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名词解释

1、灰质:gray matter,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称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

2、白质:white matter,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而得名,如脊髓白质。

3、皮质: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皮质。

4、纤维束:fasciculus,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5、神经核: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6、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面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7、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结缔组织伸入神经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称神经束膜,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内膜。

8、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9、大脑动脉环(Willis系统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厉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P473)

10、颈膨大:第4颈节至第1胸节,是因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而形成,与上肢出现有关。(p321)

11、三叉神经节:又称半月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P414)

12、内脏大神经:由穿过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走中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主要终于腹腔神经节。(P436)

13、白交通支: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节前神经元的cell体仅存在于脊髓T1~T12和L1~L3节段的脊髓侧角,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T1~L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P435)

14、内侧丘系: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P350)

15、脊髓丘系:又称脊髓丘脑束,脊丘系,为脊髓内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该纤维束与止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脊髓网状束,止于中脑顶盖和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脊髓中脑束相伴,脊髓丘脑束终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该束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P350)

16、三叉丘系:又称三叉丘脑束,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两个核团的传出纤维首先越过中线至对侧上行,形成三叉丘脑束,紧贴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终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该纤维束主要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三叉神经脑桥核有部分神经元发出传导牙和口腔粘膜触压觉的纤维直接进入同侧三叉丘脑束,止于同侧的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P350)

17、交感干:交感干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两侧交感干沿脊柱两侧走行,上至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交感干全长可分颈、胸、腰、骶、尾5部,每侧有19~24个交感干的神经节,其中颈部3~4个,胸部10~12个,腰4个,骶部2~3个,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P434)

18、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密切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

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等共同组成。

19、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有较宽阔的间隙称蛛膜下隙,两层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间隙内充满脑脊液。(P467)

20、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含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Copyright By临床082班制作团队)

1、灰质:gray matter,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称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

2、白质:white matter,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而得名,如脊髓白质。

3、皮质: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皮质。

4、纤维束:fasciculus,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5、神经核: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6、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面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7、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结缔组织伸入神经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称神经束膜,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内膜。

8、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9、大脑动脉环(Willis系统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厉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P473)

10、颈膨大:第4颈节至第1胸节,是因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而形成,与上肢出现有关。(p321)

11、三叉神经节:又称半月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P414)

12、内脏大神经:由穿过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走中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主要终于腹腔神经节。(P436)

13、白交通支: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节前神经元的cell体仅存在于脊髓T1~T12和L1~L3节段的脊髓侧角,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T1~L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P435)

14、内侧丘系: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P350)

15、脊髓丘系:又称脊髓丘脑束,脊丘系,为脊髓内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该纤维束与止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脊髓网状束,止于中脑顶盖和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脊髓中脑束相伴,脊髓丘脑束终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该束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P350)

16、三叉丘系:又称三叉丘脑束,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两个核团的传出纤维首先越过中线至对侧上行,形成三叉丘脑束,紧贴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终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该纤维束主要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三叉神经脑桥核有部分神经元发出传导牙和口腔粘膜触压觉的纤维直接进入同侧三叉丘脑束,止于同侧的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P350)

17、交感干:交感干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两侧交感干沿脊柱两侧走行,上至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交感干全长可分颈、胸、腰、骶、尾5部,每侧有19~24个交感干的神经节,其中颈部3~4个,胸部10~12个,腰4个,骶部2~3个,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P434)

18、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密切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

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等共同组成。

19、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有较宽阔的间隙称蛛膜下隙,两层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间隙内充满脑脊液。(P467)

20、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含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Copyright By临床082班制作团队)


相关文章

  • 北体12-14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真题
  • 2012 运动生理 一.名词解释 1.最大摄氧量 2.神经体液调节 3.无氧功率 4.姿势反射 5.离心收缩 二.简答题 1.简述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实践和意义. 2.简述最大摄氧量与乳酸阈区别. 3.简述激素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题 ...查看


  •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2008级12班 编纂  股三角:在大腿前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内侧缘和缝匠肌 内侧缘围成.前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 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 ...查看


  • 人体解剖学重点
  • 绪论 1.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冠状切面 P8 正中矢状切面 P8 组织:由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或相关)的一类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器官:由几种不 ...查看


  • 大学体教期末考试--运动解剖学自测题
  • 运动解剖学试卷 ( 一 ) 一.名词解释 (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 .骨的理化性质 2 .肌肉的静力工作 3 .肝小叶 4 .淋巴管道 5 .白质 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5 分 ) 1. 软骨组织是半固态的结缔 ...查看


  • 同济大学解剖真题
  • 同济大学2011年人体解剖学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4分*5) 1.翼点 2.马尾 3.腹直肌鞘 4.胆囊三角 二.填空题 1.心大静脉伴行结构 2.房水由?产生 3.前斜角肌附着于?结构,前斜角肌间隙内有?结构通过 4.蝶窦开口于?部位 ...查看


  •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内脏: 2.血液循环: 3.灰质: 4.神经纤维: 5.传导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通道. 2.气管位于_ ...查看


  •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四.名词解释 1.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的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7.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 ...查看


  • 六套系统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查看


  •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
  • 1. 隐静脉裂孔(卵圆窝):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的下方约一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 形的薄弱区,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而成. 2. 股环:股管上口为股环,呈卵圆形,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 腔隙韧带,外侧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