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字化实验报告

中学数字化实验报告

第 2 次 实验时间:3月12日 实验者:080113016许杨 实验成绩:

实验2: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

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力学轨道,力学轨道小车,滑轮,砝码,细绳,转换器,支架,计算机。

【实验步骤】

(1) 将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的一端,连接到数据采集器第一通道; 将位移传感器发射器固定在

小车上。

(2) 进行摩擦力平衡调整。步骤如下:

a . 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从v-t 图求加速度”, 打开该软件;

b . 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电源开关,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

c . 调节轨道的倾角,用实验三的方法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当加速度接近零时,可以认为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平衡,如图1

(3) 返回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点击实验条目“牛顿第二定律”,打开该软件。

(4) 将细绳的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滑轮拴在放有砝码的小桶上。

(5) 在窗口下方的表格内输入小车的质量及拉力数值(砝码质量+小桶质量)。

(6) 将小车放在轨道上,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电源开关,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是小车在砝

码的拉力下开始运动。将小车停止,点击“停止记录”。

(7) 拖动窗口下方的滚动条,将实验获得的v-t 图线置于显示区域中间,点击“选择区域”,选择需要

研究的一段v-t 图线。

(8) 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自动显示该段v-t 图线对应的加速度。

(9)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重复5,6操作,可得到另几组数据。

(10) 点击“a-F 图线”按钮,即得到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线,如图2。

(11) 保持拉力不变,改变运动小车的质量,重复步骤5,6,得到另几组数据。

(12) 点击“a-M 图线”按钮,可得到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线,如图3。

(13) 点击“a-1/M图线”按钮,即可得到加速度与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如图4。

(14) 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如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误差,研究产生误差的原因,改进实验操作,

重复实验。

(15) 归纳影响加速度的物理量有哪些,讨论控制变量法还能够应用于哪些实验研究。

图1

分析:所选区域v-t 图像的斜率趋向于零,即加速度接近零,我们可以认为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 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平衡。

图2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 与拉力F 成线性正比关系,拉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图3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小桶拉力一定时,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反比例关系,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图4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小桶拉力一定时,加速度a 与小车质量的倒数1/M成正比关系,质量的倒数越大,加 速度越大。

结论:由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当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F=ma,从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误差分析】

(1)没有充分平衡摩擦力,其中包括小车与轨道的摩擦,细线与滑轮的摩擦等。

(2)小车质量M 并没有做到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总质量,拉力也并不完全等于小桶及砝码的重力。

(3)人为操作选择区域时及仪器过旧,存在测量时的误差。

中学数字化实验报告

第 2 次 实验时间:3月12日 实验者:080113016许杨 实验成绩:

实验2: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

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力学轨道,力学轨道小车,滑轮,砝码,细绳,转换器,支架,计算机。

【实验步骤】

(1) 将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的一端,连接到数据采集器第一通道; 将位移传感器发射器固定在

小车上。

(2) 进行摩擦力平衡调整。步骤如下:

a . 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从v-t 图求加速度”, 打开该软件;

b . 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电源开关,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

c . 调节轨道的倾角,用实验三的方法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当加速度接近零时,可以认为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平衡,如图1

(3) 返回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点击实验条目“牛顿第二定律”,打开该软件。

(4) 将细绳的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滑轮拴在放有砝码的小桶上。

(5) 在窗口下方的表格内输入小车的质量及拉力数值(砝码质量+小桶质量)。

(6) 将小车放在轨道上,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电源开关,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是小车在砝

码的拉力下开始运动。将小车停止,点击“停止记录”。

(7) 拖动窗口下方的滚动条,将实验获得的v-t 图线置于显示区域中间,点击“选择区域”,选择需要

研究的一段v-t 图线。

(8) 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自动显示该段v-t 图线对应的加速度。

(9)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重复5,6操作,可得到另几组数据。

(10) 点击“a-F 图线”按钮,即得到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线,如图2。

(11) 保持拉力不变,改变运动小车的质量,重复步骤5,6,得到另几组数据。

(12) 点击“a-M 图线”按钮,可得到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线,如图3。

(13) 点击“a-1/M图线”按钮,即可得到加速度与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如图4。

(14) 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如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误差,研究产生误差的原因,改进实验操作,

重复实验。

(15) 归纳影响加速度的物理量有哪些,讨论控制变量法还能够应用于哪些实验研究。

图1

分析:所选区域v-t 图像的斜率趋向于零,即加速度接近零,我们可以认为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 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平衡。

图2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 与拉力F 成线性正比关系,拉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图3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小桶拉力一定时,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反比例关系,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图4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小桶拉力一定时,加速度a 与小车质量的倒数1/M成正比关系,质量的倒数越大,加 速度越大。

结论:由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当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F=ma,从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误差分析】

(1)没有充分平衡摩擦力,其中包括小车与轨道的摩擦,细线与滑轮的摩擦等。

(2)小车质量M 并没有做到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总质量,拉力也并不完全等于小桶及砝码的重力。

(3)人为操作选择区域时及仪器过旧,存在测量时的误差。


相关文章

  • 实验室自查报告
  • 乐清市第三中学 申报温州市示范实验室自查报告 乐清市第三中学是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8年9月创办的市属公立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被评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10年通过了"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2011 ...查看


  • 把握本质,建设和谐数字校园-陈奕望 - 中学协作研究会
  • 把握本质,建设和谐数字校园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陈奕望 一.问题的缘起 火药.指南针.蒸汽机等典型技术制品,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可能依然影响着我们现时代的生活.这类技术制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反过来又在促进 ...查看


  • 2010年教学仪器研究所赴德国.瑞士.英国考察报告
  • 来源:教仪所   作者:.   时间:2011-05-27 教学仪器研究所赴德国.瑞士.英国教学仪器博展会参访团一行六人于2010年10月24日-11月4日,参加了世界教具联合会在巴塞尔举办的2010年世界教具博览会(WORLDDIDAC ...查看


  • 椒园中学教育信息化评估自评报告
  • 宣恩县椒园镇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评估自评报告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应用概况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宣恩县椒园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全封闭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学校较高标准的配置了教育信息化设备(实现了"班班通"),为学校 ...查看


  • 实验室建设方案1
  • 艾迪(ADDEST) 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理化生综合解决方案)北京东方中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 ...查看


  • [会计学II]会计实验报告
  • 会计学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管理学院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 实验时间 :****年 **月 一.实验目的 <会计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在理论课教学后,开展配套的实验课教学.本会计实验教学是为了检验所学会计理论.方法,学 ...查看


  •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江苏无锡.四川成都教育信息化考察报告摘要 2010年初,市政府将"农村完全小学四年级以上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00%的农村中心小学和60%的村级小学接入数字校园平台:建成100个信息化乡镇.6 ...查看


  • 整理精品课题研究近期工作情况汇报
  • . . . . . . . 课题研究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吉林省子课题组在前期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7月形成<建立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考核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中期研究报告.今年8月初,杜吉胜处长带领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总课题组在内 ...查看


  • [化学定量实验]
  • <化学定量实验>校本选修教材开发初探 摘要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以化学定量实验教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化学定量实验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