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人巨噬细胞可从外周血或经斑蝥激发的皮疱液中获取,也可从肺灌洗液或患者腹膜透析液中分离,但操作繁锁,得量不多。许多实验室在进行基础或配合临床研究巨噬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筛检免疫增强药物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常选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

(一) 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 ,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二) 吞噬功能的检测

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实验室常用比细菌大的细胞性抗原作为被吞噬颗粒,如鸡红细胞。其检测原理是将受检细胞与适量的颗粒抗原混合后,置37℃保温0.5~1h ,其间时加振摇,最后离心取测定细胞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分别计数出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正常参考值。

(三) 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

巨噬细胞富含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溶菌酶等,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也是衡量巨噬细胞功能的实用指标之一。

1. 酸磷酸酶的测定

(1)硝酸铅法:本法优点是用普通试剂,价格便宜,一般实验室均有条件做,封片后可较长时间保存,并可用电子显微镜研究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缺点是细胞必需固定,而且固定条件要求严格,如处理不当酶活性易消失,反应步骤也较多。

该法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酶性条件下,巨噬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能使β甘油磷酸钠水解成磷酸盐后,后者与硝酸铅反应产生磷酸铅,而磷酸铅再与硫酸铵反应则形成黑色硫化铅,沉积在胞浆内酸所在处,显示棕黑色颗粒。酶活性强弱可根据颗粒的数量和粗细不同而分级判断,颗粒数量少则细的为+,颗粒多而粗的为++,颗粒很多且很粗的为+++。

(2)偶氮法:本法操作简便,反应液中的底物α-萘磷酸钠被酸性磷酸酶分解后,形成萘酚和磷酸盐,而萘酚结构中的羟基(-OH)邻近的活泼碳原子,立即与偶氮染料起反应,而产生鲜艳的棕色沉积在酶所在处,缺点是封片后保存时间短。

2. 非特异性酶的测定该酶比较稳定,酶活性丧失较慢,细胞经涂片干燥,置室温至少可保存半天至一天,因此特别有利于临床检验室采用。

常用α-萘醋酸法,该酶可将-萘醋酸分解成萘酚和醋酸,萘酚迅速与偶染料结合,形成有色反应物而沉积。

(四)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激活巨噬细胞可产生一种与膜结合的凝血活性因子,加速正常血浆的凝固,为此取已经37℃预温的正常兔血浆和CaC12混合液,加入经粘附单层巨噬细胞的试管中,移置37℃,即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实验证明当巨噬细胞与LPS 、肿瘤相关抗原或HbsAg 等温育后,可见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本法稳定方便,也是检测不同疾病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之一。 1 2 下页

人巨噬细胞可从外周血或经斑蝥激发的皮疱液中获取,也可从肺灌洗液或患者腹膜透析液中分离,但操作繁锁,得量不多。许多实验室在进行基础或配合临床研究巨噬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筛检免疫增强药物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常选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

(一) 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 ,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二) 吞噬功能的检测

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实验室常用比细菌大的细胞性抗原作为被吞噬颗粒,如鸡红细胞。其检测原理是将受检细胞与适量的颗粒抗原混合后,置37℃保温0.5~1h ,其间时加振摇,最后离心取测定细胞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分别计数出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正常参考值。

(三) 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

巨噬细胞富含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溶菌酶等,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也是衡量巨噬细胞功能的实用指标之一。

1. 酸磷酸酶的测定

(1)硝酸铅法:本法优点是用普通试剂,价格便宜,一般实验室均有条件做,封片后可较长时间保存,并可用电子显微镜研究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缺点是细胞必需固定,而且固定条件要求严格,如处理不当酶活性易消失,反应步骤也较多。

该法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酶性条件下,巨噬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能使β甘油磷酸钠水解成磷酸盐后,后者与硝酸铅反应产生磷酸铅,而磷酸铅再与硫酸铵反应则形成黑色硫化铅,沉积在胞浆内酸所在处,显示棕黑色颗粒。酶活性强弱可根据颗粒的数量和粗细不同而分级判断,颗粒数量少则细的为+,颗粒多而粗的为++,颗粒很多且很粗的为+++。

(2)偶氮法:本法操作简便,反应液中的底物α-萘磷酸钠被酸性磷酸酶分解后,形成萘酚和磷酸盐,而萘酚结构中的羟基(-OH)邻近的活泼碳原子,立即与偶氮染料起反应,而产生鲜艳的棕色沉积在酶所在处,缺点是封片后保存时间短。

2. 非特异性酶的测定该酶比较稳定,酶活性丧失较慢,细胞经涂片干燥,置室温至少可保存半天至一天,因此特别有利于临床检验室采用。

常用α-萘醋酸法,该酶可将-萘醋酸分解成萘酚和醋酸,萘酚迅速与偶染料结合,形成有色反应物而沉积。

(四)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激活巨噬细胞可产生一种与膜结合的凝血活性因子,加速正常血浆的凝固,为此取已经37℃预温的正常兔血浆和CaC12混合液,加入经粘附单层巨噬细胞的试管中,移置37℃,即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实验证明当巨噬细胞与LPS 、肿瘤相关抗原或HbsAg 等温育后,可见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本法稳定方便,也是检测不同疾病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之一。 1 2 下页


相关文章

  • 临床医学专科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
  •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200032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 ◆总 学 时:86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 64 学时,实践教学22 学时 ◆选用教材:<诊断学> ...查看


  • 医学检验科标准细则
  • 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检验医学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检验医师是担负着控 ...查看


  • 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 [摘要]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和诊疗疾病的学科.为了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采取以下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包括教研室有计划地加强青年教师规范化培养:优化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媒体与板书结合,合理的教具展示:课堂多种教学方法综 ...查看


  •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查看


  • 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1・ ・述评・ 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沈霞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20余年间,临床检验专业飞速发展,学科建设空前活跃,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方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发病机理的探讨等 ...查看


  • 检验科发展规划
  • 检验科发展规划 根据医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室的发展规划,发展对于检验科来说就是提高检验质量.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根据科室的现状制定了近年的发展计划. 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 1.检验结果及时报 ...查看


  •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1
  •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外周血细胞计数的方法和临床意义:Hb .Ret .Hct .RDW .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血沉.测定的方法和临床意义:贫血实验室诊断:溶血实验室检查. ...查看


  • 急诊急救医疗中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2014年第3 期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马英华 (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总院㊀ 黑龙江㊀ 齐齐哈尔㊀ 161000) ʌ 摘要ɔ ㊀ 近些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尿液检验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在实际的尿 ...查看


  • 201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大纲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科目 一.绪论 1.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1)微生物的概念 熟悉 1,2 (2)微生物的分类及作用 了解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熟悉 1.3 (4)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 熟悉 1,2 ...查看


热门内容