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说课稿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一课时)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祝阳二中的谢玉娇。

我说课的课题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是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第四节的内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求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几何中的基本作图。在几何证明、计算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所认识,因此在知识的过渡上不会有困难,只是对该结论的正确性会产生质疑。

在心理上,八年级学生独立性和表现欲较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与肯定,体现自身价值,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积极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1)经历线段的轴对称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能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数学思考:(1)在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2)在探究问题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我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用尺规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探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以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二和活动三中,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思考的方法。在活动四中,注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和作图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确定书店位置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体现了数学即生活。

(二)实验探究活动,学习新知

本教学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大约用20多分钟完成。

活动一:动手折纸,探究定义

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下面三个问题。学生应该能准确回答出轴对称,垂直,平分从而引出线段垂直平分线并板书课题。让学生尝试说出定义,及时评价。然后出示定义,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来加深理解。

活动二:实验猜想,探究性质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意识到在垂直平分线MN上任取一点P有P在线段AB上和在线段AB外两种情况。当P恰是O点时,根据定义学生很容易得出PA=PB。当P不在线段AB上时,首先让学生猜想PA与PB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到PA=PB。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学生可能通过折叠操作或全等说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让学生说出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板书,然后教师出示数学符号语言描述。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性质

紧接着我提出问题:“反过来,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是否都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提示学生需要分类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中,注意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否自觉地找到中点O,连接PO;及时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得出结论并板书该性质。对小组进行及时评价。

回顾情境,学生能意识到所要作的点应该是AB垂直平分线与公路的交点。接着提出“我们能不能用尺规在图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进行活动四。

活动四:自主学习,尺规作图

先阅读,再尝试作图,思考作图道理,小组讨论,“为什么作图过程中必须以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同桌演示尺规作图。最后折纸验证,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严谨。我将用下面这个课件给学生展示作图过程。

再次回顾情境,让学生完成情境中的问题。

(三)讲练结合,巩固新知

第一个题目是直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比较简单,面向全体学生。我还设计了第二个题目,想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在学生们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数学思考上的提高和感

受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系统地完善本节课的知识。

(五)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我设计了当堂检测。第一个题目,让学生学会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第二个题目练习尺规作图。

(六)作业

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我采取了分层作业的形式。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探究,生成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成功体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是设计与理解。敬请批评指正!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一课时)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祝阳二中的谢玉娇。

我说课的课题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是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第四节的内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求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几何中的基本作图。在几何证明、计算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所认识,因此在知识的过渡上不会有困难,只是对该结论的正确性会产生质疑。

在心理上,八年级学生独立性和表现欲较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与肯定,体现自身价值,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积极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1)经历线段的轴对称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能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数学思考:(1)在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2)在探究问题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我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用尺规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探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以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二和活动三中,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思考的方法。在活动四中,注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和作图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确定书店位置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体现了数学即生活。

(二)实验探究活动,学习新知

本教学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大约用20多分钟完成。

活动一:动手折纸,探究定义

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下面三个问题。学生应该能准确回答出轴对称,垂直,平分从而引出线段垂直平分线并板书课题。让学生尝试说出定义,及时评价。然后出示定义,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来加深理解。

活动二:实验猜想,探究性质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意识到在垂直平分线MN上任取一点P有P在线段AB上和在线段AB外两种情况。当P恰是O点时,根据定义学生很容易得出PA=PB。当P不在线段AB上时,首先让学生猜想PA与PB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到PA=PB。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学生可能通过折叠操作或全等说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让学生说出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板书,然后教师出示数学符号语言描述。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性质

紧接着我提出问题:“反过来,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是否都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提示学生需要分类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中,注意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否自觉地找到中点O,连接PO;及时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得出结论并板书该性质。对小组进行及时评价。

回顾情境,学生能意识到所要作的点应该是AB垂直平分线与公路的交点。接着提出“我们能不能用尺规在图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进行活动四。

活动四:自主学习,尺规作图

先阅读,再尝试作图,思考作图道理,小组讨论,“为什么作图过程中必须以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同桌演示尺规作图。最后折纸验证,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严谨。我将用下面这个课件给学生展示作图过程。

再次回顾情境,让学生完成情境中的问题。

(三)讲练结合,巩固新知

第一个题目是直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比较简单,面向全体学生。我还设计了第二个题目,想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在学生们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数学思考上的提高和感

受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系统地完善本节课的知识。

(五)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我设计了当堂检测。第一个题目,让学生学会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第二个题目练习尺规作图。

(六)作业

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我采取了分层作业的形式。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探究,生成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成功体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是设计与理解。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教案
  •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二 数 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 主备:陈长柱 审核:汤明祥 日期:2011-8-3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 ∙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第4章 基本平面图形 第1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4.1 线段.射线.直线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1.2 展开与折叠 ∙ 1.3 截一个几何体 ∙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 ...查看


  • 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课题: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课型 新 授 课时 1课时 主备 张志平 授课老师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 经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 2. 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 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 ...查看


  • 初中教材介绍
  •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有理数的乘方 1.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2章 代数式 2.1用字母表示数 2. ...查看


  • 湘教版初中教材目录(2013版)
  • 湘教版初中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有理数的乘方 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2章 代数式 2. ...查看


  • 初二数学证明题
  • 福建省第六中学阶段性反馈2016.6.30 初二数学 一.填空题(本题共10题,12个空,每空2分,共24分) 1.线段2cm .8cm 的比例中项为 cm . 2.已知x ∶y ∶z =3∶4∶5,且x +y -z =6,则2x -3y ...查看


  • 三角形和四边形公式定理
  •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1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同一平面内,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位顺次相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组成多变形的那些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多变形相邻两边所夹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 ...查看


  • 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课件 吴
  • 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课件 [重点.考点] 定义: 1. 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 全等三角形: (1)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 表示方法:⊿ABC ≌⊿DEF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查看


  • 角的轴对称性(3)
  • 执教:赵洪香 年级 初二 学科 数学 学习内容: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 学习目标:1. 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 了解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