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历史

中国保险 摇曳沉浮两百年

中国保险,摇曳沉浮两百年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honoring the bicentennial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保险”刚进入中国时,曾有个非常诗意的名称,“燕梳”(insurance的音译)。如此轻巧的一个名字,却背负着中国保险两百年的历史。

保险进入中国

1685年闭关多年的清政府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开放海禁,特设广州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洋商在广州的海运贸易越来越频繁,其中尤以鸦片运输为多。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常常会遇到风浪、海盗,甚至战争的威胁,商人们迫切地需要降低风险,于是在西方已经产生了两个世纪的现代保险业进入了中国。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它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保险机构,中国保险历史从此开始。

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保险的业务量不是非常多,外商保险公司更多是通过洋行代理其在华业务。洋行代理保险业务,是稳赚不赔,不仅可以从保费超过赔款的余额中,取得按股份分配的红利,而且每做成一笔保险生意都能收取佣金。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外商可以从事贸易的口岸,从上海等沿海“五口”逐步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的“十口”。保险也跟着贸易的脚步踏上了各个口岸,从沿海进入了内地。鸦片战争之前,广州是中国保险业的中心。当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迅速取代了广州,成为保险业的中心。

敞开国门的中国很快就成为欧美国家远东贸易的中心。中国各个新开港口之间的短程货运逐渐频繁,但是这一时期时局动荡,战乱的危险也在增加,保险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开发的保险市场。英国《泰晤士报》曾为此大肆鼓吹:“我们英国商人正在闯入中国,好像进入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带。„„‘能够保险吗?’中国托运商很快就提出这个迫切的询问了。因此,为1/3人类的贸易开办保险业务,也摆在这些新来的的冒险家的面前了。”兼营大量业务的洋行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洋行便筹措资金投资设立独立经营的保险公司。1835年宝顺洋行设立了于人洋面保安行,1836年怡和洋行设立了谏当保险公司,洋行既是投资者又是代理人。英商保险最早进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垄断了中国保险市场。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其他国家的洋行怎肯让英国人独享。19世纪60年代,美商、德商、日商洋行不仅开始代理本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而且和英商一样开始直接设立保险机构。

民族保险业之兴起

虽然19世纪初,保险就进入中国,但是对保险思想的引介却在鸦片战争之后。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之托,根据林则徐在广东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望国人能师夷长技攻夷、制夷。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其中谈到了“船担保”(即水险)、“宅担保”(即火险)及“命担保”(即寿险)三大“担保会”(即保险公司)及

其运作。《海国图志》启蒙了中国人的保险思想,但由于当时中国尚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还不足以产生中国自己的保险业,因此并没有促使民族保险业的兴起。之后,洪仁轩、王韬、郑观应对保险思想多有论述。

1865年,闽粤著名的商号德盛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它标志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开端。但是只此一家民族保险机构,势单力薄,又缺乏经验,很快就从保险市场上销声匿迹了。中国民族保险业的真正兴[0.25 -7.41%]起还要从保险招商局算起。

19世纪中叶,洋商迅速、安全、收费低廉的轮船进入中国的航运业后,很快将中国传统的沙帆船挤了出去。为了中国的航运业不致为外商所操纵,同时解决清政府供给的漕运问题,1872年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的多方努力下,清政府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抢走了洋商许多华商客户,洋商非常不满。当招商局向洋行托保轮船时,他们借机报复,向招商局收取近乎敲诈的高额保费。李鸿章意识到,欲求富国自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于是李鸿章委托有多年买办经验的唐廷枢、徐润筹办保险招商局,并于1875年11月开始公开招股。华商们多半都受过洋商保险公司的欺压,对于华商保险自是十分支持,很快“投股逾额”。12月28日,保险招商局正式成立。

但是保险招商局承保能力非常有限。当时每艘船的价值一般为10余万两,但保险招商局只能承保船舶价值1万两和货物3万两,溢额须向洋商保险公司投保,而洋商公司只限保六成,剩余风险仍需由保险招商局自己承担,且“转保于洋商,傍落利权,能无介意?”于是,1876年7月,唐廷枢、徐润等人公开招股,另行成立仁和水险公司。

1877年初由于美国旗昌洋行经营不善,轮船招商局并购了旗昌的轮船和码头栈房,轮船招商局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仁和是水险公司,每年轮船招商局的码头、栈房和货物的火险仍须向洋商投保,保费大量外流。为维护利权,1878年4月在原保险招商局基础上,又招股20万两,成立济和船栈保险局。后来,唐廷枢推举张慎之为“江孚轮”船长。这是华人首次担任船长,之前这个职务一直都是由外国人担任。洋商不满于此,拒绝接受货物运输保险。于是,济和船栈保险局增资至50万两,扩大经营范围,更名为济和水火险公司。之后的几年,仁和与济和的业务扩展到海外,获利丰[26.40 -0.38%]厚。由于仁和、济和实力逐渐雄厚,外商保险公司刁难华商的行为也大为减少。

1883年中法战争的爆发引起了上海金融风潮,轮船招商局了陷入了非常拮据的处境,仁和、济和也深受影响。为重振雄风,1886年2月仁和、济和两家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股款都存于轮船招商局。然而,从1888年起轮船招商局由“官督商办”进入“官办”阶段。到了1920年,轮船招商局亏银达2000万两之局。由于仁济和大部分资金滞留在轮船招商局,严重影响了它的经营,业务慢慢萎缩,最终于1934年10月停业。

团结力量,对抗洋商

保险招商局成功地在洋商独霸的保险市场上,为其后的民族保险发展,打开了局面,民族保险公司逐渐多了起来。尽管保险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众

多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洋商忽视的力量。

1899年洋商成立了上海洋商火险公会,他们在佣金、折让、费率、险种、拒保、分保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洋商势力像一堵高墙挡在了华商保险前面。恰在此时,香港华商同益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失败停业,洋商以之为口实,恶意对华商信誉进行诋毁,拒绝与华商进行分保和业务交换。洋商还采用跌价和放佣的不正当手段,排挤华商,使华商保险举步维艰。

1905年5月,由于美国排斥在美华工,引起国人激愤。上海商会会长、福建巨商曾铸组织全国各商会协力抵制美货,7月抵制美货运动开始席卷沿海和内地十几个省、一百六十余个城镇。国人抵制美货的同时,为不受洋商欺压,也在积极筹办民族保险。曾铸说:“目睹洋商挟资本来华从事种种经济上之侵略,深知国人非急起直追,自营银行、轮船、保险等事业,已不足与之争长短,而挽利权。”遂联合上海著名绅商朱葆三、王亭一等,筹办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但是民族保险公司毕竟资金力量薄弱,承保能力有限,分保又受到洋商的掣肘,想要与洋商“争长短、挽利权”,确实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团结同仁力量,才能与洋商一争长短。1907年,朱葆三(华兴、华成、华安三家保险公司的总董)利用自己的威望,发起成立华商火险公会。这是中国第一个保险社团组织。随着民族保险的发展,以及公会影响的扩大,华商火险公会多次改组,1931年更名为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

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先后创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总计有45家之多。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民族保险业终于在洋商称霸的保险市场争得了10%的份额,数额虽小,但却意义重大。

北洋军阀时期寿险崭露头角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结束了清政府三百年的统治,消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制度性障碍。1914年—1918年,一战战火烧遍欧洲,欧洲国家忙着处理自家“后院”之事,无暇分身远东,让长期在欧美势力压制下的中国的工商业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5年“五卅”惨案,唤醒了广大国人沉睡的民族意识,人们以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的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民族保险业也趁着大好形势加速了自身的发展,1912年—1925年陆续设立了39家民族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就有19家。

1850年以前已有外资寿险公司委托洋行在上海代理寿险业务,最初只限于旅华外侨,业务量非常小。不过敞开了大门的中国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在华外侨人数快速增长,洋商开始直接在华设立人寿公司或分支机构。迨到1889年英商永福人寿保险公司制定了《1846—1900年华人死亡率经验表》后,洋商逐渐开始承保华人寿险业务。彼时,华人对寿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及至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造就了大批城市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些生活相对宽裕的人是寿险主要的业务对象。特别是在上海,这类小康人群大大增加,其中有不少人愿意购买寿险,于是民族人寿公司大量涌现。但是寿险与水火险不同,它对费率的计算、业务的管理等等,要求更为精细。不少不懂寿险原理知识和科学管理的民族寿险公司,

开办没几年就关张了。1912年吕岳泉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组织纯粹华人资本,联合政界要人、工商巨绅,成立了中国华[0.05 4.26%]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吕岳泉曾在洋商保险公司服务多年,他虽然对寿险业务不是很熟悉,但他长袖善舞,深谙与权贵交往之道,非常重视引政界显贵、商界和金融界精英入股或进入董事会,这也成为华安在发展中刻意追求的传统。也正是通过拉拢权势人物,华安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空间。他们甚至上书袁世凯,“今欲开通社会,维系信用,不得不赖在上者赞助扶持”,“倘蒙钧座赞助,则公司事业之扩充,当易如反掌。”1916年化安还约请到黎元洪出任名誉董事长。当然华安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权势网络”,它还聘请了洋商寿险的精算和管理人才,懂得如何利用时局、顺应时势。五卅惨案后,华安发起“经济救国保寿”,深望举国人士,共同扶植该险种,使国民既尽爱国之义务,亦可获得对自身及家庭之保障。20世纪30年代初,华安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可与洋商寿险公司相抗衡的著名华商寿险公司。但随着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寿险业务发展所需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被破坏,20世纪30年代后期,华安的业务一落千丈,惨淡经营到解放前夕。

金融资本激荡民族保险业高潮

1927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当时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金融资本大量投入保险业。1926年12月东莱银行开设了第一家由银行投资的保险公司——安平水火保险公司。1929年,金城银行创办了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周作民(金城银行总经理)任董事长,丁雪农任经理。(丁雪农的岳父吴蔚如是东莱银行总经理,他任职太平,为后来太平接办安平保险创造了条件。)金城兴办太平后,不仅能从保险业务中获得收益,还可“肥水不流外人田”,由太平承揽自己的放款、押汇等金融往来,以及金城下属的众多企业的保险业务。

1933年,中南、大陆、交通、国华四家银行注资太平,太平一跃成为数一数二的华商保险公司。从1933年到1936年,太平先后合并了安平保险、丰盛保险、中国天一保险。太平组织总管理处,以太平为母公司,这三家保险公司仍保留原来的牌号,以各自的名义招揽生意,继续对外营业。这样,太平只需用一家公司的管理班子就可以经营四个公司的业务。万一某一公司亏损,也可以只就该公司原登记的有限股本清偿,不致影响全局。

1929年到1934年,为了联合力量,扩大承保能力,上海成立了多个联合经营的保险组织,有华商联合保险公司、中国船舶[74.86 -2.53%]保险联合会等。1936年华商联合保险公司成员通易公司倒闭,联合保险公司受到很大影响,处境困难。太平为扶助同业,出资收购了通易在联合的股份,周作民出任联合的董事长,主持其事务。这样,太平在遇到自己无力承做的大额保单时,就可以通过联合的其他九家公司分保,形成了以太平为首的“保险团”。太平在诸多民营银行创办的保险公司中是最成功的。

拥有雄厚实力的官僚金融资本,参与到保险事业中,是这一时期民族保险业掀起发展高潮的一个关键元素。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步建立起“四行、两局、一库”(即中央银行、中国银

行[3.90 -1.76%]、交通银行[8.26 -3.28%]、农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合作金库)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掌握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成立初期的国民政府也曾励精图治,“查上海保险业务大都操诸洋商,每年被吸收之保费„„外溢之数实足惊人。”1931年,中国银行有鉴于此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经营业务,与其他保险机构都不一样,他们的全部业务都由中国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代理,只需支付少许代理佣金,就牢牢掌握了与中国银行相关的保险业务。根据国民政府保险法规,1937年中国保险公司分离出“中国人寿[26.58 -3.31%]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中国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过这两家公司内部实质上仍为一体。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撤,中国保险总公司部分机构随政府内迁,其余仍留在上海租界。太平洋[15.63 -4.29%]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总公司仓促之间来不及撤退,结果被日军监控起来。其间东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董事三番四次要求与其合营,总公司负责人虚应道:既然要合营,公司内部就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组。他们以这个借口拖延时间,最终保持了白璧无瑕。

除了中国保险公司,官方银行投资的保险机构还有,1935年中央银行拨款设立的中央信托局保险部,交通部设立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保险处。

1926年到1936年期间,雄厚的金融资本投入到民族保险业中,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利用银行贷款关系,拓展了业务,民族保险业前所未有地繁荣。

远东保险王

在民族保险业蓬勃发展之时,洋商仍在继续吞噬着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一战前英商凭借在华特权、雄厚的资金、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再保险实力的优势,率先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后,美商保险乘英国休养战争创伤之际,逐渐渗入中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商保险已能与英商平分秋色,其中尤以美商美亚保险公司发展最为迅猛。

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史带,1919年来到“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在美丰银行老板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史带的脚跟尚未在他的新办公室踩实,1920年美亚承保的上海一些堆栈就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亚还没赚到多少保费,就要赔出一大笔,许多灾户都谣传,美亚要赖账了。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史带甚至不惜负债,迅速处理了赔款事宜。美亚公司“被灾户深为满意,从此获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业务日有起色”。小小的美亚很快就从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1921年后,史带在上海陆续创建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和友邦水火保险公司,甚至利用保险资金开设了友邦银行。美亚还与英商、法商、华商合办保险公司,同时还代理了26家保险行的业务。在业务最发达的时候,史带旗下的公司占中国保险总收入的30%以上。史带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保险帝国,被人们称作“远东保险王”。他的发迹史也成为旧上海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1939年由于中国局势不稳,美亚总公司由上海迁至纽约。在经历了中国抗战、解放战争之后,1951年美亚停业,撤离上海。

抗战期间的“大后方”与“孤岛”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华东、中南地区迅速为日军侵占,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南京撤退到重庆,据守西南、西北地区。中国的西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为了保证战争中战略物资的供应,国民政府从1937年8月,开始有步骤地将上海、武汉的一些工矿企业迁移到大后方,规模非常庞大,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运输的车船由东往西络绎不绝。重庆很快就成为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保险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大后方的保险机构以8家官办保险机构为主,包括中国保险公司(1931年)、中央信托局保险部(1935年)、太平洋[15.63 -4.29%]产物保险公司(1943年)、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等,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政治后台,几乎包揽了与主要经济命脉相关的所有保险业务,形成了一个官办保险体系。其中以中央信托局保险处规模最大。

1935年10月,中央信托局在上海成立,经营信托、储蓄、易货、运输等业务。同年11月,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以及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中央信托局设立保险部。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为了保证内迁工厂物资运输安全,委托中央信托局保险处筹办战时运输兵险。10月开始正式办理,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当时日本飞机到处轰炸,这项业务的风险极大。保险部经理项馨吾,曾任中国保险公司副经理,在中国保险公司任职期间,曾被派赴英国伦敦考察深造,是一位保险专家,在国内外同业中有比较高的声望。他多次劝说华洋保安公司,接受战时兵险的再保险,但是各公司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接受。无奈之余,国家只好全部承保。运输兵险费率较高,由中央信托局保险部视危险程度确定标准,赔付率也相当高。1939年,中央信托局还开办了陆地兵险,承保存放在国内后方,对抗战和民生有关的物资设备。为此,中央信托局特意从上海保险界选聘了13个精英,南下昆明联系业务。他们在“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支持下,绕过日军占领的地区,辗转香港、越南,来到昆明,顺利完成陆地兵险的组织和筹备。后来这13个传奇人物被保险界誉为“十三太保”。中央信托局的这两个战时险种,对工厂内迁,发展后方经济,充实战争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0年后,大后方的局势比较稳定,金融界和工商界人士看好保险带来的高回报,纷纷开设保险公司。一时间,保险机构开业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仅中国小小的西南一隅,加上抗战前就存在的,1945年民营保险公司已达到50多家。然而,僧多粥少,官方保险机构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民营保险公司竞争异常地激烈。

而大部分洋商保险公司在二战爆发后,就陆续撤离回国,留在重庆、昆明等地的,只有太古、怡和还在经营与自身贸易相关的保险业务,友邦人寿也在坚持着惨淡经营。

抗日战争前期的上海,由于日本依赖英美为其提供物资,在他们面前还比较驯良。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撤后,日本攻占了上海,但止步于公共租界的苏州河畔。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日占区的包围下成为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孤岛”。“孤岛”的平静,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沦陷区的富有阶层来此躲避战火。他们将所携的大量游资投放于工商业,孤岛的经济畸形地增长。上海的保险业随着涌入租界人口的激增,以及经济形势的逆转,收益也相应增加。

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扯下了在英美面前的伪装,举着刺刀,进驻租界。进入租界后,日军就勒令上海的英、美、法等国保险公司停业,外籍工作人员被关进了集中营。日军以为将外商保险机构驱逐出去,上海保险市场就是日本人的天下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由日本十余家株式会社联合投资的“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却在中国人高涨的抗日情绪下毫无作为。后来,他们转换策略,与太平保险公司合资开办了

华商名义的“通惠水火保险公司”,但不久人们了解到该公司的日资背景后,都对其“敬”而远之。日商保险始终没能控制上海的保险市场。

与上海日商保险公司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商保险业的异常繁荣。由于日伪政府滥发伪币,物价飞涨,投机囤积物资之风盛行。一些新发展起来的银行、钱庄、工商业者,以及有保险业务的掮客,竞相投资保险业。但是他们并不志在保险事业的发展,只是利用保险公司,吸引游资,进行投机,囤积居奇,谋取更多利润。这样的保险公司,在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中占3/4,整个上海保险市场无序而混乱。

抗战后保险业的混乱经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迁回旧都南京,战争期间迁往重庆的官办和民营保险机构相继复员或返沪,被迫停业的洋商保险公司也纷纷复业。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再次东移,上海重新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中心。

此时的官僚资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金融垄断势力。官僚保险机构在抗战时已经包揽了大部分的保险业务,而此时上海官僚保险机构的数量更是由战前的8家增加为24家,这些规模大小不一的机构,控制了企业财产、船舶、货物运输、人寿及再保险等业务,形成了官僚资本保险集团的网络。民营保险机构逐渐在保险市场上成为官僚资本的附庸。

战后国民政府没有对经济进行及时治理,整个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不堪。金融市场上游资充斥,不少商人利用保险这一渠道,积聚游资,从事投机买卖,保险公司数量一时激增。1948年时,上海华商保险公司已有178家,良莠不齐,较有基础、管理水平较高的保险公司不到1/4。保险机构的数量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以至于保险业恶性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不仅如此,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币值残跌,物价飞涨,保险效力锐减,已经失去了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尚有余力的民营保险公司改以银元、美金或港币承保,惨淡经营。整个保险业在解放前已陷入了瘫痪状态。

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孕育与搁浅

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为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人民政府开始对旧中国的保险业进行了整顿改造。1949年1月起,地方军管会相继在解放了的城市对官僚资本保险机构进行了接收、清理。上海是官僚资本保险公司的集中地,自然成为接管工作的重心。在接管的24家保险机构中,除中国产物保险公司和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复业外,其他保险公司对未到期的保险单一律退保,终了保险责任。

中国产物保险公司1931年由中国银行[3.90 -1.76%]拨资成立。解放后,考虑到它组织健全,经营稳健,国内外都有分支机构,基础较好,军管会决定恢复办理其各项保险业务,特别是办理已被接管和初步改造的各国营工商企业的保险业务,和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外币保险业务,帮助解决私营保险公司分保问题。复业后的中国保险公司实际上起了国家保险机构的作

用。

根据“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民营公司,促其复业并对其团结改造。解放后复业的大部分保险公司资力脆弱,承包能力都非常有限。1949年7月20日,上海成立了“民联分保交换处”,集中办理华商私营保险公司分保交换。它的创办,打破了依赖外商的心理,增强了民族保险业的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源于苏联的理论和经验,为恢复国民经济、平衡财政收支,中央政府批准了组建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并且以原中国产物保险公司为基础专设中国保险公司,专门进行对国际贸易有关的外汇保险。

人保公司成立以后,依靠人民政府的支持迅速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分支机构,以国营公司的实力开展各种保险业务,并组织民间联合分保机构,统一办理私营华商公司的溢额分保。这样,外资公司保险业务来源渐渐中断,陆续自动撤出中国保险市场。其中,友邦保险也于1951年6月撤退回国。

50年代初的保险业务,对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及合作社财产和运输工具的旅客实行强制保险;在城市开展自愿保险,包括火险、运输险及人身自愿保险;在农村采取自愿投保方式,先后开展牲畜险和农作物险。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期间,保险工作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保险业还是在整顿中稳步发展。

然而,1958年末,在“大跃进”运动的背景下,中国保险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金融会议决定立刻停止国内保险业务。自此,新中国保险业滑入了低谷。此时只有涉外保险业务得到极其有限的延续。尔后国内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剧烈跌宕,中国经济严重受损,保险业几近夭折。

保险业重获新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1979年4月,中央政府做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沉睡了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5年以前,一直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中国保险市场。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速,市场发生了变化。1986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首先在新疆批设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被批准成为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1987年,恢复了交通银行[8.26 -3.28%]保险部(其前身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太平洋[15.63 -4.29%]保险公司)。在1991年,交通银行将其组建成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是继中国人保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第三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是1988年深圳设立的平安保险公司,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人保、太保、平保三巨头的形成使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呈现。

中国保险市场的新变化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保险公司纷纷来华设立代表处。直到1992年10月,带有浓厚“中国情结”的美国友邦获准在上海经营业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这位久违的“老朋友”又重新被请进国门。

他第一次将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首先市场培养出了第一代寿险营销员。随后,寿险个人营销之风席卷中国大陆,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目前,友邦保险仍然是内地唯一的外商独资寿险公司,足可见国人对“老朋友”的特殊情怀了。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80年代初期的传统法规早已不适应市场经营管理的需要。于是,1995年6月30日,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保险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它的实施,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保险立法支离破碎、很多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可谓中国保险法制史上的分水岭。为配合《保险法》的施行,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996年,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华泰、华安及永安五家在《保险法》实施后的首批商业性、股份制保险企业成立。这时,一批外资财险公司也相继开业发展。至此,一个以国有制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在保险市场百花争艳之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酝酿机构体制改革。1996年,公司改制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到1998年,与中国保监会筹备相对应,中保集团完成历史使命,其属下三个子公司脱离母体,成为独立法人,更名后分别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26.58 -3.31%]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

2003年起,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股份公司相继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为国内保险业引来巨额境外资本;三家国有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建立,为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打下基础。到2004年底,全国保费总量年均增长超过30%,市场主体从唯一的中国人保增加到44家中资保险公司、41家外资保险公司,以及12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截至2005年1月,保险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用开放进取的精神,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争取用20年的时间做大作强中国保险业,我们要做现代中国保险市场的奠基人。”中国*****吴定富踌躇满志。

中国保险经历的两百年,是历经坎坷、磨难的两百年,是由泥泞走向坦途的两百年,是风雨兼程的两百年。

附 *****吴定富:《中国保险业二百年》序

2005年,恰逢中国保险业走过200年的历程。从1805年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谏当保安行”(CantonInsuranceSociety)在广州成立以来,中国保险业经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走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

1949年以前,外资保险机构纷至沓来,民族保险企业在夹缝中成长,留下了许多兴衰存亡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保险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既遭遇过风风雨雨,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国保费收入已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4318.1亿元(未含港澳台地区),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而言,200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对于具有特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功能的保险业来说,200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是一段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历史,是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历史时刻,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共同编辑的大型历史画册———《中国保险业二百年》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提高保险行业广大干部员工的理论素养,不仅需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对保险史的研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更好地掌握保险知识,认识保险业的发展规律。记载和反映历史的方式很多,除了史料浩繁的文献档案、史学著作和各种历史教科书外,也可以采用电影、录像、画册等比较直观的方式。《中国保险业二百年》作为一部大型历史画册,大量采集了分散在全国各处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图片和典藏文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追忆保险业的发展轨迹,展示保险业的辉煌成就,可以看作是一部“直述”中国保险业200年历史的通俗读本。希望它能帮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把握中国保险业的来龙去脉,了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希望它在宣传和普及保险知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2004年12月11日,我国保险市场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整理中国保险业的文化遗产,努力汲取历史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保险 摇曳沉浮两百年

中国保险,摇曳沉浮两百年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honoring the bicentennial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保险”刚进入中国时,曾有个非常诗意的名称,“燕梳”(insurance的音译)。如此轻巧的一个名字,却背负着中国保险两百年的历史。

保险进入中国

1685年闭关多年的清政府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开放海禁,特设广州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洋商在广州的海运贸易越来越频繁,其中尤以鸦片运输为多。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常常会遇到风浪、海盗,甚至战争的威胁,商人们迫切地需要降低风险,于是在西方已经产生了两个世纪的现代保险业进入了中国。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它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保险机构,中国保险历史从此开始。

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保险的业务量不是非常多,外商保险公司更多是通过洋行代理其在华业务。洋行代理保险业务,是稳赚不赔,不仅可以从保费超过赔款的余额中,取得按股份分配的红利,而且每做成一笔保险生意都能收取佣金。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外商可以从事贸易的口岸,从上海等沿海“五口”逐步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的“十口”。保险也跟着贸易的脚步踏上了各个口岸,从沿海进入了内地。鸦片战争之前,广州是中国保险业的中心。当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迅速取代了广州,成为保险业的中心。

敞开国门的中国很快就成为欧美国家远东贸易的中心。中国各个新开港口之间的短程货运逐渐频繁,但是这一时期时局动荡,战乱的危险也在增加,保险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开发的保险市场。英国《泰晤士报》曾为此大肆鼓吹:“我们英国商人正在闯入中国,好像进入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带。„„‘能够保险吗?’中国托运商很快就提出这个迫切的询问了。因此,为1/3人类的贸易开办保险业务,也摆在这些新来的的冒险家的面前了。”兼营大量业务的洋行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洋行便筹措资金投资设立独立经营的保险公司。1835年宝顺洋行设立了于人洋面保安行,1836年怡和洋行设立了谏当保险公司,洋行既是投资者又是代理人。英商保险最早进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垄断了中国保险市场。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其他国家的洋行怎肯让英国人独享。19世纪60年代,美商、德商、日商洋行不仅开始代理本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而且和英商一样开始直接设立保险机构。

民族保险业之兴起

虽然19世纪初,保险就进入中国,但是对保险思想的引介却在鸦片战争之后。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之托,根据林则徐在广东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望国人能师夷长技攻夷、制夷。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其中谈到了“船担保”(即水险)、“宅担保”(即火险)及“命担保”(即寿险)三大“担保会”(即保险公司)及

其运作。《海国图志》启蒙了中国人的保险思想,但由于当时中国尚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还不足以产生中国自己的保险业,因此并没有促使民族保险业的兴起。之后,洪仁轩、王韬、郑观应对保险思想多有论述。

1865年,闽粤著名的商号德盛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它标志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开端。但是只此一家民族保险机构,势单力薄,又缺乏经验,很快就从保险市场上销声匿迹了。中国民族保险业的真正兴[0.25 -7.41%]起还要从保险招商局算起。

19世纪中叶,洋商迅速、安全、收费低廉的轮船进入中国的航运业后,很快将中国传统的沙帆船挤了出去。为了中国的航运业不致为外商所操纵,同时解决清政府供给的漕运问题,1872年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的多方努力下,清政府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抢走了洋商许多华商客户,洋商非常不满。当招商局向洋行托保轮船时,他们借机报复,向招商局收取近乎敲诈的高额保费。李鸿章意识到,欲求富国自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于是李鸿章委托有多年买办经验的唐廷枢、徐润筹办保险招商局,并于1875年11月开始公开招股。华商们多半都受过洋商保险公司的欺压,对于华商保险自是十分支持,很快“投股逾额”。12月28日,保险招商局正式成立。

但是保险招商局承保能力非常有限。当时每艘船的价值一般为10余万两,但保险招商局只能承保船舶价值1万两和货物3万两,溢额须向洋商保险公司投保,而洋商公司只限保六成,剩余风险仍需由保险招商局自己承担,且“转保于洋商,傍落利权,能无介意?”于是,1876年7月,唐廷枢、徐润等人公开招股,另行成立仁和水险公司。

1877年初由于美国旗昌洋行经营不善,轮船招商局并购了旗昌的轮船和码头栈房,轮船招商局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仁和是水险公司,每年轮船招商局的码头、栈房和货物的火险仍须向洋商投保,保费大量外流。为维护利权,1878年4月在原保险招商局基础上,又招股20万两,成立济和船栈保险局。后来,唐廷枢推举张慎之为“江孚轮”船长。这是华人首次担任船长,之前这个职务一直都是由外国人担任。洋商不满于此,拒绝接受货物运输保险。于是,济和船栈保险局增资至50万两,扩大经营范围,更名为济和水火险公司。之后的几年,仁和与济和的业务扩展到海外,获利丰[26.40 -0.38%]厚。由于仁和、济和实力逐渐雄厚,外商保险公司刁难华商的行为也大为减少。

1883年中法战争的爆发引起了上海金融风潮,轮船招商局了陷入了非常拮据的处境,仁和、济和也深受影响。为重振雄风,1886年2月仁和、济和两家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股款都存于轮船招商局。然而,从1888年起轮船招商局由“官督商办”进入“官办”阶段。到了1920年,轮船招商局亏银达2000万两之局。由于仁济和大部分资金滞留在轮船招商局,严重影响了它的经营,业务慢慢萎缩,最终于1934年10月停业。

团结力量,对抗洋商

保险招商局成功地在洋商独霸的保险市场上,为其后的民族保险发展,打开了局面,民族保险公司逐渐多了起来。尽管保险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众

多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洋商忽视的力量。

1899年洋商成立了上海洋商火险公会,他们在佣金、折让、费率、险种、拒保、分保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洋商势力像一堵高墙挡在了华商保险前面。恰在此时,香港华商同益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失败停业,洋商以之为口实,恶意对华商信誉进行诋毁,拒绝与华商进行分保和业务交换。洋商还采用跌价和放佣的不正当手段,排挤华商,使华商保险举步维艰。

1905年5月,由于美国排斥在美华工,引起国人激愤。上海商会会长、福建巨商曾铸组织全国各商会协力抵制美货,7月抵制美货运动开始席卷沿海和内地十几个省、一百六十余个城镇。国人抵制美货的同时,为不受洋商欺压,也在积极筹办民族保险。曾铸说:“目睹洋商挟资本来华从事种种经济上之侵略,深知国人非急起直追,自营银行、轮船、保险等事业,已不足与之争长短,而挽利权。”遂联合上海著名绅商朱葆三、王亭一等,筹办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但是民族保险公司毕竟资金力量薄弱,承保能力有限,分保又受到洋商的掣肘,想要与洋商“争长短、挽利权”,确实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团结同仁力量,才能与洋商一争长短。1907年,朱葆三(华兴、华成、华安三家保险公司的总董)利用自己的威望,发起成立华商火险公会。这是中国第一个保险社团组织。随着民族保险的发展,以及公会影响的扩大,华商火险公会多次改组,1931年更名为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

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先后创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总计有45家之多。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民族保险业终于在洋商称霸的保险市场争得了10%的份额,数额虽小,但却意义重大。

北洋军阀时期寿险崭露头角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结束了清政府三百年的统治,消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制度性障碍。1914年—1918年,一战战火烧遍欧洲,欧洲国家忙着处理自家“后院”之事,无暇分身远东,让长期在欧美势力压制下的中国的工商业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5年“五卅”惨案,唤醒了广大国人沉睡的民族意识,人们以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的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民族保险业也趁着大好形势加速了自身的发展,1912年—1925年陆续设立了39家民族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就有19家。

1850年以前已有外资寿险公司委托洋行在上海代理寿险业务,最初只限于旅华外侨,业务量非常小。不过敞开了大门的中国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在华外侨人数快速增长,洋商开始直接在华设立人寿公司或分支机构。迨到1889年英商永福人寿保险公司制定了《1846—1900年华人死亡率经验表》后,洋商逐渐开始承保华人寿险业务。彼时,华人对寿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及至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造就了大批城市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些生活相对宽裕的人是寿险主要的业务对象。特别是在上海,这类小康人群大大增加,其中有不少人愿意购买寿险,于是民族人寿公司大量涌现。但是寿险与水火险不同,它对费率的计算、业务的管理等等,要求更为精细。不少不懂寿险原理知识和科学管理的民族寿险公司,

开办没几年就关张了。1912年吕岳泉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组织纯粹华人资本,联合政界要人、工商巨绅,成立了中国华[0.05 4.26%]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吕岳泉曾在洋商保险公司服务多年,他虽然对寿险业务不是很熟悉,但他长袖善舞,深谙与权贵交往之道,非常重视引政界显贵、商界和金融界精英入股或进入董事会,这也成为华安在发展中刻意追求的传统。也正是通过拉拢权势人物,华安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空间。他们甚至上书袁世凯,“今欲开通社会,维系信用,不得不赖在上者赞助扶持”,“倘蒙钧座赞助,则公司事业之扩充,当易如反掌。”1916年化安还约请到黎元洪出任名誉董事长。当然华安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权势网络”,它还聘请了洋商寿险的精算和管理人才,懂得如何利用时局、顺应时势。五卅惨案后,华安发起“经济救国保寿”,深望举国人士,共同扶植该险种,使国民既尽爱国之义务,亦可获得对自身及家庭之保障。20世纪30年代初,华安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可与洋商寿险公司相抗衡的著名华商寿险公司。但随着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寿险业务发展所需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被破坏,20世纪30年代后期,华安的业务一落千丈,惨淡经营到解放前夕。

金融资本激荡民族保险业高潮

1927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当时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金融资本大量投入保险业。1926年12月东莱银行开设了第一家由银行投资的保险公司——安平水火保险公司。1929年,金城银行创办了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周作民(金城银行总经理)任董事长,丁雪农任经理。(丁雪农的岳父吴蔚如是东莱银行总经理,他任职太平,为后来太平接办安平保险创造了条件。)金城兴办太平后,不仅能从保险业务中获得收益,还可“肥水不流外人田”,由太平承揽自己的放款、押汇等金融往来,以及金城下属的众多企业的保险业务。

1933年,中南、大陆、交通、国华四家银行注资太平,太平一跃成为数一数二的华商保险公司。从1933年到1936年,太平先后合并了安平保险、丰盛保险、中国天一保险。太平组织总管理处,以太平为母公司,这三家保险公司仍保留原来的牌号,以各自的名义招揽生意,继续对外营业。这样,太平只需用一家公司的管理班子就可以经营四个公司的业务。万一某一公司亏损,也可以只就该公司原登记的有限股本清偿,不致影响全局。

1929年到1934年,为了联合力量,扩大承保能力,上海成立了多个联合经营的保险组织,有华商联合保险公司、中国船舶[74.86 -2.53%]保险联合会等。1936年华商联合保险公司成员通易公司倒闭,联合保险公司受到很大影响,处境困难。太平为扶助同业,出资收购了通易在联合的股份,周作民出任联合的董事长,主持其事务。这样,太平在遇到自己无力承做的大额保单时,就可以通过联合的其他九家公司分保,形成了以太平为首的“保险团”。太平在诸多民营银行创办的保险公司中是最成功的。

拥有雄厚实力的官僚金融资本,参与到保险事业中,是这一时期民族保险业掀起发展高潮的一个关键元素。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步建立起“四行、两局、一库”(即中央银行、中国银

行[3.90 -1.76%]、交通银行[8.26 -3.28%]、农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合作金库)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掌握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成立初期的国民政府也曾励精图治,“查上海保险业务大都操诸洋商,每年被吸收之保费„„外溢之数实足惊人。”1931年,中国银行有鉴于此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经营业务,与其他保险机构都不一样,他们的全部业务都由中国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代理,只需支付少许代理佣金,就牢牢掌握了与中国银行相关的保险业务。根据国民政府保险法规,1937年中国保险公司分离出“中国人寿[26.58 -3.31%]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中国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过这两家公司内部实质上仍为一体。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撤,中国保险总公司部分机构随政府内迁,其余仍留在上海租界。太平洋[15.63 -4.29%]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总公司仓促之间来不及撤退,结果被日军监控起来。其间东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董事三番四次要求与其合营,总公司负责人虚应道:既然要合营,公司内部就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组。他们以这个借口拖延时间,最终保持了白璧无瑕。

除了中国保险公司,官方银行投资的保险机构还有,1935年中央银行拨款设立的中央信托局保险部,交通部设立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保险处。

1926年到1936年期间,雄厚的金融资本投入到民族保险业中,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利用银行贷款关系,拓展了业务,民族保险业前所未有地繁荣。

远东保险王

在民族保险业蓬勃发展之时,洋商仍在继续吞噬着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一战前英商凭借在华特权、雄厚的资金、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再保险实力的优势,率先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后,美商保险乘英国休养战争创伤之际,逐渐渗入中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商保险已能与英商平分秋色,其中尤以美商美亚保险公司发展最为迅猛。

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史带,1919年来到“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在美丰银行老板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史带的脚跟尚未在他的新办公室踩实,1920年美亚承保的上海一些堆栈就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亚还没赚到多少保费,就要赔出一大笔,许多灾户都谣传,美亚要赖账了。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史带甚至不惜负债,迅速处理了赔款事宜。美亚公司“被灾户深为满意,从此获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业务日有起色”。小小的美亚很快就从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1921年后,史带在上海陆续创建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和友邦水火保险公司,甚至利用保险资金开设了友邦银行。美亚还与英商、法商、华商合办保险公司,同时还代理了26家保险行的业务。在业务最发达的时候,史带旗下的公司占中国保险总收入的30%以上。史带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保险帝国,被人们称作“远东保险王”。他的发迹史也成为旧上海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1939年由于中国局势不稳,美亚总公司由上海迁至纽约。在经历了中国抗战、解放战争之后,1951年美亚停业,撤离上海。

抗战期间的“大后方”与“孤岛”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华东、中南地区迅速为日军侵占,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南京撤退到重庆,据守西南、西北地区。中国的西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为了保证战争中战略物资的供应,国民政府从1937年8月,开始有步骤地将上海、武汉的一些工矿企业迁移到大后方,规模非常庞大,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运输的车船由东往西络绎不绝。重庆很快就成为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保险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大后方的保险机构以8家官办保险机构为主,包括中国保险公司(1931年)、中央信托局保险部(1935年)、太平洋[15.63 -4.29%]产物保险公司(1943年)、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等,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政治后台,几乎包揽了与主要经济命脉相关的所有保险业务,形成了一个官办保险体系。其中以中央信托局保险处规模最大。

1935年10月,中央信托局在上海成立,经营信托、储蓄、易货、运输等业务。同年11月,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以及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中央信托局设立保险部。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为了保证内迁工厂物资运输安全,委托中央信托局保险处筹办战时运输兵险。10月开始正式办理,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当时日本飞机到处轰炸,这项业务的风险极大。保险部经理项馨吾,曾任中国保险公司副经理,在中国保险公司任职期间,曾被派赴英国伦敦考察深造,是一位保险专家,在国内外同业中有比较高的声望。他多次劝说华洋保安公司,接受战时兵险的再保险,但是各公司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接受。无奈之余,国家只好全部承保。运输兵险费率较高,由中央信托局保险部视危险程度确定标准,赔付率也相当高。1939年,中央信托局还开办了陆地兵险,承保存放在国内后方,对抗战和民生有关的物资设备。为此,中央信托局特意从上海保险界选聘了13个精英,南下昆明联系业务。他们在“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支持下,绕过日军占领的地区,辗转香港、越南,来到昆明,顺利完成陆地兵险的组织和筹备。后来这13个传奇人物被保险界誉为“十三太保”。中央信托局的这两个战时险种,对工厂内迁,发展后方经济,充实战争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0年后,大后方的局势比较稳定,金融界和工商界人士看好保险带来的高回报,纷纷开设保险公司。一时间,保险机构开业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仅中国小小的西南一隅,加上抗战前就存在的,1945年民营保险公司已达到50多家。然而,僧多粥少,官方保险机构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民营保险公司竞争异常地激烈。

而大部分洋商保险公司在二战爆发后,就陆续撤离回国,留在重庆、昆明等地的,只有太古、怡和还在经营与自身贸易相关的保险业务,友邦人寿也在坚持着惨淡经营。

抗日战争前期的上海,由于日本依赖英美为其提供物资,在他们面前还比较驯良。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撤后,日本攻占了上海,但止步于公共租界的苏州河畔。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日占区的包围下成为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孤岛”。“孤岛”的平静,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沦陷区的富有阶层来此躲避战火。他们将所携的大量游资投放于工商业,孤岛的经济畸形地增长。上海的保险业随着涌入租界人口的激增,以及经济形势的逆转,收益也相应增加。

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扯下了在英美面前的伪装,举着刺刀,进驻租界。进入租界后,日军就勒令上海的英、美、法等国保险公司停业,外籍工作人员被关进了集中营。日军以为将外商保险机构驱逐出去,上海保险市场就是日本人的天下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由日本十余家株式会社联合投资的“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却在中国人高涨的抗日情绪下毫无作为。后来,他们转换策略,与太平保险公司合资开办了

华商名义的“通惠水火保险公司”,但不久人们了解到该公司的日资背景后,都对其“敬”而远之。日商保险始终没能控制上海的保险市场。

与上海日商保险公司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商保险业的异常繁荣。由于日伪政府滥发伪币,物价飞涨,投机囤积物资之风盛行。一些新发展起来的银行、钱庄、工商业者,以及有保险业务的掮客,竞相投资保险业。但是他们并不志在保险事业的发展,只是利用保险公司,吸引游资,进行投机,囤积居奇,谋取更多利润。这样的保险公司,在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中占3/4,整个上海保险市场无序而混乱。

抗战后保险业的混乱经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迁回旧都南京,战争期间迁往重庆的官办和民营保险机构相继复员或返沪,被迫停业的洋商保险公司也纷纷复业。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再次东移,上海重新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中心。

此时的官僚资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金融垄断势力。官僚保险机构在抗战时已经包揽了大部分的保险业务,而此时上海官僚保险机构的数量更是由战前的8家增加为24家,这些规模大小不一的机构,控制了企业财产、船舶、货物运输、人寿及再保险等业务,形成了官僚资本保险集团的网络。民营保险机构逐渐在保险市场上成为官僚资本的附庸。

战后国民政府没有对经济进行及时治理,整个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不堪。金融市场上游资充斥,不少商人利用保险这一渠道,积聚游资,从事投机买卖,保险公司数量一时激增。1948年时,上海华商保险公司已有178家,良莠不齐,较有基础、管理水平较高的保险公司不到1/4。保险机构的数量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以至于保险业恶性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不仅如此,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币值残跌,物价飞涨,保险效力锐减,已经失去了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尚有余力的民营保险公司改以银元、美金或港币承保,惨淡经营。整个保险业在解放前已陷入了瘫痪状态。

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孕育与搁浅

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为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人民政府开始对旧中国的保险业进行了整顿改造。1949年1月起,地方军管会相继在解放了的城市对官僚资本保险机构进行了接收、清理。上海是官僚资本保险公司的集中地,自然成为接管工作的重心。在接管的24家保险机构中,除中国产物保险公司和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复业外,其他保险公司对未到期的保险单一律退保,终了保险责任。

中国产物保险公司1931年由中国银行[3.90 -1.76%]拨资成立。解放后,考虑到它组织健全,经营稳健,国内外都有分支机构,基础较好,军管会决定恢复办理其各项保险业务,特别是办理已被接管和初步改造的各国营工商企业的保险业务,和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外币保险业务,帮助解决私营保险公司分保问题。复业后的中国保险公司实际上起了国家保险机构的作

用。

根据“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民营公司,促其复业并对其团结改造。解放后复业的大部分保险公司资力脆弱,承包能力都非常有限。1949年7月20日,上海成立了“民联分保交换处”,集中办理华商私营保险公司分保交换。它的创办,打破了依赖外商的心理,增强了民族保险业的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源于苏联的理论和经验,为恢复国民经济、平衡财政收支,中央政府批准了组建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并且以原中国产物保险公司为基础专设中国保险公司,专门进行对国际贸易有关的外汇保险。

人保公司成立以后,依靠人民政府的支持迅速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分支机构,以国营公司的实力开展各种保险业务,并组织民间联合分保机构,统一办理私营华商公司的溢额分保。这样,外资公司保险业务来源渐渐中断,陆续自动撤出中国保险市场。其中,友邦保险也于1951年6月撤退回国。

50年代初的保险业务,对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及合作社财产和运输工具的旅客实行强制保险;在城市开展自愿保险,包括火险、运输险及人身自愿保险;在农村采取自愿投保方式,先后开展牲畜险和农作物险。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期间,保险工作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保险业还是在整顿中稳步发展。

然而,1958年末,在“大跃进”运动的背景下,中国保险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金融会议决定立刻停止国内保险业务。自此,新中国保险业滑入了低谷。此时只有涉外保险业务得到极其有限的延续。尔后国内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剧烈跌宕,中国经济严重受损,保险业几近夭折。

保险业重获新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1979年4月,中央政府做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沉睡了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5年以前,一直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中国保险市场。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速,市场发生了变化。1986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首先在新疆批设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被批准成为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1987年,恢复了交通银行[8.26 -3.28%]保险部(其前身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太平洋[15.63 -4.29%]保险公司)。在1991年,交通银行将其组建成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是继中国人保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第三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是1988年深圳设立的平安保险公司,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人保、太保、平保三巨头的形成使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呈现。

中国保险市场的新变化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保险公司纷纷来华设立代表处。直到1992年10月,带有浓厚“中国情结”的美国友邦获准在上海经营业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这位久违的“老朋友”又重新被请进国门。

他第一次将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首先市场培养出了第一代寿险营销员。随后,寿险个人营销之风席卷中国大陆,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目前,友邦保险仍然是内地唯一的外商独资寿险公司,足可见国人对“老朋友”的特殊情怀了。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80年代初期的传统法规早已不适应市场经营管理的需要。于是,1995年6月30日,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保险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它的实施,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保险立法支离破碎、很多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可谓中国保险法制史上的分水岭。为配合《保险法》的施行,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996年,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华泰、华安及永安五家在《保险法》实施后的首批商业性、股份制保险企业成立。这时,一批外资财险公司也相继开业发展。至此,一个以国有制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在保险市场百花争艳之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酝酿机构体制改革。1996年,公司改制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到1998年,与中国保监会筹备相对应,中保集团完成历史使命,其属下三个子公司脱离母体,成为独立法人,更名后分别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26.58 -3.31%]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

2003年起,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股份公司相继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为国内保险业引来巨额境外资本;三家国有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建立,为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打下基础。到2004年底,全国保费总量年均增长超过30%,市场主体从唯一的中国人保增加到44家中资保险公司、41家外资保险公司,以及12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截至2005年1月,保险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用开放进取的精神,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争取用20年的时间做大作强中国保险业,我们要做现代中国保险市场的奠基人。”中国*****吴定富踌躇满志。

中国保险经历的两百年,是历经坎坷、磨难的两百年,是由泥泞走向坦途的两百年,是风雨兼程的两百年。

附 *****吴定富:《中国保险业二百年》序

2005年,恰逢中国保险业走过200年的历程。从1805年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谏当保安行”(CantonInsuranceSociety)在广州成立以来,中国保险业经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走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

1949年以前,外资保险机构纷至沓来,民族保险企业在夹缝中成长,留下了许多兴衰存亡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保险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既遭遇过风风雨雨,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国保费收入已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4318.1亿元(未含港澳台地区),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而言,200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对于具有特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功能的保险业来说,200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是一段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历史,是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历史时刻,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共同编辑的大型历史画册———《中国保险业二百年》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提高保险行业广大干部员工的理论素养,不仅需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对保险史的研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更好地掌握保险知识,认识保险业的发展规律。记载和反映历史的方式很多,除了史料浩繁的文献档案、史学著作和各种历史教科书外,也可以采用电影、录像、画册等比较直观的方式。《中国保险业二百年》作为一部大型历史画册,大量采集了分散在全国各处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图片和典藏文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追忆保险业的发展轨迹,展示保险业的辉煌成就,可以看作是一部“直述”中国保险业200年历史的通俗读本。希望它能帮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把握中国保险业的来龙去脉,了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希望它在宣传和普及保险知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2004年12月11日,我国保险市场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整理中国保险业的文化遗产,努力汲取历史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 平安内部历史
  • 平安发展史 1.百年渊源:1885年-1986年 ►缘起招商局-- 1872年12月26日,清朝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向同治皇帝上书,获准创立轮船招商总局.之后,其船舶保险业务一直被外商保险公司垄断,每年都必须缴纳高达10%的保险费.1 ...查看


  • 鲁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十大关系研究
  • [摘要]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制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梳理关键问题,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主体制度与补充制度.福利增长与责任分担结构等十大重要关系,明确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建构理性的制度模式, ...查看


  •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在哪里
  • 作者:郑功成 中国金融 2010年11期 在国际上,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并进而成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即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会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越来越大的缺口,最终导致 ...查看


  • 中国保险业竞争环境分析
  • 1 我国保险业 发展 总体情况 1.1 我国保险产业市场发育 1980年,我国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 中国 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其经营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也无从谈保险 ...查看


  • 医疗保险建议书
  • 员工综合福利保障计划书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湖北分公司 2005年12月02日 医疗保险方案 根据与贵公司的初步交流,我们特根据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医疗福利保障,旨在对员工提供"全方位.广覆盖"的保险服务,具体 ...查看


  • 全球十大再保险公司排名
  • 名次 公司名称 国家 普通保费 寿险保费 1 慕尼黑再保险集团 德国 13072.3 3882.5 2 瑞士再保险公司 瑞士 10265.7 5428 3 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 美国 5830 2005 4 GE全球再保险公司 美国 555 ...查看


  • 物业保险公司入党申请书参考
  • 敬爱的党支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衷心地热爱党,因为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查看


  • 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和难题
  •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允铭)一.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历史回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建国后不久,在工业部门和公务员.教育及医疗行业,集中化的养老金体制就被建立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工业部门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在这种经典的社会 ...查看


  •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以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为切入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等.本文主要以社会过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