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的底气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把宰相宋璟找来,交待他一件私事。  玄宗的才情高,孩子也多,给王子起名字,给公主起邑号也颇费脑筋,就把这事托付给了宋璟,让他各取30个备用,临了,他又特别嘱咐说,“你在这30个之中,单给我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一个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才好。”原来此时他正宠爱武惠妃,心里非常喜爱和她生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宋璟一听,就把眉头皱了起来。他说:“陛下,您既然当了皇帝,心就一定要公平。现在您让我单独想一个好名字和一个好邑号,可见您的心已经不公平了。您之所以对孩子不公平,当然是因为孩子们的母亲有的得宠有的不得宠。您宠爱哪个妃子,哪个孩子,这是您的感情问题,我管不着,但是,感情不能妨害规矩,不能破坏制度,否则宫廷内就会有纷争,国家也不会安宁。”  玄宗一愣。进而陷入深思之中。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处事不公,是受到情感好恶的影响,心不平,一碗水不仅会洒,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了。  宋璟在历史上称为贤相,除了他治国理政的才能,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手持公平的尺子量人量己的人。  宋璟在广州都督任上,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爱戴。后来他入朝为相,接替他的官员就以当地百姓的名义,为他立了一块,“遗爱碑”,并上报给了皇帝。这是一个证明个人政绩人声的很好说辞,放在别的官员身上自然求之不得,而宋璟得知后,一点不领这个情。他对玄宗说:“我在广州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得歌功颂德。现在广州这么干,纯粹是看见我当宰相了,想要阿谀奉承。我们不是整天说要肃清不健康的政治空气吗?干脆,从我做起吧!”随后,命人一通乱锤,把那块碑砸碎了。  开元七年,朝廷一年一度的选官工作又开始了。官员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僧多粥少,竞争自然异常激烈,那些候选官员们不甘落后,想着法子把自己推销出去。有一个叫宋元超的人就找到吏部,声言是宋璟的叔叔。言外之意,当朝宰相是我侄子,你们看着办吧。吏部的官员一听,没敢怠慢,马上运作起来,眼看事情就要办妥了,结果,这事让宋璟知道了,他赶紧给吏部写了封公函,说:“宋元超确实是我的远房叔叔,他常住洛阳,我常住长安,所以平时也没什么往来。本来,如果他不把身份暴露出去的话,我就听任你们秉公办事了,你们该留则留,该放则放。可是现在他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是矫枉过正了。不管他资历才干是否符合条件,一定让他落选!”如果说这个叔叔只是远房,那么亲小舅子就不能说远了吧。有一年,他小舅子大老远赶到京城,求他照顾,弄个一官半职的就行。宋璟置办酒席,热情接待,吃完饭还派车送他回家,并递给他一封信。小舅子很高兴,以为肯定是一封推荐信,到家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五个大字:“一切靠自己”。  又有一年春天,玄宗赐宴群臣,当众赏赐给宋璟一双金筷子。众人都十分惊讶,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家所专属,官员百姓是难得使用的。玄宗解释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意思说,我不是赏赐你黄金,而是表彰你像筷子一样的耿直刚正。这份荣耀,足以让人羡慕得流口水了,可宋璟也没天天拿金筷子吃饭,时时感激皇恩,而是供起来了事。  在唐朝,宋璟的官当得特别的硬。武则天的内宠他敢抓,睿宗的胞妹太平公主他敢反对,玄宗的旨意他敢违抗,为此,他的政治生涯三起三落,十分坎坷,但风骨依旧,历经四朝,上至皇帝,下到郡臣,对他都是又怕又敬。宋璟的底气何来?恐怕就在于他的心平,坚持原则,没有私念。  心平,是一种公正的态度,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想自己、想欲望少一些,想别人、想责任多一些,心就平了。  编辑 梁宇清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把宰相宋璟找来,交待他一件私事。  玄宗的才情高,孩子也多,给王子起名字,给公主起邑号也颇费脑筋,就把这事托付给了宋璟,让他各取30个备用,临了,他又特别嘱咐说,“你在这30个之中,单给我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一个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才好。”原来此时他正宠爱武惠妃,心里非常喜爱和她生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宋璟一听,就把眉头皱了起来。他说:“陛下,您既然当了皇帝,心就一定要公平。现在您让我单独想一个好名字和一个好邑号,可见您的心已经不公平了。您之所以对孩子不公平,当然是因为孩子们的母亲有的得宠有的不得宠。您宠爱哪个妃子,哪个孩子,这是您的感情问题,我管不着,但是,感情不能妨害规矩,不能破坏制度,否则宫廷内就会有纷争,国家也不会安宁。”  玄宗一愣。进而陷入深思之中。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处事不公,是受到情感好恶的影响,心不平,一碗水不仅会洒,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了。  宋璟在历史上称为贤相,除了他治国理政的才能,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手持公平的尺子量人量己的人。  宋璟在广州都督任上,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爱戴。后来他入朝为相,接替他的官员就以当地百姓的名义,为他立了一块,“遗爱碑”,并上报给了皇帝。这是一个证明个人政绩人声的很好说辞,放在别的官员身上自然求之不得,而宋璟得知后,一点不领这个情。他对玄宗说:“我在广州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得歌功颂德。现在广州这么干,纯粹是看见我当宰相了,想要阿谀奉承。我们不是整天说要肃清不健康的政治空气吗?干脆,从我做起吧!”随后,命人一通乱锤,把那块碑砸碎了。  开元七年,朝廷一年一度的选官工作又开始了。官员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僧多粥少,竞争自然异常激烈,那些候选官员们不甘落后,想着法子把自己推销出去。有一个叫宋元超的人就找到吏部,声言是宋璟的叔叔。言外之意,当朝宰相是我侄子,你们看着办吧。吏部的官员一听,没敢怠慢,马上运作起来,眼看事情就要办妥了,结果,这事让宋璟知道了,他赶紧给吏部写了封公函,说:“宋元超确实是我的远房叔叔,他常住洛阳,我常住长安,所以平时也没什么往来。本来,如果他不把身份暴露出去的话,我就听任你们秉公办事了,你们该留则留,该放则放。可是现在他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是矫枉过正了。不管他资历才干是否符合条件,一定让他落选!”如果说这个叔叔只是远房,那么亲小舅子就不能说远了吧。有一年,他小舅子大老远赶到京城,求他照顾,弄个一官半职的就行。宋璟置办酒席,热情接待,吃完饭还派车送他回家,并递给他一封信。小舅子很高兴,以为肯定是一封推荐信,到家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五个大字:“一切靠自己”。  又有一年春天,玄宗赐宴群臣,当众赏赐给宋璟一双金筷子。众人都十分惊讶,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家所专属,官员百姓是难得使用的。玄宗解释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意思说,我不是赏赐你黄金,而是表彰你像筷子一样的耿直刚正。这份荣耀,足以让人羡慕得流口水了,可宋璟也没天天拿金筷子吃饭,时时感激皇恩,而是供起来了事。  在唐朝,宋璟的官当得特别的硬。武则天的内宠他敢抓,睿宗的胞妹太平公主他敢反对,玄宗的旨意他敢违抗,为此,他的政治生涯三起三落,十分坎坷,但风骨依旧,历经四朝,上至皇帝,下到郡臣,对他都是又怕又敬。宋璟的底气何来?恐怕就在于他的心平,坚持原则,没有私念。  心平,是一种公正的态度,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想自己、想欲望少一些,想别人、想责任多一些,心就平了。  编辑 梁宇清


相关文章

  • 做人当有底气--桑林峰
  • 做人当有底气 桑林峰 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 ...查看


  • 下雨天,真好/犬牙参差开蜀道/底气
  • 雨下得更急促了些,夜幕的脚步更近了. 忽然一把伞出现在我头顶,转身一瞧,是他.我有点儿诧异,小锁眉头,正要开口.他一只手朝我推出,一只手将伞柄递到我手边,笑着说:"伞借你."我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只是往后退了几步.他也许知 ...查看


  • 做人要有底气
  • 做人要有底气 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 ...查看


  • 微议"党员亮身份"
  • 党员亮身份,是树立党员形象.彰显党员先进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笔者以为,党员亮身份,不能仅仅满足于"亮",更重要的是要亮得精彩,亮得有作为.有魅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具备亮的底气.勇气和正气 ...查看


  • 高考想参加自主招生但没有底气怎么办
  • 高考想参加自主招生但没有底气怎么办 面对自招加分的诱惑,无论资格限定条件多么苛刻,如果不去尝试一下好像有点不甘心.众多院校发布简章已经过了一周的时间,在备考关键时期,众多学生对于参不参加自主招生拿不定主意.如果放弃的话,就觉得丧失掉一次机会 ...查看


  • 现代文精品阅读:沉默是一种底气
  • 精品阅读:沉默是一种底气 文章类别:阅读悦读 沉默是一种底气 葛怡然 有个朋友看完<离婚律师>后建议我:"你应该写写吴秀波,中国像他这个年纪这种类型的男演员不多,不像黄渤." 黄渤怎么了呢?在我看来,上帝把能 ...查看


  • 日本人不学英文的底气在哪?
  • 日本人不学英文的底气在哪? 编者注:学习机械设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浏览国外先进设计资讯的时候,蹩脚的英文水平总让我们觉得像看天书一样折磨人.我们多么希望能够不学英文就能够学习机械设计.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但日本人却有这样的底气.什么 ...查看


  • 班级口号:壮底气树正气
  •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 壮底气树正气. 讲和气,育灵气. 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同心合力,创造辉煌.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刻苦求学,踏实做人. 乐学苦思,敏锐创新. 勤奋学 ...查看


  •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
  •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业和创新是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巨大的推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环境下,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及时推出了"干部创事业"的发展战略,为我镇吹响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