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深度报道的编辑特点与方式

  摘要:编辑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产品,而作为这种产品的制作人-编辑,要想出好产品,就要把好质量关,就要把好稿件的质量关。   关键词:报道;编辑;特点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45-01   一、电视深度报道编辑的特点   (一)深度报道的编辑人员需集策划、采访、编辑于一身   深度报道的报道对象复杂、思想性强,同时素材量巨大,节目结构也比较复杂,前期策划、采访和后期的编辑必须达到高度的融合,任何一个环节与其他环节相脱节都不能将整体工作做好。所以,在深度报道编辑时,新闻采集者一记者会坐在编辑人员身边一起看素材,他会告诉编辑,他的新闻主题是什么,他需要哪些镜头,他提问的哪一段是在录像带的哪个位置。一般来讲,策、采、编一体的方式比较适合深度报道,只有这样,编辑人员才能充分领会策划者和记者的意图和思想,将策划思想贯彻到底,将采访中得到的信息充分表现出来。   (二)深度报道的编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深度报道编辑面对的素材十分丰富:画面、同期声、报道词、音响、音乐、图片、动画、理性材料等,凡是电视新闻允许使用的视听元素都在此之列。而且,伴随着采访类型的多样化、伴随着采访范围的扩大、采访深度的提高,所获得的素材将越来越纷繁复杂。光是将这些素材连缀起来组成一个几十分钟的简单故事,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更不要说使各类素材相互融合,展示出生动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了。所以,深度报道的编辑需要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用新颖的手法吸引人,用靠视觉、听觉联想的确切性和创造性以及有目的的剪辑,使节目既能深刻起来也能富有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   (三)深度报道编辑需要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   相对于消息类新闻,深度报道编辑担负的任务更多,它要驾驭主题、谋篇布局、选择表达方式、撰写报道词、组接镜头等。理性思维可以使编辑面对形象素材时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对事物进行准确判断,从纷繁的头绪中,迅速抓取主线、提炼主题、划分层次、结构全片,并对信息进行辩证的选择、取舍和组合。同时,文字逻辑作为理性思维的基础,它无疑是编辑在写作报道词、组织电视新闻语言时的有力支持。   形象思维对于深度报道编辑同等重要,新闻中的所有信息和内容必须经过形象思维的处理得以具体化,理性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也必须经过形象思维才能转变成电视画面形象的逻辑关系。电视深度报道的时间长、容量大,能够使声画元素的叙述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深度报道中,画面、同期声处于更加独立和重要的地位,编辑者不能使它们流于形式而成为报道词的附庸,要真正在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上下工夫,精心捕捉信息量大、生动有趣而又意蕴深刻的镜头,使它们按照蒙太奇的规律艺术地组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电视深度报道的魅力。   二、电视深度报道编辑的方式   深度报道编辑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挑选有用的镜头组合、有意义的段落,并根据构思完成叙事表意的目的,且有节奏感地进行排列,中间要经过好几个环节,而且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斟酌,反复推敲。   (一)熟悉素材   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事件情况、采访对象的变化以及采访思路的转变和采访的深度的提高,采访所得的素材往往会跟实现策划的结果有很大出入。有些想要的素材没有拍到,而一些没想到的素材却拍上了。同时,也并不是所有拍到的素材都是有用的,有些素材内容的信息量不够,有些素材不够清晰,有些则不够"平、稳、准、匀"。因此,应该认真审看、熟悉一下素材,这对下面实际编辑时迅速进入角色以及提高编辑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二)设计编辑提纲   深度报道编辑是必须设计提纲的,提纲是实际编辑的基本依据,所有素材都是根据它提挈组合起来的。编辑提纲对节目的整体结构、段落层次、重点要选用的镜头,以及哪些地方用同期声,哪些地方配解说,哪些地方配音乐等都要有所粗略的规划。然后,根据这个编辑提纲将整个节目的内容在头脑里过一过,看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正式编辑   正式编辑就是将要用的素材按顺序排列起来,再配上字幕、报道词等元素。一般先用组合编辑,将素材复制到母带上,确定节目的整体长度, 然后再用插入编辑替换画面、声音,进行局部的修改。有些栏目要求编辑一步到位就可以了,有的则要求在一次粗编之后再进行一次精编,把粗编建立起来的形象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推敲、打磨:去掉一些多余的镜头,换上一些更合适的镜头,在合适的位置配上字幕、图表、动画、,音乐,推敲镜头之间的切换、转场,调整声音的大小、起落,使整个节目更符合视听的艺术要求。   不同的编辑会有不同的编辑风格,不管个人有什么样的喜好,必须服从栏目的整体特点和方式,这样才能保持栏目品质的一贯性, 从而让观众产生持久的兴趣和栏目忠诚度。

  摘要:编辑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产品,而作为这种产品的制作人-编辑,要想出好产品,就要把好质量关,就要把好稿件的质量关。   关键词:报道;编辑;特点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45-01   一、电视深度报道编辑的特点   (一)深度报道的编辑人员需集策划、采访、编辑于一身   深度报道的报道对象复杂、思想性强,同时素材量巨大,节目结构也比较复杂,前期策划、采访和后期的编辑必须达到高度的融合,任何一个环节与其他环节相脱节都不能将整体工作做好。所以,在深度报道编辑时,新闻采集者一记者会坐在编辑人员身边一起看素材,他会告诉编辑,他的新闻主题是什么,他需要哪些镜头,他提问的哪一段是在录像带的哪个位置。一般来讲,策、采、编一体的方式比较适合深度报道,只有这样,编辑人员才能充分领会策划者和记者的意图和思想,将策划思想贯彻到底,将采访中得到的信息充分表现出来。   (二)深度报道的编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深度报道编辑面对的素材十分丰富:画面、同期声、报道词、音响、音乐、图片、动画、理性材料等,凡是电视新闻允许使用的视听元素都在此之列。而且,伴随着采访类型的多样化、伴随着采访范围的扩大、采访深度的提高,所获得的素材将越来越纷繁复杂。光是将这些素材连缀起来组成一个几十分钟的简单故事,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更不要说使各类素材相互融合,展示出生动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了。所以,深度报道的编辑需要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用新颖的手法吸引人,用靠视觉、听觉联想的确切性和创造性以及有目的的剪辑,使节目既能深刻起来也能富有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   (三)深度报道编辑需要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   相对于消息类新闻,深度报道编辑担负的任务更多,它要驾驭主题、谋篇布局、选择表达方式、撰写报道词、组接镜头等。理性思维可以使编辑面对形象素材时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对事物进行准确判断,从纷繁的头绪中,迅速抓取主线、提炼主题、划分层次、结构全片,并对信息进行辩证的选择、取舍和组合。同时,文字逻辑作为理性思维的基础,它无疑是编辑在写作报道词、组织电视新闻语言时的有力支持。   形象思维对于深度报道编辑同等重要,新闻中的所有信息和内容必须经过形象思维的处理得以具体化,理性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也必须经过形象思维才能转变成电视画面形象的逻辑关系。电视深度报道的时间长、容量大,能够使声画元素的叙述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深度报道中,画面、同期声处于更加独立和重要的地位,编辑者不能使它们流于形式而成为报道词的附庸,要真正在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上下工夫,精心捕捉信息量大、生动有趣而又意蕴深刻的镜头,使它们按照蒙太奇的规律艺术地组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电视深度报道的魅力。   二、电视深度报道编辑的方式   深度报道编辑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挑选有用的镜头组合、有意义的段落,并根据构思完成叙事表意的目的,且有节奏感地进行排列,中间要经过好几个环节,而且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斟酌,反复推敲。   (一)熟悉素材   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事件情况、采访对象的变化以及采访思路的转变和采访的深度的提高,采访所得的素材往往会跟实现策划的结果有很大出入。有些想要的素材没有拍到,而一些没想到的素材却拍上了。同时,也并不是所有拍到的素材都是有用的,有些素材内容的信息量不够,有些素材不够清晰,有些则不够"平、稳、准、匀"。因此,应该认真审看、熟悉一下素材,这对下面实际编辑时迅速进入角色以及提高编辑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二)设计编辑提纲   深度报道编辑是必须设计提纲的,提纲是实际编辑的基本依据,所有素材都是根据它提挈组合起来的。编辑提纲对节目的整体结构、段落层次、重点要选用的镜头,以及哪些地方用同期声,哪些地方配解说,哪些地方配音乐等都要有所粗略的规划。然后,根据这个编辑提纲将整个节目的内容在头脑里过一过,看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正式编辑   正式编辑就是将要用的素材按顺序排列起来,再配上字幕、报道词等元素。一般先用组合编辑,将素材复制到母带上,确定节目的整体长度, 然后再用插入编辑替换画面、声音,进行局部的修改。有些栏目要求编辑一步到位就可以了,有的则要求在一次粗编之后再进行一次精编,把粗编建立起来的形象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推敲、打磨:去掉一些多余的镜头,换上一些更合适的镜头,在合适的位置配上字幕、图表、动画、,音乐,推敲镜头之间的切换、转场,调整声音的大小、起落,使整个节目更符合视听的艺术要求。   不同的编辑会有不同的编辑风格,不管个人有什么样的喜好,必须服从栏目的整体特点和方式,这样才能保持栏目品质的一贯性, 从而让观众产生持久的兴趣和栏目忠诚度。


相关文章

  • 电视深度报道的编辑特点与方式
  • 浅谈电视深度报道的编辑特点与方式 摘 要:编辑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产品,而作为这种产品 的制作人--编辑,要想出好产品,就要把好质量关,就要把好稿 件的质量关. 关键词:报道:编辑:特点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查看


  • 苏大版,[当代新闻采访写作],徐国源主编
  •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1)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传授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理念以及具体的采写方法与技巧.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熟悉新 ...查看


  •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中传媒版)
  •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新闻业务概论 一.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编写评四个部分: 二.新闻业务工作者的修养: 政治修养.知识修养.文字修养.思维修养: 三.坚持的规范: 坚持新闻报道规律:真实性.公正.平衡.全面.客观: 坚持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规 ...查看


  • 关于记者素质要求的思考
  • 关于记者素质要求的思考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对于新闻记者素质要求的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记者,素质,要求,思考 新闻工作者的个体是其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新闻工作者的群体形象又是任何一家媒体人格力量的基础.因此 ...查看


  • 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
  •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演变变化,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都争相进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电视新闻或者报纸之类的媒体媒介,那么形式较为单一的传统电视新闻已逐渐无法满足大众 ...查看


  • 2电视新闻节目
  • 幻灯片1 第二章 电视新闻及其节目形式 第一节 电视新闻概论 一.电视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就是是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作的报道. 电视新闻有广义和狭义 ...查看


  •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 广电视听 ● 崔风华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纪 实性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以便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因素材不足导致二次拍摄.所以每当前期拍摄完成后,留给后期编辑的是一大堆的原始素材.这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条片子怎么编?素材如何 ...查看


  • 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1
  •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笔记 CH1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1.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尔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2.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产生.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并找到了测量光波及电磁波的科学 ...查看


  •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深度报道解读
  • 摘要:<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