作纪律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综合采取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措施,努力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回头看”,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起,处理129人。但“四风”仍没有绝迹,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还存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全面推进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实现了派驻监督全覆盖。但还存在派驻纪检组聚焦主责主业不够,乡镇纪委在“转职能”方面不会转、不敢转、转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找准定位,针对监督内容不聚焦、监督体制不完善、“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和氛围。利用廉政警示教育中心等继续开展警示教育,经常开展廉政教育,汇编党员领导干部忏悔录和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以案明纪,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以抓常的决心和抓长的韧性,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深化“回头看”,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巡视巡察、线索处置、执纪审查的重点,将作风建设抓到底。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提升执纪审查的质量和效率。按照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统计指标体系(试行)》,着眼于问题线索的整体处置情况,加强研判分析,做好分类处置。建立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谈话、函询工作机制,把组织处理措施和纪律审查手段有机结合,用好第一、第二种形态。对严重违纪行为严查严处,在线索摸排、立案审查、纪律处分等纪律审查的各个环节,都注重用党规党纪对照检查违纪党员的问题,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健全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机制、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最终要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作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执纪者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把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申纪律和作风建设规定,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严明纪律强化责任担当。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地位越凸显,越要严抓严管、形成自觉。必须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以规矩为明镜正衣冠、以纪律为清泉净心神,以更高、更严的要求模范守纪、模范守规、勇当表率。 提升素质锤炼铮铮铁拳。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各个岗位上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带动整个队伍的能力提升。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内外、上下交流力度,把优秀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队伍。 刀刃向内坚决净化队伍。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大力加强纪检机关党的建设,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解决好作风不实、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社交圈不干净、谋取私利等问题,使自身建设走向标本兼治。以高度的自觉和担当,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清理门户”,为执纪之剑淬锋。 (责任编辑: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