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六亲不认的定义

1、不孝有三: 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

二 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2、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

3、 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

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

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

4、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5、 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6、 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7、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8、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9、十恶不赦: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

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8、不睦

9 、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10 、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10、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11、 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

1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

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1、不孝有三: 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

二 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2、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

3、 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

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

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

4、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5、 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6、 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7、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8、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9、十恶不赦: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

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8、不睦

9 、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10 、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10、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11、 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

1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

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相关文章

  • [传统常识扫盲] "不孝有三"是哪三个
  • [传统常识扫盲] "不孝有三"是哪三个?-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来源: 吕日阳的日志 A 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 ...查看


  • 小学生数字成语
  • 一步登天.一针见血.一模一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毛不拔.一贫如洗.一窍不通.一刀两断 -- 二字头:二龙戏珠,二一添作五,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面三刀,两全其美,-- 三字头:三心二意,三生有幸,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 四字头 ...查看


  • 陈世美为什么不认秦香莲
  • 陈世美为什么不认秦香莲 早上起来,收音机里正在唱豫剧<秦香莲>.听了一会儿,忽然对陈世美不认秦香莲是不是因为喜新厌旧产生了怀疑,萌生了一些新的猜测. 一是秦香莲不孝.戏中唱道,郓州三年大旱,遭受灾荒,饿死双亲.试想为什么会饿死的 ...查看


  • 带数字的成语大全[1]
  • 带有数字的成语 一毛不拔 一心一意 一如既往 一望无际 一见如故 一丝不苟 一成不变 一帆风顺 一尘不染 一模一样 两全其美 两败俱伤 两面三刀 两相情愿 三三两两 三长两短 三心二意 三令五申 三头六臂 三言两语 三思而行 四分五裂 五马 ...查看


  • 二三年级成语集合
  • 姓名 含有数字的成语 半夜三更 零打碎敲 一石二鸟 一箭双雕 二分明月 六亲不认 三头六臂 低三下四 四分五裂 五花八门 十恶不赦 万无一失 六神无主 七零八落 七折八扣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百孔千疮 千锤百炼 千姿百态 含有生肖 ...查看


  • 小学生必背成语
  • 小学生必背成语 1. 成语按照数的分类: 一败涂地,一差二错,一唱一和,一尘不染,一呼百应,一筹莫展,一蹴而就,一鼓作气,一举两得,一孔之见,一暴十寒,一目了然. 二竖为灾,二八佳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生有幸,三顾茅庐,三教九流,三心二 ...查看


  • 带数字的四字词语
  • 带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 一刀两断 一了百了 一干二净 一寸丹心 一马平川 一无所长 一无是处 一毛不拔 一身是胆 一应俱全 一刻千金 一挥而就 一窍不通 一望无际 一面之交 一波三折 一穷二白 一步登天 一无所有 一心一意 一言九鼎 一板三眼 ...查看


  • 小学二年级需要了解的成语
  • 要求: 每种类型的成语积累6个,并选择你积累的成语2-3个写一两句话. 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查看


  • 带有动物和数字的成语
  •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气壮如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