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金老爷家的钟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2、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个、金老爷家的四个钟、幼儿人手一个小钟。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时钟的认识,关注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1、讨论时钟的用处,为什么许多人家里都有时钟。

  2、观察认识金老爷和他家的钟。带着问题听故事:金老爷家里有没有钟,在哪里?他家有 钟为什么还要去买钟呢?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听教师介绍“金老爷买钟”的故事。关注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拨动钟面所发生的变化。

  2、故事中强调以下内容,供幼儿思考(不展开讨论)。

  第一段:究竟是阁楼上的钟快还是卧室里的钟慢。

  第二段:强调金老爷对钟时,不断与第一时间看到的钟面作比较。

  第三段: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两个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钟表师傅一起对钟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钟表师傅的表与金老爷家每一个钟的时间完全一致。

  3、听完故事后讨论“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说出各自的理由。

  三、拨动小钟找答案

  1、每人一个小钟,跟着金老爷买钟的故事情节,一起拨动小钟找答案。

  2、观察指针行走的方向,懂得钟表倒拨易损坏,况且把钟表倒拨,时间还是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3、引导幼儿通过拨动小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金老爷来到阁楼上时,下面卧室里看不见的钟是几点?

  问题二:金老爷跑到卧室时,餐厅里的钟是几点?下楼的时候钟在向前进还是停止不动或向后退?

  问题三:卧室里的钟是4点26分时,其他的钟分别是几点几分?

  问题四:金老爷买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点,他家会不会有一个钟不是6点?

  四、进一步体会时间的流逝性

  1、联系故事提出问题:是不是每次上楼、下楼用的时间都一样?

  2、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附实例

  实例一:

  汶川大地震中,青川中学的一楼学生用了半分钟到达操场,二楼学生用了一分钟到达操场,三楼学生用了一分半钟到达操场,两分钟以后,地震发生了,他们终于全部脱险。两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脱险,没能及时逃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楼上和楼下学生撤离时分别用了多少时间,撤离过程中时间是否在不断向前;两位教师知不知道时间在不断向前走,当危险越来越近,他们为什么不逃离现场。

  实例二:

  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做游戏,9点开始做早操。一楼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结果看图书的班级准时到达操场,搭积木的班级却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不迟到?(因为整理积木比整理图书需要花的时间多,提前整理积木就不会迟到了)

  二楼也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他们同时下楼,结果,搭积木的班级准时到达,看图书的班级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准时?(两个班级下楼速度的快慢不同,排好整齐的队伍快速下楼,就能准时到达了)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2、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个、金老爷家的四个钟、幼儿人手一个小钟。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时钟的认识,关注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1、讨论时钟的用处,为什么许多人家里都有时钟。

  2、观察认识金老爷和他家的钟。带着问题听故事:金老爷家里有没有钟,在哪里?他家有 钟为什么还要去买钟呢?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听教师介绍“金老爷买钟”的故事。关注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拨动钟面所发生的变化。

  2、故事中强调以下内容,供幼儿思考(不展开讨论)。

  第一段:究竟是阁楼上的钟快还是卧室里的钟慢。

  第二段:强调金老爷对钟时,不断与第一时间看到的钟面作比较。

  第三段: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两个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钟表师傅一起对钟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钟表师傅的表与金老爷家每一个钟的时间完全一致。

  3、听完故事后讨论“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说出各自的理由。

  三、拨动小钟找答案

  1、每人一个小钟,跟着金老爷买钟的故事情节,一起拨动小钟找答案。

  2、观察指针行走的方向,懂得钟表倒拨易损坏,况且把钟表倒拨,时间还是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3、引导幼儿通过拨动小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金老爷来到阁楼上时,下面卧室里看不见的钟是几点?

  问题二:金老爷跑到卧室时,餐厅里的钟是几点?下楼的时候钟在向前进还是停止不动或向后退?

  问题三:卧室里的钟是4点26分时,其他的钟分别是几点几分?

  问题四:金老爷买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点,他家会不会有一个钟不是6点?

  四、进一步体会时间的流逝性

  1、联系故事提出问题:是不是每次上楼、下楼用的时间都一样?

  2、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附实例

  实例一:

  汶川大地震中,青川中学的一楼学生用了半分钟到达操场,二楼学生用了一分钟到达操场,三楼学生用了一分半钟到达操场,两分钟以后,地震发生了,他们终于全部脱险。两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脱险,没能及时逃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楼上和楼下学生撤离时分别用了多少时间,撤离过程中时间是否在不断向前;两位教师知不知道时间在不断向前走,当危险越来越近,他们为什么不逃离现场。

  实例二:

  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做游戏,9点开始做早操。一楼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结果看图书的班级准时到达操场,搭积木的班级却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不迟到?(因为整理积木比整理图书需要花的时间多,提前整理积木就不会迟到了)

  二楼也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他们同时下楼,结果,搭积木的班级准时到达,看图书的班级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准时?(两个班级下楼速度的快慢不同,排好整齐的队伍快速下楼,就能准时到达了)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金老爷买钟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金老爷买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金老爷买钟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2.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 ...查看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放风筝
  •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老爷爷的烟斗
  •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理解吸烟有害健康:懂得要帮助吸烟者戒烟的道理. 2.积极学说对话,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道具烟斗.胡须.帽子.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我们班来了 ...查看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班音乐[走路]
  •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模仿小动物走路. 2.根据要求改编歌词. 3.根据改编后的歌词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 2.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走路姿势. 活动过程: ...查看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
  • 活动目标: 1.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有京韵味的说唱歌曲<捏面人>. 2.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活动准备:"面人"图片:唐僧   沙和 ...查看


  •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1]
  • . --<教育新概念>第738页 大班语言:<猴子学样>说课稿 [说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喜欢各种小动物,渴望与它们亲近.游戏.我正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散步
  •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方式表现各种人物的细节特征,学习有目的地选配颜色. 2.关注周围的人物外貌.服装等不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马路场景. 2.供添画用的背景画面--画有许多人的轮廓,签字笔,油画棒. 3.大班幼儿作品<在人群中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稀奇动物园
  •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在扩散想象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巩固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2.丰富词:稀奇.挠.衔,尝试学用句式:如果--就-- 3.引导幼儿在联想讲述和模拟情境游戏中,感受动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美好与愉悦. 二 ...查看


  • 大班社会教案
  • <今日事今日毕>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针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现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案例.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