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认识几种传统农具及其使用方法。

3、初步了解传统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情感目标:

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态度。 行为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农具,进行日常的种植实践活动。

2、养成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

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

教学准备

1、搜集本地区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2、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农具,使用这些有什么好处。

教学过程

1、导入。

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2、观察活动。

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为了得到更多的收获,又逐渐学会了种植。这样,如果只依靠双手就不行了,于是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室人类的进步。下面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设计都非常巧妙,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它们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

通过教科书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3、体验与交流。

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帮助了解一点有关农具的常识大体。在学生体验简单农具的使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4、讨论。

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中走过悠悠岁月,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13页的课文和插图:这种四幅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5、教师总结。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认识几种传统农具及其使用方法。

3、初步了解传统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情感目标:

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态度。 行为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农具,进行日常的种植实践活动。

2、养成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

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

教学准备

1、搜集本地区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2、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农具,使用这些有什么好处。

教学过程

1、导入。

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2、观察活动。

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为了得到更多的收获,又逐渐学会了种植。这样,如果只依靠双手就不行了,于是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室人类的进步。下面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设计都非常巧妙,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它们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

通过教科书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3、体验与交流。

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帮助了解一点有关农具的常识大体。在学生体验简单农具的使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4、讨论。

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中走过悠悠岁月,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13页的课文和插图:这种四幅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5、教师总结。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相关文章

  • 田野的色彩教案
  • <田野的色彩>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活动设置是在带领学生领略田野之美后,汲取表现美的灵感,把画纸当做耕地,用线条"走出"田埂小路,自然形成一块块的田地,再用带有物象象征的色彩开垦每一块田地,成就一片迷 ...查看


  • [田野在召唤]教案03
  • <田野在召唤>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 ...查看


  • [散步]莫怀戚教案
  • <散步>莫怀戚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查看


  • [田野的呼唤]教案2
  • <田野的呼唤> 教学内容: 歌曲<田野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呼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学 ...查看


  • 音乐牧童教案
  • 篇一:音乐教案-牧童 [音乐教案-牧童] 乐器演示与<牧童>教学(99年秋冬)[教学目的]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音乐教案-牧童. [教学重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 ...查看


  • 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 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运用阅读金钥匙,领略北大荒之美 王 妮 一. 指导目的: 1.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提高写作能力. 3.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激趣导入 美丽的 ...查看


  • 土壤的成分教案
  • 4.1土壤的成分(第一课时) 方埠中心学校 张伟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知道土壤中的生命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之一:空气 2.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土壤的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 ...查看


  • 18课[四个太阳]公开课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8.<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阳.光.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山坡和田野--沙池游戏
  • 活动目的: 1.能掌握种植的方法及基本步骤. 2.能按意愿选择各种材料搭建山坡和田野. 活动准备:塑料小桶.沙勺.树枝等. 预设活动过程: 1. 利用谈话引入游戏:农民伯伯怎样种果树.种茶叶? 让幼儿懂得种植的基本步骤:松土.平整土地.挖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