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1、 水闸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2、 墩、墙模板采用对拉杆件固定时,拆模后,应将拉杆两端伸进保护层厚度内的部分截除,
并用与结构同质量的水泥砂浆填实抹光。
3、 拆除模板及支架的期限,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墩、墙、柱部位,不宜低于3.5Mpa;
(2)承重模板及支架,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计算)始准拆除。 1)悬臂梁、悬臂板
跨度≤2m 70% 跨度>2m 100% 2)其它梁、板、拱
跨度≤2m 50% 2m8m lOO% 3)桥梁、胸墙等重要部位的承重支架,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上规定外,龄期不得少于7d。
(3)有温控防裂要求的部位,拆除期限应专门确定。
4、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绑扎牢固,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表6.3.8的规定。
表6.3.8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rnm)
5、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表6.3.9的规定采用。
表6.3.9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量小厚度(film)
注 ①保护层厚度系指钢筋外边至构件外表的尺寸·当辕筋直径超过6mm时,应加上超过的数值;
②有较高扰冻、抗冲磨要求,或经常受海水、盐雾等侵蚀影响的构件或部位,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列数字增加lO~l5mm;
③经常露出水面的底扳、铺盖等都位,其保护层厚度,应酌量增加。
6、 每一分部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太多。未经试验论证,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7、 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2)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双层或多层钢筋结构,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2;
(3)不宜大于80mm;
(4)经常受海水、盐雾作用或其它侵蚀性介质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面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予钢筋保护层厚度。
8、 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3~3.O范围内。为改善砂料级 配,可将粗、细不同的砂料分别堆放,配合使用。
9、 混凝土的水灰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表6;4.14的规定。
表6.4.14水灰比最大允许值
遇有下列情况,表列。水灰比允许值应分别减小0.03~ O.05。
(1)严寒地区(指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 (2)受海水、盐雾或其他侵蚀性介质作用的外部混凝土;
(3)厚度小于60cm的胸墙、薄壁墙等。
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部位按照表6.4.1 6选用。
表6.4.16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使用振捣器)(cm)
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超过8cm)应掺外加剂。热天施工和结构钢筋特密时,坍落度宜适当加大。
(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过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或其他缓降措施; 11、 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捣器平仓。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将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严禁用砂浆覆盖。
12、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不应超过表6.4.24的规定。
表6.4.24混凝±浇筑屡的允许最大厚度(mm)
13、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的间歇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 上层混凝土。
允许间歇时间(自加水搅拌时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14、的规定执行。
表6.4.25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min)
注 本表未考虑掺用外加剂及其他特殊施工措施的影响。 16、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混凝土的硬化程度,采用凿毛、冲毛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
(2)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浇筑上层滑凝土的准备工作;临浇筑前,水平缝应铺一层厚1~2cm的水泥砂浆,垂直缝应刷一层净水泥浆,其水灰比,应较混凝±减少
0.03~0.05;
(3)新老结合面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
16、固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以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主。必要时,尚需作抗拉、抗冻、抗渗等试验。抗压试件的组数应按下列规定制取: (1)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 (2)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100~200m成型试件1组;
(3)非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50~100m 成型试件1组,每一分部工程至少成型试件1组;
(4)每一工作班至少成型试件1组。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17、 混凝土试件应在机口随机取样、成型,不得任意挑选。并宜在浇筑地点取一定组数的试件。一组3个试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中。
33
永久缝
1、 紫铜止水片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除表面的油渍、浮皮和污垢;
(2)宜用压模压制成型,转角和交叉处接头,应在内场制作,并留有适当长度的直线段,以利外场搭接;接缝必须焊接牢固,焊前宜用紫铜铆钉铆定,焊后应检验是否漏水; (3)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
2、 止水片的安设可用模板嵌固,不得留有钉孔。紫铜止水片的沉降槽,应用沥青灌填密实。
钢闸门安装
1、闸门出厂时,厂方应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1)竣工图纸; (2)设计修改通知书; (3)主要材料质量保证书; (4)检测记录; (5)焊缝探伤记录; (6)重大缺陷处理记录; (7)构件发运清单。
2、固定式启闭机安装,应以闸门起吊中心为基准,纵、横向中心偏差应小于3mm;水平偏差应小于0.5/1000;高程偏差宜小于5mm。
3、 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与闸门连接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0.5/1000。
启闭机安装
1、 固定式和门式启闭机安装
1) 固定式启闭机安装,应以闸门起吊中心为基准,纵、横向中心偏差应小于3mm;水平偏差应小于0.5/1000;高程偏差宜小于5mm。
11.1.2 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与闸门连接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0.5/1000。 2、 启闭机校验与门系试运转
1) 启闭机运转前,对电气及机械部分等应进行下列检查: (1)电气回路中的元件和设备,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试;
(2)所有动力、操作、照明回路的接线应正确、整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规定值; (3)在不带电动机的情况下,对操作回路进行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准确可靠; (4)电动机单独通电,电阻应符合规定,转动方向应正确,并无异常现象; (5)检查机械零部件、润滑系统、防护装置等,均应符合要求;
(6)缠绕钢丝绳前,用手转动启闭机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卷筒轴、走轮轴等)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
(7)钢丝绳应固定牢固、绕位正确; (8)检查并清除门槽、门槛等部位的杂物。
2) 闸门、启闭机安装完毕后,应做无水启闭试验。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应在行程内往返3次,并检查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 (1)电动机运行平稳,三相电流应平衡; (2)电气设备无异常发热现象;
(3)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动作正确可靠; (4)控制器的触头无损伤;
(5)所有机械零部件试运转时,不得有冲击声或其他异常音响; (6)运行时,制动闸瓦应脱离制动轮,无摩擦;
(7)轴承与齿轮应有良好的润滑,轴承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5℃; (8)钢丝绳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与其他部件碰刮; (9)高度指示器对位应准确。
3)、 启闭机和闸门进行有水试运行时,应作如下检查:
(1)检查并清除门槽、门槛、滑轮组等处可能存在的飘浮物及开坝放水时的推移物; (2)按无水时门系试转项目,检验启闭机的电气及机械部件,均应符合负荷工作标准; (3)检查闸门的止水情况;
(4)检查钢丝绳的长度和固定情况,以及高度指示器的对位情况,并做必要的紧固和调整;
(5)检查滚轮的运转或滑块的接触情况。
4)、 油压启闭机与门系在有水情况下试运行时,应进行下列操作和检查: (1)所有电气、机械部分应经核查,工作情况正常; (2)应待油泵启动平稳后,打开启动阀;
(3)门系试运行,应控制供油量,由小到大,缓慢启闭闸门、监视闸门开启及工作压力情况,直至达到设计额定值;双缸启闭机启门时,应再次调整同步; (4)复查管道、阀件有无漏油;
(5)所有机械、油压系统均不应有冲击声或异常响声,油缸不得有连续跳动现象; (6)对闸门止水、滚轮或滑块以及门槽等进行检查。
5)、 油压启闭机将闸门提起后,油缸持重24h,闸门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1、 水闸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2、 墩、墙模板采用对拉杆件固定时,拆模后,应将拉杆两端伸进保护层厚度内的部分截除,
并用与结构同质量的水泥砂浆填实抹光。
3、 拆除模板及支架的期限,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墩、墙、柱部位,不宜低于3.5Mpa;
(2)承重模板及支架,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计算)始准拆除。 1)悬臂梁、悬臂板
跨度≤2m 70% 跨度>2m 100% 2)其它梁、板、拱
跨度≤2m 50% 2m8m lOO% 3)桥梁、胸墙等重要部位的承重支架,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上规定外,龄期不得少于7d。
(3)有温控防裂要求的部位,拆除期限应专门确定。
4、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绑扎牢固,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表6.3.8的规定。
表6.3.8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rnm)
5、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表6.3.9的规定采用。
表6.3.9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量小厚度(film)
注 ①保护层厚度系指钢筋外边至构件外表的尺寸·当辕筋直径超过6mm时,应加上超过的数值;
②有较高扰冻、抗冲磨要求,或经常受海水、盐雾等侵蚀影响的构件或部位,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列数字增加lO~l5mm;
③经常露出水面的底扳、铺盖等都位,其保护层厚度,应酌量增加。
6、 每一分部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太多。未经试验论证,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7、 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2)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双层或多层钢筋结构,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2;
(3)不宜大于80mm;
(4)经常受海水、盐雾作用或其它侵蚀性介质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面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予钢筋保护层厚度。
8、 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3~3.O范围内。为改善砂料级 配,可将粗、细不同的砂料分别堆放,配合使用。
9、 混凝土的水灰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表6;4.14的规定。
表6.4.14水灰比最大允许值
遇有下列情况,表列。水灰比允许值应分别减小0.03~ O.05。
(1)严寒地区(指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 (2)受海水、盐雾或其他侵蚀性介质作用的外部混凝土;
(3)厚度小于60cm的胸墙、薄壁墙等。
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部位按照表6.4.1 6选用。
表6.4.16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使用振捣器)(cm)
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超过8cm)应掺外加剂。热天施工和结构钢筋特密时,坍落度宜适当加大。
(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过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或其他缓降措施; 11、 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捣器平仓。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将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严禁用砂浆覆盖。
12、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不应超过表6.4.24的规定。
表6.4.24混凝±浇筑屡的允许最大厚度(mm)
13、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的间歇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 上层混凝土。
允许间歇时间(自加水搅拌时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14、的规定执行。
表6.4.25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min)
注 本表未考虑掺用外加剂及其他特殊施工措施的影响。 16、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混凝土的硬化程度,采用凿毛、冲毛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
(2)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浇筑上层滑凝土的准备工作;临浇筑前,水平缝应铺一层厚1~2cm的水泥砂浆,垂直缝应刷一层净水泥浆,其水灰比,应较混凝±减少
0.03~0.05;
(3)新老结合面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
16、固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以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主。必要时,尚需作抗拉、抗冻、抗渗等试验。抗压试件的组数应按下列规定制取: (1)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 (2)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100~200m成型试件1组;
(3)非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50~100m 成型试件1组,每一分部工程至少成型试件1组;
(4)每一工作班至少成型试件1组。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17、 混凝土试件应在机口随机取样、成型,不得任意挑选。并宜在浇筑地点取一定组数的试件。一组3个试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中。
33
永久缝
1、 紫铜止水片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除表面的油渍、浮皮和污垢;
(2)宜用压模压制成型,转角和交叉处接头,应在内场制作,并留有适当长度的直线段,以利外场搭接;接缝必须焊接牢固,焊前宜用紫铜铆钉铆定,焊后应检验是否漏水; (3)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
2、 止水片的安设可用模板嵌固,不得留有钉孔。紫铜止水片的沉降槽,应用沥青灌填密实。
钢闸门安装
1、闸门出厂时,厂方应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1)竣工图纸; (2)设计修改通知书; (3)主要材料质量保证书; (4)检测记录; (5)焊缝探伤记录; (6)重大缺陷处理记录; (7)构件发运清单。
2、固定式启闭机安装,应以闸门起吊中心为基准,纵、横向中心偏差应小于3mm;水平偏差应小于0.5/1000;高程偏差宜小于5mm。
3、 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与闸门连接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0.5/1000。
启闭机安装
1、 固定式和门式启闭机安装
1) 固定式启闭机安装,应以闸门起吊中心为基准,纵、横向中心偏差应小于3mm;水平偏差应小于0.5/1000;高程偏差宜小于5mm。
11.1.2 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与闸门连接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0.5/1000。 2、 启闭机校验与门系试运转
1) 启闭机运转前,对电气及机械部分等应进行下列检查: (1)电气回路中的元件和设备,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试;
(2)所有动力、操作、照明回路的接线应正确、整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规定值; (3)在不带电动机的情况下,对操作回路进行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准确可靠; (4)电动机单独通电,电阻应符合规定,转动方向应正确,并无异常现象; (5)检查机械零部件、润滑系统、防护装置等,均应符合要求;
(6)缠绕钢丝绳前,用手转动启闭机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卷筒轴、走轮轴等)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
(7)钢丝绳应固定牢固、绕位正确; (8)检查并清除门槽、门槛等部位的杂物。
2) 闸门、启闭机安装完毕后,应做无水启闭试验。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应在行程内往返3次,并检查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 (1)电动机运行平稳,三相电流应平衡; (2)电气设备无异常发热现象;
(3)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动作正确可靠; (4)控制器的触头无损伤;
(5)所有机械零部件试运转时,不得有冲击声或其他异常音响; (6)运行时,制动闸瓦应脱离制动轮,无摩擦;
(7)轴承与齿轮应有良好的润滑,轴承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5℃; (8)钢丝绳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与其他部件碰刮; (9)高度指示器对位应准确。
3)、 启闭机和闸门进行有水试运行时,应作如下检查:
(1)检查并清除门槽、门槛、滑轮组等处可能存在的飘浮物及开坝放水时的推移物; (2)按无水时门系试转项目,检验启闭机的电气及机械部件,均应符合负荷工作标准; (3)检查闸门的止水情况;
(4)检查钢丝绳的长度和固定情况,以及高度指示器的对位情况,并做必要的紧固和调整;
(5)检查滚轮的运转或滑块的接触情况。
4)、 油压启闭机与门系在有水情况下试运行时,应进行下列操作和检查: (1)所有电气、机械部分应经核查,工作情况正常; (2)应待油泵启动平稳后,打开启动阀;
(3)门系试运行,应控制供油量,由小到大,缓慢启闭闸门、监视闸门开启及工作压力情况,直至达到设计额定值;双缸启闭机启门时,应再次调整同步; (4)复查管道、阀件有无漏油;
(5)所有机械、油压系统均不应有冲击声或异常响声,油缸不得有连续跳动现象; (6)对闸门止水、滚轮或滑块以及门槽等进行检查。
5)、 油压启闭机将闸门提起后,油缸持重24h,闸门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