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必备练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4·浙江六校联考) 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 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 位置分布图”。完成1~2题。

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820千米 C .1 220千米

B .1 020千米 D .1 420千米

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 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 .正圆 C .直线段

B .椭圆 D .曲线段

解析:1.C 2.D 第1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大约为1 220千米。第2题,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 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一条曲线段。

右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 .一路正西3 330 km

B .先东南,后东北6 660 km C .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D .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4.甲、乙两地均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3.D 4.B 第3题,从甲、乙两地经度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呈顺时针,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南纬60°。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第4题,两地纬度均为南纬60°,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东经150°和东经90°,位于东半球。

(2014·临沂高三检测) 读下面两幅岛屿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两图及其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的比例尺

B .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正值日落时刻 C .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 D .两图区域以东濒临同一大洋

6.下列关于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气候类型呈现南北分异,乙岛气候类型呈现东西分异 B .甲岛东侧的洋流为寒流,乙岛东侧的洋流为暖流 C .甲岛的植被属亚热带类型,乙岛的植被属热带类型 D .甲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乙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解析:5.C 6.A 第5题,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甲图所跨经纬度比乙图小,故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的比例尺;由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当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应处于上午时刻;甲图区域以东濒临太平洋,乙图区域以东濒临印度洋。

第6题,甲岛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南北分异,乙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呈现东西分异;甲、乙两岛东侧均为暖流,两岛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2014·江苏六市联考)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甲、乙、丙、丁四点的视线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可以互望 C .乙、丁可以互望

B .乙、丙可以互望 D .甲、丙可以互望

8.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法规规定:河道2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且地面坡度(坡度=两地高差/水平距离) 大于40%的地区为崩塌危险区,不准开发。有一位牧民希望寻找一处理想的场所建牧场,在符合法规的同时欣赏牧场朝阳,则该牧场可能位于( )

A .甲 C .丙

B .乙 D .丁

解析:7.A 8.A 第7题,乙与丁、乙与丙、甲与丙之间有山脊阻挡,甲、乙之间无地形阻挡,可以互望。第8题,甲处等高线较为稀疏,位于山脊视野开阔,符合该牧场的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地点是( ) A .① C .③

B .② D .④

10.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流量大,夏汛时间长 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耕地以水田为主 ④河

流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大 ⑤山区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低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②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9.B 10.D 第9题,②处等高线最密,说明此处坡度最陡,水流较急。第10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夏汛长、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小;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山地土壤多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地以水田为主。

(2011·江苏高考)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 .450米 C .550米

B .500米 D .600米

解析:11.C 12.A 解答该题组的突破口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由等高线数值、分布(疏密) 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坡度、农业分布、观赏瀑布位置及两地等高距等知识。第11题,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线平直) ,由等高线数值确定①地附近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A 项错误;由①、②、③、④地等高线分布可知,④地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故B 项错误;由图中30°N 可知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③地海拔为300~400米,等高线较稀疏,为丘陵,适合茶园布局,故C 项正确;仰视瀑布才能体会其壮观,④地位于瀑布的上游,观赏时俯视,不是最佳位置,故D 项错误。第12题,考察路线经过的最低海拔为100~200米、最高海拔为500~600米,相差4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高差h 为:(n—1)d

二、综合题(40分)

13.(2014·淮南模拟)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甲在乙的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方向。(4分)

(2)丙地位于______(东、西) 半球,______(高、中、低) 纬度,______(热量带) 。(6分)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8分)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6分)

解析:(1)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2)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3)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其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4)对跖的两点(同位于赤道除外) ,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5 000千米。

答案:(1)东南 东北 (2)东 中 北温带 (3)是。甲、乙同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最短。

(4)(45°S,30°W) 。5 000千米。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

(1)图示是哪种地形类型?(4分)

(2)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4分

)

(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多高的高度修建?(4分) (4)图中D 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约为多少米?(4分)

解析:第(1)题,结合该区域等高线分布及其相对高度可以判断其主要地形为丘陵。第(2)题,结合剖面线经过区域主要控制点进行判断。第(3)题,为减少公路建设成本,应当使公

路在地势相对较低地带穿过。第(4)题,D 处桥梁建在两条260米等高线之间,其下谷底海拔约为240米,据此计算高差。

答案:(1)丘陵 (2)C—C ′ (3)250米~260米 (4)20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4·浙江六校联考) 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 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 位置分布图”。完成1~2题。

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820千米 C .1 220千米

B .1 020千米 D .1 420千米

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 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 .正圆 C .直线段

B .椭圆 D .曲线段

解析:1.C 2.D 第1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大约为1 220千米。第2题,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 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一条曲线段。

右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 .一路正西3 330 km

B .先东南,后东北6 660 km C .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D .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4.甲、乙两地均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3.D 4.B 第3题,从甲、乙两地经度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呈顺时针,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南纬60°。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第4题,两地纬度均为南纬60°,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东经150°和东经90°,位于东半球。

(2014·临沂高三检测) 读下面两幅岛屿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两图及其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的比例尺

B .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正值日落时刻 C .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 D .两图区域以东濒临同一大洋

6.下列关于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气候类型呈现南北分异,乙岛气候类型呈现东西分异 B .甲岛东侧的洋流为寒流,乙岛东侧的洋流为暖流 C .甲岛的植被属亚热带类型,乙岛的植被属热带类型 D .甲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乙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解析:5.C 6.A 第5题,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甲图所跨经纬度比乙图小,故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的比例尺;由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当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应处于上午时刻;甲图区域以东濒临太平洋,乙图区域以东濒临印度洋。

第6题,甲岛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南北分异,乙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呈现东西分异;甲、乙两岛东侧均为暖流,两岛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2014·江苏六市联考)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甲、乙、丙、丁四点的视线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可以互望 C .乙、丁可以互望

B .乙、丙可以互望 D .甲、丙可以互望

8.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法规规定:河道2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且地面坡度(坡度=两地高差/水平距离) 大于40%的地区为崩塌危险区,不准开发。有一位牧民希望寻找一处理想的场所建牧场,在符合法规的同时欣赏牧场朝阳,则该牧场可能位于( )

A .甲 C .丙

B .乙 D .丁

解析:7.A 8.A 第7题,乙与丁、乙与丙、甲与丙之间有山脊阻挡,甲、乙之间无地形阻挡,可以互望。第8题,甲处等高线较为稀疏,位于山脊视野开阔,符合该牧场的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地点是( ) A .① C .③

B .② D .④

10.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流量大,夏汛时间长 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耕地以水田为主 ④河

流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大 ⑤山区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低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②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9.B 10.D 第9题,②处等高线最密,说明此处坡度最陡,水流较急。第10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夏汛长、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小;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山地土壤多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地以水田为主。

(2011·江苏高考)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 .450米 C .550米

B .500米 D .600米

解析:11.C 12.A 解答该题组的突破口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由等高线数值、分布(疏密) 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坡度、农业分布、观赏瀑布位置及两地等高距等知识。第11题,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线平直) ,由等高线数值确定①地附近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A 项错误;由①、②、③、④地等高线分布可知,④地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故B 项错误;由图中30°N 可知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③地海拔为300~400米,等高线较稀疏,为丘陵,适合茶园布局,故C 项正确;仰视瀑布才能体会其壮观,④地位于瀑布的上游,观赏时俯视,不是最佳位置,故D 项错误。第12题,考察路线经过的最低海拔为100~200米、最高海拔为500~600米,相差4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高差h 为:(n—1)d

二、综合题(40分)

13.(2014·淮南模拟)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甲在乙的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方向。(4分)

(2)丙地位于______(东、西) 半球,______(高、中、低) 纬度,______(热量带) 。(6分)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8分)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6分)

解析:(1)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2)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3)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其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4)对跖的两点(同位于赤道除外) ,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5 000千米。

答案:(1)东南 东北 (2)东 中 北温带 (3)是。甲、乙同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最短。

(4)(45°S,30°W) 。5 000千米。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

(1)图示是哪种地形类型?(4分)

(2)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4分

)

(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多高的高度修建?(4分) (4)图中D 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约为多少米?(4分)

解析:第(1)题,结合该区域等高线分布及其相对高度可以判断其主要地形为丘陵。第(2)题,结合剖面线经过区域主要控制点进行判断。第(3)题,为减少公路建设成本,应当使公

路在地势相对较低地带穿过。第(4)题,D 处桥梁建在两条260米等高线之间,其下谷底海拔约为240米,据此计算高差。

答案:(1)丘陵 (2)C—C ′ (3)250米~260米 (4)20米


相关文章

  •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与得失总结(许大龙)
  •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与得失总结 ( 地理教研组 许大龙 ) 2012-2013学年我任教高三(1)班.(3)班和(5)班三个普通班地理,圆满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的高三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现在,我把这一年高三地理教学的心得 ...查看


  • 2015-2016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2015-2016 一.指导思想 学年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学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探讨
  • 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的试题设计,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引用大量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但是无论怎样,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教材的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之内,因此,高考复习要立足教材,狠抓"双基& ...查看


  •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
  •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查看


  •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3月31日(周一) 八下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完成<自主测评>67-68页. 4月1日(周二) 八下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成<自主测评>70-71页. 4月2日(周三 ...查看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查看


  • 地图上的经纬网
  • 2.2地图上的经纬网(3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地球仪与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运用,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 ...查看


  • 2015年高二(17)班第一次月考学情分析地理
  • 高二(17)班第一次月考学情分析 一.理想--试卷命题意图 1.难度适中.本次考试要求命题难度要适中,最好能让60%左右的学生及格,这让我在命题的时候有些为难,因为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老师认为简单的问题--比如地图认知--仍然是学生的软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