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入学教育的思考

用爱与智慧触摸童心

--关于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精细化的管理方能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发展。精细到什么程度呢?要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孩子入学第一天,学校准备好了吗?老师准备好了吗?家长准备好了吗?

为了做好入学教育,学校应该在假期甚至前一个学期就做好新生入学准备工作,大概在上个学期,我到罕台新教育学校学习了半天,时间短暂只学了一些皮毛,通过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新教育学校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前一年就确定了,这一年当中这个班主任需要大量学习、培训,为怎么做好一年级的班主任做准备,他们的报名工作在5、6月份,为的是7、8月份给家长一个有效的指导,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其实他们的对于入学教育的准备期是很长的。六年级毕业的有资历的班主任,像马玲、陈美丽这样的老师,可以休息一年,不接新班,用以出书、总结、思考,并培养新的年轻班主任。

因此,我觉得是否可以给教育局提议将新生的分配工作大大提前,不要等到8月21日才分配,这样学校配备一年级班主任也提前进行,在一个假期里给一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培训,给一年级的家长可以提前培训,为孩子上一年级做好充分的准备。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一年级的家长培训从三年前就开始了,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

就由小学老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培训,孩子的成长,说到底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他们教育的发达我想离不开这种远见与精细化管理,把入学教育能整整提前三年。

回顾以往的入学教育,不免有些粗糙,孩子稚嫩的心需要去呵护,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没有准备好,孩子进入一年级,可能就要度过一个漫长的适应期。如果我们用错误的方式、粗糙的方式去对待一颗稚嫩的心,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挫伤,为将来的“后进生”埋下伏笔,小学真有所谓的后进生吗?真有那么多的后进生吗?很多时候是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所以随意贴标签可能就会毁掉一个孩子。

昨天,二学区班主任工作室研讨了“如何做好入学课程”,闻德中学的“九个一”,学苑小学的“从这里起航”,还有大家的二次研讨,都给了我启示,让我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为什么做入学教育

1. 一年级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重点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适应学校比学习更重要。不迟到、准备好学习用品、认真听讲……只有熟悉了这样的基本生活方式,才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一年级孩子消化知识的能力还尚显不足,如果总是强调学习的话,孩子的能量就会被提早消耗,导致在真正应该集中精力学习时不能尽到全力。

2. 一年级学生需要完成“以玩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需要孩子

有极大的适应能力,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科学管理。

3. 到了陌生的环境,孩子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处于第一和第二层级,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层次的需求,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所以,入学教育需要老师正确的爱和教育,为了缓解畏学情绪,需要创设一个心理过渡期。

二、入学教育做什么

1. 培训老师,科学专业智慧。

2. 培训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3. 学生爱校,熟悉校园环境。

4. 常规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5. 消除恐惧,积极融入班级。

三、入学教育怎么做

入学教育需要和一年级孩子相关的每个人都去做准备,全员行动,才能做好。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地做好入学教育,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放心。

(一) 学校层面

1. 统筹规划,着眼细节

对于入学教育,学校要统筹规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措施、有评价。抓住关键的时间点进行入学教育,关注细节。比如:

第一次见面(报名时)——营造氛围,用热情与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给家长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入学指南》。

开学第一天——拥抱每一个孩子,用镜头记录精彩的瞬间,给孩子留一份成长档案,开学典礼,氛围营造等等。

开学第一周——开设好第一周的入学课程,精心设计,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

开学第一个月——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

2. 仪式庆典,浸润童心

设计有意义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不应该是模式化、公式化的仪式,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活跃一些,生动一些,给学生和家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学典礼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有趣又有意义的开学典礼能给人以震撼。以往我们学校给小朋友赠送绘本,高年级的孩子进行诗朗诵或者进行大合唱迎接小朋友,还有一些学校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铺着红地毯,由父母领着孩子的手穿越彩虹门,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

3. 入学课程,心理过渡

在二学区的研讨中,其中一个组汇报时说开学第一天进行家长开放日,或者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的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我觉得开学第一周,甚至第二周都不要急着上新课,而是进行“入学课程”。比如由语文老师主持晨诵,进行规则教育,讲读绘本故事,明白道理;数学老师开启数学绘本,教学“整理”;美术老师教学绘画;体育老师教学路队;音乐老师教唱入学歌曲;班主任老师指导集合、如厕、整理书包、进办公室喊报告……。集合大家的智慧,进行全天

无空隙安排。

新教育的《入学课程》就是在第一周进行,开学第一周不上课,为了缓解一年级新生的畏学情绪,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心理过渡期”。他们的课程由两大板块组成,即儿童课程和规则教育。我在网上找了一个老师的开学第一周的安排,供参考:

由此可见全员参与,入学课程涵盖晨诵诗、绘本(含数学绘本)、电影等。用吻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的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润泽他们的心灵,消除他们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与恐慌心理。

4. 家长课堂,传递理念

教育评论家王晓春老师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家庭教育补课。”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对于一年级家长,要完成三级培训。

第一,校长开启家长课堂第一课

校长最好亲自给全体家长在报名第一天或第二天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学校文化,了解校长的办学理念,了解学校发展历程等,取得家长的认同,赢得家长的心。同时,要给家长讲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或习惯培养的方法等,让家长有所获,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让家长科学地教育小孩。

第二,心理老师进行家长课堂第二课

在去年,我们请心理老师给家长进行了一下午的培训,从儿童心理,从习惯培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请一些家长用眼罩蒙住眼睛体会孩子进入新环境的恐惧与不适应,让家长产生同理心,进而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第三,班主任进行家长课堂第三课

给家长传递正确的家教理念,同时阐明自己的教学观念,便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工作。

5. 岗前培训,提升素质

请刚带完一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德育处也要在一年级班主任一确定后进行培训,并推荐有价值的书请一年级班主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前自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

6. 跟踪指导,及时反馈

首先,要给一年级的年轻班主任找一位师傅,师徒结对,便于更好地指导工作。

其次,行政人员要每周一次地对新班主任进行指导。

最后,在月末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检验入学课程的成效,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便于以后的工作更顺利地展开。

(二)班主任层面

1. 布置温馨环境

温馨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有家的归属感,教室里表述的得语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最不能少的就是“读书角”,如果能种植一些植物或养一些小鱼之类的,那就更完美了。有的班主任还给孩子们配备了生活中的一些应急用品,如创可贴等。在假期里就应该计划如何布置教室,在报名之前把教室布置基本完成,而不是等学生、家长到校后才开始着手做这件事。

2. 深入了解学生

给家长发一份问卷调查,全面地了解孩子,比如有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学校照顾,尤其是身体方面的。比如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特长等,还可以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等等,设计一份细致的问卷调查,今后开展工作就少了一些盲目性。

3. 巧抓行为习惯

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为什么要讲故事?故事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起着触动和感动心灵的作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不能强硬地灌输,如果被故事深深地吸引,孩子可以保持一节课的专注。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就是“专注”,上课注意力集中是优秀学生的最好品质;其次是“安静” ,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专注的另一种表述。

没有经验、没有方法的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会焦头烂额,光靠命令式地管教是起不了作用的,而且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薛瑞萍老师对于一年级孩子的秘密武器是阅读与音乐,在音乐中熏陶孩子的“静”,在阅读中滋养孩子的“静”。

4. 带领家长成长

四小的吴海燕老师很擅长家校工作,她让家长们加入了新教育父母群学习;八小的杜昕霞老师和家长们相处的如同朋友,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和青海的恰加小学手拉手,并带领孩子们去恰加学校学习体验。

优秀的老师必能带动一批家长成长,因为家长成长了,反作用于

学生,也会相应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

开好第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从心底里认可老师、支持老师。

经常给家长写信,我们学校班主任每月给家长写一封信,是从薛瑞萍老师那里得到的启示,她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共给家长写了19封信,因为一年级最关键,家长也需要好好指导,老师虽然累,但是抓住了关键期,做了正确的事,以后步入正轨,会很轻松。

发挥家长作用,善于挖掘家长资源,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进课堂给孩子讲课,可以负责开学第一天的摄影工作,可以做好亲子共读等等,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鼓励。

5. 协调科任老师

一个再有能力的班主任,如果不与科任老师协调合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不会很顺利。要适时地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活动,协助科任老师处理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把班里一些孩子的特殊情况要告知科任老师,也要协调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

做好一个班集体的工作,单靠一个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要求班主任必须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6. 保持心平气和

一年级老师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平气和,反而容易心浮气躁。

孩子们的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好像适应的很好,但是某天也会突然出现问题。比如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问问题,有种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势头,如果老师说:“在本上画画。”有孩子就问:“用铅笔画吗?”“在上次画过的后面画吗?”“怎么画呢?”问的多了,老师就会心生厌烦。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就会知道他不是真的不确定,而是要引起老师的注意。

成长不是直线延伸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努力做到心平气和,静能生慧,如果心情烦躁,那么智慧就会远离。

要做到心平气和,也要用阅读去滋养自己,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最好的读物莫过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学校的一年级班主任在上上学年开始就给他们购买了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

(三)科任老师

1. 留好第一印象

用微笑去面对孩子,第一节课要和孩子做好沟通,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可以设计一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

2. 提升课堂趣味

有趣的课堂永远是最吸引孩子的,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课堂就不能太沉闷,要修炼自己的基本功,运用高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孩子喜欢上课。

3. 重视习惯培养

自己的课自己负责,不能依赖班主任解决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尤其是倾听的习惯,

专注的习惯,要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班主任同步努力,不能觉得自己的课不是很重要,就放任孩子。

4. 关注儿童心理

一旦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问题,不能简答粗暴,要深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四)家长

1. 记录成长轨迹

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家长要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日子,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并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有的孩子能很快融入学校生活,有的却讨厌上学,家长要认真观察,找出原因。

2. 及时交流沟通

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和老师交流,发现孩子的问题要坦诚地和老师沟通,一些学校的家教日志做得非常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 学习家教知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除了认真参加学校的培训外,要自己主动去学习,给家庭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晚上确定一个小时为家庭阅读时间,父母和孩子都读书学习,家长多学习一些先进的家教知识。

4. 培养行为习惯

家庭是培养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场所,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不良行为

习惯,都打上了家庭的烙印,让孩子从小养成讲礼貌、守规则、讲诚信、做事专注等习惯。

(五)学生

1. 小手画学校

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学校画下来,每个班级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把有意义的资料留存在档案里,在将来校庆或者是孩子毕业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2. 说说心里话

开学一个月后录下孩子的话语,作为反馈,作为成长的印记保存起来。

比如:我喜欢老师……,我希望老师……,我的小烦恼……

让孩子尽情表达,从中了解孩子的适应能力,并给孩子最好的帮助与指导。

四、预期效果

1. 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适应了小学生活

评价办法:通过随机抽取孩子谈话,或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和仍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谈话法、问卷调查法)

2. 行为习惯好,规则意识强,注意力集中

评价办法:参照八完小的做法,行政人员在一个月结束后进教室参加一天的所有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可以对家长进行

问卷。(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五、反思提升

1. 入学教育的关键因素:老师素质

学校的统筹安排只是显性教育,而隐性教育在教室里静悄悄地发生,那就是老师和孩子的日常交往,同伴之间的交往,一举手、一投足,发生的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加起来都构成了学校生活的全部。教室门一关,老师就是“国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是入学教育能否做好的关键因素,学校的种种安排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提升教师素质才是“道”的层面。所以,学校应把最大的投入放在教师培训上,引领教师走上学习与研究之路,让教师的爱与智慧同在。

2. 入学教育的有效保障:上下联动

入学课程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行,校长重视,副校长及环节干部有力执行;同时需要自下而上的认同,所以应该组织一年级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研讨,让老师们参与讨论,取得高度认同,执行才能畅通无阻

3. 入学教育的最终落点:习惯培养

一年级很重要的两个习惯:学会安静,即规则意识的培养;学会倾听,要集中注意力。这两个基本的习惯抓好了,对于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会更容易。

4. 入学教育的评价指向:学生是否适应了学校生活?是否喜欢学校?喜欢老师?是否养成了好习惯?

美国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他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一样东西—恐惧。”给孩子创设一个心理过渡期,让孩子的成长更顺畅。

童年是一首诗,孩子在小学走过六年的旅程,让我们用爱与智慧开启美丽诗篇的第一行。

以下是我读过的一些书目,觉得很适合老师与家长读,推荐如下: 学校德育人员与班主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薛瑞萍 著

《学生第一》 李希贵 著

《做最好的班主任》 李镇西 著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尹建莉 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 著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李 季 著

家长:

《孩子上小学 妈妈先备课》 徐亨淑 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著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刘称莲 著

《长大不容易》 卢 勤 著

《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詹文龄 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尹建莉 著

用爱与智慧触摸童心

--关于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精细化的管理方能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发展。精细到什么程度呢?要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孩子入学第一天,学校准备好了吗?老师准备好了吗?家长准备好了吗?

为了做好入学教育,学校应该在假期甚至前一个学期就做好新生入学准备工作,大概在上个学期,我到罕台新教育学校学习了半天,时间短暂只学了一些皮毛,通过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新教育学校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前一年就确定了,这一年当中这个班主任需要大量学习、培训,为怎么做好一年级的班主任做准备,他们的报名工作在5、6月份,为的是7、8月份给家长一个有效的指导,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其实他们的对于入学教育的准备期是很长的。六年级毕业的有资历的班主任,像马玲、陈美丽这样的老师,可以休息一年,不接新班,用以出书、总结、思考,并培养新的年轻班主任。

因此,我觉得是否可以给教育局提议将新生的分配工作大大提前,不要等到8月21日才分配,这样学校配备一年级班主任也提前进行,在一个假期里给一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培训,给一年级的家长可以提前培训,为孩子上一年级做好充分的准备。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一年级的家长培训从三年前就开始了,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

就由小学老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培训,孩子的成长,说到底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他们教育的发达我想离不开这种远见与精细化管理,把入学教育能整整提前三年。

回顾以往的入学教育,不免有些粗糙,孩子稚嫩的心需要去呵护,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没有准备好,孩子进入一年级,可能就要度过一个漫长的适应期。如果我们用错误的方式、粗糙的方式去对待一颗稚嫩的心,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挫伤,为将来的“后进生”埋下伏笔,小学真有所谓的后进生吗?真有那么多的后进生吗?很多时候是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所以随意贴标签可能就会毁掉一个孩子。

昨天,二学区班主任工作室研讨了“如何做好入学课程”,闻德中学的“九个一”,学苑小学的“从这里起航”,还有大家的二次研讨,都给了我启示,让我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为什么做入学教育

1. 一年级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重点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适应学校比学习更重要。不迟到、准备好学习用品、认真听讲……只有熟悉了这样的基本生活方式,才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一年级孩子消化知识的能力还尚显不足,如果总是强调学习的话,孩子的能量就会被提早消耗,导致在真正应该集中精力学习时不能尽到全力。

2. 一年级学生需要完成“以玩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需要孩子

有极大的适应能力,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科学管理。

3. 到了陌生的环境,孩子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处于第一和第二层级,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层次的需求,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所以,入学教育需要老师正确的爱和教育,为了缓解畏学情绪,需要创设一个心理过渡期。

二、入学教育做什么

1. 培训老师,科学专业智慧。

2. 培训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3. 学生爱校,熟悉校园环境。

4. 常规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5. 消除恐惧,积极融入班级。

三、入学教育怎么做

入学教育需要和一年级孩子相关的每个人都去做准备,全员行动,才能做好。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地做好入学教育,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放心。

(一) 学校层面

1. 统筹规划,着眼细节

对于入学教育,学校要统筹规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措施、有评价。抓住关键的时间点进行入学教育,关注细节。比如:

第一次见面(报名时)——营造氛围,用热情与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给家长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入学指南》。

开学第一天——拥抱每一个孩子,用镜头记录精彩的瞬间,给孩子留一份成长档案,开学典礼,氛围营造等等。

开学第一周——开设好第一周的入学课程,精心设计,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

开学第一个月——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

2. 仪式庆典,浸润童心

设计有意义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不应该是模式化、公式化的仪式,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活跃一些,生动一些,给学生和家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学典礼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有趣又有意义的开学典礼能给人以震撼。以往我们学校给小朋友赠送绘本,高年级的孩子进行诗朗诵或者进行大合唱迎接小朋友,还有一些学校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铺着红地毯,由父母领着孩子的手穿越彩虹门,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

3. 入学课程,心理过渡

在二学区的研讨中,其中一个组汇报时说开学第一天进行家长开放日,或者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的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我觉得开学第一周,甚至第二周都不要急着上新课,而是进行“入学课程”。比如由语文老师主持晨诵,进行规则教育,讲读绘本故事,明白道理;数学老师开启数学绘本,教学“整理”;美术老师教学绘画;体育老师教学路队;音乐老师教唱入学歌曲;班主任老师指导集合、如厕、整理书包、进办公室喊报告……。集合大家的智慧,进行全天

无空隙安排。

新教育的《入学课程》就是在第一周进行,开学第一周不上课,为了缓解一年级新生的畏学情绪,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心理过渡期”。他们的课程由两大板块组成,即儿童课程和规则教育。我在网上找了一个老师的开学第一周的安排,供参考:

由此可见全员参与,入学课程涵盖晨诵诗、绘本(含数学绘本)、电影等。用吻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的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润泽他们的心灵,消除他们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与恐慌心理。

4. 家长课堂,传递理念

教育评论家王晓春老师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家庭教育补课。”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对于一年级家长,要完成三级培训。

第一,校长开启家长课堂第一课

校长最好亲自给全体家长在报名第一天或第二天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学校文化,了解校长的办学理念,了解学校发展历程等,取得家长的认同,赢得家长的心。同时,要给家长讲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或习惯培养的方法等,让家长有所获,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让家长科学地教育小孩。

第二,心理老师进行家长课堂第二课

在去年,我们请心理老师给家长进行了一下午的培训,从儿童心理,从习惯培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请一些家长用眼罩蒙住眼睛体会孩子进入新环境的恐惧与不适应,让家长产生同理心,进而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第三,班主任进行家长课堂第三课

给家长传递正确的家教理念,同时阐明自己的教学观念,便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工作。

5. 岗前培训,提升素质

请刚带完一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德育处也要在一年级班主任一确定后进行培训,并推荐有价值的书请一年级班主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前自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

6. 跟踪指导,及时反馈

首先,要给一年级的年轻班主任找一位师傅,师徒结对,便于更好地指导工作。

其次,行政人员要每周一次地对新班主任进行指导。

最后,在月末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检验入学课程的成效,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便于以后的工作更顺利地展开。

(二)班主任层面

1. 布置温馨环境

温馨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有家的归属感,教室里表述的得语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最不能少的就是“读书角”,如果能种植一些植物或养一些小鱼之类的,那就更完美了。有的班主任还给孩子们配备了生活中的一些应急用品,如创可贴等。在假期里就应该计划如何布置教室,在报名之前把教室布置基本完成,而不是等学生、家长到校后才开始着手做这件事。

2. 深入了解学生

给家长发一份问卷调查,全面地了解孩子,比如有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学校照顾,尤其是身体方面的。比如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特长等,还可以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等等,设计一份细致的问卷调查,今后开展工作就少了一些盲目性。

3. 巧抓行为习惯

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为什么要讲故事?故事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起着触动和感动心灵的作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不能强硬地灌输,如果被故事深深地吸引,孩子可以保持一节课的专注。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就是“专注”,上课注意力集中是优秀学生的最好品质;其次是“安静” ,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专注的另一种表述。

没有经验、没有方法的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会焦头烂额,光靠命令式地管教是起不了作用的,而且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薛瑞萍老师对于一年级孩子的秘密武器是阅读与音乐,在音乐中熏陶孩子的“静”,在阅读中滋养孩子的“静”。

4. 带领家长成长

四小的吴海燕老师很擅长家校工作,她让家长们加入了新教育父母群学习;八小的杜昕霞老师和家长们相处的如同朋友,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和青海的恰加小学手拉手,并带领孩子们去恰加学校学习体验。

优秀的老师必能带动一批家长成长,因为家长成长了,反作用于

学生,也会相应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

开好第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从心底里认可老师、支持老师。

经常给家长写信,我们学校班主任每月给家长写一封信,是从薛瑞萍老师那里得到的启示,她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共给家长写了19封信,因为一年级最关键,家长也需要好好指导,老师虽然累,但是抓住了关键期,做了正确的事,以后步入正轨,会很轻松。

发挥家长作用,善于挖掘家长资源,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进课堂给孩子讲课,可以负责开学第一天的摄影工作,可以做好亲子共读等等,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鼓励。

5. 协调科任老师

一个再有能力的班主任,如果不与科任老师协调合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不会很顺利。要适时地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活动,协助科任老师处理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把班里一些孩子的特殊情况要告知科任老师,也要协调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

做好一个班集体的工作,单靠一个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要求班主任必须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6. 保持心平气和

一年级老师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平气和,反而容易心浮气躁。

孩子们的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好像适应的很好,但是某天也会突然出现问题。比如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问问题,有种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势头,如果老师说:“在本上画画。”有孩子就问:“用铅笔画吗?”“在上次画过的后面画吗?”“怎么画呢?”问的多了,老师就会心生厌烦。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就会知道他不是真的不确定,而是要引起老师的注意。

成长不是直线延伸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努力做到心平气和,静能生慧,如果心情烦躁,那么智慧就会远离。

要做到心平气和,也要用阅读去滋养自己,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最好的读物莫过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学校的一年级班主任在上上学年开始就给他们购买了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

(三)科任老师

1. 留好第一印象

用微笑去面对孩子,第一节课要和孩子做好沟通,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可以设计一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

2. 提升课堂趣味

有趣的课堂永远是最吸引孩子的,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课堂就不能太沉闷,要修炼自己的基本功,运用高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孩子喜欢上课。

3. 重视习惯培养

自己的课自己负责,不能依赖班主任解决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尤其是倾听的习惯,

专注的习惯,要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班主任同步努力,不能觉得自己的课不是很重要,就放任孩子。

4. 关注儿童心理

一旦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问题,不能简答粗暴,要深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四)家长

1. 记录成长轨迹

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家长要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日子,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并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有的孩子能很快融入学校生活,有的却讨厌上学,家长要认真观察,找出原因。

2. 及时交流沟通

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和老师交流,发现孩子的问题要坦诚地和老师沟通,一些学校的家教日志做得非常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 学习家教知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除了认真参加学校的培训外,要自己主动去学习,给家庭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晚上确定一个小时为家庭阅读时间,父母和孩子都读书学习,家长多学习一些先进的家教知识。

4. 培养行为习惯

家庭是培养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场所,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不良行为

习惯,都打上了家庭的烙印,让孩子从小养成讲礼貌、守规则、讲诚信、做事专注等习惯。

(五)学生

1. 小手画学校

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学校画下来,每个班级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把有意义的资料留存在档案里,在将来校庆或者是孩子毕业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2. 说说心里话

开学一个月后录下孩子的话语,作为反馈,作为成长的印记保存起来。

比如:我喜欢老师……,我希望老师……,我的小烦恼……

让孩子尽情表达,从中了解孩子的适应能力,并给孩子最好的帮助与指导。

四、预期效果

1. 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适应了小学生活

评价办法:通过随机抽取孩子谈话,或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和仍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谈话法、问卷调查法)

2. 行为习惯好,规则意识强,注意力集中

评价办法:参照八完小的做法,行政人员在一个月结束后进教室参加一天的所有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可以对家长进行

问卷。(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五、反思提升

1. 入学教育的关键因素:老师素质

学校的统筹安排只是显性教育,而隐性教育在教室里静悄悄地发生,那就是老师和孩子的日常交往,同伴之间的交往,一举手、一投足,发生的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加起来都构成了学校生活的全部。教室门一关,老师就是“国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是入学教育能否做好的关键因素,学校的种种安排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提升教师素质才是“道”的层面。所以,学校应把最大的投入放在教师培训上,引领教师走上学习与研究之路,让教师的爱与智慧同在。

2. 入学教育的有效保障:上下联动

入学课程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行,校长重视,副校长及环节干部有力执行;同时需要自下而上的认同,所以应该组织一年级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研讨,让老师们参与讨论,取得高度认同,执行才能畅通无阻

3. 入学教育的最终落点:习惯培养

一年级很重要的两个习惯:学会安静,即规则意识的培养;学会倾听,要集中注意力。这两个基本的习惯抓好了,对于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会更容易。

4. 入学教育的评价指向:学生是否适应了学校生活?是否喜欢学校?喜欢老师?是否养成了好习惯?

美国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他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一样东西—恐惧。”给孩子创设一个心理过渡期,让孩子的成长更顺畅。

童年是一首诗,孩子在小学走过六年的旅程,让我们用爱与智慧开启美丽诗篇的第一行。

以下是我读过的一些书目,觉得很适合老师与家长读,推荐如下: 学校德育人员与班主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薛瑞萍 著

《学生第一》 李希贵 著

《做最好的班主任》 李镇西 著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尹建莉 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 著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李 季 著

家长:

《孩子上小学 妈妈先备课》 徐亨淑 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著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刘称莲 著

《长大不容易》 卢 勤 著

《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詹文龄 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尹建莉 著


相关文章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作者:李晓巍 黄洁琼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1期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 ...查看


  • 关于学校布局与规模的思考
  • 教育探索2000年第5期(总第107期) 关于学校布局与规模的思考 杜晓俐 王贵福 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我们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中,发现学校布局要涉及到学校服务人口数量.入学距离.学校规模等诸多因素.本文 ...查看


  • 语文一年级教材研说教材
  • 小学语文一年级研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全册.我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材的基本要求: (一)汉语拼音: 上册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查看


  • 2015年师大实验中学昆明小升初最新政策
  • wealwaysprovideservicebeyondparentsexpected 2015年师大实验中学昆明小升初最新政策 严格执行"免试入学" 2015年,昆明师大实验中学招生严格执行"免试入学&quo ...查看


  • 关于一年级入学自我介绍大全
  • 关于一年级入学自我介绍大全 关于一年级入学自我介绍大全 篇一:一年级入学自我介绍--女生版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来介绍下自己吧! 我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浓浓的眉毛,小小的嘴巴,一双灵活的小手.我的 ...查看


  • 开学工作汇报
  • 2016年秋季开学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教育局开学检查通知要求,我校认真梳理开学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现就开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师生到校情况 为了充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我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于8月28日上午召开新学期部门工作交流会,各位中层领导 ...查看


  •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简述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的确切姓名和创作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据传是思孟学派所作.孟子是子思的私淑弟子,两人的主张和学说是一致的.思孟学派便是以他两人的思想体系为代表的学派.儒家在先秦诸子中是最大的学派,创始 ...查看


  • 上好大学第一堂课
  • 摘 要: 高职新生从规范有序的高中跨入各个方面都需要自理的高职院校,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难免会不适应,新生入学教育是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品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查看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作者: 王小兰 (小学语文 四川泸州小学语文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110 发表日期: 2011-01-14 11:43:57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体例 1.主体单元的设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