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中心句说明法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表现事物特点的说明文。      一      写说明文,首先需要给文章“搭架子”,这是说明文写作构思的第一步。所谓“搭架子”,就是规划出文章大致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等等。   写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方法之一,是总分总或者总分式,这种方法较容易把握,也有利于清晰地展开说明。这种结构形式,就是运用“中心句说明法”有序地展开说明,就像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那样。我们先来阐释一下“中心句说明法”的使用要领:   1.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或总说部分,点出全文的总领句即总说句,这句子就是全文的纲,是全文的中心句。   2.中心句概括地表述事物的特点,它或者概括事物的一个特点,或者分层次地概述事物的若干特点。   3.接下来所写的段落紧扣中心句,对应展开。这样,这个中心句就领起了一“群”与之严密对应的段落,一篇顺序清晰而合理的说明文就展开了。      二      我们来看《苏州园林》是怎么写的。文章第二段里概说了苏州园林的重要特点: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这一段中画线部分即为全文的中心句。其中的第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第二句中的四个“讲究”,围绕总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分别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可谓“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接下来,文章就围绕总的特点,扣住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三段,紧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展开,说明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第四段,紧扣“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的设计与安排充满了艺术性,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与配合给人以入画的美感。第五段,紧扣“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展开,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第六段,紧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展开,说明苏州园林“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于是,全文的中心句就有序地领起了与之严密照应的四个段落,有总有分,严整有序。文中第七、八、九段说明了苏州园林次要的或者说是局部的特点,这三个段落,也讲究顺序的排列: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写到“极小范围的局部”,再写到“颜色”的点缀。      三      “中心句说明法”除了适用于一篇说明文全文的展开,同样也适用于一个说明文语段的展开。在一个说明段的开头,往往有一个总说句。如果这个总说句含有“方面”、“层次”或者“类别”,那么其后的文字也就应该照应着“方面”、“层次”或者“类别”展开。如果这个总说句的内容概括而单一,那么其后的文字就进行细化的阐释。《苏州园林》几乎每一段中都有“中心句”,很多段落都运用了“中心句说明法”。最好看的是第四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一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它谈到两类事物:假山、池沼。于是其后的文字就照应着“假山、池沼”展开,标志性的语句就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全段呈总分结构,中心突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非常漂亮。   最后,我们可以把“中心句说明法”概括为几句话: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句、段对应,逐次展开。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表现事物特点的说明文。      一      写说明文,首先需要给文章“搭架子”,这是说明文写作构思的第一步。所谓“搭架子”,就是规划出文章大致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等等。   写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方法之一,是总分总或者总分式,这种方法较容易把握,也有利于清晰地展开说明。这种结构形式,就是运用“中心句说明法”有序地展开说明,就像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那样。我们先来阐释一下“中心句说明法”的使用要领:   1.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或总说部分,点出全文的总领句即总说句,这句子就是全文的纲,是全文的中心句。   2.中心句概括地表述事物的特点,它或者概括事物的一个特点,或者分层次地概述事物的若干特点。   3.接下来所写的段落紧扣中心句,对应展开。这样,这个中心句就领起了一“群”与之严密对应的段落,一篇顺序清晰而合理的说明文就展开了。      二      我们来看《苏州园林》是怎么写的。文章第二段里概说了苏州园林的重要特点: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这一段中画线部分即为全文的中心句。其中的第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第二句中的四个“讲究”,围绕总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分别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可谓“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接下来,文章就围绕总的特点,扣住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三段,紧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展开,说明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第四段,紧扣“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的设计与安排充满了艺术性,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与配合给人以入画的美感。第五段,紧扣“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展开,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第六段,紧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展开,说明苏州园林“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于是,全文的中心句就有序地领起了与之严密照应的四个段落,有总有分,严整有序。文中第七、八、九段说明了苏州园林次要的或者说是局部的特点,这三个段落,也讲究顺序的排列: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写到“极小范围的局部”,再写到“颜色”的点缀。      三      “中心句说明法”除了适用于一篇说明文全文的展开,同样也适用于一个说明文语段的展开。在一个说明段的开头,往往有一个总说句。如果这个总说句含有“方面”、“层次”或者“类别”,那么其后的文字也就应该照应着“方面”、“层次”或者“类别”展开。如果这个总说句的内容概括而单一,那么其后的文字就进行细化的阐释。《苏州园林》几乎每一段中都有“中心句”,很多段落都运用了“中心句说明法”。最好看的是第四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一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它谈到两类事物:假山、池沼。于是其后的文字就照应着“假山、池沼”展开,标志性的语句就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全段呈总分结构,中心突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非常漂亮。   最后,我们可以把“中心句说明法”概括为几句话: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句、段对应,逐次展开。


相关文章

  • 苏州园林语段阅读及答案
  • <苏州园林>语段阅读题(含答案) 一.读"设计者和匠师们"到"如在画图中的"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眼前总 ...查看


  • 17.苏州园林(叶圣陶)
  • 17.<苏州园林>导学案 民权县王桥乡第二初级中学 主备人:刘晨霞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 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查看


  • 苏州园林中考题
  • 苏州园林中考题复习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 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 ...查看


  • 人教版八上语文重点篇目阅读
  • 八(上)语文重点篇目重点语段阅读 <芦花荡>(一)(55--63自然段)(整理:高倩倩) 1.语段选自小说< 芦花荡 >,作者是著名作家 孙犁 . 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查看


  • 答案 课内现代文阅读
  • 3.[充满自信的性格.] 4.[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一.<新闻两则> 5.[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 保险.""每天夜里„„编 ...查看


  • 苏州园林练习题汇总
  • 苏州园林 一.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 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图画."图画"二字贯穿全篇. 二.段意 第一段(1)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查看


  • 苏州园林教案 1
  • 21.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 ...查看


  •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
  • 苏州园林(节选)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 ...查看


  • 苏州园林文段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进修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