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水是眼波横转,山是眉峰聚,快人快语,便觉清新可喜。藉此轻快的一笔,那友人所住的江南山水,也零点个成了美人儿的俏眉眼,活灵活现、盈盈动人了。顺此笔势而下,那词客的两大愁事----送春、送友、也全没了往常的缠绵徘徊,变得做来轻轻巧巧,全不费力。送春也没什么愁,江南还留得一段春;送人也用不上悲,友人还兴许赶得上春。不如叮咛一声"千万和春住"吧。你的幸运,也是我的欣慰。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水是眼波横转,山是眉峰聚,快人快语,便觉清新可喜。藉此轻快的一笔,那友人所住的江南山水,也零点个成了美人儿的俏眉眼,活灵活现、盈盈动人了。顺此笔势而下,那词客的两大愁事----送春、送友、也全没了往常的缠绵徘徊,变得做来轻轻巧巧,全不费力。送春也没什么愁,江南还留得一段春;送人也用不上悲,友人还兴许赶得上春。不如叮咛一声"千万和春住"吧。你的幸运,也是我的欣慰。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相关文章

  • 送别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水是眼(yǎn)波横③,山是眉峰聚④. 欲⑤问行人⑥去那边 ...查看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 ...查看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赏析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处. 赏析 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水是眼波横转,山是眉峰族聚,快人快语,便觉清新可喜.藉此轻 ...查看


  • 课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0
  • 课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诗人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了离别之情.又通过"送春归"和"送君归",巧妙地把"惜春"和"惜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复习资料
  • 人教版六下古诗词背诵复习要点 七步诗 三国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1.持:用来. 2.漉:过滤.3.釜:锅. 诗意: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 ...查看


  • 诗歌鉴赏第9课时
  •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第二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三课时 鉴赏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 [考纲解读] 1.考纲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 2.教学重点:鉴赏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的思路与方法. 3. ...查看


  •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答案
  • 九上诗词理解性默写 <沁园春 雪> 1.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l ...查看


  • 初中语文名言警句总结
  • 七年级上册名言警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查看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