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浅谈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左传》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在以后是可以得到验证的”。典籍对于征信的记载,不仅是浪漫誓言的代言词,而且象征着“征信”二字早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之中。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如今的征信被赋予了时代的定义:即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简历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我理解的征信文化的内涵应该是:信守诺言、践行约定的风尚在全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得以树立,在社会舆论上广为传播,并具体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中,最终成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征信文化主要内容

(一)“唯信”是征信行业应当秉承的最坚实的理念,是征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业无信不兴”。尤其是在银行业,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尤其重要。“信”是指信任、相信,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经济关系,达成经济目标。以信取义,信守承诺,及时履约,凭借信任在经济活动中求得稳定发展。

(二)“唯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务实。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事情做好。征信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时刻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征信业发展中寻求科学发展的规律。

(三)“团结”是征信事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已经不再提倡,团队精神才是时代的需求。“团结”就是人与人相互配合、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凝聚成一个整体。想要让征信事业蒸蒸日上,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就要求征信人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善于学习、善于分享的氛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有力量、团结促发展、团结促和谐。

(四)“创新”是促进征信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想要征信文化能够势头不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在征信事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和创新体制机制,具体表现为征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宣传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征信业务中,要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和方法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征信朝阳需要一批勇于开拓、富有创新精神的征信人来托起,要在科学发展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

二、我国的征信文化体系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1987年商务部研究生成立信用管理处。1990年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设立信用评级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发展期:1995年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贷款证制度。1997年人民银行牵头组建银行贷款登记系统。2000年,上海试

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2001年,国务院联合十部委下发《信用管理制度意见》。2003年,人民银行组建征信管理局。2004年人民银行组建个人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5年,人民银行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三)成熟期:2005年,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营,并组建了征信中心。2010年,征信中心开始对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试行收费。2012年,人民银行推行机构信用代码证。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三、征信文化建设中的难点

(一)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公众对征信文化重要性认识 征信体系三阶段主要事件一览表不足由于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不高,公众难以理解到征信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无法了解到征信文化对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征信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目前,征信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管理体制。虽然各级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由本地区各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但实际上征信工作仅由人民银行的征信部门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合力,征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大。

(三)受可用资源的制约,征信文化传播力有待提升,海北州有历史悠久的赛马文化、放生文化,也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但是征信文化还没有找到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点,导致征信文

化不能借助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强有力的传播。当前,征信文化在挖掘地方传统原生态文化资源上还相当肤浅,尚未被社会广泛接受。

(四)受征信机制的制约,征信文化推动力有待加强 征信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要有一批业务精良的干部队伍做先锋。目前,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较为完善的业务制度,而征信文化管理制度仅处于制定宣传方案、上报宣传总结等肤浅层面。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业务部门仅有一名专职征信人员,基层金融机构仅有1名兼职人员,无专人负责征信文化宣传,人力资源明显不足。

四、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是信用文化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是经济基础,信用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信用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信用文化建设又会反过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扩大再生产方式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而信用交易是推动扩大再生产的最佳方式。可以讲,正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才产生出经济领域对信用文化建设的强烈需求。因此,信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是通过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信用文化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完整的信用知识体系。现代金融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现代商品交换也主要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

对公民的信用知识普及有助 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而知识的普及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信用知识体系。信用知识体系的建立包括针对专业人士的信用知识体系构建和针对社会大众的信用科普知识体系构建。从我国情况看,针对专业人士的信用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得较好,有各种各样的关于信用知识的书籍,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众多学科均对信用知识进行专门介绍,相关大学也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针对社会大众的信用科普知识体系构建得并不好,社会公众很难系统地获得这类知识。信用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日常教育来保障。信用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信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加上信用知识内容。另外,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也应经常利用一些传播渠道,面向全体社会公众或自己的客户,开设信用知识教育课程。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活动也已经开始推进,例如,人民银行每年开展的“征信宣传月”活动,各金融机构面向客户或潜在客户开展的各种讲座,等等。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非常快捷,社会公众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在信用文化建设上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就会出现社会信用缺失,就会助长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行为,使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甚至生命财产面临极大的风险,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自律。对于个人来说,信用文化不

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源自社会信用文化。而单个的个人信用文化又组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最终,人人讲诚信的风气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而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又会不断培养出守信的个体。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拓展到非经济领域。在现代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适当扩大外延,将人们在非经济领域中是否信守承诺和践行约定纳入其中,例如,公民是否遵纪守法、公共部门是否诚信执法、社会公众在非经济领域是否诚实守信等。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识与非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识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些非经济领域行为还直接反映了经济主体在经济领域的信用状况。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信用文化内涵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使之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的多维概念,具有扩展性,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五、具体可有以下措施

(一)农村及时跟进征信文化建设,信用乡镇覆盖面越来越大,只有征信文化建设及时跟进才能提升农牧区的整体征信文化水平,进一步巩固信用创建成果。一是建立信用村宣信站,建议以信用村为单位建立起征信文化宣传站,指定3-5人的固定宣传员,定期接受征信知识培训、按期开展农牧民培训班、收集和宣讲诚实守信典型案例;二是借助助农取款服务点,开展征信文化宣传,及时公布最新的征信文化知识。

(二)企业继续加强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各金融机构加快执行《海北州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多方面应用评级结果,增强海北州企业参与评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引入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让有信用有前景的企业参与到专业评级活动中,尽早累积信用财富,并以此带动示范,使全州企业树立一种遵守市场规则,履约信贷合同,共同建造海北好信用的大信用意识。三是海北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企业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继续组织开设征信培训班,全面提升企业工作人员征信文化知识水平。

(三)央行主动强化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将《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作为行员必修科目,让央行每位职工做到知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水平。二是将征信岗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贯彻到每位征信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征信服务。三是以征信文化建设为主题,深化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提升征信文化在征信事业中的整合力和指导力。

(四)宣传教育全面推动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唱响《征信组歌》。组织开展征信歌曲创作活动,弘扬诚实守信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征信人精神风貌,凝炼征信实践中的先进文化,将《征信组歌》作为征信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整个行业中传唱,形成团结奋进、凝聚人心的良好征信文化氛围。二是加强征信文化出版物的编写工作。借鉴国内外征信领域的有关著作和研究文献,全面总

结中国征信体系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客观反映中国征信业发展成就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并形成系列征信文化书籍,促进征信文化的传播及征信人才培养。三是创新征信文化展示的表现形式。征集富有征信人特点的标示,融合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的传媒手段,积极推动征信文化传播,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完善并扩展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征信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四是优化征信工作的环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对外服务环境。形象美、绿化好、环境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激发征信队伍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征信文化建设着力点是打造征信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征信文化建设,激励征信人的工作热情,提升征信人的“精、气、神”,培养出一支团结进取、素质过硬、业务精良、风清气正的征信队伍,在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中发挥坚实作用。

(五)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促征信文化大发展,一是继续开展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清欠专项联合行动,加大逾期贷款尤其是公务员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二是在选拔任用公职人员、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具体活动中参考信用报告,对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一票否决。三是建议进一步拉长失信保留记录年限,加大失信惩戒的威慑力。四是加大失信案例宣传力度,采取当事人亲身讲述、失信案例归集印发、新闻媒体集中公布等方式加大公众对失信代价的认识。

(六)加强制度保障,征信文化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是征信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在制度层面的集中体现。管理制度是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组织的有效运行和人的能力稳定提高。征信文化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包括一系列与征信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办法、规定、流程。建立管理制度要符合征信业务实际,强调各项制度的有机连接,避免单个规定、办法等制度元素的简单堆砌。落实征信管理制度需要强化监督机制,征信文化的制度内涵是通过实践者的监督和管理来实现的,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征信业务制度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征信业管理条例》,规范个人和企业征信业务,个人征信业务要保护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征信业务则需坚持规范和培育并重,从制度层面约束征信行业参与者的行为,引导企业和个人重视自身信用,推动征信文化建设和发展。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各项配套制度,规范对信用信息报送、查询、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业务,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安全和合法使用。

二是征信机构的制度规范。制定《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规范经营和从业行为,保护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实施各类征信机构的计划、组织和风险控制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操作流程,注重日常管理和监测、业务的依法合规、检查督导和业务培训。在机构制度规范中强调风险是硬

约束,防范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保证征信业务的独立、公正和客观,以增强行业公信力。

三是征信人员的制度规范。制度管人和文化育人两者应有机结合,充分实现规章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对征信人员的制度规范应当包括征信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征信机构高管人员任职条件和核准程序等,具体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三方面。征信业领导者是征信业发展的领头军,要注重培养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强调示范作用,倡导举孝廉责任,树立目标管理、智力激发、鼓舞性激励、个性化关怀和领导魅力等领导风格。征信管理者要恪守岗位职责,坚守职业道德,作为规范信用行为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更应把诚实守信作为全行业的基本道德准则。征信从业人员是征信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建立征信从业人员的制度规范时,要强调职业化管理,不断激发征信队伍的潜能,提高征信队伍的整体素质。

征信文化建设是一首浪漫的诗,要用心去领悟它的真谛所在,才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境;征信文化建设是一杯绿茶,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发觉“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独有韵味,要耐得住孤独、寂寞与等待;征信文化建设是一部文学作品,需要空间与时间去耐心打磨和等待;征信文化建设更如同一位江南女子,温柔素净,不惊鸿一瞥,却能沁入人的心脾。所以,我想征信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历练,提炼精华,是需要慢慢

修炼的过程。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你们在这个环境才能更好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有阻力,才会有动力!

浅谈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左传》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在以后是可以得到验证的”。典籍对于征信的记载,不仅是浪漫誓言的代言词,而且象征着“征信”二字早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之中。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如今的征信被赋予了时代的定义:即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简历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我理解的征信文化的内涵应该是:信守诺言、践行约定的风尚在全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得以树立,在社会舆论上广为传播,并具体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中,最终成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征信文化主要内容

(一)“唯信”是征信行业应当秉承的最坚实的理念,是征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业无信不兴”。尤其是在银行业,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尤其重要。“信”是指信任、相信,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经济关系,达成经济目标。以信取义,信守承诺,及时履约,凭借信任在经济活动中求得稳定发展。

(二)“唯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务实。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事情做好。征信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时刻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征信业发展中寻求科学发展的规律。

(三)“团结”是征信事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已经不再提倡,团队精神才是时代的需求。“团结”就是人与人相互配合、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凝聚成一个整体。想要让征信事业蒸蒸日上,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就要求征信人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善于学习、善于分享的氛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有力量、团结促发展、团结促和谐。

(四)“创新”是促进征信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想要征信文化能够势头不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在征信事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和创新体制机制,具体表现为征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宣传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征信业务中,要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和方法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征信朝阳需要一批勇于开拓、富有创新精神的征信人来托起,要在科学发展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

二、我国的征信文化体系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1987年商务部研究生成立信用管理处。1990年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设立信用评级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发展期:1995年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贷款证制度。1997年人民银行牵头组建银行贷款登记系统。2000年,上海试

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2001年,国务院联合十部委下发《信用管理制度意见》。2003年,人民银行组建征信管理局。2004年人民银行组建个人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5年,人民银行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三)成熟期:2005年,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营,并组建了征信中心。2010年,征信中心开始对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试行收费。2012年,人民银行推行机构信用代码证。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三、征信文化建设中的难点

(一)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公众对征信文化重要性认识 征信体系三阶段主要事件一览表不足由于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不高,公众难以理解到征信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无法了解到征信文化对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征信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目前,征信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管理体制。虽然各级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由本地区各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但实际上征信工作仅由人民银行的征信部门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合力,征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大。

(三)受可用资源的制约,征信文化传播力有待提升,海北州有历史悠久的赛马文化、放生文化,也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但是征信文化还没有找到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点,导致征信文

化不能借助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强有力的传播。当前,征信文化在挖掘地方传统原生态文化资源上还相当肤浅,尚未被社会广泛接受。

(四)受征信机制的制约,征信文化推动力有待加强 征信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要有一批业务精良的干部队伍做先锋。目前,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较为完善的业务制度,而征信文化管理制度仅处于制定宣传方案、上报宣传总结等肤浅层面。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业务部门仅有一名专职征信人员,基层金融机构仅有1名兼职人员,无专人负责征信文化宣传,人力资源明显不足。

四、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是信用文化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是经济基础,信用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信用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信用文化建设又会反过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扩大再生产方式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而信用交易是推动扩大再生产的最佳方式。可以讲,正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才产生出经济领域对信用文化建设的强烈需求。因此,信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是通过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信用文化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完整的信用知识体系。现代金融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现代商品交换也主要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

对公民的信用知识普及有助 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而知识的普及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信用知识体系。信用知识体系的建立包括针对专业人士的信用知识体系构建和针对社会大众的信用科普知识体系构建。从我国情况看,针对专业人士的信用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得较好,有各种各样的关于信用知识的书籍,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众多学科均对信用知识进行专门介绍,相关大学也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针对社会大众的信用科普知识体系构建得并不好,社会公众很难系统地获得这类知识。信用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日常教育来保障。信用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信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加上信用知识内容。另外,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也应经常利用一些传播渠道,面向全体社会公众或自己的客户,开设信用知识教育课程。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活动也已经开始推进,例如,人民银行每年开展的“征信宣传月”活动,各金融机构面向客户或潜在客户开展的各种讲座,等等。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非常快捷,社会公众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在信用文化建设上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就会出现社会信用缺失,就会助长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行为,使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甚至生命财产面临极大的风险,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自律。对于个人来说,信用文化不

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源自社会信用文化。而单个的个人信用文化又组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最终,人人讲诚信的风气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而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又会不断培养出守信的个体。 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拓展到非经济领域。在现代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适当扩大外延,将人们在非经济领域中是否信守承诺和践行约定纳入其中,例如,公民是否遵纪守法、公共部门是否诚信执法、社会公众在非经济领域是否诚实守信等。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识与非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识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些非经济领域行为还直接反映了经济主体在经济领域的信用状况。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信用文化内涵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使之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的多维概念,具有扩展性,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五、具体可有以下措施

(一)农村及时跟进征信文化建设,信用乡镇覆盖面越来越大,只有征信文化建设及时跟进才能提升农牧区的整体征信文化水平,进一步巩固信用创建成果。一是建立信用村宣信站,建议以信用村为单位建立起征信文化宣传站,指定3-5人的固定宣传员,定期接受征信知识培训、按期开展农牧民培训班、收集和宣讲诚实守信典型案例;二是借助助农取款服务点,开展征信文化宣传,及时公布最新的征信文化知识。

(二)企业继续加强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各金融机构加快执行《海北州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多方面应用评级结果,增强海北州企业参与评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引入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让有信用有前景的企业参与到专业评级活动中,尽早累积信用财富,并以此带动示范,使全州企业树立一种遵守市场规则,履约信贷合同,共同建造海北好信用的大信用意识。三是海北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企业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继续组织开设征信培训班,全面提升企业工作人员征信文化知识水平。

(三)央行主动强化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将《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作为行员必修科目,让央行每位职工做到知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水平。二是将征信岗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贯彻到每位征信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征信服务。三是以征信文化建设为主题,深化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提升征信文化在征信事业中的整合力和指导力。

(四)宣传教育全面推动征信文化建设,一是唱响《征信组歌》。组织开展征信歌曲创作活动,弘扬诚实守信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征信人精神风貌,凝炼征信实践中的先进文化,将《征信组歌》作为征信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整个行业中传唱,形成团结奋进、凝聚人心的良好征信文化氛围。二是加强征信文化出版物的编写工作。借鉴国内外征信领域的有关著作和研究文献,全面总

结中国征信体系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客观反映中国征信业发展成就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并形成系列征信文化书籍,促进征信文化的传播及征信人才培养。三是创新征信文化展示的表现形式。征集富有征信人特点的标示,融合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的传媒手段,积极推动征信文化传播,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完善并扩展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征信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四是优化征信工作的环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对外服务环境。形象美、绿化好、环境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激发征信队伍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征信文化建设着力点是打造征信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征信文化建设,激励征信人的工作热情,提升征信人的“精、气、神”,培养出一支团结进取、素质过硬、业务精良、风清气正的征信队伍,在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中发挥坚实作用。

(五)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促征信文化大发展,一是继续开展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清欠专项联合行动,加大逾期贷款尤其是公务员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二是在选拔任用公职人员、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具体活动中参考信用报告,对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一票否决。三是建议进一步拉长失信保留记录年限,加大失信惩戒的威慑力。四是加大失信案例宣传力度,采取当事人亲身讲述、失信案例归集印发、新闻媒体集中公布等方式加大公众对失信代价的认识。

(六)加强制度保障,征信文化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是征信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在制度层面的集中体现。管理制度是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组织的有效运行和人的能力稳定提高。征信文化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包括一系列与征信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办法、规定、流程。建立管理制度要符合征信业务实际,强调各项制度的有机连接,避免单个规定、办法等制度元素的简单堆砌。落实征信管理制度需要强化监督机制,征信文化的制度内涵是通过实践者的监督和管理来实现的,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征信业务制度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征信业管理条例》,规范个人和企业征信业务,个人征信业务要保护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征信业务则需坚持规范和培育并重,从制度层面约束征信行业参与者的行为,引导企业和个人重视自身信用,推动征信文化建设和发展。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各项配套制度,规范对信用信息报送、查询、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业务,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安全和合法使用。

二是征信机构的制度规范。制定《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规范经营和从业行为,保护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实施各类征信机构的计划、组织和风险控制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操作流程,注重日常管理和监测、业务的依法合规、检查督导和业务培训。在机构制度规范中强调风险是硬

约束,防范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保证征信业务的独立、公正和客观,以增强行业公信力。

三是征信人员的制度规范。制度管人和文化育人两者应有机结合,充分实现规章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对征信人员的制度规范应当包括征信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征信机构高管人员任职条件和核准程序等,具体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三方面。征信业领导者是征信业发展的领头军,要注重培养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强调示范作用,倡导举孝廉责任,树立目标管理、智力激发、鼓舞性激励、个性化关怀和领导魅力等领导风格。征信管理者要恪守岗位职责,坚守职业道德,作为规范信用行为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更应把诚实守信作为全行业的基本道德准则。征信从业人员是征信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建立征信从业人员的制度规范时,要强调职业化管理,不断激发征信队伍的潜能,提高征信队伍的整体素质。

征信文化建设是一首浪漫的诗,要用心去领悟它的真谛所在,才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境;征信文化建设是一杯绿茶,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发觉“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独有韵味,要耐得住孤独、寂寞与等待;征信文化建设是一部文学作品,需要空间与时间去耐心打磨和等待;征信文化建设更如同一位江南女子,温柔素净,不惊鸿一瞥,却能沁入人的心脾。所以,我想征信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历练,提炼精华,是需要慢慢

修炼的过程。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你们在这个环境才能更好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有阻力,才会有动力!


相关文章

  • 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 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2013年07月22日10:00 郭新明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二十世纪末以来,在经历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征信是金融发展和稳定必不可少的基石,遂普遍加快建立和完善 ...查看


  • 征信的作用
  • 征信的作用 一.理论界对征信作用的抽象归纳 根据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可以总结出征信的四大作用,分别为:减轻逆向选择.减轻对申请借款者的掠夺.产生违约披露的纪律约束和避免过度借贷. (一)减轻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信贷交易在信息 ...查看


  • 长沙大河西建设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
  • 长沙大河西建设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 1200平方公里先导区 起飞大河西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 ●成立大河西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市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 ●到2020年,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3000亿元 此主题 ...查看


  • 中国大数据金融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信用缺失与立法偏好--中国个人破产立法难题解读
  • 2011年2月 (第2期,总第166期) [法学与法制建设]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Feb.'20ll (No.2,GeneralNo.166) 信用缺失与立法偏好 --中国个人破产立法难题解读 刘 静 dE京外国语 ...查看


  • 320个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1.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2.中国经济部门价格指数波动差异性研究 3.并购方高管动机与并购贷款的特殊风险控制 4.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 5.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富效应研究 6.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影响 ...查看


  • [研究报告]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路在何方?
  • 背景介绍:2016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首届年会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召开.本期简报报告会上发布的<数字科技推动普惠金融>的第5-7章内容.课题组成员包括姚博.周伊敏.黄卓.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 ...查看


  • 社会诚信建设_路在何方
  • [策划人语]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传扬不息,而今这一美德却面临着极大挑战.君不见,在政务.商务.司法.教育.文化.体育等诸多社会领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诚信缺失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面对社会上所充斥着的欺.诈.假种 ...查看


  •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 第27卷 第1期 2014年1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Vol. 27 No.1 Jan. 2014 互联网金融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