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挖掘和利用错误背后的教育资源

  【案例描述】在大班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教师提供了磁铁和铁盒、回形针、铜片、纸片、布条等物品,并让幼儿用磁铁一一测试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在幼儿操作完后,教师问:“孩子们,你们测试出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引了吗?”幼儿A:“回形针。”幼儿B:“铁盒。”幼儿C:“纸片。”教师听后马上纠正道:“不对,磁铁不能吸引纸片。”幼儿c站起来想证明磁铁能够吸住纸片,但教师却示意他坐下,并继续按预设计划教学。

  【案例分析】在教师看来,幼儿C认为磁铁能吸住纸片是十足的错误。但幼儿C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其依据又是什么?教师没有通过提问等方式去探究幼儿C为什么会持这样的观点,而是直接以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幼儿c的答案。

  其实。教师如果耐心地让幼儿C进一步将支撑其观点的证据说出来,或许就能理解甚至能够接纳幼儿C的观点。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问幼儿C:“你为什么认为磁铁能够吸住纸片呢?”幼儿C出示被磁铁吸住了的纸片说:“老师,你看,磁铁这样就将纸片吸住了。”原来幼儿c的纸片下有个小铁盒,磁铁隔着纸片吸住了小铁盒,这给幼儿C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

  由于教师没有让幼儿c出示上述证据,因此教师错过了挖掘幼儿C错误背后的可用教育资源。其实,幼儿C所出示的证据,实质上隐含了“磁铁能隔物吸物”的特性。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幼儿了解磁铁的这一特性。从而使幼儿C在事实证据面前自动去修改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能丰富幼儿C的知识经验水平。更能让幼儿C从小养成尊重事实的好习惯。

  【案例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幼儿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教师往往是迫不及待地将所谓“正确的”答案直接告诉幼儿,以为给了幼儿正确的答案,幼儿就会自动地消除其错误的观点。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幼儿还是会坚持他们朴素的观点。虽然他们可能会因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违心地接受教师所教给的答案,但这对幼儿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在幼儿整个思维过程中也只有记忆的因素在起作用,这种简单的记忆并不能真正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面对幼儿的错误呢?

  1 以错误为契机,引导幼儿建构正确的认知

  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幼儿的错误观点及错误认识,而是必须从幼儿错误的暴露和呈现开始,站在幼儿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知,摸清其错误的源头及症结,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进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中,教师T要求幼儿按口令分别给毛毛虫贴上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等。但是,不少幼儿贴错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显然,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分这几种图形。于是,教师T以此为教育契机,开展了认知活动“图形王国”。由于幼儿正确认知了不同的图形,因此在下一环节中幼儿顺利地将贴有不同图形的毛毛虫送到了相对应图形的家里。

  2 透视幼儿错误,为幼儿提供探究空间

  错误常常是由已有经验的定势所导致的,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反映了接近个体的真实认知水平。教师应学会透视幼儿的错误,从中发现错误中包含着的某种合理成分。然后以此来引导幼儿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顺着幼儿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让幼儿在探究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修正。比如。在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中,大部分幼儿认为重的物体就一定下沉。教师T回应说:“是的,一般来说重的物体会下沉,但有些重的物体它不一定下沉哦。”教师T提供了一个500克重的瓶子和一个100克左右的石子,让其中的一名幼儿分别将它们放进水中。结果显而易见,幼儿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3 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在幼儿出现的错误中,既包含着幼儿真实的学习心理,又包含着幼儿所特有的创造性成分。教师不但可以根据幼儿错误表现出来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幼儿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比如,在大班认知活动“动物”中,教师:鸡、狗、牛、羊、猪都是动物吗?为什么呢?幼儿:是的。因为它们都会叫。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啊!幼儿:蚯蚓会爬,会爬的都叫动物。教师:鸽子和小金鱼都不会爬,但鸽子会飞、小金鱼会游,它们不是动物吗?幼儿: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都叫动物。教师:能活动的叫动物,那么轮船是不是动物呢?它也能活动啊!幼儿:轮船自己不会活动,它没有生命。是人开动的,不是动物。教师:对,你们说得很好,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动物。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幼儿已有的感性认识,通过不断质疑幼儿的错误认识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幼儿最终成功地概括出“动物”这一概念。(魏娜)

  【案例描述】在大班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教师提供了磁铁和铁盒、回形针、铜片、纸片、布条等物品,并让幼儿用磁铁一一测试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在幼儿操作完后,教师问:“孩子们,你们测试出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引了吗?”幼儿A:“回形针。”幼儿B:“铁盒。”幼儿C:“纸片。”教师听后马上纠正道:“不对,磁铁不能吸引纸片。”幼儿c站起来想证明磁铁能够吸住纸片,但教师却示意他坐下,并继续按预设计划教学。

  【案例分析】在教师看来,幼儿C认为磁铁能吸住纸片是十足的错误。但幼儿C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其依据又是什么?教师没有通过提问等方式去探究幼儿C为什么会持这样的观点,而是直接以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幼儿c的答案。

  其实。教师如果耐心地让幼儿C进一步将支撑其观点的证据说出来,或许就能理解甚至能够接纳幼儿C的观点。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问幼儿C:“你为什么认为磁铁能够吸住纸片呢?”幼儿C出示被磁铁吸住了的纸片说:“老师,你看,磁铁这样就将纸片吸住了。”原来幼儿c的纸片下有个小铁盒,磁铁隔着纸片吸住了小铁盒,这给幼儿C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

  由于教师没有让幼儿c出示上述证据,因此教师错过了挖掘幼儿C错误背后的可用教育资源。其实,幼儿C所出示的证据,实质上隐含了“磁铁能隔物吸物”的特性。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幼儿了解磁铁的这一特性。从而使幼儿C在事实证据面前自动去修改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能丰富幼儿C的知识经验水平。更能让幼儿C从小养成尊重事实的好习惯。

  【案例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幼儿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教师往往是迫不及待地将所谓“正确的”答案直接告诉幼儿,以为给了幼儿正确的答案,幼儿就会自动地消除其错误的观点。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幼儿还是会坚持他们朴素的观点。虽然他们可能会因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违心地接受教师所教给的答案,但这对幼儿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在幼儿整个思维过程中也只有记忆的因素在起作用,这种简单的记忆并不能真正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面对幼儿的错误呢?

  1 以错误为契机,引导幼儿建构正确的认知

  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幼儿的错误观点及错误认识,而是必须从幼儿错误的暴露和呈现开始,站在幼儿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知,摸清其错误的源头及症结,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进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中,教师T要求幼儿按口令分别给毛毛虫贴上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等。但是,不少幼儿贴错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显然,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分这几种图形。于是,教师T以此为教育契机,开展了认知活动“图形王国”。由于幼儿正确认知了不同的图形,因此在下一环节中幼儿顺利地将贴有不同图形的毛毛虫送到了相对应图形的家里。

  2 透视幼儿错误,为幼儿提供探究空间

  错误常常是由已有经验的定势所导致的,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反映了接近个体的真实认知水平。教师应学会透视幼儿的错误,从中发现错误中包含着的某种合理成分。然后以此来引导幼儿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顺着幼儿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让幼儿在探究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修正。比如。在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中,大部分幼儿认为重的物体就一定下沉。教师T回应说:“是的,一般来说重的物体会下沉,但有些重的物体它不一定下沉哦。”教师T提供了一个500克重的瓶子和一个100克左右的石子,让其中的一名幼儿分别将它们放进水中。结果显而易见,幼儿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3 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在幼儿出现的错误中,既包含着幼儿真实的学习心理,又包含着幼儿所特有的创造性成分。教师不但可以根据幼儿错误表现出来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幼儿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比如,在大班认知活动“动物”中,教师:鸡、狗、牛、羊、猪都是动物吗?为什么呢?幼儿:是的。因为它们都会叫。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啊!幼儿:蚯蚓会爬,会爬的都叫动物。教师:鸽子和小金鱼都不会爬,但鸽子会飞、小金鱼会游,它们不是动物吗?幼儿: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都叫动物。教师:能活动的叫动物,那么轮船是不是动物呢?它也能活动啊!幼儿:轮船自己不会活动,它没有生命。是人开动的,不是动物。教师:对,你们说得很好,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动物。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幼儿已有的感性认识,通过不断质疑幼儿的错误认识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幼儿最终成功地概括出“动物”这一概念。(魏娜)


相关文章

  • 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及观察记录
  • 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及观察记录 一.自主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活动区是根据活动内容的类别对空间进行划分后形成的区域,区域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操作和自主游戏活动,将获得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节律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机会.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 ...查看


  •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探析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为我国教育进步的体现,对于我国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科学教育重在要求对幼儿的实践指导,帮助幼儿形成探索和求知的精神.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开发其对社会认知,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充分发挥 ...查看


  • 幼儿教育书籍
  • 几十本关于幼儿教育书籍,幼儿教育书籍目录,幼儿书籍分类,幼儿早期教育书籍 D1 书名:<让孩子自己做主>---- 培养具有思考力的孩子 作者: [美] 默纳舒尔(Myrna B.Shure)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开本: 3 ...查看


  •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材料.
  • 幼儿园园本教研 从失败走向成功 园 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我园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研之路.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带领教师回顾教育情景.交谈教育事件.反 思教育问题,切实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比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查看


  • 幼儿园观察记录:正在建立滑行图式的颖颖
  • 颖颖快要两岁了,她最近对各种各样的滑梯很感兴趣,听姥姥说颖颖昨天在"肯德基"店的滑梯上滑了五十多次.今天一进门,颖颖就发现了活动室中间的小象滑梯并开始滑.到了室外,她看到一个坡度很陡的滑面,产生了兴趣.她先是在姥姥的帮助 ...查看


  •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辨析.论述.理解) 1. 简答: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 1)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3) 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4) 探 ...查看


  • 幼师教学反思
  • 幼师教学反思 幼师>教学反思(一)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细腻. 敏感,易受伤害,需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我们班有个聪明的"小酷哥"却不爱说话,他有个好 ...查看


  •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论文
  • 学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作为学前教育的经典著作,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注意关注儿童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引入新的理论成果. 这本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从行为理解幼儿 第二章:观察与记录前的准备 第 ...查看


  • 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
  • 2008年第02期(总第158期) 学嗣教胄研夯 Stum嘲in No.02,2008SerialNO.158 P懈ch∞I Education 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 刘小英木 (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幼儿园,三明 365000) [摘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