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与变性:京剧在美国舞台上的呈现

变脸与变性:京剧在美国舞台上的呈现 本文以华人传统戏剧在美国舞台上演百余年为背景,具体描述了京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异国他乡获得理解的过程和自我不断调整的处境。其中不仅包括性别问题,更有种族问题。本文试图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面具化与变性论的京剧文化中传达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虽为文化交流过渡时期之误解,但不失为推动京剧走上国际舞台的权宜之计。

京剧 变脸 变性 亚美戏剧一百多年来,美国对华人传统戏剧所形成的“性别观”以及近年来亚美戏剧 (Asian American theatre)①中运用京剧的方式,成为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我在这里用了川剧的戏剧手法“变脸”与医学上的“变性”两个词汇来比喻美国人对华人传统戏剧的普遍认知状况。在文化交流初期,挫折与误解往往是必经的过程。然而,是否能跨过这一步而达到深层的认知,促成真正的文化交流呢?我想,这固然是很困难的,但也并非不可能。“自我嘲讽”或许是缩短文化距离的方式之一。因此,“变脸”与“变性”,两者尽管与京剧几乎无关,却颇能引人遐思,这或许是京剧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那么,在今日的媒体迷惑视听、传统艺术衰微、网络表演胜于实际舞台表演的情况之下,华人传统戏剧能否成功地走出下一步,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正名为什么要为京剧、甚至华人传统戏剧正名呢?英语中的 “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 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术语,并不能体育论文发表www.126lunwen.com/tylwfabiao/详尽而准确地表述京剧。首先,传统戏剧本身是集戏剧、歌舞于一身的(中国人常提的唱、念、做、打),西方人则是把“歌剧”(opera)、“戏剧”(drama)、“舞蹈” (dance)、甚至后来的“音乐剧”(musical) 加以分门别类,因此,中国传统戏剧才会成为“中国歌剧”,这是在与意大利歌剧比较之下,以西方戏剧理念为出发点新创的名词。中国传统戏剧不管是以杂剧传奇或是以区域性来区分,都是包罗万象的,不可笼统道之。然而,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北京、东方、天朝、甚至蒙古、丝路、长城都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中国歌剧与天朝戏剧(Celestial Drama)都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其次,中国传统戏剧在美国的发展,是由粤剧开始的,后来才渐渐有京剧的流行。即使京剧对粤剧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两者仍不可混为一谈。所以,当初美国人所谓的“中国歌剧”指的其实是粤剧,而非京剧。事实上,京剧与粤剧都可算是“中国歌剧”的一种,但并不就等于“中国歌剧”的全部。最后,“中国歌剧”这个名词的产生,事实上与美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在19世纪美国的报刊上很少使用“中国歌剧”这个词汇,“中国戏剧”(Chinese Drama 或 Chinese Theatre) 反而是常用的名词。我认为,到了20世纪前期(大约20、30年代),蓬勃发展的美国“音乐剧”(musical) 成为美国戏剧的新的代表,也成为美国人的一种新的自我文化认同。反观“歌剧”,它乃是欧洲的,是一种过时的、遥远的表征,换句话说,也就是“非美国的”、“非现代的”。在美国的自我主义高涨与排华政策持续之下,中国“歌剧”一词慢慢代替中国“戏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名称。另一方面,“话剧”在20世纪初期引进中国,渐渐取代传统戏曲而成为普遍的戏剧呈现方式。在中西同时推广新剧种之下,“中国歌剧”所表述的中国传统戏剧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古老,也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年在美国北加州发现金矿,1849年开始出现淘金热,加入淘金行列的除了来自美国本土的拓荒者、欧洲的淘金客,还有许多华人。旧金山成了不折不扣的“国际都市”。据说,当时的居民就地搭篷为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满地垃圾,鼠类横行。然而,这一淘金热也促使娱乐业蓬勃发展起来,剧院、赌场、妓院、酒馆生意兴隆。早期的华人戏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争出一片天地的。最早登陆美国的华人剧种是粤剧,也就是广东大戏,因为广东沿海一带的居民是最早来美的“前卫英雄”。这些远渡重洋年轻力壮的单身男子(已婚者亦多未携带家眷),起初致力于矿业,后来则投入铁路建筑或是农业商业,亦有许多成了家庭仆佣。由于最早的移民居住于旧金山湾区一带,“金山客”(Gam Saan Haak, 粤语发音) 成了亚美文学中至今仍常使用的代表华裔祖先的一个词汇。随着淘金的“前卫英雄”而来的是第二批的“淘金客”,也就是娱乐业。史密斯会计论文发表

www.126lunwen.com/kjlwfabiao/(Arthur H. Smith) 曾说过:“中国人热爱戏剧,人所皆知。” 有华人的地方一定有戏剧,旧金山的唐人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使唐人街化为一片废墟,中文资料所剩无几,研究淘金时代的华人戏剧只得仰赖英文资料。所幸的是,当时的《旧金山时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与《高加日报》 (Alta California) 都有不少关于华人戏剧演出的报道。从丰富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戏剧在美国演出的盛况。然而,由于文化的隔阂,英文资料往往错误百出,使得研究早期粤剧的学者备感困难。

在现存的英文记载中,最早参与“戏剧演出”(dramatic performances)的华文剧团叫作“同福堂”。首场演出是在位于三桑街(Sansome Street)的“美国剧院”(American Theatre),演出剧目包括“八仙献寿”、“六国大封相”等四出戏。票价在两美元到六美元之间。根据两天后的报纸报道,这场演出“十分成功”。

变脸与变性:京剧在美国舞台上的呈现 本文以华人传统戏剧在美国舞台上演百余年为背景,具体描述了京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异国他乡获得理解的过程和自我不断调整的处境。其中不仅包括性别问题,更有种族问题。本文试图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面具化与变性论的京剧文化中传达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虽为文化交流过渡时期之误解,但不失为推动京剧走上国际舞台的权宜之计。

京剧 变脸 变性 亚美戏剧一百多年来,美国对华人传统戏剧所形成的“性别观”以及近年来亚美戏剧 (Asian American theatre)①中运用京剧的方式,成为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我在这里用了川剧的戏剧手法“变脸”与医学上的“变性”两个词汇来比喻美国人对华人传统戏剧的普遍认知状况。在文化交流初期,挫折与误解往往是必经的过程。然而,是否能跨过这一步而达到深层的认知,促成真正的文化交流呢?我想,这固然是很困难的,但也并非不可能。“自我嘲讽”或许是缩短文化距离的方式之一。因此,“变脸”与“变性”,两者尽管与京剧几乎无关,却颇能引人遐思,这或许是京剧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那么,在今日的媒体迷惑视听、传统艺术衰微、网络表演胜于实际舞台表演的情况之下,华人传统戏剧能否成功地走出下一步,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正名为什么要为京剧、甚至华人传统戏剧正名呢?英语中的 “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 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术语,并不能体育论文发表www.126lunwen.com/tylwfabiao/详尽而准确地表述京剧。首先,传统戏剧本身是集戏剧、歌舞于一身的(中国人常提的唱、念、做、打),西方人则是把“歌剧”(opera)、“戏剧”(drama)、“舞蹈” (dance)、甚至后来的“音乐剧”(musical) 加以分门别类,因此,中国传统戏剧才会成为“中国歌剧”,这是在与意大利歌剧比较之下,以西方戏剧理念为出发点新创的名词。中国传统戏剧不管是以杂剧传奇或是以区域性来区分,都是包罗万象的,不可笼统道之。然而,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北京、东方、天朝、甚至蒙古、丝路、长城都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中国歌剧与天朝戏剧(Celestial Drama)都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其次,中国传统戏剧在美国的发展,是由粤剧开始的,后来才渐渐有京剧的流行。即使京剧对粤剧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两者仍不可混为一谈。所以,当初美国人所谓的“中国歌剧”指的其实是粤剧,而非京剧。事实上,京剧与粤剧都可算是“中国歌剧”的一种,但并不就等于“中国歌剧”的全部。最后,“中国歌剧”这个名词的产生,事实上与美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在19世纪美国的报刊上很少使用“中国歌剧”这个词汇,“中国戏剧”(Chinese Drama 或 Chinese Theatre) 反而是常用的名词。我认为,到了20世纪前期(大约20、30年代),蓬勃发展的美国“音乐剧”(musical) 成为美国戏剧的新的代表,也成为美国人的一种新的自我文化认同。反观“歌剧”,它乃是欧洲的,是一种过时的、遥远的表征,换句话说,也就是“非美国的”、“非现代的”。在美国的自我主义高涨与排华政策持续之下,中国“歌剧”一词慢慢代替中国“戏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名称。另一方面,“话剧”在20世纪初期引进中国,渐渐取代传统戏曲而成为普遍的戏剧呈现方式。在中西同时推广新剧种之下,“中国歌剧”所表述的中国传统戏剧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古老,也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年在美国北加州发现金矿,1849年开始出现淘金热,加入淘金行列的除了来自美国本土的拓荒者、欧洲的淘金客,还有许多华人。旧金山成了不折不扣的“国际都市”。据说,当时的居民就地搭篷为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满地垃圾,鼠类横行。然而,这一淘金热也促使娱乐业蓬勃发展起来,剧院、赌场、妓院、酒馆生意兴隆。早期的华人戏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争出一片天地的。最早登陆美国的华人剧种是粤剧,也就是广东大戏,因为广东沿海一带的居民是最早来美的“前卫英雄”。这些远渡重洋年轻力壮的单身男子(已婚者亦多未携带家眷),起初致力于矿业,后来则投入铁路建筑或是农业商业,亦有许多成了家庭仆佣。由于最早的移民居住于旧金山湾区一带,“金山客”(Gam Saan Haak, 粤语发音) 成了亚美文学中至今仍常使用的代表华裔祖先的一个词汇。随着淘金的“前卫英雄”而来的是第二批的“淘金客”,也就是娱乐业。史密斯会计论文发表

www.126lunwen.com/kjlwfabiao/(Arthur H. Smith) 曾说过:“中国人热爱戏剧,人所皆知。” 有华人的地方一定有戏剧,旧金山的唐人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使唐人街化为一片废墟,中文资料所剩无几,研究淘金时代的华人戏剧只得仰赖英文资料。所幸的是,当时的《旧金山时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与《高加日报》 (Alta California) 都有不少关于华人戏剧演出的报道。从丰富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戏剧在美国演出的盛况。然而,由于文化的隔阂,英文资料往往错误百出,使得研究早期粤剧的学者备感困难。

在现存的英文记载中,最早参与“戏剧演出”(dramatic performances)的华文剧团叫作“同福堂”。首场演出是在位于三桑街(Sansome Street)的“美国剧院”(American Theatre),演出剧目包括“八仙献寿”、“六国大封相”等四出戏。票价在两美元到六美元之间。根据两天后的报纸报道,这场演出“十分成功”。


相关文章

  • [唱脸谱]说课稿 1
  • <唱脸谱>说课稿 前言: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说课,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册<梨园金曲>中的第三课时<唱脸谱>的课堂设计及其分析. 我把本次说课分为六个 ...查看


  • 戏曲晚会主持词(精选多篇)
  • 第一篇:元旦戏曲晚会主持词 元旦戏曲晚会主持词 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女:粉墨缤纷,同唱梨园欢歌:霓裳锦绣,共迎万家祥和. 男:锣鼓铿锵 ...查看


  • 上海:为传统戏曲叫响"开麦拉"
  • 2015年是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在这样一个对于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具有双重纪念意义的年份里,上海电影集团.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了中国首部3D全景 ...查看


  • [转载]川剧脸谱欣赏
  • 脸谱,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面部化妆的一种普遍形式,是演员自己或化妆师在演员面部用各种色彩勾画成一定规范的图案,以显示剧中角色的基本特征.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传统川剧的重要化装手段,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的造型艺术.川剧的花 ...查看


  • 关于京剧的作文 1
  • 我爱京剧 京剧可是我国的国粹,今天老师让我们结成小组来查资料,做手抄报.我们这一组可以说,做得很好,老师也表扬了我们. 查了这些资料,我更喜欢京剧了.京剧这个词对于我并不陌生,在电视中,我也很爱看.京剧中的风云人物是梅兰芳,他演过很多京剧. ...查看


  • 成都演艺节目,成都庆典活动,成都公司年会团拜会.客户答谢会
  • 成都演艺节目,成都庆典活动,成都公司年会团拜会.客户答谢会 星晴传媒的创业初期成立于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是成都唯一一家整合成都各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以一体的传媒机构,是专业为各种活动(如晚会.年会.展会.开业庆典.促销.路演.新产品上市会等 ...查看


  • 京剧的发展和思考
  • 第3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月 Vol.3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7 冀东文史研究 京剧的发展和思考 邱崇丙 (中国国家图书馆 参考研究部,北 ...查看


  • 脸谱简笔画:"形象"外的"面具"
  • 小时候,看电影<林海雪原>,一眼就认出了穿匪服,说匪话,深入坐山雕老巢的杨子荣.他身上透出的正气与威仪,逼迫着我少小的心灵,让我明白,好人自有好人的形象,无需表白与标榜,冥冥间就会闪射出来. 虽然,"人可以衣装,佛可以 ...查看


  • 脸谱简笔画:脸谱与形象
  • 小时候,看电影<林海雪原>,一眼就认出了穿匪服,说匪话,深入坐山雕老巢的杨子荣.他身上透出的正气与威仪,逼迫着我少小的心灵,让我明白,好人自有好人的形象,无需表白与标榜,冥冥间就会闪射出来. 虽然,"人可以衣装,佛可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