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设施应成新社区标配 放宽小型养老机构准入条件

如今,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养老成为了家家户户都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是,一些机构养老院入住率不高,社区养老的设施又跟不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李建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好养老,关键的是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要形成共识,自上而下的出台相关政策。

未来的养老多在社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5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比例16.1%。预计到2022年,全国老年人口2.68亿,到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

“养老这个问题大家都感觉很重要,但却又无从下手。”李建春说,主要有两个问题没解决,一是商业模式没解决,让很多人不愿涉足,这是市场行为,“我的建议主要是解决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是全国需要做的。”

李建春说,现在最大的技术问题,或者说今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寻常百姓大多数还是社区养老,真正走机构养老的不是多数。社区养老多以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出现,因其具有较强的社区嵌入性,容易被周边老人及家属接受,加上其低廉的价位,入住率通常在80%以上。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社区没有养老设施。”李建春说,造成了供需上的矛盾。

小型养老机构许可难

“虽说社区养老是关键,但社区养老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难题。”李建春说,由于大多数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多是利用居民住宅兴办,居民住宅由于防火等级达不到人员密集场所要求,不能通过消防验收,导致这类机构无法被许可。

李建春说,房屋改变用途用于养老许可难。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不能混淆使用,因此工业建筑性质的房屋在未改变原规划用途前不能作为养老机构使用。该规定将一些想利用闲置的工业用房改建养老机构的机构和个人拒之门外。

“此外,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难。”李建春说,一方面,一些养老服务设施虽然地处城区,但由于用地限制,缺乏扩建或改造的余地,导致出现空间小、床位少、入住需排队的现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划保障,许多养老服务设施不得不建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郊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入住率低、效益低等问题。

第三,民办养老服务设施取得划拨用地难,大多只能通过出让的方式获取,结果过高的地价使得大多数民间资本望而却步,严重影响了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

新建社区要标配养老设施

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李建春认为,今后在建新社区的时候,就要像在规划里面规定配幼儿园小学一样,必须明文规定配建养老设施。“都认为养老重要,都不愿意把养老设施建在小区,都要养老但又远离老人,成为了邻避效应。”

“就建成社区而言,也是楼市去库存的机遇。”李建春说,比如,将老社区闲置房子转换功能变成养老设施,一举两得。此外,建议放宽对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取消对居民住宅不能兴办养老机构的限制。

同时,建议在消防审核中取消对工业建筑性质的房屋不能作为养老机构运营的限制。对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开办的养老机构,开办方可凭房屋权属证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同意改变建筑使用性质的证明文件,申请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

还有就是,建议在城市土地规划中增加养老服务划拨用地的比例。支持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此外,就是敬老院,特别是在农村,有两个问题突出,设施利用率不高,住进去条件太差。这就要推进敬老院委托社会第三方管理。福利养老由政府购买服务,支付给社会养老机构。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还有可以把福利养老作为基本人群,招募社会养老。孤寡老人可以义工的形式,和社会不脱离。

相关

失能老人纳入监护范围 “老无所依”有望破解

失能老人出现“老无所依”谁来管?随着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在现实中遭遇的难解“疙瘩”,有望解决。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2.3亿,并呈现出未富先老、抚养比例较高、空巢化、失能比例较高等特点。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庭长黄志丽在审理涉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中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独、失能、失智老人数量随之增加,有的老人无人赡养,晚年生活非常窘迫。

“将来就好了,民法总则草案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纳入监护范围。”黄志丽说,这意味着“老无所依”的老人可以享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而安度晚年。

“过去总感觉法律不够用,有时只能自己去当‘老娘舅’做调解。”杭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检察官陈莺曾遇到过多起尴尬的案例:老人被骗光财产后“老无所依”;孩子母亲去世,父亲疏于照顾,外公外婆无法主张对其的监护权;有位当事人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想到诉讼时效过期,钱要不回来……

陈莺发现,这次编纂民法典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比如为弘扬社会正气,增加了鼓励见义勇为的规定,在马路上见到老年人跌倒,不会再因为“扶不扶”而纠结。“总之,民法总则草案提升了法律的温度。”

声音

陈自力委员10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已成为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急需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在供给侧发力。

陈自力建议,引入多元主体,助推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提高保险业与养老产业的结合度,促进旅游产业与高端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公立医院、大型医疗机构、护理专业院校等参与养老项目建设,支持和鼓励房地产企业积极投资建设养老地产,开发养老服务的示范社区。

陈自力建议,完善配套措施,吸引金融机构支持养老产业。提供财政贴息,吸引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吸引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民政、工商、税务、金融等信息共享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

(来源:重庆商报)【整理转载:时英平】

如今,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养老成为了家家户户都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是,一些机构养老院入住率不高,社区养老的设施又跟不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李建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好养老,关键的是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要形成共识,自上而下的出台相关政策。

未来的养老多在社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5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比例16.1%。预计到2022年,全国老年人口2.68亿,到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

“养老这个问题大家都感觉很重要,但却又无从下手。”李建春说,主要有两个问题没解决,一是商业模式没解决,让很多人不愿涉足,这是市场行为,“我的建议主要是解决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是全国需要做的。”

李建春说,现在最大的技术问题,或者说今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寻常百姓大多数还是社区养老,真正走机构养老的不是多数。社区养老多以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出现,因其具有较强的社区嵌入性,容易被周边老人及家属接受,加上其低廉的价位,入住率通常在80%以上。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社区没有养老设施。”李建春说,造成了供需上的矛盾。

小型养老机构许可难

“虽说社区养老是关键,但社区养老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难题。”李建春说,由于大多数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多是利用居民住宅兴办,居民住宅由于防火等级达不到人员密集场所要求,不能通过消防验收,导致这类机构无法被许可。

李建春说,房屋改变用途用于养老许可难。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不能混淆使用,因此工业建筑性质的房屋在未改变原规划用途前不能作为养老机构使用。该规定将一些想利用闲置的工业用房改建养老机构的机构和个人拒之门外。

“此外,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难。”李建春说,一方面,一些养老服务设施虽然地处城区,但由于用地限制,缺乏扩建或改造的余地,导致出现空间小、床位少、入住需排队的现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划保障,许多养老服务设施不得不建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郊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入住率低、效益低等问题。

第三,民办养老服务设施取得划拨用地难,大多只能通过出让的方式获取,结果过高的地价使得大多数民间资本望而却步,严重影响了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

新建社区要标配养老设施

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李建春认为,今后在建新社区的时候,就要像在规划里面规定配幼儿园小学一样,必须明文规定配建养老设施。“都认为养老重要,都不愿意把养老设施建在小区,都要养老但又远离老人,成为了邻避效应。”

“就建成社区而言,也是楼市去库存的机遇。”李建春说,比如,将老社区闲置房子转换功能变成养老设施,一举两得。此外,建议放宽对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取消对居民住宅不能兴办养老机构的限制。

同时,建议在消防审核中取消对工业建筑性质的房屋不能作为养老机构运营的限制。对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开办的养老机构,开办方可凭房屋权属证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同意改变建筑使用性质的证明文件,申请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

还有就是,建议在城市土地规划中增加养老服务划拨用地的比例。支持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此外,就是敬老院,特别是在农村,有两个问题突出,设施利用率不高,住进去条件太差。这就要推进敬老院委托社会第三方管理。福利养老由政府购买服务,支付给社会养老机构。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还有可以把福利养老作为基本人群,招募社会养老。孤寡老人可以义工的形式,和社会不脱离。

相关

失能老人纳入监护范围 “老无所依”有望破解

失能老人出现“老无所依”谁来管?随着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在现实中遭遇的难解“疙瘩”,有望解决。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2.3亿,并呈现出未富先老、抚养比例较高、空巢化、失能比例较高等特点。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庭长黄志丽在审理涉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中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独、失能、失智老人数量随之增加,有的老人无人赡养,晚年生活非常窘迫。

“将来就好了,民法总则草案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纳入监护范围。”黄志丽说,这意味着“老无所依”的老人可以享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而安度晚年。

“过去总感觉法律不够用,有时只能自己去当‘老娘舅’做调解。”杭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检察官陈莺曾遇到过多起尴尬的案例:老人被骗光财产后“老无所依”;孩子母亲去世,父亲疏于照顾,外公外婆无法主张对其的监护权;有位当事人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想到诉讼时效过期,钱要不回来……

陈莺发现,这次编纂民法典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比如为弘扬社会正气,增加了鼓励见义勇为的规定,在马路上见到老年人跌倒,不会再因为“扶不扶”而纠结。“总之,民法总则草案提升了法律的温度。”

声音

陈自力委员10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已成为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急需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在供给侧发力。

陈自力建议,引入多元主体,助推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提高保险业与养老产业的结合度,促进旅游产业与高端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公立医院、大型医疗机构、护理专业院校等参与养老项目建设,支持和鼓励房地产企业积极投资建设养老地产,开发养老服务的示范社区。

陈自力建议,完善配套措施,吸引金融机构支持养老产业。提供财政贴息,吸引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吸引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民政、工商、税务、金融等信息共享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

(来源:重庆商报)【整理转载:时英平】


相关文章

  • 美国社区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态势
  •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开展社区建设的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多元化.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美国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因此社区服务网络在美国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深入考察和研究美国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发 ...查看


  • 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张锦冬
  •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 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锦冬 王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1 注:本成果受北京市财政和北京市教委"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 ...查看


  • 加快广州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 加快广州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朱晓丹 方俊 为推动广州市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 ...查看


  • 山东养老改革:2020年80%公办养老机构改民营
  • 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91号文件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日前出台.今后,将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由家庭医生为山东省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探索 ...查看


  • 中医师准入放宽
  • 国务院允许乡村医生开诊所,无证中医可以转正 一直以来,中医的传承发展主要靠师承.家传.而执业医师考试将千千万万的中医人挡在了门外,将土生土长的中医人列入了非法行医的行列.可以说,举步维艰行了半辈子医,看了半辈子病,最后连个医生的名分都没有. ...查看


  • 珠海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索与研究
  • 珠海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索与研究 摘要: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动摇了家庭养老模式的根基:政府资助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地方财政实力的制约,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承受,而且准 ...查看


  • 陕西省养老政策
  • 易格内参--陕西省 关于养老产业相关政策 易格内参-政策 NO.[201401-019] [陕西民政关于养老产业政策] ----陕西民政关于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全文) 关于<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 ...查看


  •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II-2)
  •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 中国网 Page 1 of 4 免费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提交查  本站搜索 提交查 中国搜索 网 页 首页 | 新闻 | 观察 | 教育 | 法治 | 财经 | 体育 | 文化 | 论坛 ...查看


  • 2015政府工作
  • 1.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