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课程小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

及文化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论文)

班 级 : 工程管理二班

姓 名 : 方家乐

学 号 : 1071010011

二○一二年十月

一、 引言 中国古代园林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的综合体,它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而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它们风格独特,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华体现。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园林又不同于宫殿、长城、庙宇、桥梁,它有自身的一些特色。中国园林石求奇、廊求、水求曲、路求幽,假山叠置,奇花异木,四季更迭。 古代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之中,追求秀逸、超脱的意境。历代许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设计,如唐代的白居易、王维;宋代的苏东坡;明末的计成;清朝的李渔等都是杰出的代表。文人画家参与所造之园,往往以山水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词与园林建筑结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以杭州西湖为例,苏堤犹如飞架在湖面上的一条长虹,连接百花洲、芳华、点翠、浮碧、荔浦和西新。它既是重要的景观,又起到分割水面的作用。它能顺应自然,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景色随晴空而变化无穷:旭日东升之前,在苏堤西新桥远眺,湖水似沉睡于梦中,不见涟漪,碧彻清莹,此时西湖,格外柔美恬静。远处群山环抱,近处亭前水清如镜,亭后林密浓荫,山青水秀。当皓月当空,月光明媚,碧空万里,波光闪烁,泛舟湖上,微风拂面,远处飘来悠扬南曲,可谓人间之极乐世界。正是“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园。”而在细雨霏霏之时,纵目湖光山色,云山迤逦,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卷。

1.)飞动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2.)空间的美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古古代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化

文化,包括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 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以及特定人群对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因此世界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种文化及园林形式。

中国园林的境界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境界,而是以写意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自然美的意境。例如“月到风来”亭,以自然美为主题,但这自然美并不只是指月印

波心、风来水面这一自然景象,更是指通过这一景观寄予的那种情趣、精神。月到风来,是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表征着欣赏者那种自然、自在的雅逸情怀。

意境,表现为写意化的自然美,就是追求抒情写意的自然氛围,以有限的人造景观引发人的恬淡、自在的感受,并不必真的罗山列壑。 写意化的自然美作为意境的表现,是靠多方面的创造实现的。以山石写意,就是其途径之一。片块峰石而自然、飘逸的风神顿生园中。像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都表达了文士们山林野逸、洒脱自然的情致,在游人心中唤起自然美的感悟。 水体也是构成自然美的意境的重要因素。水,在庄、玄思想中本来就具有虚静而明的美学意义;中唐以后,水又与明心适性的园林情趣发生联系。在禅境中,水代表了一种清澈空明、不染尘杂的清净状态,有所谓“潭影空人心”、“流水鉴禅心”之意味。以水写意,将游赏者的情趣、感受引入自然、宁静、无滞无碍的境界中,是古典园林常见的手段。 山石、水体一方面与真实的自然山水相联系,具有自然美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它又与人们精神上的林泉之乐、山林野趣的追求相联系,具有精神的意义,体现了自然无碍的精神境界。所以,在中国园林中,山石、水体成为构景写意、创造自然意境的关键因素。

空灵,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特点之一。园林意境的空灵之美,是一种不即不离、幽玄微妙的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片石勺水,一花一草,都能引发游人的感触,给人回味的余地。 空灵之美的创造,有多种园林手段。比如:以山石为屏,作障景手段,就是园林中惯用的方式。在这一障一显、先障后显之间,原本为实体空间的地方就被虚化了,游人不能一览无余,从而避免了乏味感。拙政园的“开门见山”,就是实中求虚的佳作。 花木的掩映、分隔是破实为虚的又一手段。古人园记中所说的“亏蔽”就是指这种掩映、分隔的方式。花木的掩映、遮蔽可以使环境产生空间虚灵变化,对园林意境有重要的作用。如成都杜甫草堂有临水而筑的“水槛”,周围散置以竹为主的绿色植物,水竹相映,龙呤细细,凤尾森森,使掩映于其间的建筑显得幽美无比。

在创造空灵的、诗情画意的境界方面,题名匾额、楹联的作用不可忽略。它往往在片言只语中点化出一处景观的深远意趣,引发人的遐思妙想,从而拓宽了环境和思想的境界。如拙政园“待霜亭”,其题名以及它周围的桔树、竹丛,使人联想到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名句,品位之间仿佛游人身处洞庭水际,从而有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景观中创造出空灵缥缈的诗情画意,还与对时间因素的自觉涵纳、利用有关。空间容易有质实、固定的界限感,而时间则是不可捉摸的存在,给人以空灵、无限之感。园林意境的含蓄与时间因素的利用不无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善于利用四季、节令、气象等时令变化中的不同景象,造成时空交叉的境界。这样一来,具体的空间界限就会消融于时间过渡所带来的无形变化中,了无痕迹,无斧凿匠气。

四、总结

中国古代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

园林离不开叠山理水,环水池叠石成山,崎岖有致,形成若干洞穴,使人不感单调。临山池建半亭、水阁和小桥,皆低凌水面,居高临下,可见流水潺潺;立足桥上,会引起寻觅流水源头的意思,望去有广远不尽之意,尺幅天地也就不感局促了。

中国园林还讲究借景,让人身临其境,满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目是山,正是纳野外自然山景于园内,起到园外有景、景内有景的效果。借景常见以水为镜,水中现景,称为借镜。还有远借、邻借、仰借和俯借等构景手法。通过建筑的门洞、花墙和窗口都可达到借景,以丰富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自成体系,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并以它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 帜。从艺术的角度看,风格多样、做工精美的园林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园林的演变浓缩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不同地域的园林反映着各地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园林是我国古代多种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是研究我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何小娟: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网络杂志 2010年10月。 林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论文 2009年

中国网: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网络杂志 2004年 百度文库: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文库

河北外古语学院: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 网络杂志 2012.05.14 道客巴巴: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美 网络杂志 2011.10

张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区域文化 论文 2004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

及文化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论文)

班 级 : 工程管理二班

姓 名 : 方家乐

学 号 : 1071010011

二○一二年十月

一、 引言 中国古代园林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的综合体,它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而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它们风格独特,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华体现。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园林又不同于宫殿、长城、庙宇、桥梁,它有自身的一些特色。中国园林石求奇、廊求、水求曲、路求幽,假山叠置,奇花异木,四季更迭。 古代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之中,追求秀逸、超脱的意境。历代许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设计,如唐代的白居易、王维;宋代的苏东坡;明末的计成;清朝的李渔等都是杰出的代表。文人画家参与所造之园,往往以山水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词与园林建筑结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以杭州西湖为例,苏堤犹如飞架在湖面上的一条长虹,连接百花洲、芳华、点翠、浮碧、荔浦和西新。它既是重要的景观,又起到分割水面的作用。它能顺应自然,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景色随晴空而变化无穷:旭日东升之前,在苏堤西新桥远眺,湖水似沉睡于梦中,不见涟漪,碧彻清莹,此时西湖,格外柔美恬静。远处群山环抱,近处亭前水清如镜,亭后林密浓荫,山青水秀。当皓月当空,月光明媚,碧空万里,波光闪烁,泛舟湖上,微风拂面,远处飘来悠扬南曲,可谓人间之极乐世界。正是“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园。”而在细雨霏霏之时,纵目湖光山色,云山迤逦,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卷。

1.)飞动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2.)空间的美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古古代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化

文化,包括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 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以及特定人群对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因此世界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种文化及园林形式。

中国园林的境界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境界,而是以写意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自然美的意境。例如“月到风来”亭,以自然美为主题,但这自然美并不只是指月印

波心、风来水面这一自然景象,更是指通过这一景观寄予的那种情趣、精神。月到风来,是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表征着欣赏者那种自然、自在的雅逸情怀。

意境,表现为写意化的自然美,就是追求抒情写意的自然氛围,以有限的人造景观引发人的恬淡、自在的感受,并不必真的罗山列壑。 写意化的自然美作为意境的表现,是靠多方面的创造实现的。以山石写意,就是其途径之一。片块峰石而自然、飘逸的风神顿生园中。像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都表达了文士们山林野逸、洒脱自然的情致,在游人心中唤起自然美的感悟。 水体也是构成自然美的意境的重要因素。水,在庄、玄思想中本来就具有虚静而明的美学意义;中唐以后,水又与明心适性的园林情趣发生联系。在禅境中,水代表了一种清澈空明、不染尘杂的清净状态,有所谓“潭影空人心”、“流水鉴禅心”之意味。以水写意,将游赏者的情趣、感受引入自然、宁静、无滞无碍的境界中,是古典园林常见的手段。 山石、水体一方面与真实的自然山水相联系,具有自然美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它又与人们精神上的林泉之乐、山林野趣的追求相联系,具有精神的意义,体现了自然无碍的精神境界。所以,在中国园林中,山石、水体成为构景写意、创造自然意境的关键因素。

空灵,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特点之一。园林意境的空灵之美,是一种不即不离、幽玄微妙的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片石勺水,一花一草,都能引发游人的感触,给人回味的余地。 空灵之美的创造,有多种园林手段。比如:以山石为屏,作障景手段,就是园林中惯用的方式。在这一障一显、先障后显之间,原本为实体空间的地方就被虚化了,游人不能一览无余,从而避免了乏味感。拙政园的“开门见山”,就是实中求虚的佳作。 花木的掩映、分隔是破实为虚的又一手段。古人园记中所说的“亏蔽”就是指这种掩映、分隔的方式。花木的掩映、遮蔽可以使环境产生空间虚灵变化,对园林意境有重要的作用。如成都杜甫草堂有临水而筑的“水槛”,周围散置以竹为主的绿色植物,水竹相映,龙呤细细,凤尾森森,使掩映于其间的建筑显得幽美无比。

在创造空灵的、诗情画意的境界方面,题名匾额、楹联的作用不可忽略。它往往在片言只语中点化出一处景观的深远意趣,引发人的遐思妙想,从而拓宽了环境和思想的境界。如拙政园“待霜亭”,其题名以及它周围的桔树、竹丛,使人联想到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名句,品位之间仿佛游人身处洞庭水际,从而有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景观中创造出空灵缥缈的诗情画意,还与对时间因素的自觉涵纳、利用有关。空间容易有质实、固定的界限感,而时间则是不可捉摸的存在,给人以空灵、无限之感。园林意境的含蓄与时间因素的利用不无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善于利用四季、节令、气象等时令变化中的不同景象,造成时空交叉的境界。这样一来,具体的空间界限就会消融于时间过渡所带来的无形变化中,了无痕迹,无斧凿匠气。

四、总结

中国古代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

园林离不开叠山理水,环水池叠石成山,崎岖有致,形成若干洞穴,使人不感单调。临山池建半亭、水阁和小桥,皆低凌水面,居高临下,可见流水潺潺;立足桥上,会引起寻觅流水源头的意思,望去有广远不尽之意,尺幅天地也就不感局促了。

中国园林还讲究借景,让人身临其境,满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目是山,正是纳野外自然山景于园内,起到园外有景、景内有景的效果。借景常见以水为镜,水中现景,称为借镜。还有远借、邻借、仰借和俯借等构景手法。通过建筑的门洞、花墙和窗口都可达到借景,以丰富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自成体系,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并以它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 帜。从艺术的角度看,风格多样、做工精美的园林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园林的演变浓缩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不同地域的园林反映着各地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园林是我国古代多种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是研究我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何小娟: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网络杂志 2010年10月。 林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论文 2009年

中国网: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网络杂志 2004年 百度文库: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文库

河北外古语学院: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 网络杂志 2012.05.14 道客巴巴: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美 网络杂志 2011.10

张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区域文化 论文 2004


相关文章

  • 山东自考科目一览
  • 一.商务英语(本科) 专业代码050218 主考院校: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2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学分) 3.日语(6学分) 4.高级英语(12学分) 5.英 ...查看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2009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邮编:210097 咨询电话:025-83598134 83598275 网址:http://202.119.98.7 南京师范大学简介 南 ...查看


  • 土木概论结课论文
  • 土木工程概论课 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的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土木工程,以及往后所从事的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对土木工程的兴趣.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刚进大一的 ...查看


  • 华中科技大学选课必备
  • 艺术 体育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声乐入门 不点名 唱歌 简单 无论唱歌好听与否 绝对能过 中外名乐欣赏 不点名 交论文 好过 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 点名 考试(开卷) 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 点名 开卷考试 边抄边过 还有科比 ...查看


  • 轨道交通概论课程论文
  • 轨道交通概论课程论文 江门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方案 班级: 姓名:施伟燕 学号: 成绩: 141006 3214003063 年12月 2014 摘要 总所周知,地铁已经成为当代城市争相建设的宠儿.但我们同样亦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建地 ...查看


  • 旅游类易就业的专业
  • 旅游类易就业的专业 西餐工艺 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论文 系别 XXXXXXXXXXXX学院 班级 00000000 姓名 张 X 学号 [1**********]0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 ...查看


  •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一. 简答题 1.结合自己家的房屋,分析它的类型(结构).画出平面布置图.分析该房屋在使用功能上是不是很完善?环保节能性能是否良好?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类型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使用功能:能满足 ...查看


  • 工程管理概论-研究生课程论文
  • 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考查题 一. 论述题: 1.1.请你结合工程管理实际,论述对工程管理的理解与认识,具体包括:如何理解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工程管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 工程管理的定义: 工程管理(engineer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