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代文学

关于汉代文学

---浅谈《史记》

教科院 语教2 28 周艾

汉代文学继承了《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的传统,鲜明地反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要求,开拓了辞赋、史传、乐府诗等新的文学领域。然而汉代文学虽以辞赋著称,但其最高成就的代表却是司马迁的历史散文巨著《史记》。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史记》不仅在两汉,甚至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都是罕与伦比的散文杰作。

翻开这样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时,我们无不对太史公肃然起敬,恍惚间就仿佛看见了那幽僻的牢房里,一抹如豆的烛光,一张陈旧的书桌,一卷残损的竹简,一个形容枯槁的男子奋笔疾书。几日前,他也许还在汉武帝的殿前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打抱不平而慷慨陈词,而此刻却置身于“以死明志,还是以生践志”的两难境地。最终,他毋忘家父之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选择了忍辱负重,著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在深入了解这部旷世巨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读的就是《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从而

去了解司马迁的家世背景以及创作缘由,一如“读其书必先闻其人”。如果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用血泪著成的历史传记,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聊以慰藉自己千疮百孔的心灵。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如此浩大的著作,我的寥寥数语委实道不尽其中的玄妙,姑且就谈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方面,关于人物塑造方面的特点。

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为避免重复,经常使用“互见法”。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种“互见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如在《项羽本纪》中主要突出项羽的喑呜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而与这一主要特征相矛盾的其他方面,则放在别人传记中补充叙述,既突出主导的性格特征,又免得顾此失彼,达到了性格的完整化。

他重点突出悲剧人物性格中的崇高美,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是一代名相李斯死前悲天怆地的悔恨泪水,还是军事天才韩信临终前的大彻大悟,以及李广生不逢时的呼喊,范蠡“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生感言无不迸发着艺术的光辉。当然,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们的末世英雄项羽,夜闻四面楚歌,项王决定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吟诵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之后突围乌江,乌江亭长请渡,再待卷土重来,项羽自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焉能苟且偷生?”垓下自刎,此非全霸王之悲情,全英雄之壮烈者乎?

诚然,在太史公的笔下还有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脍炙人口的事件,就如我们所熟知的“负荆请罪的廉颇”、“礼贤下士的信陵君”、“满腔鸿鹄之志的陈涉吴广”·····通过《史记》中的这些历史事件,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正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于汉代文学

---浅谈《史记》

教科院 语教2 28 周艾

汉代文学继承了《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的传统,鲜明地反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要求,开拓了辞赋、史传、乐府诗等新的文学领域。然而汉代文学虽以辞赋著称,但其最高成就的代表却是司马迁的历史散文巨著《史记》。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史记》不仅在两汉,甚至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都是罕与伦比的散文杰作。

翻开这样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时,我们无不对太史公肃然起敬,恍惚间就仿佛看见了那幽僻的牢房里,一抹如豆的烛光,一张陈旧的书桌,一卷残损的竹简,一个形容枯槁的男子奋笔疾书。几日前,他也许还在汉武帝的殿前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打抱不平而慷慨陈词,而此刻却置身于“以死明志,还是以生践志”的两难境地。最终,他毋忘家父之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选择了忍辱负重,著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在深入了解这部旷世巨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读的就是《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从而

去了解司马迁的家世背景以及创作缘由,一如“读其书必先闻其人”。如果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用血泪著成的历史传记,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聊以慰藉自己千疮百孔的心灵。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如此浩大的著作,我的寥寥数语委实道不尽其中的玄妙,姑且就谈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方面,关于人物塑造方面的特点。

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为避免重复,经常使用“互见法”。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种“互见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如在《项羽本纪》中主要突出项羽的喑呜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而与这一主要特征相矛盾的其他方面,则放在别人传记中补充叙述,既突出主导的性格特征,又免得顾此失彼,达到了性格的完整化。

他重点突出悲剧人物性格中的崇高美,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是一代名相李斯死前悲天怆地的悔恨泪水,还是军事天才韩信临终前的大彻大悟,以及李广生不逢时的呼喊,范蠡“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生感言无不迸发着艺术的光辉。当然,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们的末世英雄项羽,夜闻四面楚歌,项王决定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吟诵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之后突围乌江,乌江亭长请渡,再待卷土重来,项羽自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焉能苟且偷生?”垓下自刎,此非全霸王之悲情,全英雄之壮烈者乎?

诚然,在太史公的笔下还有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脍炙人口的事件,就如我们所熟知的“负荆请罪的廉颇”、“礼贤下士的信陵君”、“满腔鸿鹄之志的陈涉吴广”·····通过《史记》中的这些历史事件,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正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论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与悲美意识的觉醒
  • 作者:徐公持 文艺研究 2015年11期 读枚乘<七发>,惊异于其"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①的同时,也在我心中留下一个小小的疑问.疑问来自该篇开首部分:两位虚拟主角出场并展开了 ...查看


  • 三古七段:处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视角
  •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那口传时代的文学,应当是十分久远的,后来的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追忆而已.最保守的说法,从公元前1 ...查看


  • 汉代文学的新理性
  • 汉代文学的新理性 --张衡赋作对诗骚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摘 要] 诗骚传统内化于汉代文学观念中,对汉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汉赋四大家"之一的张衡,其赋作从讽谏意识.现实精神.幽怨玄思和寓情抒怀四方面对诗骚传统进行了 ...查看


  • 汉大赋的兴盛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 史 哲JOURNAL OF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 此为部分试题,更多试题请在提取器中自行练习.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填空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春秋左传正义&g ...查看


  • 百校联盟语文
  • 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 试卷(一)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 ...查看


  • 汉代短书先秦两汉小说概念的联结点
  • 第32卷第2期2011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32,No.2Jun.2011 汉代短书 :先秦两汉小说概念的 ...查看


  •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填空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 ...查看


  • 汉代民间故事与传说的流播
  •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30079) [摘 ],,民间故事和各类传说广为流传,就内容而言,主要有关,有关于当代人物和事件的,也有神仙方术一类的.这些故事和传说多,并且受到其时学者和作家的重视,它们是构成中国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