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

热量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 [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 (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 (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学生活动]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学生探究]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

[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 3+NaOH=NaNO3+H2O ,H + + OH- = H2O HCl+NaOH=NaCl+H2O ,H + + OH- = H2O HCl+KOH=KCl+H2O ,H + + OH- = H2O

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 +与OH -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 + + OH- = H2O 。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 +和OH -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概念引入]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课堂小结]

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学会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放法:

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而火力发电又在电能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电能最主要的来源。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提问]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怎样的?火力发电又有

哪些优 点和缺点呢? [学生讨论、分析] [激疑]

针对火力发电的缺点,能否通过某些方式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分组实验探究]

锌铜原电池原理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3、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教师讲解]

原电池的定义;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设疑]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化学能在原电池装置中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装置才能构成原电池呢? [分组实验探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生讨论归纳]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构成闭合回路。

4、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思与评价]

在刚才的分组实验中,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的哪些做法对你有启发?你又提出了

哪些好的思路?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你现在还能设计出其它的原电池装置吗?

[课后作业]制作水果电池 [小结]

通过前面的两组分组实验,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学们对于通过实验来进行化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也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需要,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用途不同的实用电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那么,你所知道的电池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常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巩固练习]

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假如要求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证据和结论又是什么?

补充练习

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 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 镁 B 石墨 C 铝 D 铅

2、X 、Y 、Z 都是金属,把X 投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 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 )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3、电工操作规程中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

──────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含有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2) (3)

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加入NaCl 的作用是

5、生活中,有些金属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表面的光泽,严重的会变得锈迹斑斑影响使用,尤其是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容易生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试结合生活实际讨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答案:1.BD 2.C 余略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明确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假设你是某合成氨工厂的技术人员,请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如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益? [学生讨论]

[教师讲授]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方面,但应该研究解决的关键是: 1)改变条件,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改变条件,提高氨的产率。

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呢?这就要研究有关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师讲授]初中物理学习了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有的物体运动相当快,而有的物体运动则相当慢。

[提问]用什么物理量表示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义的?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授]

运动速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单位:m/s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是否一样? [指导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实验2-1。观察放出气泡的量。

[讲授]由实验可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要明显比碳酸钙与醋酸的快。也就是说,不同物质在反应时有快慢之分。在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反应的快慢。

[板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提问]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义的?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讲授并板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物增加的量(浓度) 2、表示:v=△C/△t ;单位:mol/L.min或mol/L.s

[提问]请指出下列说法所表示的含义:某物质在某一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率为0.50mol/L.min。

[讲述]该说法表示该物质在参与反应时,1分钟内物质的量浓度减少(或增加) 了为0.50mol/L.

[练习]在A+2B==C的反应中,已知其始时A 的浓度为2mol/L,经过2分钟后,其浓度变为1mol/L,求该物质在2分钟内的反应速率。 [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讲授](内容略)

[设问]在某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练习]合成氨的反应为:N 2+3H2==2NH3。现往某2L 的容器中充入2mol 的N 2和5mol 的H 2,反应5分钟后,容器中N 2的物质的量减少为1mol 。试求:

(1)5分钟后容器中H 2、NH 3的物质的量。

(2)5分钟内三者的反应速率各是多少? (3)三者速率是否相等?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讲评]

(1)H2和NH 3的物质的量依次为2mol 、2mol

(2)三者的速率依次为0.1mol/L、0.3mol/L、0.2mol/L

(3)不相等;三者之间的关系为V (N 2):V (H 2):V (NH 3)=1:3:2 [小结并板书]

3、用不同反应物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等;它们之间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

[讲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同学们还应注意;它用反应物浓度减小或生成物浓度增加来表示,不取负值;而且根据公式可知,所求得的值是指定时间内的平均值。还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会不同,因此必须指明是那种物质。

[板书]4、(1)反应速率不取负值,且表示指定时间内的平均值。 (2)必须指明所对应的物质。 [讨论]请同学们谈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小结]由于有的反应速率很慢,现实生产生活中要加快,如钢铁冶炼、合成橡胶;而有的反应速率很快,现实生产生活中要减慢,如钢铁生锈、橡胶老化。这对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浪费等都有现实意义。研究它们,就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加快或减慢的目的,因此很有意义。

[教师讲授]本节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研究反应速率的意义。学习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反应速率是表示反应快慢的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单位为mol/L.s或mol/L.min;

(2)用不同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相等;但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 (3)反应速率是一个平均值。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课本习题:1,2

2、合成氨的反应为:N 2+3H2==2NH3。现有3个合成反应的速率值:(1)V (N 2)=0.06mol/L.min;(2)V (H 2)=1.5mol/L.min;(3)V (NH 3)=1.1mol/L.min。试比较三者所表示反应的快慢顺序。

3、往一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 2、4molH 2进行合成氨反应。该合成反应5分钟内的速率V (NH 3)=0.02mol/L.min。试求反应进行5分钟时,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作业布置] 1、预习下节内容; 2、根据下图填空:

(1) 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

(2) 在2分钟内A 、B 、C 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多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 教学过程:

[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 —Br 、Cl —Cl 断裂,形成H —Cl 、Br —Br 。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实质及条件:

1、化学反应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提问]上述反应中,H —Br 、Cl —Cl 的断裂是否是自发产生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讲解]分子中化学键并不会自发断裂的。只有分子间相互碰撞,化学键才可能断裂,反应才能发生。

[板书]2、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先决条件。

[提问]是否所有的的碰撞都能使化学键断裂、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讲解]分子间的碰撞与打篮球相似。正如图2-2所示。图(1)表示能量不

够;图(2)表示虽能量足够,但是没有合适的取向;图(3)则表示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于是发生有效碰撞。 [板书]

3、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映。有效碰撞的条件是: 1)微粒要有足够的能量; 2)有合适的取向。

4、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讲解]由于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化学反应才能发生。因此,改变反应体系中的活化分子数目,就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接下来一起研究外界条件改变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引起速率改变的原因。 [板书]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2-2] [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

[总结现象]加入1mol/L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加入0.1mol/L盐酸的试管气泡很慢。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归纳]

[教师讲解]浓度大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比浓度小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大。因此,由此实验推知,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设问]该结论是否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下列实验。 补充实验:往装有1ml 的0.05mol/LNa2S 2O 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0.10mol/L、0.50mol/L的H 2SO 4(尽量做到同时加入) [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

[讲解]浓度大的硫酸与Na 2S 2O 3混合后先有沉淀产生;而浓度小的硫酸与Na 2S 2O 3混合时产生沉淀的现象要来得慢。由此可以证明,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小结]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提问]为什么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先思考讨论]

[讲解并板书]原因: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思考]某一密闭反应体系中有如下反应:N 2+3H2==2NH3。现往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 2、H 2,该反应的速率将有何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讲评](内容略)

[提问]如果对上述反应体系进行压缩,反应速率是否回改变?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压缩体积,使得反应体系内的压强增大。这一过程如图2-4所示。压强增大一倍,其体积将缩小至原来的一半,而体系内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因此其结构也就使得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增加一倍,换句话说,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增大一倍。浓度增大,反应速度也就增大。

[小结并板书]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实质:压强改变,引起浓度的改变。

适用范围:仅适用与体系中有气体物质的反应。

[讨论]往上述反应体系中充入适量的He ,体系的压强如何改变?反应速率是否改变?为什么? [学生讨论]

[讲评]充入He ,体系的压强增加。但是,体系压强的改变并未引起各物质浓度的改变,因此反应速率将不会发生改变。请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对于压强的改变,只有引起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变化才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 巩固练习]

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N 2+3H2==2NH3。现采取下列措施:(1)往体系中充入一定的氢气;(2)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3)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He ;(4

)压缩容器使体积变小。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度增大?为什

么?

2、讨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较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更低,原因是什么?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内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

热量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 [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 (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 (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学生活动]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学生探究]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

[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 3+NaOH=NaNO3+H2O ,H + + OH- = H2O HCl+NaOH=NaCl+H2O ,H + + OH- = H2O HCl+KOH=KCl+H2O ,H + + OH- = H2O

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 +与OH -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 + + OH- = H2O 。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 +和OH -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概念引入]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课堂小结]

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学会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放法:

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而火力发电又在电能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电能最主要的来源。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提问]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怎样的?火力发电又有

哪些优 点和缺点呢? [学生讨论、分析] [激疑]

针对火力发电的缺点,能否通过某些方式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分组实验探究]

锌铜原电池原理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3、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教师讲解]

原电池的定义;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设疑]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化学能在原电池装置中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装置才能构成原电池呢? [分组实验探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生讨论归纳]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构成闭合回路。

4、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思与评价]

在刚才的分组实验中,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的哪些做法对你有启发?你又提出了

哪些好的思路?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你现在还能设计出其它的原电池装置吗?

[课后作业]制作水果电池 [小结]

通过前面的两组分组实验,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学们对于通过实验来进行化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也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需要,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用途不同的实用电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那么,你所知道的电池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常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巩固练习]

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假如要求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证据和结论又是什么?

补充练习

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 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 镁 B 石墨 C 铝 D 铅

2、X 、Y 、Z 都是金属,把X 投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 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 )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3、电工操作规程中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

──────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含有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2) (3)

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加入NaCl 的作用是

5、生活中,有些金属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表面的光泽,严重的会变得锈迹斑斑影响使用,尤其是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容易生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试结合生活实际讨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答案:1.BD 2.C 余略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明确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假设你是某合成氨工厂的技术人员,请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如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益? [学生讨论]

[教师讲授]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方面,但应该研究解决的关键是: 1)改变条件,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改变条件,提高氨的产率。

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呢?这就要研究有关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师讲授]初中物理学习了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有的物体运动相当快,而有的物体运动则相当慢。

[提问]用什么物理量表示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义的?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授]

运动速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单位:m/s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是否一样? [指导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实验2-1。观察放出气泡的量。

[讲授]由实验可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要明显比碳酸钙与醋酸的快。也就是说,不同物质在反应时有快慢之分。在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反应的快慢。

[板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提问]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义的?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讲授并板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物增加的量(浓度) 2、表示:v=△C/△t ;单位:mol/L.min或mol/L.s

[提问]请指出下列说法所表示的含义:某物质在某一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率为0.50mol/L.min。

[讲述]该说法表示该物质在参与反应时,1分钟内物质的量浓度减少(或增加) 了为0.50mol/L.

[练习]在A+2B==C的反应中,已知其始时A 的浓度为2mol/L,经过2分钟后,其浓度变为1mol/L,求该物质在2分钟内的反应速率。 [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讲授](内容略)

[设问]在某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练习]合成氨的反应为:N 2+3H2==2NH3。现往某2L 的容器中充入2mol 的N 2和5mol 的H 2,反应5分钟后,容器中N 2的物质的量减少为1mol 。试求:

(1)5分钟后容器中H 2、NH 3的物质的量。

(2)5分钟内三者的反应速率各是多少? (3)三者速率是否相等?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讲评]

(1)H2和NH 3的物质的量依次为2mol 、2mol

(2)三者的速率依次为0.1mol/L、0.3mol/L、0.2mol/L

(3)不相等;三者之间的关系为V (N 2):V (H 2):V (NH 3)=1:3:2 [小结并板书]

3、用不同反应物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等;它们之间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

[讲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同学们还应注意;它用反应物浓度减小或生成物浓度增加来表示,不取负值;而且根据公式可知,所求得的值是指定时间内的平均值。还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会不同,因此必须指明是那种物质。

[板书]4、(1)反应速率不取负值,且表示指定时间内的平均值。 (2)必须指明所对应的物质。 [讨论]请同学们谈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小结]由于有的反应速率很慢,现实生产生活中要加快,如钢铁冶炼、合成橡胶;而有的反应速率很快,现实生产生活中要减慢,如钢铁生锈、橡胶老化。这对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浪费等都有现实意义。研究它们,就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加快或减慢的目的,因此很有意义。

[教师讲授]本节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研究反应速率的意义。学习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反应速率是表示反应快慢的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单位为mol/L.s或mol/L.min;

(2)用不同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相等;但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 (3)反应速率是一个平均值。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课本习题:1,2

2、合成氨的反应为:N 2+3H2==2NH3。现有3个合成反应的速率值:(1)V (N 2)=0.06mol/L.min;(2)V (H 2)=1.5mol/L.min;(3)V (NH 3)=1.1mol/L.min。试比较三者所表示反应的快慢顺序。

3、往一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 2、4molH 2进行合成氨反应。该合成反应5分钟内的速率V (NH 3)=0.02mol/L.min。试求反应进行5分钟时,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作业布置] 1、预习下节内容; 2、根据下图填空:

(1) 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

(2) 在2分钟内A 、B 、C 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多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 教学过程:

[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 —Br 、Cl —Cl 断裂,形成H —Cl 、Br —Br 。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实质及条件:

1、化学反应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提问]上述反应中,H —Br 、Cl —Cl 的断裂是否是自发产生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讲解]分子中化学键并不会自发断裂的。只有分子间相互碰撞,化学键才可能断裂,反应才能发生。

[板书]2、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先决条件。

[提问]是否所有的的碰撞都能使化学键断裂、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讲解]分子间的碰撞与打篮球相似。正如图2-2所示。图(1)表示能量不

够;图(2)表示虽能量足够,但是没有合适的取向;图(3)则表示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于是发生有效碰撞。 [板书]

3、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映。有效碰撞的条件是: 1)微粒要有足够的能量; 2)有合适的取向。

4、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讲解]由于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化学反应才能发生。因此,改变反应体系中的活化分子数目,就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接下来一起研究外界条件改变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引起速率改变的原因。 [板书]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2-2] [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

[总结现象]加入1mol/L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加入0.1mol/L盐酸的试管气泡很慢。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归纳]

[教师讲解]浓度大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比浓度小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大。因此,由此实验推知,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设问]该结论是否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下列实验。 补充实验:往装有1ml 的0.05mol/LNa2S 2O 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0.10mol/L、0.50mol/L的H 2SO 4(尽量做到同时加入) [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

[讲解]浓度大的硫酸与Na 2S 2O 3混合后先有沉淀产生;而浓度小的硫酸与Na 2S 2O 3混合时产生沉淀的现象要来得慢。由此可以证明,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小结]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提问]为什么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先思考讨论]

[讲解并板书]原因: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思考]某一密闭反应体系中有如下反应:N 2+3H2==2NH3。现往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 2、H 2,该反应的速率将有何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讲评](内容略)

[提问]如果对上述反应体系进行压缩,反应速率是否回改变?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压缩体积,使得反应体系内的压强增大。这一过程如图2-4所示。压强增大一倍,其体积将缩小至原来的一半,而体系内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因此其结构也就使得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增加一倍,换句话说,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增大一倍。浓度增大,反应速度也就增大。

[小结并板书]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实质:压强改变,引起浓度的改变。

适用范围:仅适用与体系中有气体物质的反应。

[讨论]往上述反应体系中充入适量的He ,体系的压强如何改变?反应速率是否改变?为什么? [学生讨论]

[讲评]充入He ,体系的压强增加。但是,体系压强的改变并未引起各物质浓度的改变,因此反应速率将不会发生改变。请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对于压强的改变,只有引起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变化才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 巩固练习]

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N 2+3H2==2NH3。现采取下列措施:(1)往体系中充入一定的氢气;(2)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3)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He ;(4

)压缩容器使体积变小。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度增大?为什

么?

2、讨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较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更低,原因是什么?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内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 在选修&q ...查看


  •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化学化工学院 09化师 0913010055 叶嘉欣 学科:化学 课题:化学能与电能 课型:理论课 课时:一节课(45分钟) 教学目的: 1.了解原电池的定义: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极其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查看


  • 原电池教案 2
  • [导入新课] 故事: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她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 ...查看


  •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水溶液1
  •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二化学集体教案第2号 形成时间: 9.22 使用时间:9.2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 ...查看


  •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案1
  • 功和能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 ...查看


  •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 2.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3.体会细心得观察对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找出两种 ...查看


  • [原电池]教案
  • <原电池>教案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⒉使学生学会分析典型原电池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式,能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⒊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严 ...查看


  • 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
  • 选修4 <化学反应与原理> 绪言 [阅读]阅读课本P2前四个自然段 [归纳] 作为理科生,我们要深入学习化学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相当复杂,种类相当繁多,那么我们该怎么学习呢?本书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1.绪言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化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